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人 | 所在单位 |
1 | 环境雌激素硼对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HPTA)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 李升和 | 安徽科技学院 |
2 | 正反交玉米耐涝根-叶乙烯协同合成的杂种优势与预测 | 周毅 | 安徽科技学院 |
3 | 油菜高油酸性状的遗传与分子标记研究 | 吴新杰 | 安徽省农科院 |
4 | 球孢白僵菌持续控制地下害虫的种群生态学机制与土壤系统反馈研究 | 王滨 | 安徽农业大学 |
5 | 纯丝胶蚕品种的绿色基因定向导入及多表型性状辅助选择 | 陈复生 | 安徽省农科院 |
6 | 茶树儿茶素合成与积累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 高丽萍 | 安徽农业大学 |
7 | 复合海藻多糖对受压肌肉凝胶微结构及热特性的影响 | 陈从贵 | 合肥工业大学 |
8 | 砀山酥梨花粉直感现象及机理研究 | 徐义流 | 安徽省农科院 |
9 | 茶园土壤氟赋存形态及其向茶树迁移、富集与转运的机制研究 | 郜红建 | 安徽农业大学 |
10 | 农作物秸秆糖发酵产丁二酸的菌种代谢选育研究 | 李兴江 | 合肥工业大学 |
11 | 毛细管电泳检测抗生素残留的复合富集技术研究 | 邓宁 | 合肥工业大学 |
12 | 超级稻光合特性及与开花期叶片N含量的关系 | 吴 | 安徽省农科院 |
13 | 茉莉酸诱导的常规棉-棉铃虫-天敌三级营养关系研究 | 杨世勇 | 安徽师范大学 |
14 | 低温诱导下茶树SSH文库的构建及抗寒相关基因的筛选、克隆与表达 | 李叶云 | 安徽农业大学 |
15 | 基因组改组选育米根霉高强度发酵乳酸菌株及功能表征 | 罗水忠 | 合肥工业大学 |
16 | 水稻抗倒伏基因定位与评价体系研究 | 石英尧 | 安徽农业大学 |
17 | 烟草青枯病抗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阮龙 | 安徽省农科院 |
18 | 基于抗衰老活性的鮰鱼皮胶原多肽制备方法研究 | 林琳 | 合肥工业大学 |
19 | 山羊瘤胃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构建及蛋白降解酶基因筛选 | 程建波 | 安徽农业大学 |
20 | 速溶板栗粉的亚晶体含量及其速溶性动力学的研究 | 周裔彬 | 安徽农业大学 |
21 | 油菜隐性黄籽基因与核不育上位基因的遗传定位 | 范志雄 | 安徽省农科院 |
22 | 荧光标记的纳米结构人工抗体对农产品中除草剂的快速检测 | 关贵俭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3 | 玉米全基因组WRKY类型基因表达模式及其与抗逆性关系研究 | 江海洋 | 安徽农业大学 |
24 |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奶牛乳房炎血清关键蛋白 | 杨永新 | 安徽省农科院 |
25 | 油茶品种系统发育的研究 | 曹翠萍 | 安徽农业大学 |
26 | 连续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的研究 | 朱林 | 安徽农业大学 |
27 | 基于压电厚膜驱动的高刚度MEMS变形镜的关键技术研究 | 李保庆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8 | 被动差分吸收光谱反演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 李素文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
29 | 可重构MPSoC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研究 | 杜高明 | 合肥工业大学 |
30 | 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中等离子体通道的研究 | 汪春梅 | 合肥工业大学 |
31 | 中低压电力差动保护系统中快速载波通信技术的研究 | 易 波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2 | 传感网端到端可靠通信的高效路由研究 | 董群峰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3 | 利用磁控溅射制备AZO透明导电薄膜的机理研究 | 谢斌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4 | NoC测试关键问题研究 | 欧阳一鸣 | 合肥工业大学 |
35 | 纳米MOSFET器件统一模型模拟理论的研究 | 代月花 | 安徽大学 |
36 | 基于纳孔滤膜的环境纳米颗粒物检测技术研究 | 孙宇峰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
37 | 基于液压全驱动的仿生多指手技术研究 | 刘庆运 | 安徽工业大学 |
38 | 量子电路的设计与优化 | 解光军 | 合肥工业大学 |
39 | 一种人体手臂震颤抑制的新方法研究 | 孙建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40 | 多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非线性摩擦力补偿与协制 | 尚伟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41 | 非分光瓦斯测定系统中一种复杂光程的计算 | 吴永忠 | 合肥工业大学 |
42 | 热红外遥感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 | 李新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43 | 基于确定性采样估计的动态无源定位技术 | 谢恺 | 炮兵学院 |
44 | 基于漂移特征发现的数据流中概念漂移问题研究及其应用 | 胡学钢 | 合肥工业大学 |
45 | 耦合网格方法和粒子方法的水流动画模拟 | 汪继文 | 安徽大学 |
46 | 一类传送带给料生产加工系统的在线学习优化控制 | 唐昊 | 合肥工业大学 |
