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
一、选择正确答案
1.经济学可定义为( )。
A.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B.研究人们如何依靠收入生活的问题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2.“资源是稀缺”指的是(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被消耗尽 B.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C.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3.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 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4.下列属于规范分析表述的是( )。
A.鼓励私人购买汽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汽车的人会越来越多
C.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低,大多数人还买不起汽车
D.个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多,给我国居民的出行带来交通隐患
5.下列属于实证分析表述的是( )。
A.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 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
C.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 D.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
二、分析讨论
1.如何理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考察稀缺的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
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3.如果经济学家讨论的是“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些还是小一点好些”的问题,试问这是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还是属于规范经济学问题?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
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
1.假如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某种蘑菇会致癌,则这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2.预计某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则该产品的供给将会减少。
3.如果对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给予现金补贴,会使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4.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相同的概念。
5.假如某城市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2,则为了增加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降低。
6.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二、选择正确答案
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 )外均保持为常数。
A.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的价格 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2.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 )外均保持常数。
A.土壤的肥沃程度 B.技术水平 C.棉花的种植面积 D.棉花的价格
3.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 )。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4.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 D.减少130单位
5.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
A.不相同 B.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
6.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上述三种都可能
7.如果商品X和商品Y是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A.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X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Y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8.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9.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上述三种都可能
10.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11.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准确地说在这个过程中( )。
A.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B.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C.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D.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12.均衡价格随着( )。
A.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13.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100-4Q,供给价格为P=40+2Q,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应为( )。
A.P=60,Q=10 B.P=10,Q=6 C.P=40,Q=6 D.P=20,Q=20
14.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个说法( )。
A.一定正确 B.一定不正确 C.可能不正确 D.无法断定正确与否
15.度量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而不是曲线本身移动的弹性是( )
A.需求的价格弹性 B.需求的收入弹性 C.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D.需求的预期价格弹性
16.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
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产量下降20%
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低于20%
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过20%
D.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等于20%
17.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
A.正 B.负 C.O D.1
18.若X和Y两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2.3,则( )。
A.X和Y是替代品 B.X和Y是正常商品 C.X和Y是劣等品 D.X和Y是互补品
19.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会使该商品的( )。
A.销售收益增加 B.销售收益不变 C.销售收益下降 D.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20.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比重将( )。
A.大大提高 B.稍有增加 C.下降 D.不变
21.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降到2美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11单位,则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将( )
A.保持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法确知
22.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其弹性不能确定
23.两种商品中若当其中一种的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两者的交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
A.负 B.正 C.0 D.1
24.对劣质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eM是( )。
A.eM<1 B.eM=0 C.eM<0 D.eM>0
25.某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弹性( )。
A.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B.恒为1 C.为其斜率值 D.不可确定
26.如果利用配给的方法来控制价格,这意味着( )。
A.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已不能影响价格 B.通过移动供给曲线来抑制价格
C.通过移动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 D.通过移动供给和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
27.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28.把价格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
A.黑市交易 B.大量积压
C.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D.A和C
29.某户今年扩大播种面积并取得丰收,则可预期他的收入必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三、计算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4)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2.假定下表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
价格(元) | 1 | 2 | 3 | 4 | 5 |
需求量 | 400 | 300 | 200 | 100 | 0 |
价格(元) | 2 | 3 | 4 | 5 | 6 |
供给量 | 1 | 3 | 5 | 7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