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0:45:12
文档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初三上语文复习测试卷(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部分:51分(一)解释下列加点词:5分1、百川灌河()2、望洋向若()3、惩山北之塞()4、毕力平险()5、是以无请()6、去死肌()7、死者相藉()8、熙熙而乐()9、以尽吾齿()10、弛然而卧()(二)指出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2分1、恂恂而起()2、黑质而白章()3、聚室而谋()4、而山不加增()(三)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A、始旋其面目B、其如土石何C、惧其不已D、岁赋其二(四)下列句中“之”用法与其他项不同
推荐度:
导读初三上语文复习测试卷(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部分:51分(一)解释下列加点词:5分1、百川灌河()2、望洋向若()3、惩山北之塞()4、毕力平险()5、是以无请()6、去死肌()7、死者相藉()8、熙熙而乐()9、以尽吾齿()10、弛然而卧()(二)指出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2分1、恂恂而起()2、黑质而白章()3、聚室而谋()4、而山不加增()(三)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A、始旋其面目B、其如土石何C、惧其不已D、岁赋其二(四)下列句中“之”用法与其他项不同
初三上语文复习测试卷 (三)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文言文部分:51分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5分

1、百川灌河(      )   2、望洋向若(                   )

3、惩山北之塞(       )4、毕力平险(            )

5、是以无请(        ) 6、去死肌(           )

7、死者相藉(       )  8、熙熙而乐(          )

9、以尽吾齿(       )  10、弛然而卧(         )

(二)指出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2分

1、恂恂而起(           )     2、黑质而白章(          ) 

3、聚室而谋(             )    4、而山不加增(        )

(三)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始旋其面目   B、其如土石何   C、惧其不已    D、岁赋其二

(四)下列句中“之”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2分

A、河阳之北    B、汝之不惠    C、永州之野   D、泾流之大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4分

例: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措, 放置。)

1、扁鹊望桓侯而旋走。(                                 )

2、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4、河曲智叟亡以应。(                                      ) 

(六)填空:10分

1、《捕蛇者说》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是______朝文学家。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引用孔子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4分

2、《扁鹊见蔡桓公》是篇故事,它所体现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表达:_____________。从本单元文言文课文,我们还学到几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少写3个)4分

3王维《使至塞上》一诗的写景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写出苏轼《水调歌头》一词表达诗人豁达胸襟的诗句:_________                2分

(七)文言文阅读与理解:13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2分

时(       )   辩(     )   是(      )  旋(        )

2、解释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4分

(1)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横线上默写课文接下来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用 || 线把文段分为两层,归纳第二层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的写法有两方面特色:(1)_______ (2)________2分

6、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则久已病矣(病:       )  死者相藉(藉:       )

又安敢毒邪(毒:       )  之生日蹙(蹙:         )

2.翻译下列句子。3分

(1)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2)谨食之,时而献焉。

(3)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3.写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1分

4.文中蒋氏把自己和乡邻的遭遇作对比,按要求用原文填空。5分

⑴回顾过去六十年的遭遇,其结果:乡邻是        ,而蒋氏却               。

(2)叙述现在,眼下情况是“悍吏之来吾乡”闹得乡邻          ,而蒋氏却                 ·

(3)从一年的情况看,蒋氏是        ,而乡邻是“旦旦有是”。

5.对“又安敢毒邪?”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蒋氏不敢怨恨捕蛇这件事,因为这是太医以皇帝的命令发的。

B.此句与上段作者的问话“若毒之乎”相呼应,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伤”的色调,蕴含更加深刻。

C.蒋氏在控诉捕蛇给他一家三代带来的不幸。

D、蒋氏不敢怨恨“复若赋”这件事,因为他知道“复赋比捕蛇的毒害更深”。

二、文言文:(一)1、注入 2、抬头仰望的样子 3、苦于  4、竭尽

5、询问 6、去除  7、铺、垫  8、快活的样子 9、年龄  10、放心的样子   (二)1、表修饰关系  2、并列连词  3、顺接连词

4、可是(转折连词)(三)B (四)B

(五)1、还——旋,转身。  2、齐——剂,药剂。  3、反——返,返回。  4、亡——无,没有。(六)1、《柳河东集》  柳宗元 唐

“苛政猛于虎也。”2、讳疾忌医、望洋兴叹、贻笑大方、愚公移山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七)阅读:    1、(1)分辩  (2)这  (3)按时

(4)掉转  2、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   听到了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分层:……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

第二层:河伯见到大海,自叹渺小。 5、设喻说理,对比突出寓意高于 

 6、道理:一个人见识有限,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7.困苦不堪;连接着;怨恨;困苦 8.⑴喧闹叫嚷着惊扰(乡村的气势),即使鸡狗也不得安宁啊!⑵我小心地喂养着它,到规定的时候把它交上去。⑶哪里像我的邻居们天天有这样的事啊! 9.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10.⑴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⑵虽鸡狗不得宁焉;驰然而卧⑶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11.B 

文档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初三上语文复习测试卷(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部分:51分(一)解释下列加点词:5分1、百川灌河()2、望洋向若()3、惩山北之塞()4、毕力平险()5、是以无请()6、去死肌()7、死者相藉()8、熙熙而乐()9、以尽吾齿()10、弛然而卧()(二)指出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2分1、恂恂而起()2、黑质而白章()3、聚室而谋()4、而山不加增()(三)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A、始旋其面目B、其如土石何C、惧其不已D、岁赋其二(四)下列句中“之”用法与其他项不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