47 | 基于第二代小波变换的电磁场积分方程快速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 | 陈明生 | 合肥师范学院 |
48 | 异构和动态环境下的P2P流媒体分发机制研究 | 薛开平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49 | 直驱型风力发电变流驱动系统电网兼容性研究 | 杨淑英 | 合肥工业大学 |
50 | 网络化控制系统稳定性的网络条件研究 | 凌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51 | 无可信中心门限秘密共享的协同机理研究 | 侯整风 | 合肥工业大学 |
52 | 小样本鉴别分析理论与算法研究 | 宋枫溪 | 炮兵学院 |
53 | 表面等离子体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 | 任希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54 | 高精度检索的智能模型研究 | 李龙澍 | 安徽大学 |
55 | HIP安全组播路由协议研究 | 朱学永 | 电子工程学院 |
56 | 面向大规模数据的视频标注方法研究 | 宋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57 | 基于Spi演算的密码协议并发系统描述与分析研究 | 王焕宝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
58 | 多agent系统中重叠联盟机制研究 | 张国富 | 合肥工业大学 |
59 | 面向三维变形动画的四维纹理合成方法研究与实现 | 薛峰 | 合肥工业大学 |
60 | 离子型量子计算中量子退相干控制研究 | 王中结 | 安徽师范大学 |
61 | 宽带非均匀信道化滤波技术研究 | 许小东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62 | 信息图谱型多尺度DEM自动构建技术 | 王春 | 滁州学院 |
63 | 基于小波分析时间序列预测地震活动的方法研究 | 李炜 | 安徽大学 |
| 信息检索系统中查询处理的并行化研究 | 李京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65 | 基于样图的实体纹理合成方法研究 | 江巨浪 | 安庆师范学院 |
66 | 面向非真实感体绘制的智能界面技术的关键问题研究 | 罗月童 | 合肥工业大学 |
67 | 目标数可变多目标跟踪问题的有限集统计理论分析方法研究 | 吴伟 | 电子工程学院 |
68 | 基于MapReduce的统一并行编程模型研究 | 郑启龙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69 | 基于认知的机会发现场景构造与应用研究 | 张振亚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
70 | 人工生物网络理论、方法及在电路自动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陈得宝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
71 | 网络控制系统的连续隐Markov模型研究 | 江明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
72 | 基于连续图像序列的指纹识别算法研究 | 詹小四 | 阜阳师范学院 |
73 | 组织工程化羟基磷灰石人工瓣膜复合材料的研究 | 严中亚 | 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
74 | 依赖S/MAR的新型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 | 周海胜 | 安徽医科大学 |
75 | 在酵母中构建新型快速低成本重组蛋白表达纯化体系 | 洪泂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76 | 溶葡球菌酶的定点突变与PEG定点修饰研究 | 王永中 | 安徽大学 |
77 | 14-3-3蛋白对肿瘤抑制因子LKB1-Thr336位点作用的研究 | 黄蓓 | 安徽大学 |
78 | 我国特有濒危植物安徽羽叶报春的景观遗传学研究 | 邵剑文 | 安徽师范大学 |
79 | 疟原虫表面蛋白MSP2的N端多肽的原纤维发生机制的研究 | 张学成 | 安徽大学 |
80 | 青弋江水系鱼类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 | 严云志 | 安徽师范大学 |
81 | 人类前体mRNA剪切与多聚腺嘌呤化过程中各效应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 李旭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2 | 凝集素介导PGPR菌株在小麦根部形成生物膜的结构 | 唐欣昀 | 安徽农业大学 |
83 | 控藻微生物资源的筛选与利用 | 尹若春 | 安徽大学 |
84 | 脊髓运动学习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 | 汪萌芽 | 皖南医学院 |
85 | 古细菌转录延伸因子复合物RpoE"-NusG的结构研究 | 高永翔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6 | 粒毛盘菌黑色素代谢、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叶明 | 合肥工业大学 |
87 | 中国角顶叶蝉族分类订正与系统发育研究 | 段亚妮 | 安徽农业大学 |
88 | Ezrin 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功能研究 | 刘亚 | 安徽农业大学 |
| 基于蛋白质组学和免疫组学日本血吸虫免疫调节分子和诊断标志物的筛选 | 沈继龙 | 安徽医科大学 |
