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 项目经理 (项目负责人) | |||||
技术负责人 | 质量员 | |||||
检查人 | 检查日期 | |||||
检查部位 | 检查内容 | |||||
工程检查情况: | ||||||
检查人签字 | 接受人签字 | |||||
整改复查意见: 复查人: 复查日期: |
投资目标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 (1)投资目标分解:按投资费用组成分解;按年度、季度分解;按建设工程实施阶段分解;按建设工程组成分解。 | ||
(2)投资使用计划。 | |||
(3)投资目标实现的风险分析。 | |||
(4)工作流程与措施 | 工作流程图 | ||
具体措施 | 组织措施:建立健全项目监理机构,完善职能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投资控制责任。 技术措施:在设计阶段,推行限额设计和优化设计;在招标投标阶段,合理确定标底及合同价;对材料、设备采购,通过质量价格比选,合理确定生产供应单位;在施工阶段,通过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使组织施工合理化。 经济措施:及时进行计划费用与实际费用的分析比较。对原设计或施工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用,由此产生的投资节约按合同规定予以奖励。 合同措施:按合同条款支付工程款,防止过早、过量的支付。减少施工单位的索赔,正确处理索赔事宜等。 | ||
(5)投资控制的动态比较:投资目标分解值与概算值的比较;概算值与施工图预算值的比较;合同价与实际投资的比较。 | |||
(6)投资控制表格。 | |||
进度目标控制方法和措施 | (1)工程总进度计划。 | ||
(2)总进度目标分解:年度、季度进度目标;各阶段的进度目标;各子项目进度目标。 | |||
(3)进度目标实现的风险分析。 | |||
(4)工作流程与措施 | 工作流程图 | ||
具体措施 | 组织措施:落实进度控制责任,建立进度控制协调制度。 技术措施:建立多级网络计划体系,监控承建单位的作业实施计划。 经济措施:对工期提前者实行奖励;对应急工程实行较高的计件单价;确保资金的及时供应等。 合同措施:按合同要求及时协调各方的进度,以确保建设工程的形象进度。 | ||
(5)进度控制的动态比较:进度目标分解值与进度实际值的比较;进度目标值的预测分析。 | |||
(6)进度控制表格。 | |||
质量目标控制方法与措施 | (1)质量控制目标的描述:设计质量、材料质量、设备质量、土建施工质量及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目标;其他说明。 | ||
(2)质量目标实现的风险分析。 | |||
(3)工作流程与措施 | 工作流程图 | ||
具体措施 | 组织措施:建立健全项目监理机构,完善职责分工,制定有关质量监督制度,落实质量控制责任。 技术措施:协助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质量检查监督。 经济措施及合同措施:严格质检和验收,不符合合同规定质量要求的拒付工程款;达到业主特定质量目标要求的,按合同支付质量补偿金或奖金。 | ||
(4)质量目标状况的动态分析。 | |||
(5)质量控制表格。 |
合同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 (1)合同结构。可以以合同结构图的形式表示。 | |
(2)合同目录一览表。 | ||
(3)工作流程与措施 | 工作流程图;具体措施。 | |
(4)合同执行状况的动态分析。 | ||
(5)合同争议调解与索赔处理程序。 | ||
(6)合同管理表格。 | ||
信息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 (1)信息分类表 | |
(2)机构内部信息流程图 | ||
(3)工作流程与措施 | 工作流程图;具体措施。 | |
(4)信息管理表格。 | ||
组织协调的方法与措施 | (1)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单位:建设工程系统内的单位(主要有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和设备供应单位、资金提供单位等);建设工程系统外的单位(主要有建设行政主管机构、其他有关部门、工程毗邻单位、社会团体等)。 | |
(2)协调分析:建设工程系统内的单位协调重点分析;2)建设工程系统外的单位协调重点分析。 | ||
(3)协调工作程序:投资控制协调程序;进度控制协调程序;质量控制协调程序;其他方面工作协调程序。 | ||
(4)协调工作表格。 | ||
安全监理的方法与措施 | (1)安全监理职责描述 | |
(2)安全监理责任的风险分析 | ||
(3)安全监理的工作流程和措施 | ||
(4)安全监理状况的动态分析 | ||
(5)安全监理工作所用图表 |
根据划分依据的不同,可将控制分为不同的类型。
划分依据 | 控制类型 |
控制措施作用于控制对象的时间 | 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
控制信息的来源 | 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
控制过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 |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
控制措施制定的出发点 | 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 |
(一)主动控制
(二)被动控制
主动控制 | 被动控制 |
在预先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及其导致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和程度的基础上,拟订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乃至避免目标偏离。 | 从计划的实际输出中发现偏差,通过对产生偏差原因的分析,研究制定纠偏措施,以使偏差得以纠正,工程实施恢复到原来的计划状态,或虽然不能恢复到计划状态但可以减少偏差的严重程度。 |
是一种事前控制。它必须在计划实施之前就采取控制措施,以降低目标偏离的可能性或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 是一种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
