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1:05:16
文档

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

题目:浙江中小企业的区域出口竞争力探析-------基于嵊州中小企业集群原来的题目超大,上面一看就是假的,现在的题目范围小,安全。向你打过许多电话,不通,你回个电话吧。把“国际竞争力”彻底换为区域出口竞争力,就以嵊州个体产品说明写好马上给我,你也到温州吧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06瓯国贸本三姓名:杨威学号:0630225422指导教师:常小东职称:讲师完成日期:2010年3月29日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教学部制浙江中小型民营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探析摘要: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企业竞争力在国际范围
推荐度:
导读题目:浙江中小企业的区域出口竞争力探析-------基于嵊州中小企业集群原来的题目超大,上面一看就是假的,现在的题目范围小,安全。向你打过许多电话,不通,你回个电话吧。把“国际竞争力”彻底换为区域出口竞争力,就以嵊州个体产品说明写好马上给我,你也到温州吧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06瓯国贸本三姓名:杨威学号:0630225422指导教师:常小东职称:讲师完成日期:2010年3月29日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教学部制浙江中小型民营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探析摘要: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企业竞争力在国际范围
题 目:   浙江中小企业的区域出口竞争力探析

              -------基于嵊州中小企业集群

原来的题目超大,上面一看就是假的,现在的题目范围小,安全。

向你打过许多电话,不通,你回个电话吧。

把“国际竞争力”彻底换为区域出口竞争力,就以嵊州个体产品说明

写好马上给我,你也到温州吧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06瓯国贸本三    

姓    名:    杨威             

学    号:    0630225422         

指导教师:    常小东             

职    称:     讲师              

完成日期:   2010年3月29日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教学部制

浙江中小型民营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探析

摘要: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企业竞争力在国际范围内的体现,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生产、成长与发展的能力,又可称为民营企业国际化竞争力,包含贸易(出口贸易)竞争力和境外投资竞争力,而在竞争中,往往都涵盖了研发创新和品牌等竞争力。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在短期内快速崛起,已成为浙江省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在没有基业、没有高科技水平和没有特定的扶持的背景下,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由其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本文分析了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特点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指出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民营企业   国际竞争力   

Abstract: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enterpris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producti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apability, but also known as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cluding trade (export trade) competition competitive forces and foreign investment, and in competition, often covering R & D innovation and brand competitiveness. Private small and medium export compan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short term the rapid rise of foreign trade in Zhejiang Province has become a new growth point. In the absence of foundation, no high level and there is no specific policy support for the government context, private small and medium export compan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still in the competitive international market place is determin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they have decided.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ivate small and medium export compan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blems faced, pointing out that further enhance i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 effective way

Key Words:Private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目  录

一、引言
二、国际竞争力及相关理论概述
三、 浙江民营中小型企业的现状

(1)浙江民营中小型企业的特点

(2)浙江民营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四、如何提高浙江民营中小型企业国际竞争力
(1)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所面临的问题

(2)进一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五、结论与建议
六、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一、  引  言

民营企业发展较快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是浙江和机制优势的集中体现。随着浙江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民营企业进行经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民营经济成为浙江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背景下,浙江民营出口企业迅速崛起,一大批民营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规模和实力逐步发展壮大。2006年浙江民营出口企业出口达到451.8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比重达到44.8%,成为浙江出口主力军和发展最快的外貌主体。然而,在出口额逐年增长的同时,由于受企业规模、企业管理能力、技术研发能力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等诸方面的影响,浙江民营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并不高,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对浙江省民营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际竞争力及相关理论概述

(一)国际竞争力

什么是“国际竞争力”?经济学界至今尚无公认的定义。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根据竞争主体的不同,将国际竞争力分为四个层次: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不同层次的竞争力的内涵与外延都有所不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里我们主要说说企业竞争力。

    所谓企业,是指通过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以获得盈利的经济组织。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关于企业竞争力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世界经济论坛1985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指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认为,竞争力这一术语同时系指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企业竞争力也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考察:它可以被定义为是单独企业在可持续基础上保持或提高其市场份额的能力;或者它也可以被定义为是企业降低成本或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能力;或者它还可以是来源于利润率的竞争力。