90 | hsa-let-7g对乳腺癌细胞转移和浸润能力的抑制及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 | 朱涛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91 |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调节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及分子机制研究 | 汪渊 | 安徽医科大学 |
92 | 黄芩苷抗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机制研究 | 汪长中 | 安徽中医学院 |
93 | 益气活血法对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损伤及蛋白水解酶调节机制的影响 | 李净 | 安徽中医学院 |
94 | 新型神经营养因子ARMET对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 王海萍 | 安徽医科大学 |
95 | 剂量引导放射治疗的剂量重建方法研究 | 李贵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96 | 海洛因戒断大鼠觅药行为皮层联络区动机形成电特征的研究 | 潘群皖 | 皖南医学院 |
97 |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 高琴 | 蚌埠医学院 |
98 | RNAi沉默VEGF及受体FLK-1基因对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 曹立宇 | 安徽医科大学 |
99 | 随机因素对窦房结细胞起搏节律的理论研究 | 张季谦 | 安徽师范大学 |
100 | 姜科二苯庚烷类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 | 王开金 | 安徽大学 |
101 | 安徽中药覆盆子资源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 王德群 | 安徽中医学院 |
102 | 川芎嗪对DNA损伤应答的影响及机制 | 郑红 | 安徽医科大学 |
103 | 阿司匹林对皮层神经细胞酸敏感离子通道的功能 | 王炜 | 安徽省立医院 |
104 | 从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研究针刺对癫痫继发脑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机制 | 杨帆 | 安徽中医学院 |
105 | 体内吸收及活性测试导向分离野菊花有效成分 | 程文明 | 安徽医科大学 |
106 | G蛋白偶联信号转导通路在糖尿病肾病中对系膜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小檗碱的作用 | 唐丽琴 | 安徽省立医院 |
107 | 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分子机制研究 | 刘文斌 | 安徽省立医院 |
108 |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和β-arrestins在肝星状细胞异常增殖中的作用及芍药苷对其的影响 | 孙妩弋 | 安徽医科大学 |
109 | IL-17在抗血吸虫感染及免疫诱导保护中的作用 | 张玉侠 | 安徽医科大学 |
110 | 霍山石斛种质资源及濒危机理的研究 | 刘守金 | 安徽中医学院 |
111 | 冠心病患者ApoM基因突变分析及其相应生物学功能研究 | 章尧 | 蚌埠医学院 |
112 | 下丘脑内源性NE在针刺抗心肌缺血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 汪克明 | 安徽中医学院 |
113 | 蕨菜黄酮单体分离纯化与生理活性研究 | 陈乃富 | 皖西学院 |
114 | 基于寡核苷酸芯片技术筛查LHON病相关mtDNA突变体 | 杜卫东 | 安徽医科大学 |
115 | DVC参与胃俞募配穴调节胃运动的作用机制研究 | 申国明 | 安徽中医学院 |
116 | 诱导分化过程中骨桥蛋白表达变化对肿瘤细胞成瘤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 桂淑玉 | 安徽医科大学 |
117 | GRIM19对子宫颈癌HPV E6、p53的分子机制 | 周颖 | 安徽省立医院 |
118 | CDX2在胃粘膜肠化生及胃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 秦蓉 | 安徽医科大学 |
119 | 突触蛋白Syntaxin在支气管哮喘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 费广鹤 | 安徽医科大学 |
120 | 重组微小腺病毒载体miniAd-ATP7B构建及对Wilson病离体肝细胞的治疗作用 | 汤其强 | 安徽省立医院 |
121 |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 孙中武 | 安徽医科大学 |
122 | 载脂蛋白E对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松果体素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刘雅静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23 | 23-羟基白桦酸诱导肿瘤细胞自噬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吉兆宁 | 皖南医学院 |
124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滑膜巨噬细胞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 金涌 | 安徽医科大学 |
125 | 染料木素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黏着斑激酶活性及其治疗作用的研究 | 沈国栋 | 安徽省立医院 |
126 | AGE氧化损伤通路与高血压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姚应水 | 皖南医学院 |
127 | JNK基因敲除鼠脑结构与功能显像研究 | 孟晓梅 | 安徽医科大学 |
