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在认识计数单位、数位、十进制计数法的基础上,会读写万以上的大数,会改写整万、整亿的数,会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具体要点如下:
1、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这些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个位、十位、百位……是(数位)。在解决一些填空和判断题时,一定注意进行区分,如:
在数位顺序表中,第九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
个、十、百、千……都是数位。(错误,这些是计数单位)
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这里需要注意相邻二字。
3、读数:“读大数,先分级;高位起,依次读;亿万级,同个级;读完后,加个字;末尾0,都不读;连续0,读一个”。都要写成汉字的形式,不要汉字和数字掺和。如:
30503050305 读作:三百零五亿零三百零五万零三百零五
21000102010 读作:二百一十亿零十万二千零一十
4、写数:“写大数,高位起;找亿万,分好级;亿万级,同个级;位不足,0补齐。”如:三千零五亿零五十万零五十 先写亿级的3005,再写万级的0050,最后写个级的0050,合起来就是:300500500050。
5、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区别:
相同点:都要写成用“万”或者“亿”做单位的数。
不同点:数的改写大小不变,用=连接;求近似数大小变化,用≈连接。
如:87330000=8733万 87332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只看千位上的数字),大约是873万,而不是800万或者900万。
6、拓展平台关于数字编码:身份证编码中倒数第二位是性别码,男单女双。
这类问题要把所提供的信息读明白后再完成,如:某学校四年级八班学号为12号的学生的编号为*****,请你为五年级二班学号为9号的学生设计编码(*****),不要写成(5209)。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本单元前三个信息窗是口算、竖式计算和估算,口算中特别注意因数末尾有0的算式,得数不要丢掉0;估算时把握三个原则:计算简便、接近准确值,如果是解决实际问题,还要注意结合实际考虑,同时一定注意用“≈”连接,估算结果不唯一。
2、第四个信息窗主要是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者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积也跟着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者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可以根据已知算式不计算写出得数,如:根据67×35=234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670×35= 6700×35=
670×350= 67×350=
这样的问题要注意看准哪个因数不变,哪个因数变化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还有一些两个因数都变化的情况,可以举例推理,如:a×b=32,如果a扩大2倍,b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积是( )。可以找到4×8=32,按照要求变一变,4扩大2倍变成了8,8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是2,8×2=16。
3、信息窗五是混合运算和相遇问题。混合运算是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好多孩子计算时容易口算,错误在所难免,所以一直强调用竖式;同时个别同学对于运算顺序还搞不清楚;在练习时,可以结合第五单元的相关除法加以练习,要求先标出运算顺序再计算,完成后至少演算一遍。
另:遇到类似43×76+76×57的问题时,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变成(43+57)×76=7600。
4、相遇问题要分析题意,试着画画线段图,真正弄清楚是不是两个物体、两个地方、同时、相对而行、最后相遇,再确定计算方法。
第四单元:相交和平行
相交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比较抽象,孩子理解比较困难,本单元有几个知识点需要特别注意:
1、线段、射线、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平行和相交: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了相交就是平行。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注意:平行线和垂线不能存在,只能说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垂线)。
3、画垂线和平行线:借助三角板上的两条直角边,具体方法可以参考课本57页。过直线上一点只能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既可以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也可以画平行线。需要注意的是:看明白是画哪条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具体练习题可以参看《行知天下》第2期8、9页内容。
4、信息窗2介绍了两个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这两条规律主要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画图中。如果是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就用第一个最短解释;如果是点与直线的关系,就用第二个最短解释。如:课本62页第5题:从蘑菇房到小木屋最近的路,这是两点的关系,直接把蘑菇房和小木屋连接起来即可,理由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从蘑菇房通向小河最近的路,则是点与直线的关系,蘑菇房就相当于小河外一点,过这一点作小河的垂线段就可,理由就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5、平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参看课本63页第8题。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本单元共5个信息窗:
信息窗一、二是口算,主要通过直接写得数呈现,需要注意的是看清楚被除数和除数,准确判断商的末尾是否有0;
信息窗三、四是竖式计算,我给孩子们出示了一首儿歌来理解计算的步骤:整数除法高位起,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要比除数小,不够商一0占位。在计算时,先判断商是几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不可能是三位数),然后再试商。
试商方法:如果除数接近整十数,可以采用四舍或者五入的方法;不过四舍法试商,商容易偏大;五入法试商,商容易偏小;如果除数接近几十五,就考虑几十五的乘法口诀(我要求孩子们背诵记忆),不管怎样试商,都要注意余数与除数的比较。
信息窗五是商不变性质,这个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好多学生理解不到位,用语言表述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运用商不变性质,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如:一个数除以25,400÷25=(400×4)÷(25×4),这相当于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商不变。
商不变性质类似于积的变化规律,可以借助举例的方法得出结论,如:
A÷B=60,那么(A×5)÷B=( ),可以想出120÷2=60,把120×5=600,600÷2=300。
商不变性质的变式练习可以参考课本87页11题——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0除外),商就除以几;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0除外),商就乘几。同样可以举例得出结论。
综合练习中还有混合运算,一定要注意先标出运算顺序,再计算。计算时要细心,竖式计算并验算出结果后再脱式计算,这样才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本单元中的应用题信息较多,解决时要注意多读题,把相关信息标志出来,想清楚该题究竟是求什么,再列式计算;想不明白时可以画画线段图帮助理解。
第八单元:统计
本单元主要是让孩子们理解“以一代多”的统计规律,仔细看清楚横轴或者竖轴表示的意义,再练习即可。注意计算要仔细。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