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冠疫情的大环境下学生原有的学习节奏直接被打乱,停课不停学也使得学校重新调整教育教学对策,居家学习成为了主体,学生在家中完成学习任务,家长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引导者和监督者。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和理解比较片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难以站在学生的视角采取创造性的教育对策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辅导及帮助,最终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了消极应对的情绪,家庭教育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关键词:疫情背景;小学生家长;心理健康现状;对策分析
引言
家长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有深远持久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及发展。但是在新冠疫情的大环境之下,有的学生在居家学习时受到了家长的过度管制,家长出现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对当前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及调整,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持续下降。家长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实现自主反思和自主总结,积极规避各种家庭教育的误区。尽量避免过度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及发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环境。
1.
疫情背景下小学生家长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在对疫情背景下的小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时不难发现,最终的结果不够理想。有的家长存在盲目从众的心理,没有根据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及个体差异性进行引导。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存在许多急于求成和揠苗助长的问题。很少有家长会着眼于当前的特殊教育环境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但是自己却无法办到。这一点不仅严重影响了小学基础教育创新,还使得家庭教育流于形式,亲子关系非常紧张。
1.
存在盲目从众的心理
疫情的出现导致学生的在校学习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居家学习的过程之中学生难以获得来自于教师的及时监督以及引导,家长则扮演着教师的角色。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不够全面,家庭教育经验较少,存在盲目从众的心理,根据孩子同学家长的教育情况进行分析。直接照搬照抄其他家庭的教育经验,出现了许多的教育焦虑,没有主动站在孩子的视角进行调整。最终导致家庭教育的模式和手段不符合孩子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整体的家庭教育质量不够理想,家长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教育焦虑。
1.
过度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尽管一直以来我国十分关注素质教育并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不够理想,存在许多的历史遗留因素。在新冠疫情期间,家长在孩子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有的家长仍然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要求孩子将主要精力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学习上,没有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分析。实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比较传统和机械,这些都与内部的教育焦虑存在关系,家庭教育质量持续下降。
1.
存在急于求成的问题
家长们对孩子的影响非常直接,这一点在新冠疫情之下体现得更为明显。在与家长进行访谈以及实际调查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家长存在教育焦虑,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他人,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尽管这一现象在双减后得到了缓解,但是无法根除。有的家长不断施压,没有根据孩子个性化诉求进行改进,导致个人的心理焦虑直接转移在孩子身上。
1.
难以做到言传身教
素质教育要求家长以孩子为中心,了解孩子的具体诉求,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孩子树立榜样。但是有的家长存在许多的负面情绪以及消极态度,因此没有真正的做到言传身教,忽略了多种现代化教育资源的深入分析。很少有家长会主动的与孩子谈心,家庭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孩子也比较抗拒与父母进行交流,存在许多的逆反情绪。
二、疫情背景下提升小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1.
提升家长的综合素质
家长需要注重自我提升和自主反思,以良好的综合素质来落实家庭教育工作,积极规避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处理好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为学校教育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家庭教育能够在新冠疫情中取得更多的成效。在日常教育中,家长们一方面需要关注孩子的疫情防护,另一方面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循序渐进,主动吸取经验教训,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现代化的育人理念凸显家庭教育的优势,始终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以此来影响孩子、鼓励孩子、教育孩子。
1.
优化家庭教育内容
家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复杂,新冠疫情防护知识的讲解是基础,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则是重点。家长需要自主平复自己的心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以及核心,积极优化家庭教育的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主动参与其中,获得更多的关照以及肯定。家长之间的有效交流及互动非常关键,效果比较显著,家长需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了解其他家长的优秀教育经验,在互相沟通想法的过程中更好的凸显家庭教育的育人价值,保障孩子也能够在居家学习中保持正常的学习节奏以及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家庭教育的有效改革,家长也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1.
践行现代化的教育观念
从目前来看,在新冠疫情防护的关键阶段,有很多家长出现了消极情绪和教育焦虑,心理健康问题频频出现,这些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缺失存在关系。家长一方面需要了解孩子的成长发展环境,另一方面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来缓解教育焦虑,给予孩子更多学习和成长上的指导,积极优化家庭教育氛围及环境。利用自己稳定的心理状态来影响孩子、鼓励孩子,保障孩子能够主动集中精力学习知识,实现良性成长及发展,这一点对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及创新有重要的影响。
1.
重构亲子关系
家长需要尽量避免过度关注自己的权威,而应该放下身段,主动与孩子保持密切的交流及联系,打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及时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针对性的调整家庭教育方向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症下药,满足孩子的成长发展需要,为孩子的居家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结语
在新冠疫情的复杂环境下家庭教育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问题,心理健康水平不够理想。针对这一现实矛盾,家长需要注重自主反思和自主总结,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基础,积极践行现代化的家庭教育理念,优化家庭教育内容,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赵芷若, 曾繁杰, 任文静,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1, 23(6):7.
2.
袁小红. 疫情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 新一代:理论版, 2021(11):2.
3.
梁剑玲, 张均华, 陈晓新,等. 疫情背景下中学毕业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基于与非毕业年级学生的比较[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