128 | 犬快速起搏心房颤动模型的机制探讨及伊布利特药物干预研究 | 徐健 | 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
129 | GITR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reg细胞重建机制研究 | 李向培 | 安徽省立医院 |
130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早期凋亡与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预测模型的构建 | 郝加虎 | 安徽医科大学 |
131 | 农村留守儿童的环境应激及其弹性发展的生态系统机制 | 孙业桓 | 安徽医科大学 |
132 | hPET/CT双核素分子显像模型研究 | 司宏伟 | 安徽医科大学 |
133 | 杀伤性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家簇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遗传易感性研究 | 潘发明 | 安徽医科大学 |
134 | 枇杷叶三萜酸对大鼠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细胞分子机制研究 | 黄艳 | 安徽医科大学 |
135 |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调节乳腺癌细胞对内质网应激诱导凋亡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 | 刘浩 | 蚌埠医学院 |
136 | 用噬菌体展示文库筛选新型HIV Tat免疫原研究 | 邓松华 | 安徽医科大学 |
137 | 肾移植护理干预模式的建立 | 任春霞 | 安徽医科大学 |
138 | IFN对慢性乙肝患者CXC Chemokine表达的影响 | 王健 | 安徽理工大学 |
139 | 鬼针草总黄酮(TFB)对HSC活化、凋亡的影响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 | 吴繁荣 | 安徽医科大学 |
140 | 喜树碱衍生物诱导非经典凋亡和逆转耐药的双靶性研究 | 赵斌 | 安徽医科大学 |
141 | 安徽省农村社区老年人群抑郁症队列研究 | 胡志 | 安徽医科大学 |
142 | 利福平致药物性肝内胆汁淤积的分子机制 | 陈熙 | 安徽医科大学 |
143 |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 蒋法兴 | 安徽省立医院 |
144 | 5-脂氧合酶抑制剂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影响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 熊奇如 | 安徽医科大学 |
145 | 挥发性吸入剂甲苯神经毒性及成瘾性机制的研究 | 李光武 | 安徽医科大学 |
146 | 牙周膜干细胞和脂肪干细胞在牙周组织再生中成骨能力的比较研究 | 徐燕 | 安徽医科大学 |
147 | 强迫症的脑机制研究 | 朱春燕 | 安徽医科大学 |
148 | 科罗索酸结构修饰和其降血糖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 | 许舒雯 | 省科学技术研究院 |
149 | 结构中的对偶体系弱形式辛分形研究 | 丁克伟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
150 | 钢渣调质处理及高效循环利用的基础研究 | 武杏荣 | 安徽工业大学 |
151 | 液相法合成煤基二甲醚的介观催化研究 | 冯绍杰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
152 | 高温煤焦油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制和催化机理研究 | 任世彪 | 安徽工业大学 |
153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结构的疲劳强度研究 | 牛忠荣 | 合肥工业大学 |
154 | 不确定性环境下Job Shop车间生产物流瓶颈漂移预测方法研究 | 刘明周 | 合肥工业大学 |
155 | 复杂轴类零件自动校直工艺理论研究 | 翟华 | 合肥工业大学 |
156 | 基于激光冲击波力学效应的小孔激光喷丸强化基础研究 | 张兴权 | 安徽工业大学 |
157 | 提高土木结构中加固修补力学性能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刘一华 | 合肥工业大学 |
158 | 快速三维数字散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 王永红 | 合肥工业大学 |
159 | 滑动摩擦接触区域三维温度场重建研究 | 俞建卫 | 合肥工业大学 |
160 | 新型高真空干式真空泵抽气机理研究 | 干蜀毅 | 合肥工业大学 |
161 | 基于能量损耗机理的超声电机效率研究 | 董迎晖 | 合肥工业大学 |
162 | 面向公交优先系统规划的交通流模型与道路时空资源优化方法 | 张卫华 | 合肥工业大学 |
163 | 再生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周安 | 合肥工业大学 |
1 | 钙钛矿结构光催化材料的能带对光解水制氢性能影响 | 袁玉鹏 | 安徽大学 |
165 | 温度-应力-水力耦合作用下深冻结井壁损伤演化与涌漏水机理研究 | 姚直书 | 安徽理工大学 |
166 | 激光诱导低压射流复合刻蚀加工技术基础的研究 | 袁根福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
167 | 塑性变形界面表面形貌形成机理与控制研究 | 刘小君 | 合肥工业大学 |
168 | 工程环境下边坡应力状态变化过程及其对稳定的影响研究 | 王国体 | 合肥工业大学 |
169 | 新型透明太阳能电池探索研究 | 陶汝华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170 | 空调通风系统控制呼吸道感染的研究 | 孙炜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71 | 内燃机曲轴-轴承系统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 | 孙军 | 合肥工业大学 |