国内方面,罗国勋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和企业家在适应、协调和驾驭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韩中和认为企业竞争力是面向市场和顾客,合理地运用企业内部外部的经营资源,提供市场和顾客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建立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讲,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自身要素的优化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在占有市场、创造价值以及维持发展等方面相对于其他企业的比较能力,归根结底是企业赢得竞争、求得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二)相关理论

1.竞争优势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是研究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在1980-1990年相继出版了《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术》、《竞争优势:创造和维持优良绩效》、《全球产业中的竞争》和《国家竞争优势》4部著作。从管理学的角度,他分别提出了用以解释国家竞争力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用以解释产业竞争力的“五种竞争作用力”、用以解释企业竞争力的“价值链”分析方法等理论观点,形成了一个涵盖国家、产业和企业竞争力主体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体系。

2.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企业是一个能力集合体,企业的能力可分为技术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生产组织能力、社会协调能力等,而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各种能力中处于中心和支配地位。(2)核心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最主要资源,企业之间核心能力的差别是企业效率差异继而造成收益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开发和控制,企业可以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和垄断优势。(3)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它表现为: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价值,具有能使企业创造更多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独特的,同行业中几乎不存在两个企业拥有相同的核心能力的情形;核心能力是不可引进或模仿的,它暗含于企业文化、员工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之中。

三、浙江民营中小型企业现状分析

(一)浙江民营中小型企业的特点及国际竞争的优势 

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与国际经济接轨过程中,我国加入WTO时承诺的近几年对部分达到一定条件的民营企业赋予了外贸经营权,包括:生产性出口企业和纯流通领域中的外贸企业:二是原计划经济下建立的国有中小型外贸公司,经过改制后转为民营;三是部分“借船出海”的民营企业,其“借船出海”的原因在于外贸经营权放开滞后。借“船”的方式有二种:以“收购制”方式将产品卖断给外贸专业总公司以及“代理制”方式通过各类有进出口权的企业出口。这三种类型企业的共同的主要特点是:“小”、“活”、“博”、“集群”、“单亲繁殖”、“产销链紧扣”、“投资意识强”、“区域特色明显”,由此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竞争优势。

1.“小”,但形成了“集群”,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特色产品极大地吸引外商

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单个企业规模不大,产品小,如:皮鞋、纽扣、打火机、小五金、塑料日用品、服装等,几乎全部是科技含量低、资金投入不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由于形成了产业集群(如义乌的小商品、永康的小五金、绍兴的纺织品、黄岩的塑料制品等)。从而使产业链拉得最长,配套最齐,产生了最大的集聚经济效益,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特色。到2001年底。全省已形成特色的优势产品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306个,平均每个区域8.7亿元,其中10—50亿元的区块91个,50一100亿元的区块13个,超100亿元的区块4个,特色工业企业达13万家⑤。这些特色区域的小商品,极大地吸引着全世界的进口商。

补充数表说明  网上有的

2.“活”,“产销链紧扣”,善于捕捉机遇.抢占市场

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运行机制、经营形式、资本运作方式灵活多样,纯流通领域中的外贸企业,几乎都以一家或数家中小型生产企业作依托,任何一家中小型生产企业都有其稳定的流通领域中的外销合作伙伴,双方配合默契.诚信度高,反映迅速。“活”,即善于捕捉机遇;“活”加“小”,船小好掉头,可以跟着市场跑:“活”加“集群”,市场与产业之间产生互动效应;“活”加“产销链紧扣”,国际市场需求信息能极快地反馈到生产企业.将市场需求信息尽快形成产品,抢占国际市场。如“9·11”事件激发了美国人的爱国热情,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迅速生产出口美国的小国旗.迎合了美国人的心理需求,抢占了美国市场。

补充数表说明  网上有的

3.“博”,竞争意识、投资意识强

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大多数出身于原乡镇办、村办、联户办、户办家庭工业和个体经济等。特殊的扶持少,其生存与发展,靠的是“拼搏”精神.这就是广为颂扬的“浙江精神”: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浙江省全省的民间资金数额为8300亿元。浙江人经商投资意识强烈,决不会让闲置资金睡大觉,2000年以来,浙江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总量每年以500亿元的幅度递增,现已达251543亿元,占全省工业单位数的93.6%⑥.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为科技含量低且资本投入不大的产品,故一旦企业看准项目,就能迅速聚集资金,投人生产。

