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货币银行学期末模拟试卷A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1:05:09
文档

货币银行学期末模拟试卷A

货币银行学课程试卷(1卷)(考试形式:开卷)-----------------------------------------------------------------------------------------一.单选题(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B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换的表征货币,它是作为代替贵金属货币流通与支付的信用工具。2.金属本位币的自由铸造和熔毁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C)保持一致。A贵金属B货币供给量C货币需求量D商品需求量3
推荐度:
导读货币银行学课程试卷(1卷)(考试形式:开卷)-----------------------------------------------------------------------------------------一.单选题(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B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换的表征货币,它是作为代替贵金属货币流通与支付的信用工具。2.金属本位币的自由铸造和熔毁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C)保持一致。A贵金属B货币供给量C货币需求量D商品需求量3
   货币银行学    课程试卷(1卷)(考试形式:开卷)

                                    -----------------------------------------------------------------------------------------

一.单选题  (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 (B  银行券   )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换的表征货币,它是作为代替贵金属货币流通与支付的信用工具。

2. 金属本位币的自由铸造和熔毁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C  )保持一致。

A 贵金属     B 货币供给量    C  货币需求量     D商品需求量

3. 商业信用的双方将它们的( D   )关系形成书面文件,作为日后清偿债务的凭据,于是诞生了商业票据。

A   厂商        B 劳资        C  债务人      D债权债务

4. (  C )在规模、范围、期限上都超过了商业信用,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A消费信用         B信用      C银行信用         D租赁信用

5.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在1939年由( C  )提出的。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供求所决定的理论。

     A 凯恩斯      B 俄林         C  D.H.罗伯逊        D 弗里德曼

6. 英国经济学家J.R.希克斯首先提出,美国经济学家A.H.汉森加以发展而形成的(  B  )分析模型,充分考虑了收入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A  IS-LM-BP       B  IS-LM       C  LM        D  IS

7. (   D)的经营目标是以简便的手续和较低的利率,向社员提供信贷服务,帮助资金薄弱的个人解决资金困难。

A  投资银行    B 信托投资公司    C 国家开发银行     D信用合作社

8. 1987年重新组建后的( B   )正式对外营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

A 广发银行     B 交通银行       C招商银行        D 中信银行

9. 《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不同资产的风险权数,要求银行资本金与风险加权资产相比不低于(  B  )。

A  5%         B  8%           C  20%          D  50%

10. 商业银行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所买进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短期国库券,再转卖给银行的行为是(C    )。

A  同业拆借        B  再贷款       C再贴现        D 回购协议

11. 国家赋予银行集中于垄断货币发行,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这体现了银行(   A  )的职能。

A 发行的银行     B  银行的银行    C  的银行     D 最初贷款人

12. 当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资金周转困难、出现支付危机时,央行为其提供全力支持,以防银行挤兑风潮的扩大,导致金融恐慌。这是央行(  B   )职能的体现。

A 发行的银行     B  银行的银行    C  的银行     D 最初贷款人

13. 货币市场利率具有(   B )利率的性质。

A 固定        B  基准       C 浮动        D 平均

14. 国库券是(   D )为弥补财政收支差额或解决临时需要而发行的一种短期债券。

A  银行      B 地方财政      C商业银行       D财政部

15. 剑桥方程式认为,当货币供给相对需求而增加时,唯一能使货币供求相等的途径,就是物价上升。反之亦然。这一结论与(   D )相同。

A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B 弗里德曼货币学派

C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      D 交易方程式

16.(  D )在分析货币需求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流动陷阱” 说。

      A 弗里德曼        B 费雪        C 马歇尔        D 凯恩斯

17. 人们纷纷抢购商品,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购买力下降,预期物价进一步上涨,出现严重通胀,此时物价上涨率大约在(  C )。

A 2%-3%         B 3%-10%        C 10%以上       D 100%以上

18. 对物价水平不加管制,价格随行就市自由涨落,只要出现通货膨胀,价格水平就明显上升。称此为( D  )型通货膨胀。

A 隐蔽        B  非预期        C  预期         D 公开

二.多选题  (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 我国目前特殊货币制度下各种货币各限于本地区流通,( AB   )之间按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决

定的汇价进行兑换,澳元与港元直接挂钩。

A人民币与港元       B 人民币与澳元    C 澳元与美元     D 美元与人民币

2. 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作为国际间的(  ABC      )。

A 一般支付手段              B  一般购买手段    

C  财富转移                 D  黄金保证

3. 银行信用的债权人包括(   CD       )。

A  厂商        B         C 银行         D 各类金融机构

4. 信用工具的特征有(    BCD       )。

A 安全性     B 返还性      C流动性      D收益性      E 风险性

5.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在综合(  AC      )利率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A 古典学派       B 俄林-罗伯逊    C 凯恩斯       D 费雪

6. 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资金盈余者的让渡行为有重要影响。当利率提高时,意味着(BC    )。

A 人们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减小      B 人们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增大  

C 资金盈余者贷出资金的动力增大    D资金盈余者贷出资金的动力减小

7.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体系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其主要构成要素是( ABCDE      )。

A  金融制度   B  金融机构    C  金融市场    D  金融工具   E 金融机制

8. 金融机制包括的内容是( ACD       )。

A  决策执行机构      B 财政      C  金融法令规范      D 货币

9. 一般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是( ABD       )。

A  安全性     B 流动性     C  保密性    D 盈利性

10.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  AB    )的流动性。

      A 负债        B 资产       C 人才       D  CEO

11. 银行最基本的职能包括( ABC     )。

A 发行的银行     B  银行的银行    C  的银行     D 最初贷款人

12.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表现为(  BC    ),组织、参与、管理全国的清算。

