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是指机组各种主要辅机故障时,协制系统使机组自动减至与运行辅机出力相适应或保持锅炉最低稳燃的目标负荷,同时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1.RB试验
1.1RB试验必须具备的条件
1.1.1机组主要辅机运行正常
1.1.2机组的主要保护如:FSSS、汽机保护、发电机保护、水位保护等要投入运行,且动作可靠。
1.1.3相关的系统和联锁要投入运行,如旁路控制系统、辅汽至除氧器电动门。
1.1.4各控制子系统和机组协制系统要运行在自动方式,且经过严格的负荷摆动试验,调节质量满足要求。
1.1.5DEH(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电调运行具备良好的负荷响应特性。
1.2试验数据和设备
对于主要的参数如主蒸汽压力、机组负荷、炉膛压力、汽包水位、调门开度等要有数据记录,为试验后的数据分析作准备。
1.3试验方法
1.3.1我厂此次设置送风机RB、引风机RB、给水泵RB,RB允许负荷均为200 MW,各种RB的目标负荷为190MW。
1.3.2根据各种RB的特性确定和运行人员的经验确定RB的速率,DEH降负荷的速率为150MW/分钟。
1.3.3进行实际的RB试验
1.3.3.1检查机组的主辅机运行正常,所有的主保护运行正常。
1.3.3.2各控制子系统和协制系统运行正常
1.3.3.3制作条件进行RB试验。
2.几点说明
2.1机组的目标负荷确定,除考虑对应设备的带负荷能力外,还要考虑机组的最低稳燃负荷(暂定为180 MW)、环境条件的变化来确定整个机组的最大可能出力。
2.2每种工况RB根据运行经验确定在锅炉侧切除火嘴的速率为2秒钟一个。
2.3给水泵RB的发出条件:考虑电泵联动不成功,运行人员手动开启电泵,操作电泵抢水的实际情况,暂按汽泵跳闸后,电泵未运行延时10秒发RB信号。
2.4在RUNBACK方式下,将一级减温,二级减温,再热事故喷水调门自动关闭,在关闭的同时产生10秒的闭锁脉冲,10秒钟内运行人员无法操作。
2.5在RUNBACK方式下,屏蔽锅炉主控、汽机主控强制手动条件。
2.6在RUNBACK方式下,各种自动维持在RB前的状态
2.7在RUNBACK方式下,氧量校正回路不起作用。
2.8在保护画面上设置有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的RB投入、切除按钮,分别控制上述设备的RB保护功能,只有在全部RB投入按钮按下时,全部RB功能才起作用。运行人员只能在画面上监视每个RB功能的投切情况,不具备操作权限。
2.9 RUNBACK持续5分钟或当机组负荷小于190MW时结束。运行人员也可从FSSS画面上根据火嘴情况,手动停止火嘴切除。
3.安全和注意事项
3.1试验前应进行油试验,以便投油助燃。
3.2运行人员密切注意各参数的情况,发现变化较大影响机组的安全要及时处理。
3.3实验前运行部门要做好事故预想和事故处理措施。
华电国际十里泉电厂#6机组
RB试验措施
批 准:
审 定:
审 核:
编 制:郎澄宇 吴家伟
二00八年六月
1.试验目的:
在实际运行工况下验证RB功能,考验整个机组在RB工况下稳定运行的能力,特别是检验CCS、FSSS、DEH、MEH等热工系统在RB发生时的自动调节能力是否能够保证整个机组继续安全、稳定地运行。
2.试验条件:
2.1 CCS、FSSS的单系统RB冷态试验及两个系统联调时的RB冷态试验均已做过且成功;热工其他系统及机、炉、电等相关专业的冷、热态试验都已完成且试验数据完备。阀门流量特性试验均已完成,并且根据试验情况完成相关阀门数据的修定。
2.2 在机组带满负荷的情况下,CCS的下列自动调节系统已经运行12 小时以上,已完成定值扰动试验:
(1)协制系统。机组的协制系统能正常运行,且TF方式要正常工作。
(2)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
(3)炉膛负压控制系统。
(4)送风控制系统。
(5)主燃料控制系统
(6)给水控制系统中的汽泵三冲量控制系统。
(7)过热器温度控制系统。
(8)再热器温度控制系统。
2.3 DEH在协制方式下运行。包括:DEH系统处于REMOTE方式;发电机励磁开关闭合;DEH触点输入中断系统可靠;DEH向CCS发出“自动允许”和“DEH在协调中”的自动状态回答信号。
2.4 FSSS的机炉大联锁试验成功,RB的动作逻辑正常。
2.5 TF方式的调节符合要求。
2.6 “机组负荷摆动试验”已完成,控制性能满足机组运行要求。
2.7 主、辅机设备均无重大缺陷
2.8 DEH系统的TPC功能试验成功,减负荷速率能满足要求。
3.试验简介:
3.1 送风机RB试验项目:“跳一侧送风机RB”试验
当机组负荷>200MW时,开始此项试验。
RB动作过程:机组负荷>200MW时,一台风机跳闸后,CCS将控制方式由协调方式自动转入TF方式,中止ADS方式(远方自动调度方式);将主汽压设定值锁定在合适的数值,CCS侧汽机控制自动切换至TF方式且DEH原则上应长期运行在TPC压力控制,以防止压力下降太多,锅炉侧由FSSS切掉三层粉;同时LDC(负荷指令计算机)的输出减负荷到190MW,并以此做为送风量及氧量校正信号,并向FSSS发出信号跳闸给粉机,最终保留三层粉运行。
3.2 给水泵RB试验项目:“跳一给水泵RB”试验
当机组负荷>200MW时,开始此项试验。
