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新的耕地 .建立自然保护区
C.积极围湖造田种粮,增产粮食 .大量抽取地下水,解决工农业用水
2.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下题。
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闽浙丘陵
3.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该产业构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4.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符合
A.环境的观念 .发展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 .权力的观念
衡山位于湖南省。读衡山祝融峰垂直自然带及土壤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祝融峰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变化体现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 .从沿海向内地
C.山地的垂直分异 .非地带性
6.海拔低于600米地带内的物种数偏少,原因最可能是( )
A.气候暖湿 .地形平缓
C.人类干扰 .土壤贫瘠
7.为确保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影响,我国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首开动物通道设置先河。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C.公平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
8.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消费行为改变着地球环境。目前,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不相符的是
A.废品回收利用 .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
C.使用无汞电池 .产品多层包装
生态小康家园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在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猪禽舍、周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生态农业庭院经济模式。读图(我国某地生态小康家园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顶,首要目的是( )
A.增加室内外温差 .减少病虫害 .减少水分蒸发 .减少能量损耗
10."楼顶花园,楼上家园,地面果园"是生态农业庭院的写照,楼顶花园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增加湿度,利于产出
C.提高绿化率,改善空气质量 .资源再生,提高产能
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下图示意某农业经济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经济模式有利于
A.提高当地粮食产量 .发展多种经营
C.减轻环境压力 .降低资源消耗
12.为促进农家乐旅游发展,应当
A.建造星级酒店 .营造人造景观
C.挖掘民风民俗 .建科技工业园
美丽的珊瑚岛礁三沙市永兴岛植被茂密、景色宜人。但长久以来,因为对淡水需求量大,岛上开采地下水的情况一直存在。至2015 年底,永兴岛已完全停止了地下水的开采。
完成问题。
13.永兴岛停止开采地下水的原因是
A.防止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地下水开采成本太高
C.地下水已经变咸,不适合饮用 .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14.停止开采地下水后,岛上居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来源途径有
①从海南岛运淡水 ②直接利用海水 ③海水淡化 ④废水资源化和收集雨水
A.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③④
我国江南丘陵地区目前仍有许多农村居民使用农作物秸秆作为生活燃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将秸秆作燃料,产生的最大问题是( )
A.导致水土流失 .产生大烟雾,污染环境
C.家畜饲料减少,破坏生态 .有机质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
16.该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农作物秸秆不能还田 .滥砍乱伐森林现象严重
C.气候变化加大,降水增多 .酸雨面积不断扩大
17.从生态角度看,农作物秸秆最好的利用方式是( )
A.焚烧还田 .编织工艺品 .发展沼气 .发展畜牧业
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修建温室改善热量
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
19.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农产品的类型多样
C.提高了生产效率 .稻鱼共生,保护环境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肥料 .原料 .能源 .产品
21.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只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效率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其中“产出”是指企业生产或经济体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投入”是指企业生产或经济体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及它们所造成的环境负荷。读“2011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的国际比较表”(下表),回答下列小题。
人均GDP (美元) | 人均生态足迹(全球公顷) | 人均生态足迹排名 | 生态效率(美元/全球公顷) | 生态效率排名 | 第三产业比重(%) | |
荷兰 | 46309 | 4.45 | 8 | 10407 | 1 | 75.9 |
德国 | 41730 | 4.37 | 9 | 9549 | 2 | 68.7 |
美国 | 49746 | 6.76 | 2 | 7359 | 9 | 78.1 |
日本 | 34295 | 3.80 | 15 | 9025 | 5 | 72.7 |
墨西哥 | 16392 | 2.39 | 23 | 6858 | 12 | 60.3 |
中国 | 10006 | 2.49 | 21 | 4019 | 24 | 44.3 |
A.高收入国家通常具有较高的人均生态足迹
B.第三产业比重越高,生态效率也越高
C.生态足迹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资源数量、物质生活水平
D.人均生态足迹越高越有利于生态效率的提高
23.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效率的合理途径有( )
A.增加高耗能工业的比重,适当提高能源价格
B.大力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合作
D.资源、能源开发,减轻环境负荷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维持这一“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关键是