A 代理国库    B 集中存款准备金    C  最后贷款人    D  向融通资金

13. 根据1996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我国境内的票据包括(   BCD      )。

      A  股票       B 汇票      C 本票        D 支票

14. 商业票据的贴现包括(   ABC   )。

A  贴现      B  转贴现    C 再贴现      D 承兑

15.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需求动机有:货币的(  ABD )动机。

A 交易      B 预防      C 投资       D 投机

16. 弗里德曼认为,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关键因素有( BCD  )等。

A 恒久性收入           B 财富在人力与非人力之间的划分

C 持有货币的收益率     D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17. 大多数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都采用(  AC  )来度量通货膨胀。

A 消费物价指数     B  批发物价指数      C  GNP平减指数     D  GDP

18. 通货膨胀最大的受害者是(   ACD)。

     A 有固定工资的人    B 高收入的人    C 有固定退休金的人    D 福利救济的人

三.判断题  (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题前小括号中填入正确√或错误×)

( )1. 价格的倒数是货币的购买力;货币的购买力是某一商品价格的倒数。×

( )2. 现金、存款、收入、股票、债券都是货币。×

(× )3. 货币资本所有者或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实物形态提供给借款人的信用是银行信用。

( )4. 最早的现代消费信用起源于汽车制造商向购车者提供分期付款的便利。√

( )5. 固定利率不适合于短期资金。×

( )6. 浮动利率适合于在市场变动较大而借贷期限又较长的融资活动中实行。√

( )7. 保险公司的种类中包含再保险公司和存款保险公司。√

( )8. 投资银行是专门从事短期融资证券和企业资产重组的金融机构。×

( )9. 商业银行应当始终保持过高的流动性。×

( )10.1998年,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正式通过了一个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国际标准,即《巴塞尔协议》。√

( )11. 我国人民币的发行是以国家的信用作为发行保证的。√

( )12. 我国人民币的发行和回笼是通过央行的发行基金保管库和各商业银行业务库进行的。√

( )13. 货币市场的信用工具因其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被称为准货币。√

( )14. 金融机构不需批准就可进入同业拆借市场。×

( )15. 电子货币的使用会引起货币乘数的上升。√

( )16. 剑桥方程式侧重分析货币总流量与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关系;费雪方程式侧重分析货币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 )17. 通货膨胀只发生在纸币流通情况下。√

( )18. 个别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为通货膨胀,通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四.论述题  (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P40

答: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信用,是以货币资金借贷为运营内容和以银行和某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行为主体的信用关系。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克服了商业信用方向上的局限性,银行信用的课题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大大扩充了信用的范围、数量和期限,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银行信用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2.试述货币学派关于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关键因素。P215

答:货币学派是一个与凯恩斯主义及凯恩斯学派根本对立的西方经济学流派,他的灵魂人物是弗里德曼,他认为决定货币需求量大小有四个关键因素:1、恒久性收入2、财富在人力与非人力之间的划分3、持有货币的收益率与机会成本  4、其他因素,包括主观偏好与风险及客观技术与制度因素的综合变数,如人物的兴趣爱好习惯等。

五.案例分析题   (共1小题,共26分)

案例内容:

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1.经济增长率指标:

1991年为8%;1992年为13.2%;1993年为13.4%;1994年为11%;

2.工业总产值42572.7亿元。

3.通货膨胀率为历史最高:

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涨幅高达27.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高达24.1%

4.货币投放量:

我国1994年的货币投放并未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数量。全年国家贷款余额316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1994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约为72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与年工业总产值增长率21.35%的增幅相差不太大。

1992年流通中的货币量比上年增加36.4%;1993年则增加35.3%。两年的增长率均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幅度之和。它们累积起来的影响滞后到1994年,最终导致零售物价和居民生活费用的上涨。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和石油、煤炭等生产资料价格有明显提高。

5.投资需求:

1985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2543亿元,1994年竟达16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率1993年已高达39.7%,1994年达36.5%。呈明显的膨胀。

6.投资结构:

不合理。农业投入连年下降,工业投入猛增。高速增长的工业投入有余消费需求脱节之处一些耐用品产能过剩。

7.产能过剩量:汽车达3/4;冰箱达2/3;彩电达1/2;空调达1/2;洗衣机达1/3;棉毛纺达1/3。

产能过剩导致库存迅速增加。

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到1994年末亏损面已超过40%。

企业亏损过多,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大,导致赤字。

全国财政赤字硬预算1988年为78.55亿元,1994年为700亿元;

全国财政赤字软预算1988年为349亿元,1993年突破1000亿元。

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不是向银行大量透支,就是大量发行国债,无论怎样做,都会促成大量货币发行,引发通货膨胀。

回答下列问题:

1. 解释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10分)p230

答:通货膨胀是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其成因也多种多样。(1)直接原因。不论何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过多。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2)深层原因。①需求拉上。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②成本推动。即由于提高工资或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致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引发通货膨胀。其中,由于提高工资而引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又称工资推动,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垄断而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又称利润推动。③结构失调。即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通货膨胀。④供给不足。即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而引起通货膨胀。⑤预期不当。即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当(对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过于悲观)而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⑥因素。由于不完善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2. 请根据案例分析引发中国1993-1994年通货膨胀的实际原因。(16分)

答:我国通货膨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短期性;②非性;③改革开放前后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

文档

货币银行学期末模拟试卷A

货币银行学课程试卷(1卷)(考试形式:开卷)-----------------------------------------------------------------------------------------一.单选题(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B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换的表征货币,它是作为代替贵金属货币流通与支付的信用工具。2.金属本位币的自由铸造和熔毁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C)保持一致。A贵金属B货币供给量C货币需求量D商品需求量3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