RB动作过程:机组负荷>200MW时,一台给水泵跳闸后,10秒钟后电泵没有联启,给水泵RB发出。CCS将控制方式由协调方式自动转入TF方式,中止ADS方式(远方自动调度方式);将主汽压设定值锁定在合适的数值,CCS侧汽机控制自动切换至TF方式且DEH原则上应长期运行在TPC压力控制,以防止压力下降太多,锅炉侧由FSSS切粉,同时LDC(负荷指令计算机)的输出减负荷到190MW,并以此做为送风量及氧量校正信号,并向FSSS发出信号跳闸给粉机,最终保留三层粉运行。
4.试验步骤:
4.1 送风机RB
(1)选择送风机A或B为RB试验时切除的对象。
(2)当上述“2.试验条件”所有的试验条件满足时,CCS运行在协制方式。
(3)确认负荷200MW,否则,控制逻辑闭锁所有的RB控制过程,不发出RB信号。
(4)下列控制均处于“自动”状态,而且其指令输出值距输出上、下限均有调节余量:
过热器温度控制系统;
再热器温度控制系统;
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
(5)炉膛负压控制系统中引风机B和A均在“自动”状态,且控制状况良好,每台引风机都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6)送风系统在“自动”状态,送风机B的挡板开度为30%以上。主燃料系统在“自动”状态,其指令输出值距输出上、下限均有调节余量。
(7)给水系统中汽泵三冲量控制系统处于“自动”状态,其指令输出值距上、下限均有调节余量。
(8)“RB”按钮投入“ON”
(9)手动跳掉任一侧风机发生RB,观察并记录试验曲线。
4.2 给水泵RB
(1)选择给水泵A或B为RB试验时切除的对象。
(2)当上述“2.试验条件”所有的试验条件满足时,CCS运行在协制方式。
(3)确认负荷200MW,否则,控制逻辑闭锁所有的RB控制过程,不发出RB信号。
(4)下列控制均处于“自动”状态,而且其指令输出值距输出上、下限均有调节余量:
过热器温度控制系统;
再热器温度控制系统;
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
(5)炉膛负压控制系统中引风机B和A均在“自动”状态,且控制状况良好,每台引风机都有足够的调节裕量。
(6)送风系统在“自动”状态,主燃料系统在“自动”状态,其指令输出值距输出上、下限均有调节余量。
(7)给水系统中汽泵三冲量控制系统处于“自动”状态,其指令输出值距上、下限均有调节余量。
(8)解除汽泵停止联启电泵逻辑。
(9)“RB”按钮投入“ON”
(10)手动跳掉任一给水泵发生RB,观察并记录试验曲线。
5.数据记录
在试验过程中,做好下列参数的数据记录:
5.1 LDC指令; DEH的输出;主燃料系统输出指令;运行的给粉机台数及指令输出;机组电功率(MW)信号;主汽压力值;主汽压设定值;
5.2 汽包水位;蒸汽流量;给水流量;汽泵的运行状态及转速指令输出;
5.3 氧量信号 ;风量信号;炉膛压力;送风机输出指令及其运行状态;引风机输出指令及运行状态;
5.4 过热器温度及过热器减温的输出指令;再热汽温度及输出指令;
5.5 除氧器水位;除氧器压力;凝汽器水位;凝汽器水位控制系统输出指令;除氧器水位控制输出。
6.注意事项
6.1 试验过程中,机组所有的联锁、保护均已投入。
6.2 RB试验进行过程中,运行人员应密切注意机组负荷、炉膛负压、炉膛火焰、汽包水位、主汽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变化情况,有关控制回路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人工切至手动控制,危急时手动MFT。
6.3 由于机组负荷迅速下降,四段抽汽急剧减少,将导致滑压运行的除氧器压力大幅度下降,而汽泵入口处的水温仍较高,因此汽泵可能有“汽蚀”发生。运行人员应密切监视与此有关的运行数据,并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7.运行部门应根据本技术措施制定相应的运行操作及防事故措施,在RB试验进行前应讨论通过。
附页:
“跳一侧风机RB”试验卡 | |||||||||||
试验开始时间 | 年 月 日 时 分 | ||||||||||
试验开始前有关参数 | |||||||||||
负荷 | MW | 主汽压 | MPa | 主汽温 | ℃ | ||||||
投运磨煤机 | |||||||||||
投运油 | |||||||||||
炉膛负压 | |||||||||||
汽包水位 | |||||||||||
备注 | |||||||||||
各项试验条件满足后,试验开始 | |||||||||||
跳闸单侧送、引风机 | A 侧 ( ) 或 B 侧 ( ) | ||||||||||
备注 | |||||||||||
试验结果 | |||||||||||
RB 工况是否发生 | 是 ( ) 或 否 ( ) | ||||||||||
给粉机跳闸顺序 | 间隔时间 | 秒 | |||||||||
备注 | |||||||||||
试验结束,锅炉稳定后的有关参数 | |||||||||||
负荷 | MW | 主汽压 | MPa | 主汽温 | ℃ | ||||||
投运油 | |||||||||||
炉膛负压 | |||||||||||
汽包水位 | |||||||||||
试验结束时间 | 年 月 日 时 分 | ||||||||||
试验数据 | |||||||||||
RB 试验过程中负荷、主汽压、主汽温、炉膛负压、汽包水位等参数的历史变化曲线打印附后 | |||||||||||
试验 结论 | |||||||||||
试验参加人 (签字) | |||||||||||
试验确认 (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