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0:47:23
文档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一)课程标准要求和解读1.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了解)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知道、理解)2.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要求一是“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其中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描述”为了解水平,即“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或辨认事实、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课程标准要求二是“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其中“举例”为理解水平即“指初步把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是对知识的一般认识。对要“理
推荐度:
导读《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一)课程标准要求和解读1.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了解)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知道、理解)2.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要求一是“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其中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描述”为了解水平,即“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或辨认事实、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课程标准要求二是“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其中“举例”为理解水平即“指初步把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是对知识的一般认识。对要“理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要求和解读

1.课程标准要求

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了解)

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知道、理解)

2.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要求一是“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其中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描述”为了解水平,即“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或辨认事实、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课程标准要求二是“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其中“举例”为理解水平即“指初步把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是对知识的一般认识。对要“理解”的知识,要求能明了知识的确切含义,并能运用,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只有掌握了激素调节的过程,才能理解和掌握它在内环境稳态方面所起的作用因此确定本节的重点是:血糖平衡的调节;而激素调节在体内悄悄发生,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感觉和体验,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因此确定本节难点是:血糖调节的实例分析

(二)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必修) 3 •稳态与环境》中“第2 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本节教材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等四部分内容。其中激素调节的发现、血糖平衡的调节是本节的重点。我们的学生经过了一年高中生物的学习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且对激素调节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激素调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的知识却知之甚少,而且还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本节课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以及构建模型等可以比较充分的完成教学任务。 

2、新老教材比较

与以往的教材相比,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变化。其中,“激素调节的发现和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是新增加的精彩内容。

3、重、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 

血糖平衡的调节。 

学习难点: 

血糖调节的实例分析。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已学过激素调节的基础知识,对于这节涉及到的胰岛素,甲状腺激素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来学习新知识。

我校学生已有一年的合作学习经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愿意参与活动而且乐于在活动中得到知识和体验,在活动中发展思辨能力,产生探究渴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中模型建构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课堂教学中升华部分。

二、学习目标

1. 阅读并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2.通过促胰液素调节胰腺分泌胰液的实例并回忆初中所学激素相关知识,归纳激素调节的定义。

3.通过阅读图2-8,概述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4.通过阅读图2-9,准确说出细胞的三大来源及去路。

 5.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归纳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准确说明血糖调节过程。

6. 通过血糖调节机制的分析,归纳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机制及意义。

7.举例说出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通过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还原科学研究的历史面貌,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突出生物学的“实验学科”特点;通过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团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本节内容与社会和个人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相结合。这种结合一方面可体现在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背景,分析挖掘这些问题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体现在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四、评价设计

课堂评价:

目标一评价:阅读课本资料,做学案上相关思考题。一个判断题。

目标二评价:口述总结。一个选择题。

目标三评价:预习检测填图,并根据课件实物投影说出各腺体名称及分泌的激素。一个选择题,一个简答题。

目标四评价: 预习检测填表,回答课本P25思考与讨论题。两个选择题。

目标五评价:小组合作,演示血糖调节过程,展示血糖调节图解式模型。

目标六评价:口述反馈调节定义及意义。一个简答题。

目标七评价:一个简答题。

课后评价:

设计练习题,要求所有学生准确完成针对每个目标设计的练习题,并根据批阅情况进行诊断补偿。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

1、问题探究法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2、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一方面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灵活的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3、小组合作探究法: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在组内能够相互启发和帮助,一方面能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培养合作精神;另一方面锻炼了个人的归纳与表达能力,使思路更清晰,理解更透彻。

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作模型,由学生亲手操作一方面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灵活的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六、教学准备

1.课前编写好预习学案、 导学学案。

2.课前准备好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材料。 

3.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预设
情    境    导   入

展示“北京马拉松”课件,并口头提供一些马拉松的相关信息。引导思考:

(1)运动员支配身体协调运动,这是靠什么系统调节的?

(2)据计算运动员体血液的葡萄糖仅能供运动员一分钟的能量,而马拉松要历时2小时以上,经测得跑步中运动员的血糖的含量一直是相对稳定的,思考这是靠什么调节的?

看来我们人体的调节除了有神经调节还有激素调节。那么激素调节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激素又是如何调节生命活动的呢?这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学习的内容。

在学习本节课前,先做提纲预习检测两个题。

根据课件及教师提供的有关马拉松的资料思考

思考回答

做题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分钟

激素调节的发现课件展示学术背景:20世纪以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只有神经调节。

设疑:那么激素调节是如何发现的呢?我们看两个小故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3-24两个小故事。通过分析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检测目标1):

(1)沃泰默的实验结论是什么?斯他林和贝利斯的结论又是什么?

(2)斯他林和贝利斯为什么取得成功?

