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语文《氓》练习一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0:48:45
文档

高中语文《氓》练习一

氓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项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⑤信誓旦旦,不思其反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D.送之涉淇,至于顿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B.C.D.4.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六义,赋、比、兴为手法。《氓》运用了铺陈、比喻、起兴的手法。B
推荐度:
导读氓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项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⑤信誓旦旦,不思其反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D.送之涉淇,至于顿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B.C.D.4.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六义,赋、比、兴为手法。《氓》运用了铺陈、比喻、起兴的手法。B
氓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项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⑤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送之涉淇,至于顿丘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 

B. 

C. 

D. 

4.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六义,赋、比、兴为手法。《氓》运用了铺陈、比喻、起兴的手法。

B.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的楚辞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C.前人认为传统诗歌中有一种寓比于兴的比兴方式,是比兴合于一体,故兴即比,所指兴都是比的意思。

D.《氓》属《诗经·卫风》,这首诗民歌色彩浓郁,可从中窥见当时的民俗。

5.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强调《诗经》内容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在《诗经》中得到了全面的展示和真实的反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氓》中的女主人公作为中国古代弃妇的典型代表,其命运悲惨无比。但她冷静、清醒、理智的行为却又让人心生敬仰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的赞美之情。注意语言要得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桃 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①归:出嫁。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______________的形式。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芣 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

采采芣苢,薄言⑦之。

注 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ú yǐ):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义。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xié):把衣襟掖在腰间带装物。

(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微型写作

9.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请用对比手法写一段话,用来弘扬真善美,针砭假恶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A [①“于”同“吁”,②“说”同“脱”,④“泮”同“畔”。]

2.A [B项“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意思是“把它作为”。C项“不爽”是“没有差错”的意思。D项“至于”在这里是“到”的意思。]

3.C [A项涕:眼泪。B项贿:财物,指嫁妆。D项言:句首助词,在句中没有实在意义。]

4.C [兴大多有比。]

5.《诗经》全面展示了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6.你勤劳、善良、多情。被抛弃后能痛定思痛,总结自己被弃的原因,表明你头脑清醒。你对男子的绝情表示强烈的愤慨,你毅然决然的口气说明你柔中有刚;对男子的回心转意不抱丝毫幻想,这说明你是聪明的,你的行为是何其明智,你是当时社会上的“伟女子”。

解析 首先应考虑女主人公的身份,然后再考虑她的命运,结合其性格来赞美她即可。

7.(1)重章叠句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章法结构。联系《诗经》的文学常识和教材中学过的《采薇》,很容易答出“重章叠句”。《诗经》中每段开头采用相同或相近的句式,只是更换个别的字,叫作重章叠句。

(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通过注释可知这是一首祝贺姑娘出嫁的诗。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姣美,并祝福她建立一个和美的家庭。第二章以桃花开后,自然结果,比喻新娘早生贵子。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比喻新娘的家族兴旺。全诗三章,每章都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作比喻,极有层次。

8.(1)赋

(2)是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3)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9.(示例)世上的人有多种。有人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有人追逐名利,勾心斗角。有人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人恪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有人选择平庸,有人拒绝平凡。美与丑,善与恶,全在一念间。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皆系于一瞬。

文档

高中语文《氓》练习一

氓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项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⑤信誓旦旦,不思其反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D.送之涉淇,至于顿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B.C.D.4.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六义,赋、比、兴为手法。《氓》运用了铺陈、比喻、起兴的手法。B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