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0.13.2 工程编号: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 分部(子分部) 工程名称 | ||||||||||
分项工程名称 | 验收部位 | ||||||||||
施工单位 | 项目经理 | ||||||||||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1部分:土建工程》 DL/T 5210.1-2012 | 专业工长 (施工员) | |||||||||
分包单位 | 分包项目经理 | 施工班组长 | |||||||||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 |||||||||
类别 | 序号 | 检验项目 | 质量标准 | ||||||||
主 控 项 目 | 1 |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 ||||||||
2 | 钢筋骨架绑扎 | 变形 | 不应有 | ||||||||
缺扣和松扣 | 不大于10%,且不应集中 | ||||||||||
3 |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 |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 |||||||||
4 | 焊接(机械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 应按规定抽取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本部分附录C的规定 | |||||||||
— 般 项 目 | 1 | 接头 位置 | 宜设在受力较小处。 (1)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2)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 ||||||||
2 | 接头外观质量检查 | 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 |||||||||
3 | 受力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接头设置 | 直相互错开。在连接区段长度为35倍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范围内,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现行有关际准规定 |
表10.13.2续 工程编号: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 分部(子分部) 工程名称 | ||||||||||||||||||||||
分项工程名称 | 验收部位 | ||||||||||||||||||||||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 |||||||||||||||||||||
类别 | 序号 | 检验项目 | 质量标准 | ||||||||||||||||||||
— 般 项 目 | 4 | 绑扎搭 接接头 | 按规范要求相互错开。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连接区段(1.3倍搭接长度)长度内,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满足以下规定: (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确有必要,对梁内构件不宜大于50% | ||||||||||||||||||||
5 | 箍筋 配置 |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 |||||||||||||||||||||
6 | 受力钢筋 | 间距偏差 | ±l0mm | ||||||||||||||||||||
保护层偏差 | ±5mm | ||||||||||||||||||||||
7 | 受力钢筋长度偏差 | ±l0mm | |||||||||||||||||||||
8 | 受力钢筋 弯起点位移 | ≤20mm | |||||||||||||||||||||
9 | 箍筋间距 偏差 | ±20mm | |||||||||||||||||||||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 ||||||||||||||||||||||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