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1:06:11
文档

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负责教师王丽萍编写时间2017,8,21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讲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以及
推荐度:
导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负责教师王丽萍编写时间2017,8,21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讲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以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负责教师  王丽萍                    编写时间 2017,8,21            

第一部分   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讲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以及异常心理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二是帮助学生增进自我认知,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三是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如学习发展技能、人际沟通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问题解决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第一部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的表现,能够初步的识别和诊断;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心理咨询观念,能够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以及拥有自主求助意识。

教学重点:

1.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及其应对,

4,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

1,. 大学生异常心理的识别与诊断

2,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心理咨询观念

第二部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讲授2学时,实训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学生了解与掌握自我意识的内涵、结构和特征,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以及常见的困扰;掌握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途径与方法,学会正确评价自我积极接纳自我;能够有效、不断努力发展与完善自我。

教学重点:

1,自我意识的概念、结构与特征,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常见问题

3,认识自我的主要方法

4,完善自我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方法

实训内容:

通过20个“我是谁” 的课堂学习,使学生了解自我意识发展的状况。

(一)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塑造(讲授2学时,实训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个性及其构成、个性对人成长的意义、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个性特点接纳和欣赏自己和他人的独特性,探讨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途径与方法。

教学重点:

1,个性概述

2,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3,不良个性特征及其矫治

4,完善个性的途径与方法

教学难点:不良个性特征及其矫治

实训内容:

1,通过气质测验,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和表现特点,学会扬长补短。

2,通过“价值观探索”练习,认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与事,了解个人的价值取向,学会珍惜拥有。

3,通过“我是一个独特的人”练习,了解自己性格方面的特点,接纳自己与他人

第三部分: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一)学会学习与培养创新思维(讲授2学时,实训2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学会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习的本质和内涵,认识学会学习和终生学习的重要意义,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格,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掌握有效解决学习中各种困扰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大学生学习特点与心理机制

2,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潜能开发

3,大学生常见学习困扰及调适

4,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积极学习心态的培养与有效学习方法的习得

实训内容:

1,通过“创新思维测验”,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创新思维特点和水平;

2,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认为最富有创意的学习方法以增强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3,课堂讨论:常见学习困扰及自己是如何克服的。

(二)沟通与人际交往(讲授2学时,实训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功能,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心态,克服不良的交往心态和行为,提高沟通效能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的重点:

1,人际交往及其功能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及技巧

4,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

教学难点:提升人际交往及化解人际冲突的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实训内容:

1,通过人际交往态度和能力量表等有关心理测验,了解自己的交往状况。

2,讨论:周围什么样的人受人欢迎,他(她)身上的什么品质得到大家喜爱,他(她)是如何与他人交往的

3,通过同理心训练,帮助学生学习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善解人意,乐于助人。

4,通过处理人际两难问题的情景训练,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解决生活中交往冲突的方法及思路。

5,请尝试,10个陌生人打招呼,并与同学分享个人体验。

6,请用人际交往理论分析自己体会最深的一次人际交往实践。

7,通过团队合作、分享性的课堂活动,了解自我和他人,学会聆听、表达和回应。

(三)恋爱心理与性心理(讲授2学时,实训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爱情的本质,学会处理恋爱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扰以及友谊与爱情、恋爱和学业、恋爱与个人发展等关系,逐步培养爱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性心理发展的规律,认识性心理问题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建立科学的性观念,在两性关系中学会自觉承担责任。

教学重点:

1,爱情的涵义与爱情的本质

2,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特点

3,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4,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问题及处理

5,恋爱中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

教学难点:恋爱常见问题的应对,树立科学的性观念

1,进行“我的恋爱观”小测验,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恋爱观。

2,组织“我心目中的恋人”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分享增进男女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尊重自己和他人,促进学生对爱情的反思。

3,进行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问题的案例讨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健康性态度。

4,观看性健康教育录像,透过讨论分享,帮助大学生确立健康性态度的重要意义。

(四)情绪调节与管理(讲授2学时,实训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情绪,情绪的表现、类型、发生机制及功能,情绪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认知行为和身心健康的影响;把握自己的情绪特点,掌握有关情绪的理论和方法;学会运用情绪管理的技巧,主动调整自我情绪。

