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苏教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0:56:13
文档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苏教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根据课文默写(10分)①蒌蒿满地芦芽短,。(苏轼《惠崇》)②,在河之洲。(《诗经·关雎》)③,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⑤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⑦,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⑧,在乎山水之间也。
推荐度:
导读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根据课文默写(10分)①蒌蒿满地芦芽短,。(苏轼《惠崇》)②,在河之洲。(《诗经·关雎》)③,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⑤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⑦,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⑧,在乎山水之间也。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蒌蒿满地芦芽短,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②              ,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

  ③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⑤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⑥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⑦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⑧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       

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贮(zhù)藏    浮想联篇(piān)     B.绮(qĭ)丽    探骊(lí)得珠   

C.皱撷(xié)    销声匿(nì)迹       D.取谛(dì)    明眸善睐(làn) 

3.选出语段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A.守:做郡的长官        B.具:同“俱”,全、皆

 C.制:制度              D.作文:写文章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没有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像。

B.我正踌躇着怎样对他说这件事,然而他却把我拦住了,似乎他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C.当我手触黄土的瞬间,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感慨,不禁纷至沓来。

D.夕阳下平静的太湖被归航的渔船泛起的波浪打破了,溅起点点水花,浮光掠影的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5.下列关于《西游记》的内容或人物的评述,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孙悟空原是花果山上一仙石见风而化成的石猴,他因率先发现了水帘洞而被众猴推上王位,大家尊之为“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遂称“齐天大圣”。

B.第一次借扇,悟空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得无踪无影,他只得向灵吉菩萨讨得了一颗定风丹。悟空再变成虫子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逼她交出了扇子,却是一把假扇。

C.猪八戒好吃贪睡,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喜欢播弄是非,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但他还是个好人,憨厚纯朴,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D.《西游记》给读者的启示在于: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

6.根据施耐庵的《水浒传》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联。(3分)

上联:嫉恶如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下联:                                                     

二、阅读与赏析(共39分)

(一)(12分)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①怒,征神色不移,上亦为之霁威②。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笑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③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注】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②霁(jì)威:息怒。③徇奢欲:放纵奢欲。

7.下列句中的“之”与“人皆知笑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悍吏之来吾乡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8.下列对文章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魏征有胆有识,一心为公,敢于进谏,即使触怒唐太宗,也毫不退缩。

B.魏征引用孔子的话,目的是告诫唐太宗不要玩物丧志,要以国事为重。

C.唐太宗面对魏征的进谏,也有一些忌惮,有些行为有所收敛。

D.唐太宗是一位喜欢游山玩水,饲养鹞鹰,贪图享乐的君王。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或逢上怒    或:                   ②故中辍耳    辍:            

③自臂之      臂:                   ④亦犹是也    犹:            

10.翻译句子(4分)

① 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译:                                                                              

② 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译:                                                                            

(二)(4分)

题柳郎中故居  

李德裕①

 下马荒阶日欲曛②,潺潺石溜静中闻。

鸟啼花发人声绝,寂寞山窗掩白云。

   【注】①李德裕(787—849),晚唐名相。唐文宗太和七年入相,遭奸臣排斥,左迁。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功绩显赫。宣宗即位后因位高权重,又贬为崖州司户。

②曛:日落时的余光。

11.(1)诗歌前两句写出了友人故居的什么特点?(2分)

答: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三)(4分)

自拍神器

①“你还拿着自拍这个……吓人哪……我这话出去了,就是你(播出去的)……”中纪委王岐山看着崔永元举着的自拍杆,哈哈大笑。不止小崔,小米CEO雷军和多位记者也都在3月份召开的“”上使用了这种神器,自拍杆在上真是大放异彩。

②神器自拍杆堪称自拍爱好者的福音。它的主要部件是伸缩杆、固定支架和蓝牙遥控自拍器。它曾是跳伞等极限运动发烧友的专业用品,但人们很快发现了它的其它好处——能把更多的人装进相框,这真是一大惊喜!

