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计10分,每题0.5分)
1、实验室在接收样品时应记录样品与规定的偏离( √ )
2、测量不确定度是检测结果的误差( × )
3、实验室应保持参考标准的置信度( √ )
4、实验室应按用户要求配备进行检验的全部仪器设备(× )
5、随机抽样是指随时随地的抽取样品(× )
6、记录的更改应按国内外有关实验、检测规范进行( × )
7、为保证记录的整洁、完整,现场检测记录可在检测结束时统一整理后再填写(× )
8、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应进行监测、控制和记录(× )
9、对于规模比较小、人员较少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可合并进行(× )
10、在两次校准之间,为核查测量设备的校准状态的置信度,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期间核查,这种核查也就是再校准。( × )
11、每一台仪器设备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 × )
12、实验室授权签字人:是经认可机构考核批准、实验室授权签发检测报告的人(× )
13、实验室应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仪器和设备进行计量管理。(√ )
14、实验室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后方可再投入使用。(× )
15、在确定了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时,应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发生类似不符合工作。(× )
16、内部审核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使外部评审能顺利通过做准备。(× )
17、内部审核不但要审查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要求,还要审查该实验室是否有效执行了文件及执行的效果。(× )
18、检定/校准产生的修正因子在检测过程中必须正确地加以利用。( √ )
19、为了方便和节省时间,实验室任何人员都可以随时对文件进行修改。(× )
20、实验室采购活动是指实验室所需仪器设备的消耗性材料。(× )
二、选择题 (10分、每题0.5分,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
1、有效数字是依据近似数的绝对误差的模( A )0.5(末)来确定的。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2、有证标准物质的证书应含有(C )的信息。
A 使用结果 B 定值方法 C 测量不确定度
3、程序是为了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B )。
A 原理 B 途径 C 过程
4、实验室管理体系应覆盖其所有场所进行的(C )。
A 检测 B 过程 C 活动 D 工作
5、检测报告( B ) 法定计量单位。
A 可以采用 B 应采用 C可能采用
6、CNAS认可实验室应使用( C )。
A 国际单位制单位 B 一贯单位制单位 C 法定计量单位
7、实验室应保持仪器设备的( B C D ) 记录。
A 分包 B 使用 C 维护 D 修理
8、CNAS 认可评审时,被评审方是否全体人员参加首次会议,由(B ) 决定。
A 评审组长 B 被评审方 C 与会人员
9、测量的准确性是指( B ) 与被测量真值一致的程度。
A 测量误差 B 测量结果 C 标准装置
10、当实验室使用标准物质时,应使用( B ) 标准物质。
A 国家 B 有证 C 行业
11、定期内部审核一般是审核( C ) 。
A 出现问题的部门 B 客户抱怨的部门 C 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
12、实验室的内部审核活动是由(C )策划和组织的。
A 最高管理者 B 技术负责人 C 质量负责人 D 实验室主任
13、实验室建立和保持程序来控制构成其管理体系的所有文件,包括( A C )。
A、包括公开出版的各种现行有效标准
B、指内部保密的质量文件
C、受程序控制的本单位使用的现行有效文件
D、实验室需最高管理者审批的文件
14、最佳服务和供应品的取得,应首先考虑( C )。
A、取得ISO 9001认证的供货方
B、价格便宜的供货方
C、已证明能保证检测质量的供货方
D、服务周到的供货方
15、实验室记录制度中的如下内容不正确的是。(B )
A、记录应按照适当程序规范进行
B、修改后的记录应重抄后存档
C、规定了原始观测记录的保存期限
D、保存记录应防止虫蛀
16、实验室内部审核的目的是(A )。
A、评价实验室是否持续地按管理体系的要求运行
B、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
C、对实验室管理评审的补充和完善
17、管理评审一般( A ) 不符合项报告,重点是从全局性和系统性上评价管理体系,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A、不出具 B、应当出具 C、不涉及
18、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活动相适应的( C )。
A、专业技术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
B、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
C、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19、实验室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B )。
A、考核 B、监督 C、
20、仪器设备唯一性标识是指( A或 B )。
A、出厂编号 B、实验室自编号 C、证书编号
三、问答题(共32分、每题4 分)
1、何谓样品的标识系统,有何意义?
答:样品标识是在检测过程中识别和记录样品的唯一标记,是样品管理的关键环节,必不可少。一是区分物类,避免混淆。二是表明检测状态,确定未检、在检、已检、留样。三是表明样品的细分,保证分样、子样、附件的一致。四是保证样品传递过程中不发生混淆。
2、简述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答:性质不同
内容不同
依据不同
结论不同
报告不同
3、实验室应通过哪些主要活动来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
(1)不符合的确认和纠正;
(2)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
(3)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
(4)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
(5)内部质量控制与分析;
(6)比对和能力验证;
(7)管理评审。
4、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主要区别?