(3)斯他林和贝利斯成功的意义有哪些?

同桌互相交流。

    根据学生阐述的答案,给予补充或肯定。

学生阅读资料,思考,总结答案。

同桌交流。

材料阅读,训练获取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置身于科学发现的历程中,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认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的观点。

对目标1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5分钟

激素调节定义及激素种类和作用从学生回答上面问题三中引出: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了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那么什么是激素调节呢?(检测目标2)

那么我们人体内的主要腺体有哪些?它们分泌哪些激素呢?

展示课件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

进一步设疑激素是什么物质构成的呢?阅读课本P24小字。

归纳激素的化学组成,并板书。

设问:哪些激素可以口服,哪些激素只能注射?

学生回答,复述激素调节的定义

学生观看

学生阅读资料。

学生记录。

学生思考回答

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对目标2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不做提问因为预习检测中有相关检测,作为对目标3的评价。

5分钟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引入:展示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患者图片及大脖子病,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回答这几种病是由于哪种激素分泌异常造成的。

由以上实例中可以看出:激素对我们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那么激素是如何调节我们的生命活动的呢?我们先以血糖平衡的调节来探究这个问题。

阅读图2-9,思考课本两个思考题。(目标4检测)

知识提升:思考:三个来源与三个去路中哪条是主要的?

总结:当刚吃完饭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但是吃完饭一段时间后,比如到上午第四节课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肝糖原的氧化分解。血糖去路中主要的是氧化分解,再有多余的葡萄糖就会进行第二三条途径,平时所说的吃糖多容易肥胖,就是这个原因。

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回答。

学生阅读信息组织答案,并回答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复习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铺垫。

锻炼学生概括能力及组织语言能力

6分钟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引入:我们体内的血糖之所以能维持稳定,正是由于血糖来源和去路的速率的平衡,那么什么来维持这个平衡呢?

展示胰岛图片,联系实际,生活中糖尿病人通过注射胰岛素,来使血糖降低,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胰岛素的作用是降血糖。那么胰岛素是通过什么途径使血糖降低的呢?同学们结合图2-9思考。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评价。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与胰岛素正好相反,是升血糖,再思考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使血糖升高的呢?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评价。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用准确的语言如何描述呢?阅读课本26页,记忆1分钟

血糖在我们体内维持稳定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活动来模拟一下这个过程。

分小组进行。分配任务:前三个小组模拟吃饭后的体内血糖的变化及调节过程,后四个小组模拟剧烈运动后的体内血糖的变化及调节过程。每组四个同学,用卡片模拟这个过程,剩下两个同学讨论着用箭头和文字的形式将该过程中的变化的图解式模型。

小组到黑板演示血糖调节过程及所总结的图解。(目标5检测)

把两个同学总结的图解归纳在一起,展示课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作用是相反的,我们称之为拮抗。设疑:吃饭后通过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血糖会不会一直降低?运动后,血糖会不会一直升高呢?

     讲解不会的原因,引出反馈调节及意义。学生阅读课本,记忆。(目标6检测)

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猜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加深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理解。

学生思考并分组模拟两个场景

画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两种激素作用的理解。

通过模型建构引导学生建构知识,通过实例分析,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同模型建构的科学价值。

16分钟

课堂小 结

学生谈本节课收获学生总结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3分钟

目标检测(目标1)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拘泥于定论,没有大胆去质疑,探索和创新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目标3)2.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补充。下列各项中,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目标4)3.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血糖代谢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能合成糖元,糖元也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而成为血糖

B.当血糖浓度过低时,人体内的非糖物质可以转化成血糖

C.血糖能在血浆中分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一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D.人体血糖过剩时,就会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目标4)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目标3、6、7)5.请根据下列图解内容回答问题:

(1)图解中的A在人的幼年时期分泌不足时,就会引起“侏儒症”,则合成A的细胞器是________;图解中的B代表________。

(2)请根据图解回答:

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________和________表现为协同作用;

②_______和________都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浓度,表现为协同作用;

③在血糖调节方面,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能够升高血糖浓度,二者表现为______作用。

(3)图解中的①②是指由下丘脑分泌的两种促激素释放激素,③④是相应的促激素。如果①和③是对应的,则①是________激素;③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强本节知识的巩固与理解,加强基础知识的运用。 

5分钟

与生活联系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为糖尿病病人设计的人工胰岛,可以随身携带,用以调节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你觉得这种人工胰岛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哪些主要的问题?

1分钟

八、板书设计

                      

文档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一)课程标准要求和解读1.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了解)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知道、理解)2.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要求一是“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其中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描述”为了解水平,即“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或辨认事实、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课程标准要求二是“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其中“举例”为理解水平即“指初步把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是对知识的一般认识。对要“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