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县城镇第三小学体育类技能考核实施方案 | ||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学校阳光体育工作发展思路,依托特色赢得社会的认可,凭借特色获取学校体育工作更大的发展,促使学校内涵得到提升。深入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进一步促进我校课外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保证每一位学生通过学校的课内外阳光体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较好的掌握多项运动技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打造平台,为学生的内涵提升奠定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体育类技能考核组织机构: (一)实施领导小组: 全面指导体育类技能考核的实施,负责技能考核的监督与检查工作,加强管理、合理协调。 组 长:郭妙琴 副组长:邬学仕 组 员:乐明辉 戚南凤 洪飞 薛黎明 (二)实施指导小组: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类技能的学习,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体育类技能考核。 组 长:薛黎明 副组长:张炳辉 组 员:王波娜 李君海 方飞飞 邹 兴 傅舟达 黄志文 夏艺瑄及全体班主任 二、考核项目及办法:考核项目分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和抽测项目。必测项目通过学校组织的竞赛活动或体育课进行测试,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测试;选测项目通过体育选修课进行测试,每个学生可任选一项参加测试;抽测项目由学校教务处指定一项测试项目并组织抽测任课教师的某一班,其它班级则在体育课时进行测试,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测试。所有考核项目将作为学生学期体育总评成绩的重要依据,经测试,达到2个优秀及以上的学期体育技能为优秀(即体育技能章为金章);达到2个良好的学期体育技能为良好(即体育技能章为银章);其它的学期体育技能为及格(即体育技能章为铜章); (一)必测项目:包括第一学期的跳绳和第二学期的篮排球(男生:篮球、女生:排球)。 1.跳绳:每年元旦前后在“冬季阳光体育嘉年华系列活动”中举行跳绳比赛,根据比赛成绩评定学生跳绳技能等级。如因参赛人数规定等原因不能参赛的,体育教师可利用体育课对未参赛学生进行补测。 具体项目如下: 年级 | 项目 | 要求 |
一、二年级 | 1分钟双人跳短绳 | 男女可混合,摇绳方法可自定 |
三、四年级 | 1分30秒团体跳长绳 | 8人一组,其中2人摇绳,6人中间跳 |
五、六年级 | 2分钟“8字穿花”跳长绳 | 10人一组,其中2人摇绳,8人穿花跳 |
具体项目如下:
项目 | 考核内容 |
田径 | 50米、400米、跳远 |
乒乓球 | 对墙连续击球(距墙1米)、两人连续打回合球(高段) |
健美操 | 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二套规定动作(儿童套二级) |
棋类 | 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 |
具体项目如下:
年级 | 学期 | 项 目 |
一年级 | 一 | 广播操、跳单双圈、金鸡、前后滚动 |
二 | 连续踢毽子、30米直线跑、前滚翻直腿坐 | |
二年级 | 一 | 跑几步单跳双落、前滚翻、单双杠屈腿悬垂 |
二 | 连续单踢毽子、站立式起跑、仰卧推起成“桥”、 攀爬肋木 | |
三年级 | 一 | 单脚起跳触高物、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攀越肋木 |
二 | 连续单踢毽子、跪跳起、后滚翻、单双杠屈腿悬垂摆动 | |
四年级 | 一 | 跑几步单脚起跳入沙坑、后滚翻成跪撑、爬云梯 |
二 | 连续对踢毽子、支撑分腿腾越轮胎 后滚翻成跪撑—跪跳起、爬杆 | |
五年级 | 一 | 蹲踞式跳远、双杠跳上成支撑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后滚翻 |
二 | 连续对踢毽子、高抬腿跑、远撑前滚翻、单杠跳上成支撑 | |
六年级 | 一 | 蹲踞式起跑、肩肘倒立、双杠跳上成分腿坐 |
二 | 连续对踢毽子、跨越式跳高 直腿坐后倒成肩肘倒立、单杠跳上成支撑—前翻下 |
(一)必测项目:
1.跳绳:
项目 | 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
1分钟双人跳短绳 | 100次以上 | 99~80次 | 79~60次 |
1分30秒团体跳长绳 | 50次以上 | 49~35次 | 34~20次 |
2分钟“8字穿花”跳长绳 | 130次以上 | 129~110次 | 109~90次 |
项目 | 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
篮球1分钟原地运球 | 120次以上 | 119~100次 | 99~80次 |
篮球1分钟两人迎面传接球 | 45次以上 | 44~30次 | 29~15次 |
区内不定点1分钟原地投篮 | 15只以上 | 14~10只 | 9~6只 |
项目 | 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