③自拍大家都会,但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却是一门手艺活。

④首先要选择和自拍杆重量相匹配的搭档。自拍杆原则上能像独脚架一样,固定手机、相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拍摄工具,但自拍杆本身重量不过一两百克,要再加上平板电脑就成了双手武器,还是斧头造型的,一点都不酷,所以手机才是它的最佳“拍”档。

⑤其次,拍照时还要注意伸缩杆的长度。自拍杆的伸缩范围一般是20到120厘米。自拍杆拿在手中,拍照时可能会因手抖而产生虚像,杆越长抖得越厉害,就像钓鱼时手一动鱼就溜了一样,所以不建议把杆调得过长。

⑥仅注意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角度。除非要拍威廉王子的发际线,否则俯视众生的上帝视角毫无意义。45度才是自拍的最佳视角,具有瘦脸、遮盖双下巴和仰望星空等多重功效。要赢就赢在起跑线上,掌握好自拍角度能省去后期修图的诸多烦扰。

⑦另外,由于自拍杆取景范围广,入镜的人还得注意着装是否无死角,在上半身西装领带、下半身大裤衩的直播间工作场景,自拍杆可能就不那么适用了。

12.第①自然段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3.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四)(5分)

高贵的“低头” 

陈鲁民

①近日,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麦克法兰先生,应邀来华访问。旅程中,在飞机上、火车上,他见到了太多的“低头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但当他走进深圳图书馆时,却十分惊喜地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的孩子在低头认真读书,不由地发出感叹:“这是高贵的低头。” 

②麦克法兰在“低头”前面加上形容词“高贵的”,既是对记载人类文明的书籍的赞誉,更是对读书这一高雅行为的褒奖。 

③“高贵的低头”,是为了学习知识,广博见闻,提高素质,增强本领。“高贵的低头”多了,将来就肯定会抬起“高贵的头”,建功立业,一鸣惊人。反之,少了这“高贵的低头”,腹中空空,不学无术,那么未来注定是没有希望的,想抬头恐怕也抬不起来,想出人头地就更不可能了。

④毕竟,没有哪个老板聘人时会问应聘者会不会打电子游戏,看过多少韩剧,而只会关注应聘者拥有的文凭和各种技能等,而这些都是靠坚持数年“高贵的低头”换来的。

⑤一位常年飞747大客机的空姐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头等舱旅客看书的较多,公务舱旅客看杂志或用笔记本办公的较多,经济舱旅客看电影、玩游戏、聊天、睡觉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多在“高贵的低头”,普通候机区的人基本上都在低头玩手机。由此,引起了她的深思: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人的行为影响了位置呢?

⑥我们应尽情享受“高贵的低头”带来的精神愉悦。“腹有诗书气自华”,长期而自觉的“高贵的低头”,会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拥有高贵的见解,高贵的谈吐,高贵的举止,高贵的容仪,成为底蕴厚重的高雅君子,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表达的观点。(2分)

答:                                                                                 

15.第③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                                                                                 

(五)(14分)

黑发底下

    ①父亲如书,我是他的再版。从头到脚,我们神奇地保持一致。像是隔着上下三十年的同一个人。

    ②我们都顶着一头坚硬的黑发,它仿佛含有铁质,根根向上,挺立如戟。抬手轻轻拍打,会发出稠密结实的“嘭嘭”声,像电流穿透掌心击中身体。在我们个体生命的海拔上,它高高在上,乌黑茂盛,像潜藏在大地深处的煤一样不说话,我们在它底下日复一日地生活着。

    ③小时候,我们一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到星期五,天麻麻亮,父亲就独自一人趟着露水,一根扁担挑起两只箩筐,走上弯弯山道,到几十里外的深山里去挑煤来烧。傍晚踏着夕阳,挑了满满两箩筐煤回家,正赶上吃晚饭。母亲给他准备一只杏儿大小的杯子,盛满酒,父亲端起酒,贴近唇边轻抿一下,仿佛浑身的困乏与疲惫就被这杯酒解除了。母亲就在这时瞥见了他黑发中躲来躲去的几根白发,惊呼道:“哎呀,你都有白头发了。”说着,她拨开发丝,小心翼翼地拔下,摊到父亲掌中。