是一种前馈控制。它主要是根据已建同类工程实施情况的综合分析结果,结合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将教训上升为经验,用以指导拟建工程的实施,起到避免重蹈覆辙的作用。 | 是一种反馈控制 |
通常是一种开环控制 | 是一种闭环控制,表现为一个循环过程 |
是一种面对未来的控制 | 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控制 |
投资 | 进度 | 质量 | |
目标 | 通过有效的()控制工具和具体的()控制措施,在满足()和()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工程实际()不超过计划()。 | 实现工程预定的质量目标。 | |
(1)在目标分解各个层次上均不超。 (2)在较低层次上有些情况超,大多数情况不超,因而较高层次上不超。 (3)实际总投资未超,在各个层次上都有超,多数情况未超。 | 进度控制的目标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处在关键路线上的工程内容能否按预定的时间完成。同时要不发生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延误而成为关键线路的情况。 局部工期延误的严重程度与其对进度目标的影响程度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更不存在某种等值或等比例的关系。 | 同类建设工程的质量目标具有共性。建设工程的质量目标都具有个性。 工程共性质量目标一般都严格、明确的规定;个性质量目标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有时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 在建设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中,要注意对工程个性质量目标的控制。 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必须保证其不得低于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的要求。 | |
系统控制 | 系统控制的思想就是要实现目标规划与目标控制之间的统一,实现三大目标控制的统一。 | ||
(1)限额设计 (2)删减工程内容或降低设计标准 | 相对于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而言,进度控制措施可能对其他两个目标产生直接的有利作用。 | (1)避免不断提高质量目标的倾向。 (2)确保基本质量目标的实现。 (3)尽可能发挥质量控制对投资目标和进度目标的积极作用。 | |
全过程控制 | 主要集中在前三个阶段。 | (1)在工程建设的早期就应当编制进度计划。 “远粗近细”。越早进行控制,进度控制效果越好。 (2)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各阶段工作之间的合理搭接。 (3)抓好关键路线的进度控制。 | 建设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对工程质量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各阶段关于质量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
特别强调早期控制的重要性,越早控制效果越好,节约投资的可能性越大。 | |||
应根据建设工程各阶段质量控制的特点和重点,确定各阶段质量控制的目标和任务,以便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 | |||
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一方面表现为实物形成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形成过程。从投资控制角度较为关心后一种过程。 | |||
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持续时间较长,工作的“过程性”也尤为突出。 | |||
实际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节约投资可能性主要在施工以前的阶段,尤其是在设计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是以进行有效的投资控制为前提。 | 建设工程竣工检验时难以发现工程内在的、隐藏的质量缺陷,因而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而且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藏工程多,容易留下质量隐患。 | ||
全方位控制 | 一是对按工程内容分解的各项投资进行控制;二是对按总投资构成内容分解的各项费用进行控制。通常主要指第二种含义。 | (1)对整个建设工程所有工程内容的进度都要进行控制。 | (1)对建设工程所有工程内容的质量进行控制。 |
(2)对整个建设工程所有工作内容的进度都要进行控制。 | |||
(2)对建设工程质量目标的所有内容进行控制。 | |||
注意问题:一是要认真分析建设工程及其投资构成的特点,了解各项费用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二是要抓主要矛盾、有所侧重。三是要根据各项费用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控制方式。 | (3)对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都要进行控制。 | ||
(3)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目标的所有因素进行控制(人、机、料、法、环)。 | |||
(4)注意各方面工作进度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 |||
特殊问题 | 在建设工程三大目标控制中,组织协调对进度控制的作用最为突出且最为直接,有时甚至能取得常规控制措施难以达到的效果。 | 三重控制:(1)实施者自身的质量控制,这是从产品生产者角度进行的质量控制;(2)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这是从社会公众角度进行的质量控制;(3)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这是从业主角度或者说从产品需求者角度进行的质量控制。 | |
在实施建设监理的工程上,减少一般性工程质量事故,杜绝工程质量重大事故,应当说是最基本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