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马玉 性别:男 班级:八年级二班
年龄:15周岁 八年级学生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处事情绪化,与同学相处不太和谐, 喜欢写“脏话”纸条打击同学,并以此为乐。
4、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在其幼年时外出打工,且现已离婚,该生便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缺乏必要的交流,是非观念差。
三、案例分析:
针对马玉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四、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根据马玉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于是我与他的爷爷奶奶取得联系,让他们勤与孩子交流沟通,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
2.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3.针对马玉惰性强的缺点,就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参与,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五、教育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马玉有了一定的进步: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但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