排球连续自抛自垫 | 5次以上 | 4~3次 | 2~1次 |
排球连续对墙垫球 | 10次以上 | 9~6次 | 5~3次 |
排球两人连续对垫 | 15次以上 | 14~10次 | 9~6次 |
1.田径:
年级 | 性别 | 项目 | 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
二三四年级 | 男 | 50米 | 8.3 | 9.0 | 9.6 |
400米 | 1:25 | 1:35 | 1:45 | ||
跳远 | 3.60 | 3.20 | 3.00 | ||
垒球 | 30.00 | 22.00 | 16.00 | ||
女 | 50米 | 8.5 | 9.2 | 10.0 | |
400米 | 1:25 | 1:35 | 1:45 | ||
跳远 | 3.40 | 3.10 | 2.90 | ||
垒球 | 20.00 | 15.00 | 12.00 | ||
五六年级 | 男 | 50米 | 7.5 | 8.0 | 8.2 |
400米 | 1:10 | 1:15 | 1:18 | ||
跳远 | 4.30 | 3.80 | 3.50 | ||
垒球 | 45.00 | 36.00 | 30.00 | ||
女 | 50米 | 7.8 | 8.0 | 8.5 | |
400米 | 1:15 | 1:20 | 1:25 | ||
跳远 | 3.80 | 3.40 | 3.00 | ||
垒球 | 30.00 | 25.00 | 22.00 |
年级 | 项目 | 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
二三四年级 | 全场行进间运球 | 13.2以下 | 13.3~17.7 | 17.8~21.7 |
五六年级 | 全场行进间运球 | 10.2以下 | 10.3~14.0 | 14.1~16.8 |
全场行进间上篮 | 16.2以下 | 16.3~20.0 | 20.1~25.8 |
年级 | 项目 | 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
二三四年级 | 连续传球 | 15次以上 | 14~6次 | 5~3次 |
五六年级 | 连续传球 | 20次以上 | 19~13次 | 12~5次 |
下手发球 | 7只以上 | 6~4只 | 3~2只 |
年级 | 项目 | 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
二三四年级 | 连续颠球 | 6次 | 4次 | 2次 |
直线运球20米 | 5.13 | 6.3 | 7.71 | |
定点射门 | 5只 | 3只 | 2只 | |
五六年级 | 连续颠球 | 7次 | 4次 | 2次 |
直线运球20米 | 3.93 | 5.08 | 6.41 | |
定点射门 | 5只 | 4只 | 3只 |
年级 | 项目 | 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
二三四年级 | 对墙连续正手击球 | 15次以上 | 14~6次 | 5~3次 |
五六年级 | 对墙连续正手击球 | 20次以上 | 19~13次 | 12~5次 |
两人连续打回合球 | 10次以上 | 9~6次 | 5~3次 |
年级 | 项目 | 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
二三四年级 | 对墙连续击球 | 25次以上 | 24~20次 | 19~15次 |
五六年级 | 对墙连续击球 | 30次以上 | 29~25次 | 24~20次 |
两人连续打回合球 | 30次以上 | 29~22次 | 21~16次 |
年级 | 项目 | 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
二三四年级 | 儿童套二级 | 动作优美流畅 | 动作基本流畅 | 动作基本正确 |
五六年级 | 同上,但要求有组合动作和队形变化 |
年级 | 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
二三四年级 | 能与同学对奕 且胜率高 | 能与同学对奕 但胜率低 | 基本能运用各子 |
五六年级 | 能参加校级及 以上比赛 | 能与同学对奕 且胜率高 | 能与同学对奕 但胜率低 |
年级 | 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
二—六年级 | 能比较熟练地完成一套拳术动作并能体现武术的精气神 | 能在语言的提示下完成一套拳术动作 | 能在帮助下 完成一套拳术动作 |
年级 | 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
二—六年级 | 会跳街舞 且动作优美流畅 | 会跳街舞 且动作基本流畅 | 会跳街舞 但动作流畅性差 |
项目 | 年级 | 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
连续单踢毽子 | 一 | 10次以上 | 9~6次 | 5~3次 |
二 | 15次以上 | 14~10次 | 9~5次 | |
三 | 20次以上 | 19~13次 | 12~8次 | |
连续对踢毽子 | 四 | 8次以上 | 7~4次 | 3~2次 |
五 | 12次以上 | 11~8次 | 7~4次 | |
六 | 20次以上 | 19~12次 | 11~8次 | |
其它项目 | 动作熟练、优美、流畅、质量高 | 动作熟练、能连贯但质量一般 | 能基本完成 |
1.项目的设置、测试方法及要求可根据试行情况进行调整。
2.各项目的考核标准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逐年提高要求。
3.此方案解释权在实施指导小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