4.单亲繁殖、家族式管理、凝集力强,交易成本降至低点、产品价格竞争优势明显

浙江省民营中小型战口企业的发端大多数是家族制。有人认为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应该摆脱家族式管理,这是没有根据的.即使在现代企业制度相当成熟和完善的美国.90%以上的企业也属于家族式企业。这些企业创造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半数以上,尤其是在亚洲.家族式企业无处不在⑦。笔者认为: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民营”、“中小”和“出口”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一个需要有特殊技能的小规模行业.其家族式管理、产权关系明晰、企业组织机构范围小、业务单一和家族成员具有天然的凝聚力的特点,使其管理与企业规模相适应,交易成本降至低点,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明显。

(二)浙江民营中小型企业面临的问题

   由于大多数浙江民营企业起初规模都比较小,并且大多都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而来。在不断壮大,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掩盖了诸多问题,但是在寻求进一步发展时,一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1.人力资源严重短缺

民营企业在用人时,一般不会出现人浮于事的局面。但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在一次次上台阶,上规模,实现更高层次的飞跃时,发现人力资源短缺,这一点变成公司发展的一个缺陷,成为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制约了“企业木桶”水平线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大力招募人才,同时也着力培养内部人才。但由于人才,特别是适合于特定企业使用的人才,其贡献和其投入相比较,总有一定的滞后性,其需求和其供给相比较,总有相当的稀缺性,致使企业总处于人力资源短缺的状态。

补充数表说明  网上有的

2.管理落后,管理方式存在误区

由于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并不是说家族企业就不适合企业发展了,它有其自身的形成背景与运营、发展的相对好处,况且,它也并非是中国特有的,在美、英、德、日等许多发达国家,许多名声显赫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就是其中的最好明证。但是,他们大多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整个管理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而浙江的民营企业起点比较低,况且发展时间也比较短,因此在企业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位居企业中高层的家族成员将矛盾与情绪带入工作。由于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复杂,一旦出现分歧或者矛盾,难以调和,无形当中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增加了更多的风险。其次、家族成员的私心作怪,损公肥私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企业老板认为,反正是自己人、自己的公司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这样可能会助长风气,对其他非家族员工影响较大,影响企业的发展。还有就是,家族成员不论是否占据重要部门及核心岗位职位,都容易在事实上形成排外的家族圈子,难以形成开放状态与真诚兼容、接受企业其他员工。这种状况的存在,容易使企业中的家族成员对企业中的“外人”产生戒备、抵触甚至是打压心理与行为,或者是时不时展现出自己“高人一等”的姿态。这显然容易形成“自己人”与“外人”的派别或矛盾体,不利于使自己企业的其他员工产生归属感,不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也不利于调动与发挥其他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创造力。

3.资源匮乏了企业发展

众所周知,浙江省是资源小省,不仅各种矿物、能源资源缺乏,土地资源也很有限。“无油、缺煤、少电”,资源严重匮乏,能源消费的95%以上资源靠省外调入。一次能源资作为二次能源主体的电力资源,近几年瓶颈制约突出。2004年浙江省电力负荷缺口将达700万千瓦,供用电形势十分严峻,这一状况在2007年前仍维持。2003年,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煤炭、电力、石油消费增幅达到“九五”以来新高。浙江省年人均能源消费、人均年用电分别高出全国水平4成和8成。这直观地反映了浙江省社会发展全面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但是这又恰恰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阻力。没有电连生产都不能进行,企业规模扩大就更无从谈起了。世界原油价格不断创出新高,铁矿石进口价格飞涨。这一系列的变化直接导致产品成本增加,对产品销售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同时企业与企业之间不断竞争,规模都在扩大。然而土地资源却十分有限,土地价格不断攀升。企业如果想要扩建厂房,加大生产规模,就不得不追加使用在土地上的资金。这也就增加了产品成本,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 

