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0:47:41
文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对报考我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方面的考察。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考试性质: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复试课程考试。考试范围:自1840年以来至今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三、考试基本要求1.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2.具有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素养;3.具备较强的学术表达能力。四、考试形式笔试,闭卷。五、考试题型包括简答题(分值30分)和论述题(分值20分)两
推荐度:
导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对报考我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方面的考察。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考试性质: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复试课程考试。考试范围:自1840年以来至今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三、考试基本要求1.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2.具有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素养;3.具备较强的学术表达能力。四、考试形式笔试,闭卷。五、考试题型包括简答题(分值30分)和论述题(分值20分)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对报考我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方面的考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考试性质: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复试课程考试。

  考试范围:自1840年以来至今的中国近现代历史。

  三、考试基本要求

  1.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

  2.具有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素养;

  3.具备较强的学术表达能力。

  四、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五、考试题型 

包括简答题(分值30分)和论述题(分值20分)两个部分,总分50分。

  I.简答题

  1.考试要求

  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会议、文献等有清晰的了解。

  2.题型

  对所提问题进行简要回答,共3题,每题10分,分值合计3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II.论述题

  1.考试要求

  在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会议、文献等有清晰了解以及把握历史基本线索和规律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若干重要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和评论。

  2.题型

  针对所提问题展开论述,共1题,每题20分,分值合计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答题和计分

  要求考生用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题型题量分值时间(分钟)
1简答共3题,每题10分

3080
2论述共1题,每题20分

20100

 共计50180
   六、考试内容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本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1)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二)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的斗争历程

(三)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原因

(四)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一)农民斗争的历程、意义和局限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失败原因

(三)维新运动及其失败

第三章 辛亥与建立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一)辛亥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二)中华的建国

(三)孙中山与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四)旧民主主义终结的历史必然性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胜利(1919—1949)

本编综述   天翻地覆的三十年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国际格局的变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三种建国方案,之命运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一)中国先进分子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二)中国党创立的历史必然性

(三)工农运动的发动

(四)国共合作与国民

第五章 中国的新道路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一)大失败与土地和武装斗争的方针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历时抉择

(三)中国在探索中的曲折前进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一)日本的全面侵华与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二)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

(三)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四)中国党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作用及表现

(五)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和基本经验

第七章 新中国的诞生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一)认识中国党领导的战争的过程及其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反动派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走向失败的经过与原因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下编  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   )

 本编综述  走向辉煌的五十年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一)中国的外部世界及其变化

   (二)中国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实践

   (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的举措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一)民主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二)建国初期的中国社会性质

  (三)与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四)三大改造的特点及其历史经验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一)中国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努力及其成就

  (二)认识在这十年中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

   (三)十年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应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一)思想上政治上拨乱反正和经济上调整整顿的必要性

 (二)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

 (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意

 (四)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巨大成就

 (五)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文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对报考我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方面的考察。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考试性质: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复试课程考试。考试范围:自1840年以来至今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三、考试基本要求1.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2.具有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素养;3.具备较强的学术表达能力。四、考试形式笔试,闭卷。五、考试题型包括简答题(分值30分)和论述题(分值20分)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