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综合测试题_带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1:05:03
文档

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综合测试题_带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争时期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的标志是A.推翻政协决议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重兵进攻中原区D.陆续对其他区进攻2.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标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A.唯一的
推荐度:
导读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争时期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的标志是A.推翻政协决议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重兵进攻中原区D.陆续对其他区进攻2.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标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A.唯一的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争时期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 .推翻政协决议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重兵进攻中原区   D.陆续对其他区进攻

2.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标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A.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世界的一员

C.欧盟外交的代表 D.两极世界的一极

3.《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加强君主集权

4.下列对十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运动 

5.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A.贵族制和民主制        B.贵族制和平民制

C.君主制和寡头制        D.寡头制和僭主制

6.当今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包括

①政局稳定程度 ②经济实力 ③科学技术 ④军事实力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确立了君主立宪主体,而美国却通过战争确立了共和政体,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据此,请回答7——8题

7.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B.为王权提供了保障

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         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

8.美国1787 年体现的原则.,不包括

A.集权原则      B分权制约原则

C.民主原则        D.民族平等原则

9.“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发表 B.杜鲁门主义提出  C.马歇尔计划提出 D.北约成立

10.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 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A.继日本之后,美国也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

B.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11.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12、“外争主权,内惩”、“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口号同时出现在                 

 A国民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辛亥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3.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实行方国联盟            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

C.受宗法血缘影响           D实行分封制. 

14.十月的意义不包括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    B.为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为世界无产阶级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的道路 D.未影响中国无产阶级的斗争

15、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A.《临时约法》   B.中华     

C.《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16.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党力量强大         B.发动内战的准备不足

C. 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D.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17.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导致这一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不包括

A.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C.美、日、西欧经济三足鼎立 D.第三世界崛起

18.马克思主义诞生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A.工业的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C.马克思 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 恩格斯参加实践,同工人阶级密切联系

19.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珅,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

A.发生在顺治时期                   B.标志主义集权制度的确立

C.使主义集权达到顶峰的程度 D.了皇帝的权力

20.十月社会主义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原因之一是:

A.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过

B.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以后,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反动势力异常强大

D.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21.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定

C.的灭亡       D.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2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最主要是为了

A. 维护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B.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C. 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D. 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3.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

A.民主改革 B.和平共处 C.政治协商 D.民族区域自治

24.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与地位平等

C.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 D.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25.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成功          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4分,共计50分。)

26.资料一:中国现在的党,只有比较是一个的党……党应加入。   ——三大

资料二:本党应经常不断地对工人及一般劳动民众解释,中国人民要全面战胜帝国主义,只有推翻统治阶级,才能建立新的政权。                            ——1928年《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决议》

资料三: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岗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瓉。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

资料四:党领导的陕甘宁根据地的改名为中华特区,红军改名为国民军,受南京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                           ——1937年8月《中国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资料一回答,为什么决定“党应加入”? 

(2)资料二所要推翻的“统治阶级”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推翻它?

(3)结合所学知识,资料三中,党是怎样“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

(4)资料四指什么事件?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

27.阅读下列材料:(18分)

中华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3/4以上之出席,出席员2/3以上可决弹勤之。

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总揽政务,会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勤后,由最高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颁布)

请回答:

(1)《临时约法》规定中华实行哪种政体形式?《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8分)

 (2)《临时约法》对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作了哪些限定?其目的是什么?结局如何?(10分)

28、有人说辛亥成功了,有人说辛亥失败了,对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看的?请列举证据证明你的观点。(本题目为开放式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9分)

提示性题目:评价“辛亥”的标准是什么(完成下列单项选择题)? 

①评价一场的成败,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2分)

A.的领导人问题         B.的政权问题 

C.的思想问题          D.的阶级属性问题

②评价一个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最重要的是看这个历史事件是否(2分)

A.具有历史上的知名度        B.得到人民的拥护

C.促进历史的进步          D.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高一历史期末答题卡

姓名              班级            座号             

第一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下表格,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第二卷(非选择题,满分 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4分)

26、(18分)

27、(18分)

28(14分) 

高一历史期末答案

姓名              班级            座号             

第一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下表格,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CADCACBDBDABC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DDBAACCBADBC
第二卷(非选择题,满分 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4分)

26、(18分)

(1)①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认识到必须团结各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②国际指示,需与合作;

③当时是比较的政党。(6分)

(2)南京国民。       ,人民,导致国民失败。(4分)

(3)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4分)

(4)①国共第二次合作。

②国共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全民族抗战形成,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4分)

27、(18分)

(1)政体形式:责任内阁制。(4分)基本原则:主权在民、民族平等和三权分立。(4分)

(2)限定:参议院有权总统;最高有权审判总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3分)目的:袁世凯的权力,维护共和制度。(3分)结局:袁世凯夺取果实后,废除《临时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于1915年复辟帝制。(4分)

28(14分) 

胜利:(1)建立了中华并颁布《中华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政权。(3)为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失败:(1)袁世凯确取果实。(2)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3)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开放性试题,根据学生答案给分,满分10分)

①:B (2分)        ②:C(2分)

文档

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综合测试题_带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争时期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的标志是A.推翻政协决议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重兵进攻中原区D.陆续对其他区进攻2.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标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A.唯一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