A.森林 .村寨 .梯田 .江河
25.哈尼族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C.为了减少劳动距离 .为了避免洪涝灾害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元旦前后数日,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库区出现“水煮黄河”景观,每天一般在7时30分到9时30分之间,漂满冰碴的库区水面上,远远望去近水面上水汽蒸腾,像“煮饺子开了锅”,蔚为壮观,随着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水汽就会散去。乌梁素海位于河套平原最东端,地势低洼,早年曾是黄河的北支流故道,目前的乌梁素海主要由河套灌区退水汇集而成。下图示意河套灌区水利工程及乌梁素海分布。
(1)简析“水煮黄河”景观形成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鸟梁素海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27.2020年8月15日“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榆林市召开,与会专家探讨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一为黄土高原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鱼鳞坑(图二)是黄土高原地区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之一。鱼鳞坑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土、保水、保肥。黄土高原地区鱼鳞坑等生态整地方式初见成效,对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据图一推测当时该地区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
(2)描述图一所示区域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并分析甲地太阳辐射较丰富的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鱼鳞坑能保土、保水、保肥的原因。
(4)说出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并推断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的发展变化情况。
28.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1和P2分别是两条闭合等压线的一段。如果此时正值南极科考的黄金时节,那么P1和P2的数值大小关系是_______。东亚范围内基本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国家是_______。
(2)图中乙岛屿是我国的,从海底地形说明其是我国的领土。
(3)分析日本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4)日本是亚洲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试简要说明该国优先发展核能的理由。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贵州在地貌上是一个以喀斯特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区,高原、山原、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7%,丘陵占10%,盆地、河流阶地和河谷平原仅占3%,除河流阶地和河谷外,大多数区域土壤发育状况不良。遵义附近典型土壤为黄砂土,该土种质地轻,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差,酸性强,磷素缺乏,自然肥力不高。
材料二:遵义市是贵州省辣椒发展的重点地区,辣椒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00万亩以上,占贵州省的40%、全国的8%、全球的3%,居国内辣椒主产区地级市首位。贵州遵义低温度、寡日照的气候环境很适宜辣椒生长,出产的辣椒具有品味温醇、香辣协调的特点,目前已成功培育出黔辣、黔椒、遵辣、遵椒系列地方优良品种,尤其以虾子镇虾子椒声名远扬。材料三:2017年,虾子镇建成中国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中国辣椒城,并配套建设冷链物流中心。该辣椒城位于杭瑞高速虾子站出口以西100米处,来自全国各地的辣椒在此集散,并行销全球。
材料四:贵州地形图及虾子镇附近地貌景观
(1)推断遵义辣椒的典型习性,并分析遵义“低温度、寡日照”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2)遵义虾子镇计划有针对性地改良辣椒地土地质量,请你从地形、土壤、水三要素中任选其一提出改良措施。
(3)请分析全国各地辣椒在虾子镇集散的原因及可能面临的困难。
参
1.B 2.D 3.B 4.A 5.C 6.C 7.C 8.D 9.D 10.A 11.B 12.C 13.A 14.D 15.D 16.B 17.C 18.C 19.D 20.B 21.C 22.A 23.C 24.A 25.B
26.(1)库区水面水汽蒸发;此时气温为一天中最低;在静风环境下,水汽遇冷凝结形成水雾,在阳光照射下出现了“水煮黄河”景观。
(2)乌梁素海主要由河套灌区灌溉退水汇集而成,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突出;水生植物过量生长,破坏生物多样性:生态用水得不到满足,盐分不断累积,湖水盐度升高;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净化拦污能力下降。
27.(1)西北风或偏北风;由西北(或偏北)向东南(或偏南)沉积物颗粒越来越细。
(2)由(东)南向(西)北递增;甲地降水少,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甲地海拔较高,大气较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3)鱼鳞坑能拦截地面径流,使下渗增加,起到保水作用;随径流减小,土壤侵蚀减弱,起到保土作用;拦截山坡上流下来的有机物质,起到保肥的作用。
(4)黄河注入海洋时,(地形平坦,加上海潮的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黄河三角洲;三角洲陆地面积增速减慢,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持续进行,三角洲陆地面积可能减小。
28.(1)P1大于P2 蒙古
(2)乙岛屿位于我国架上,是我国向海洋延伸的部分。、
(3)地处温带海区;浅海架;寒暖流交汇处。
(4)日本常规能源缺乏;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日本科技力量强,经济实力雄厚;核能地区适应性强,其原料的运输量小,适合在日本发展。
29.(1)性喜温凉荫蔽(不耐高温日晒)。遵义位于云贵高原北部,地势较高,冬冷夏凉;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冷湿多雨,导致全年阴雨天气多,日照不足。
(2)地形:虾子镇地形崎岖,起伏明显,一方面要合理布局辣椒种植,减少坡地开垦,另一方面在缓坡地区坡改梯,提升耕地质量;土壤:土层薄,肥力低下,偏酸性。一方面通过坡改梯增加土壤耕作层厚度,另一方面通过掺石灰、增施有机肥提升土地生产力;水:河谷等低地易涝,应增加排水设施;季风气候,降水分配不均,加上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容易渗漏,应修建储水设施(小型水库、蓄水池等)以备灌溉所需。
(3)原因:虾子镇辣椒产业规模大,品质高,市场吸引力强,集聚可以节省推广成本;虾子镇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齐备。面临困难:虾子镇辣椒品质高,外地辣椒相比竞争力差;遵义地理位置偏僻,远离中东部主要市场,集散物流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