172 | 6-3-3并联机器人机构应用研究 | 高洪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
173 | 采用LED光源的近光灯光学设计 | 朱向冰 | 安徽师范大学 |
174 | 共吸附剂引入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性能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 | 孔凡太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175 | 装药结构对爆破能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 宗琦 | 安徽理工大学 |
176 | 荧光标记的人工抗体微纳光学传感器对芳香硝基爆炸物探测 | 高大明 | 合肥学院 |
177 | 原位生长MeFe2O4/SrFe12O19磁性异质结制备及优化设计 | 方庆清 | 安徽大学 |
178 | 介孔纳米结构LiFePO4/C材料新的结构与材料电化学和电池性能之间关系研究 | 王文楼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79 | 碱金属铌酸盐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组成、结构、工艺和性能研究 | 左如忠 | 合肥工业大学 |
180 | 咪唑基离子液体对聚丙烯结构控制与高性能化研究 | 丁运生 | 合肥工业大学 |
181 | 铝基钽酸镧锂陶瓷复合阻尼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张涛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182 | 非制冷红外微测辐射热计用掺杂VOx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李合琴 | 合肥工业大学 |
183 | 纳米金属铜诱导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有序自组装 | 徐国财 | 安徽理工大学 |
184 | 层状钴基氧化物单晶的生长及光诱导效应研究 | 赵邦传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185 | Ti(C,N)/Ni-Ti金属陶瓷中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强韧化机理研究 | 刘宁 | 合肥工业大学 |
186 | 铝团簇吸附行为的研究 | 卢其亮 | 安徽大学 |
187 | 铝碳化硅封装材料近净成型过程中的界面结构调整与控制 | 刘君武 | 合肥工业大学 |
188 | ZnO复杂纳米结构阵列的构筑和PCBs敏感性能研究 | 王洪强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1 | 碳纳米管/球形高分子导电膜的可控制备研究 | 聂康明 | 安徽大学 |
190 | 含噁二唑功能基团的有机/无机杂化电子传输材料的研究 | 汪新 | 池州学院 |
191 | 准晶塑性行为微观机理研究与宏观建模 | 孙泽辉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92 | 多组分高分子体系的有序结构与相转变 | 刘结平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
193 | 纳米晶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强韧化机理 | 汤文明 | 合肥工业大学 |
194 | 长余辉铝酸盐分级纳米结构的软化学合成与表面包覆研究 | 陈祥迎 | 合肥工业大学 |
195 | 新型纳米Au/CeO2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机理研究 | 王国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96 | 细乳液稳定机理研究及在多孔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 汪谟贞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97 | 高能超声半固态复合法制备SiCp/Al复合材料的研究 | 程和法 | 合肥工业大学 |
198 | “Bottom-up”法制备不对称聚合物纳米粒子 | 程林 | 安徽师范大学 |
199 | 柔性衬底单壁碳纳米管阵列NEMS器件及其在纳米集成电路中的应用研究 | 许高斌 | 合肥工业大学 |
200 | 高抗硫性纳米钙钛矿型NOx储存-还原催化剂的研究 | 牛和林 | 安徽大学 |
201 | 水溶性稀土碱金属氟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汪尚兵 | 安徽工业大学 |
202 | 通江湖泊植被典型生态类型的生态对策 | 周忠泽 | 安徽大学 |
203 | 在高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降解微囊藻毒素的研究 | 吴涓 | 安徽大学 |
204 | 安徽铜陵矿山固体废弃物重金属元素的迁移及污染控制 | 徐晓春 | 合肥工业大学 |
205 | 富含聚-β-羟基烷酸酯的活性污泥培养及稳定性研究 | 王进 | 合肥工业大学 |
206 | 非均匀受热条件下玻璃破裂机理研究 | 谢启源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7 | 基于反应池/碰撞池的四极杆ICP-MS环境和地质样品Pb同位素精确分析 | 侯振辉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8 | 四膜虫单细胞电泳与流式细胞分析联合评价环境污染的研究 | 徐忠东 | 合肥师范学院 |
209 | 龙卷天气分析和研究 | 姚叶青 | 安徽省气象台 |
210 | 环境水中痕量类杂环农药的分子印迹检测技术 | 胡艳云 | 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211 | 渗透汽化透醇杂化膜分离低浓度甲醇废水的关键技术研究 | 刘俊生 | 合肥学院 |