四、如何提高浙江民营中小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所面临的问题

1.价格竞争优势面临挑战

我国人世后。外资企业纷纷把制造中心转移至我国,特别是沿海一带。在地处沿海的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一、第三产业相对偏小。以2000年为例,第二产业吸引的外资占总额的79.8%.而第一、第三产业分别占0.9%和19.3%.在第二产业中,又明显偏重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一般加工组装产业,(同期作为全省支柱行业的机械、电子通讯、化工和医药吸收的外资总和仅占总数的17.3%)⑧。由于这些外资企业与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投资方向大致一样,故使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面临极大的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浙江省民营中小型H{口企业产晶低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外商投资企业会获得与中国企业差不多的成本优势,再加上它们利用专业生产技术、规模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故使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产品在价格上失去竞争优势。

2.产品科技含量低.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不强

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优势在于传统产业产品,但传统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且由于受经验、技术、人才等制约,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不强,其开发主要依靠引进仿制,很难立于强者之林。

3.复合型人才缺乏

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绝大多数起源于个体及乡镇、村集体经济,建立的初期,主要靠能人效应,发展到现在。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都希望寻找到懂生产技术、懂出口销售、有实践。r作经验、具有开拓创新能力、诚信的复合型人才。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与申请入伙的人才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它们在判别申请入伙人才的实际生产率时.只能根据其个人的某些特征信息,如受教育程度、以往工作经验、履历等,至于这些信息与企业实际生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工作者的实际成绩是否一致,特别是对企业的诚信程度,企业很难预先确定。结果是:浙江省民营中小型}fj口企业专门人才不多,复合型人才更少。有人认为:股份合作制是解决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用人、留人的有效办法.但据笔者在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比较集中的宁波、温岭、绍兴、舟山等地的调查,股份合作制在企业创办的初始阶段,确实解决了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用人问题,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利益分配矛盾的加大.几乎都为若干个相互竞争的对手。

(二)进一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1.切入口——产学研松散联盟模仿创新

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特定背景之下的。一是由于长期短缺经济的影响,市场竞争不是十分激烈。在这个阶段,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价廉的优势,在国际需求急速增长的刺激下得到迅速发展;二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期,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充分发挥了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灵敏的优势,抓住了因国际汇率变动、世界经济中心区域转移、西方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利用本身地处沿海的优势,得以迅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在特殊背景下快速成长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产品档次低、粗放增长等劣势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其

进一步发展。面对新的国际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持续发展必然要进行战略上的调整。

2.关键——人才

智胜于力,同样适用于商业竞争。主要运用知识、智慧、智谋.善于发现并把握机遇,讲究策略、艺术等的智力经营方式.是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经营方式。智力经营,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素质。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之一在于创造力开发的差距,竞争力强的企业与竞争力弱的企业的差距也在于创造力开发的差距。创造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国际竞争,最终落实到实处的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增长值型资源,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必须以战略眼光、解决好聚才、选才和育才问题.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3.着力点——以质取胜

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不可避免,优胜劣汰法则不可抗拒。质量第一.以质取胜是浙江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惟一选择。市场经济是价值经济,取得最大效益是经营的最终目的.以效益为核心,开展出口交易活动。才能赢得竞争优势。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出口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必须创造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环境。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高品位的需求。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已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呈现出了以下多方面的特征:

  1.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位居全国第一。2009年1-11月,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达到65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比重的55%,是浙江省出口贸易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出口占比在全国各省(市、区)名列第一。

  2.民营企业境外投资企业数列全国第一。截止2009年11月,浙江民营企业境外投资企业数共计405家,是中国拥有境外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2009年1-11月,浙江省境外投资总额达到11.2亿美元,中方投资达到10.4亿美元,双双超出“十五”期间历年总和,较2008年同期分别增长22%和21%。单个项目投资额分别为215.6万美元和201.6万美元,同比增长36.8%和39.7%,位列全国前茅。同时,多数企业投资到了国外的资源能源型行业,在投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提升。

  3.以专业化产业区和专业市场为载体的商品出口模式。在民营企业的对外开放中,始终以“块状经济”为依托,浙江省拥有年产值超亿元“块状经济”区块601个,总产出占全省工业的%。

  4.建立在丰裕企业家资源优势上的对外贸易。截止2009年11月底,浙江私营企业达56.9万家,每万人中企业家人数达111.2人,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从而弥补了自然要素资源稀缺的劣势。

  5.体现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出口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本身基于浙江的比较优势,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又进一步强化了浙江省的区域经济比较优势。