(1)、主持人不同;
(2)、形式不同;
(3)、参与者、执行者不同;
(4)、评审的内容和重点不同;
(5)、评审的结论、结果不同。
5、申请人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方可获得CNAS的认可?
答: a、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
b、符合CNAS颁布的认可准则;
c、遵守CNAS认可规范文件的有关规定,履行相关义务;
d、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6、实验室为什么要建立管理体系?
答:为了实现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履行承诺。
7、检测标准文件控制至少要考虑哪些环节?
答:
①使用现行有效版本
②标准的跟踪、检索和更新
③有效版本清单
④旧版本的处理
⑤复印
8、什么叫记录?记录是如何分类的?
答:记录是管理体系运行结果和记载检测数据、结果的证实性文件。记录一般分为管理记录和技术记录两类。
四、案例分析题(48分)。
(答题要求:1、是否符合认可准则的要求,依据哪一条款,为什么?)
1、评审员发现实验室的两份检测报告编号相同,实验室人员解释说“第一次出具的检测报告有错误,于是又另发了一份正确的检测报告”。(6分 )
答:(1)不符合认可准则的要求;(2)认可准则7.8.8.3条款规定:当有必要发布全新的报告时,应予以唯一性标识,并注明所替代的原报告。实验室发布了一份全新的报告,就应该给予新报告唯一性的编号,而不应该与原报告编号相同,同时还要注明所替代的原报告名称及编号。
2、某项检测所依据的标准规定,必须对环境条件加以监控,但由于实验室进口了一台先进的检测仪器,可自动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因此实验室未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控。(8分)
答:(1)不符合认可准则的要求。(2)认可准则6.3.3条款规定:当相关规范、方法或程序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时,或环境条件影响结果的有效性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对环境条件的监控和记录的要求是居于包括检测用仪器设备、检测样品、以及保证检测结果能够复现三个方面,不应因为仪器设备能自动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控。
3、评审员在实验室发现一台检测设备3月份检定合格后,使用了“合格”状态标识(有效期一年)。7月份即发现出现故障,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于是在8月份清生产厂家来人修复。由于检测任务很多,又在检定周期内,修复后立即投入使用,出具检测报告。(8分)
答:
1 不符合《认可准则》第6.4.4条款和7.10.1条款的要求。
2 《认可准则》6.4.4规定:当设备投入使用或重新投入使用前,实验室应验证其符合规定要求。而实验室设备维修后没有进行验证(计量检定/校准)即重新投入使用,不符合本条款规定。
3《认可准则》7.10.1 规定:当实验室产生不符合时,实验室应评价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包括分析对先前结果的影响。必要时,通知客户并召回。该设备7月份出现故障,8月维修后未经验证(计量检定/校准)即投入使用,对于产生的这种不符合,实验室应对其进行评价,并追溯到7月份出现故障之时所有该设备出具的检测报告,必要时通知客户并召回。
4、某支撑剂检测实验室在其一个大房间内安放了精密天平、压力试验机、振筛机、矿石样品粉碎机(制样用)、球磨机(制样用)等研究实验检测仪器设备。是否符合认可准则要求。(5分)
答:
(1)不符合《认可准则》第6.3.1和6.3.4条款的要求。
(2)《认可准则》6.3.1规定:设施和环境条件应适合实验室活动,不应对结果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该房间内的振筛机、矿石粉碎机、球磨机等设备的震动、噪音、粉尘等对精密天平等其它仪器会产生不利影响。6.3.4条款规定,实验室应有效隔离不相容的实验室活动区域,因此,应将相互有不利影响的仪器设备进行隔离或分开房间放置,以免对检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5、实验室的检测原始记录填写不规范,检测结果取值与标准要求不符。询问当事的检验人员,承认自己刚经过培训,正在实习期内,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验室负责人认为,新参加工作的人员都有这样一个过程,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就能完全掌握。(5分)
答:
(1)不符合《评审准则》第5.1.4条的要求。
(2)《评审准则》规定: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
6、评审员发现某试验室的一个在用仪器设备没有贴三色标识,该机构的管理人员解释说“这台仪器设备不需要检定或校准,所以不需要贴三色标识。”(6分)
答:
1不符合《评审准则》第5.4.6条的要求。
2《评审准则》规定:所有仪器设备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不需要检定的仪器设备应进行功能和性能验证,合格的也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
7、现场发现某台正在使用的仪器,贴的是红色标识,询问是已修复,因绿色标识用完了未换标识。经检查使用登记和仪器档案,未发现有维修记录和其他追溯记载。(10分)
答:
1不符合《评审准则》第5.4.6条的要求。仪器设备未正确使用状态标识。
2不符合《评审准则》第5.4.5条的要求。未对设备的损坏、故障、维修予以记录。
3不符合《评审准则》第5.4.2条的要求。不能证明修复后的设备是否已恢复其功能指标。
4不符合《评审准则》第5.4.2条的要求。无记录证明对过去的检测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