212 | 3S技术支持下安徽沿江地区洪涝灾害风险评价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 程先富 | 安徽师范大学 |
213 | 基于三维GIS的尾矿库溃坝地质灾害评价与预测——以铜陵矿集区为例 | 张明明 | 合肥工业大学 |
214 | 固体废弃物焚烧灰渣的污染迁移扩散机理和控制技术 | 文国涛 |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215 | 水中优先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肖雪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16 | 卫星遥感安徽省气溶胶特性、分布及其原因 | 邓学良 | 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217 | 淠史杭灌区灌溉渠系配水优化编组模型研究 | 张红亚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
218 | 秸秆为碳源的硫酸盐还原菌生物矿化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研究 | 金杰 | 合肥学院 |
219 | 巢湖流域水污染系统的智能模拟和动态评价研究 | 张礼兵 | 合肥工业大学 |
220 | 基于协同效应的新型双核碱土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 盛鸿婷 | 安徽大学 |
221 | 金属卟啉自组装超分子体系的设计合成及其对三聚氰胺类分子的识别性能研究 | 郝二红 | 安徽师范大学 |
222 | 时滞微分系统脉冲控制策略研究及经济混沌控制中的应用 | 杨治辉 | 安徽财经大学 |
223 | 氮杂环卡宾配合物的负载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李品华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
224 | 高效Monte Carlo算法的创新及应用 | 邓友金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25 | 金融数学中的模糊随机系统理论研究 | 费为银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
226 | 氢氧原位丙烯环氧化核壳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 | 鲍骏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27 | 溃坝洪水波灾害动态演变数值模拟研究 | 段雅丽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28 | 环糊精对硫、砷化物的超分子组装 | 宋乐新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29 | 飞秒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实验研究 | 张先燚 | 安徽师范大学 |
230 | 多变量函数积分与逼近问题的易处理性 | 黄仿伦 | 安徽大学 |
231 | 重金属离子双光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 孟祥明 | 安徽大学 |
232 | 非线性插值样条及其应用 | 江平 | 合肥工业大学 |
233 | 多复变数函数空间上的算子理论 | 罗罗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34 | 环糊精包合物模拟超氧歧化酶及其药物应用的研究 | 周映华 | 安徽师范大学 |
235 | 多终端介观器件控制低温热传导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 明燚 | 安徽大学 |
236 | 手性胺-硫脲催化的不对称多组分反应研究 | 杨高升 | 安徽师范大学 |
237 | 具比率依赖的时滞生态系统的动力学研究 | 王奇 | 安徽大学 |
238 | 硅再构表面纳米团簇自组装生长的计算模拟研究 | 王戴木 | 阜阳师范学院 |
239 | 功能金属氧簇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 卓馨 | 宿州学院 |
240 | 供应链博弈行为与跨品牌pass-through:模型与分析 | 苟清龙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41 |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的宏观监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 万伦来 | 合肥工业大学 |
242 | 基于证据理论的不完全信息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张晨 | 合肥工业大学 |
243 | 石油进口采购策略与风险决策模型研究 | 焦建玲 | 合肥工业大学 |
244 | 销售努力影响需求情况下的供应链协调研究 | 张廷龙 | 安徽师范大学 |
245 | 高频数据中的金融风险度量以及相依关系研究 | 叶五一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46 | 基于联系发现和启发式的优化型案例决策技术及应用研究 | 李锋刚 | 合肥工业大学 |
247 | 不确定性隐性目标决策问题的智能决策模型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 黄永青 | 铜陵学院 |
248 | 金融发展与FDI技术溢出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计量分析 | 张庆亮 | 安徽财经大学 |
249 | 考虑外包的企业采购计划模型与方法研究 | 钟金宏 | 合肥工业大学 |
250 | 基于再制造的逆向物流管理定量分析研究 | 周垂日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