  6.以境外合作区与集群式扩展为特色的海外投资模式。浙江目前拥有4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占全国总数的20%,位居全国第一。合作区的发展模式,为“集群式”海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建议

浙江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趋势将主要呈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从参与低层次国际分工向高层次发展;从出口导向型向内生与外源融合型发展;从市场国际化向要素国际化发展。同时,浙江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劣势:重市场拓展,轻要素汲取;创新弱化,产业锁定;长期遭受贸易摩擦;国际化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国际化发展中的产业配套缺失等。针对以上问题,浙江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战略可以包括:

1.实施双重蛙跳型产业产品升级战略。一是跨越式进入新兴战略性产业,抢占国际分工制高点;二是跨越式介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跳跃价值链分工的常规工序和环节,进入链内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环节。

  2.培育基于高级要素的国际竞争力。要充分利用当前浙江对外开放的发展势头,从成本型开放向知识型开放转变,积极吸收国外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在更高层次与更广领域优化资源分配。进一步发挥民营企业在技术引进方面“精”和“省”的特点,从民营企业的进口贸易,吸引外资的技术溢出以及国际化经营等方面提高对高级要素的汲取能力。

  3.打造民营企业国际性专业化产业区。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创建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自主创新与引进外资、技术、人才和品牌有机结合,解决制约产业升级的先进技术和国际性人才短缺等高级要素瓶颈;通过定向嫁接式引资,引进浙江民营企业具有现实基础的外资技术和项目,打造民营企业国际性专业化产业区。

  4.优化民营企业国际投资的区位与行业选择。对于一些已经具备了多年国际经营经验和掌握了所在行业领先技术的本土企业,需要重视区位的多元化导向,也就是不仅注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可以进入西方发达国家。而对于许多成长性企业而言,则要引导其进入一些小市场,发挥在小技术上的比较优势,进而积累更多国际化经验,为最终进入“大市场大技术”做好必要准备。

  5.推进并购与国际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同时,可以考虑继续鼓励设立境外工业园区,实施“集群化”海外发展战略,设立离岸公司进行资本运营。

  6.构建新的支持与服务体系。

                         

六、结束语

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国际化经营不是企业发展的捷径和目标,而是循序渐近的突破,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必由之路。国际化战略的全部内涵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核心是培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民营企业要立足自身实际,正视差距与不足,利用特殊优势,坚持进行企业制度、技术品牌、营销机制、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创新,打造企业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后发优势,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开展国际竞争与合作。

 

                        致  谢

     经过半学期的忙碌,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在此,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常小东讲师。本文是在常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常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都给予我悉心的指导和帮助,从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指导,再到论文初稿修正,常老师每一次给我们论文的指导都是细心细致,以他敏锐的思维和渊博的知识给我开阔了视野,他还为我们班开了一堂论文指导课。可以说,没有常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我是不可能顺利完成我的毕业设计的。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师班级同学给我论文设计的帮助,使我得以顺利完成论文。同时图书馆的老师也曾给我们开论文资料检索课,在此我也衷心的感谢他。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迈克-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礼1997

年版。

【2】魏杰:《企业战略选择:企业发展航标罔》.中闲发展出版

社2003年版。

【3】陆立军主编:《开放的中国:创新与转型》,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3年版。

【4】冯必扬:《现代竞争》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5】陈佳贵:《市场经济与企业经营》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6】范钧:《区域软环境与中小企业竞争优势(浙商实证)》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年版

【7】杨蓉:《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8】高蔚卿:《企业竞争战略-资源类型与竞争阶段的匹配》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年版

【9】包学松,王雪芳,童章成等:《竞争力经济学概论》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6年版

 

文档

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

题目:浙江中小企业的区域出口竞争力探析-------基于嵊州中小企业集群原来的题目超大,上面一看就是假的,现在的题目范围小,安全。向你打过许多电话,不通,你回个电话吧。把“国际竞争力”彻底换为区域出口竞争力,就以嵊州个体产品说明写好马上给我,你也到温州吧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06瓯国贸本三姓名:杨威学号:0630225422指导教师:常小东职称:讲师完成日期:2010年3月29日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教学部制浙江中小型民营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探析摘要: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企业竞争力在国际范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