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经典注释:
1、冰:形容极度寒冷。
2、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3、犹:还,仍然。
4、俏:俊俏,美好的样子;(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5、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
共同欣赏: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知识链接: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诗句呢?请写几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卢梅坡 (宋) - 《雪梅》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 - 王冕 (元) - 《墨梅》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李商隐 (唐) - 《忆梅》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 律然 (清) - 《落梅》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 (唐) - 《杂诗》
妙笔生花:
你能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吗?试一试。
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经典注释: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花褪残红:残花凋谢。褪,脱去,花褪残红即花瓣落尽。白居易《微之宅残牡丹》诗:“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摧花不全”。“青杏”:未熟的杏子。因颜色青绿,俗称青杏。杏树一般四月萌芽上旬,中旬开花。至五月上旬,杏花凋谢,青杏结于枝头。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四月八日(农历)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唯州南清风楼最宜夏夏饮,初尝青杏,乍荐樱桃,时得嘉宾,觥酬交错”。“小”:毛本作“子”。
3、天涯:指极远的地方。“何处无芳草”句:谓春光已晚,芳草长遍天涯。《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4、笑渐不闻声渐悄:墙外行人已渐渐听不到墙里荡秋千的女子的笑语欢声了。
5、多情:指墙外行人。无情:指墙里的女子。恼:引起烦恼。
共同赏析:
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贬所,甚或更早.此词在旨趣上与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相近,均是用“香草美人”的手法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心情。
此词为苏轼于惠州时所作。写暮春景色与伤春之情,却不同于一般的伤春词,惜婉之中有豪语,以超脱的态度淡化悲愁之情,跳出了仅仅伤春的境界。
知识链接: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呢?请写几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崔护 (唐) - 《题都城南庄》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杜牧 (唐) - 《叹花》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 谢灵运 (南北朝) - 《入彭蠡湖口》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 黄庭坚 (宋) - 《次元明韵寄子由》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经典注释:
1、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2、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3、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4、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5、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共同欣赏:
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知识链接:
你还知道哪些登高望远的诗呢?请写一写。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妙笔生花:
你能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吗?试一试。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径,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经典注释:
1、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
2、起一经: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3、干戈寥(liáo)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
4、、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
5、、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6、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
7、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市南的珠江口。8、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历史中放光。
9、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10、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这里特指史册。
共同欣赏: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知识链接:
你还知道哪些爱国名句呢?请写几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林则徐 (清) -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 岳飞 (宋) -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魏晋) - 《龟虽寿》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王昌龄 (唐) - 《从军行七首·其四》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 (宋) - 《病起书怀》
妙笔生花:
你能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叙事的小短文吗?试一试。
祭黄帝陵
现代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经典注释:
1、〔赫赫始祖〕赫赫:显赫,显盛。始祖:即最初的远祖,亦称初祖。
2、〔吾华肇造〕吾华:我中华。肇造:始建。《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顾我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大。”
3、〔胄衍祀绵〕胄(zhòu):即后代子孙。参见《增韵》:裔也。又系也,嗣也。《左传·襄十四年》: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注》胄,后也。衍:繁衍,衍传。祀(sì):此指祭祀香火。绵:绵延,不断。此句意为:后嗣子孙繁衍不息、香火不断。
4、〔岳峨河浩〕山岳巍峨,江河浩瀚。
5、〔光被遐荒〕睿(ruì):智慧。被:在此读 pī (音披),覆也,覆盖,义同披。遐荒(xiá huāng):边远荒僻之地。光被遐荒:意为:其光辉直至覆照到边远荒僻之地。
6、〔建此伟业〕指建立中华民族这一伟大事业。
7、〔世变沧桑〕世间沧桑变换。
共同欣赏:
这篇祭文由起草,、朱德两人署名,作于1937年3月。1937年4月5日,林伯渠受、朱德委派,代表中华苏维埃全体人民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祭陵仪式上宣读此祭文。
这篇祭文,实际上是代表中国党发布的号召全民族抗战的宣言书,也是中国党及其领导的军民誓为抗日救亡之先驱的“出师表”。
作为授权的以专门发表党和国家文献档案和研究领袖人物的级杂志,《党的文献》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独家首次公开发表这篇68年前所作的《祭黄帝陵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篇重要的历史文献,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者和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知识链接:
你还知道哪些诗词呢?能背一背吗?请选一首试一试。
四言诗
朝代:现代作者:体裁:四古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
送君延安,快如之何!