教学重点:

1,情绪及其构成、功能、类型、表现和发生机制

2,大学生的情绪特点及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3,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困扰

4,理性情绪理论及运用

5,行为训练的理论、方法与技巧

6,其他情绪管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性情绪理论及行为训练的的运用,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实训内容:

1,通过“当„„我会很愤怒”、 “当我愤怒时,我会„„”的未完成语句练习及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自我能力,以及正确与错误的情绪处理方法及后果。

2,通过“心理气氛圈”分析,让学生客观了解自己的心境。

3,通过运用理性情绪理论对不良情绪事例的具体分析,分清事件、认知和情绪并能找出非理性观念,学会建立合理观念,从而达到情绪的改善。

4,通过肌肉渐进性紧张放松训练让学生掌握放松技术。

(五)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讲授2学时,实训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与挫折,了解大学生压力及挫折的主要来源,了解压力与挫折对人生的意义,能够正确管理压力和应对挫折。

教学重点:

1,压力和挫折概述

2,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产生及特点

3,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4,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教学难点:压力的有效管理和挫折应对

实训内容:

1,通过心理适应力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适应力水平。

2,写出自己遇到挫折时最常见的应对方式,客观分析这些应对方式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探讨自己应对压力的最佳方式。

3,情境演练。

(六)职业生涯规划(讲授2学时,实训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常见困扰,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提高自主抉择能力,学会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教学重点:

1,职业生涯规划及其意义

2,心理学关于生涯规划的主要理论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和常见困扰

4,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

5,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与实施步骤

教学难点: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实训内容:填写职业生命线,分析自身优势与潜力,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七)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讲授2学时,实训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个人行为与他人和团体的、社会的关联;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懂得欣赏生命和尊重生命;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和保护生命,对人生做出自主的、负责的选择,在别人需要时付出爱的关怀及行动,自己遇到挫折灾难时不轻易放弃,培养应付困难、寻求支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的意义

2,培养正面积极、乐观进取的生命价值观

3,避免个体做出危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4,面对困境时摆脱痛苦的方法

5,对自杀的误解与自杀前的征兆及预防

教学难点:培养正面积极、乐观进取的生命价值观

实训内容:

1,通过有关生命意义的问卷调查,认清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2,通过课堂练习,确立自己人生不同阶段的目标。

3,通过心理训练,学会对他人的欣赏、热爱、尊重和感谢,感受生活的美好。

4,通过对“死亡图像和死亡比喻”的练习,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了解“善别”和“善终”,坦然面对死亡,从而更加珍惜活着的美好。

各主题学时分配如下:

内    容理论,    实训
第一部分

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2
第二部分

了解自我,发展自我
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2           2
2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塑造2           2
第三部分

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1学会学习与培养创新思维2           2
2沟通与人际交往2           2
3恋爱心理与性心理2           2
4情绪调节与管理2           2
5压力与挫折应对2           2
6职业生涯规划2           2
7热爱生活与珍爱生命2           2
合计20          20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鉴于本课程集知识讲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为此,建议课程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综合采用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演练等方法。

2,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选择富有时代气息,真实反映社会、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为教学内容。

3,注意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或知识传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

5,每一次课后均布置适当作业,以巩固和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成绩由两部分组成:(1)平时成绩(含学习态度,讨论发言,作业等)占30%,(2)课程结束综合考查(采用开卷形式,含实践性作业、学习心得、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占70%。最后成绩折合成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次。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章节内容有区别也有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交叉和重复。

六,参考书目:

1,程宇洁编著心理课堂给大学生的50堂心理学课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2,储克森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十课题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丛媛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4,戴朝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邓先丽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通识课系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樊富珉,王建中主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龚惠香编著,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8,郝宏伟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李虹著,压力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王亚男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规划基础教程,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11,杨娇丽等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个案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12,游永恒主编,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3,张大均,陈旭主编,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文档

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负责教师王丽萍编写时间2017,8,21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讲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以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