妙笔生花:
你能将这首祭文改写成一篇现代小短文吗?试一试。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经典注释:
1、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将(qiāng):请。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
2、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3、高堂:指的是父母。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年迈的父母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4、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5、会须:应当。会,须,皆有应当的意思。
6、岑夫子:指岑(cén)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7、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8、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9、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10、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吃喝。玉,像玉一般美好。
11、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现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诗歌散文欣赏中是----但愿长醉不愿醒)
共同欣赏: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知识链接:
你还知道李白诗的哪些名句呢?请写几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念奴娇·昆仑
现代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经典注释:
1、昆仑:山脉名称。其主脉在维吾尔自治区和自治区交界处,东段分三支伸展。其南支向东延伸后与岷山相接,因而红军长征时所经过的岷山,也可以看作昆仑山的一个支脉。
作者自注:“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别的解释不合实际。”
2、横空出世:横空,横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形容山的高大和险峻。
3、飞起玉龙三百万: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这里是说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蜿蜒不绝,好像无数的白龙正在空中飞舞。
4、周天寒彻:满天冷透。
5、人或为鱼鳖:人们也许要被洪水淹死。
6、倚天抽宝剑:传楚宋玉作《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倚天,形容宝剑极长和带剑的人极高大。
7、遗(wèi):赠与。
8、还东国:首次发表时原作“留中国”,一九六三年版《毛诗词》改为“还东国”。
共同欣赏:
此词作于1935年。当时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10月,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念奴娇?昆仑》的主题的丰富性会使细心的读者应接不暇,而又扑朔迷离。这是一首十分复杂的诗,诗人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即气魄之大仅祖国山川已不能容纳,它必向外奔溢,穷尽八荒,涵盖环宇。关于它的主题,作者已在1958年12月21日为这首诗的批注中揭开了谜底:“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接着作者继续批注道:“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民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
知识链接:
你还知道哪些的哪些诗呢?请写几句。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清平乐•蒋桂战争》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菩萨蛮•大柏地》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妙笔生花:
你能结合背景体会此时作者的心情吗?请试着写一写。
菩萨蛮·黄鹤楼
现代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经典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上,因武汉长江大桥建桥需要,于一九五六年拆除。八一年在原址南面五百米处重建,于八五年竣工。《寰宇记》,“昔费祎〔yi1〕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
九派:九条支流。相传古时在江西湖北一带有九条支流汇入长江。
2、一线:指京汉和粤汉铁路,即今之京广线。
3、龟蛇:指龟山和蛇山。龟山在汉阳,形如龟;蛇山在武昌,形如蛇。两山隔江对峙。
4、黄鹤知何去:唐崔颢有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酹(lei4):祭奠,浇酒于地。苏轼《念奴娇》,“一樽还酹江月”。
共同欣赏:
全诗一开始从大处作眼,从远到近,层层展开,其中有精确的地理,这地理中暗示作者内心缜密的布局及经纬法度,这一切处理得干净简练,仅用“九派流中国”,“一线穿南北”,“龟蛇锁大江”这几个妙巧的对称,犹如围棋高手的布局显得严密而大度,同时也显示了对祖国的山川谙熟于胸。
接着下阕一转,又透出了诗人对于世事沧桑,雪泥鸿爪之感慨,一代又一代该过去的都过去,而今诗人又作游人的一员在此低回歌咏。最后二行诗人把酒酹江以抒壮志,涌动的心潮如澎湃的波涛,越来越感受到一种急迫地想立即置身于中心的强烈愿望(因当时党处境维艰,占有上风),诗歌在此达到一个最后的高潮,以绵绵思绪和慷慨高歌抵达诗言志的核心,几乎直逼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确是正宗汉音,苍凉慨叹沉雄俊爽。
另外,黄鹤楼自古以来为诗人咏叹,自崔颢题诗之后,写黄鹤楼要不落前人窠臼,实属不易,而凌云之笔一下就触击巅峰。
知识链接:
你还知道哪些反应时事的诗呢?请写一写。
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红旗越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军阀重开战。
收拾金瓯一片,洒向人间都是怨,
分田分地真忙。一枕黄梁再现。
妙笔生花:
你能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小短文吗?试一试。
七绝·咏蛙
现代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经典注释:
1、这首咏蛙诗气魄很大,作者托物言志,以蛙自比:虽是小人物,也有龙虎之姿,也有不凡气慨。
共同欣赏:
此诗作于一九O九年秋,16岁的当时正在离家乡50多里的湘乡县东山书院读书。东山书院不同于一县学馆,因为清代同治年间,出生于此的曾国藩因率领湘军太平天国运动时为清立了大功,因而湘乡由于军功被封为二品以上官爵的就有两千多人,从而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军官兼地主豪绅阶层。东山书院便是为了培养这些人家的子弟能博取功名利禄而兴办的。在东山书院读书的大多数是地主豪绅子弟,他们穿着华丽,看不起来自穷乡僻壤、衣着土气的。因为被许多同学疏远,在精神上感到压抑,一种知音世所稀的孤独感不时袭上心头,大概因此之故,就写下了这首题为《咏蛙》的诗。
全诗以拟人化手法,写青蛙如老虎般独霸池塘,•它懒洋洋地在绿杨树下养足精神。尤其在春天,只要它不先开口鸣唱,任何一个小虫都不敢出声。•因青蛙吃小虫,而青蛙对于小虫来说已相当巨大凶猛了,相当于老虎对于兔子,•兔子自然十分渺小了。
知识链接:
你还知道哪些托物言志诗句呢?请写几句。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骆宾王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王安石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陈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经典注释: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共同欣赏: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巳。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知识链接:你还知道苏轼的哪些诗句呢?请写几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妙笔生花:
你能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吗?试一试。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经典注释:
1、玉簟(dian4)秋:指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2、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3、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诗词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
4、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共同欣赏: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知识链接:
你还知道李清照的哪些诗句呢?请写几句。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长相思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经典注释
1、《长相思》是一首乐府旧题,原为古怨思二十五曲之一,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列入“杂曲歌辞”南朝和唐代诗人,多用此题写男女或朋友久别相思之情,通常以“长相思”开头,长相思:词牌名,用《古诗·盂冬寒气至》:“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为名,通篇句式长短不一。
2、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3、泗水:源于山东曲阜,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4、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5、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6、悠悠:深长的意思。
共同欣赏:
相思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是历代诗家文人付诸歌咏的最佳题材之一。古诗中多用“长相思”三字,如《古诗十九首》中就有“上言长相思”、“著以长相思”、“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等。南朝陈后主、徐陵、江总,唐李白等都有拟作。内容多写女子怀念久出不归的丈夫。至于白居易这首《长相思》,则有其特定的相思对象,即他的侍妾樊素。
知识链接: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想思的诗句呢?请写几句。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