    ④那白发寥寥几根,躺在父亲掌心,枕着纵横的掌纹,银光闪亮,像是会发光的羽毛。

    ⑤南方的冬夜沉静如石,落入幽深漆黑的古井中,漫长而冷清地守望黎明。天难得地飘起了雪,越飘越大,压在银杏枝头,不时可以听见树枝清脆的断裂声。狭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散发淡淡的热量。我们一家围炉取暖。父亲注视着我和弟弟,就像牧人盯着两只可爱的羊羔羔,问道:“你俩谁给我拔白头发?一根一分钱。”正在打瞌睡的我们顿时来精神了,抢着拔。

    ⑥父亲的白发不多,稀稀疏疏地像微薄的雪花撒入广袤的黑土地,倏忽拧身捉迷藏似的躲了起来,在灯下实在不容易寻找到。每拔到一根,我们都像发现新似的,溅起一片响亮的欢呼。一晚上下来,收获并不多。

    ⑦然而,明明头天晚上拔光了,可是,过了一夜,父亲的白发又蹿出了一些,似乎拔的速度总也撵不上蹿的速度。一到晚上,无所事事的我们还是乐意给父亲拔白头发,我们只是觉得自己长大了,父亲坐着,我们站着,我们与父亲一样高了。一个个冷寂无聊的冬夜很快蹑手蹑脚地溜走了,我和弟弟同时分享着一个心照不宣而且自鸣得意的秘密。

    ⑧等我们都上学了,父亲不再叫我们拔白头发了。生活的困窘和难以排遣的忧愁日渐沉重地压迫着他,他的白发越生越多,几乎占据了“半壁河山”,一眼望去,触目惊心。我想他除了怕耽误我们的功课外,可能连他自己都泄气了,听任那些白发喧嚣地恣肆疯长。

    ⑨后来,父亲被病魔缠身,惊心动魄的手术后,就是不停地吃药、打针,各种治疗。有时候父亲斜靠在病床上,双眼微闭,我觉得他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坐在那里,用手轻轻地拍拍头发,发出“嘭嘭”的声音,这声音把一切嘈杂和烦恼都给隔离了开来。但是,事与愿违,他的头发很快就掉光了,露出了空荡荡的头皮,一根不剩地失去了他无比珍爱的头发,他不得不戴上帽子。不知道为什么,我竟觉得掉了头发的父亲是丢了羽毛的孔雀或凤凰,在人群间有些落寞。

    ⑩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儿时拔白头发的事,父亲一愣,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上猛地腾起了两片火烧云,沉浸在对往事的愉悦回忆中。良久,才慢悠悠地说:“那时,你俩真淘气,老是拔了黑发糊弄我。”

    ⑪秘密像包袱被父亲轻描淡写地抖开,我有些无地自容。在岁月面前,一天天变老的父亲曾束手无策,试图借助剔除白发来抗拒生命的一次次落雪,赶在大雪封山以前挽留住某些悄悄远行的记忆,这很像一个农夫靠铲掉杂草来保护庄稼的成长。可我们顽皮的行为却在加速岁月流逝的脚步,我们以帮凶和同谋的身份与父亲鲜明对立。

    ⑫今天这个日子,在父亲积雪一样飞速消融的生命海拔上,我多么想为他种下一头黑发让他重新骄傲地穿过人群,像煤被阳光点燃。

    ⑬但岁月如流水,匆匆逝去,不舍昼夜,无法回头。

16.说说文章标题“黑发底下”的含义。(4分)

答:                                                                                        

17.第⑤自然段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有何作用?(4分)

答:                                                                          

1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⑥自然段画线句。(3分)

答:                                                                          

19.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6分)

2015年12月,西班牙举行的自行车比赛中,车手埃斯特万在距离终点只有300米时不幸遭遇爆胎,他只能扛起自行车跑向终点。而此时,对于他身后的竞争对手纳瓦罗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超越机会。不过,出乎意料的是纳瓦罗居然拒绝超越对手,而是刹车放缓了速度,慢慢地跟随在爆胎的埃斯特万身后。最终爆胎的埃斯特万获得铜牌,而纳瓦罗与奖牌失之交臂。有人称赞纳瓦罗的绅士举动,认为他的刹车是对竞争对手的尊重。也有人表示遗憾,认为比赛毕竟是比赛,错失获奖的机会未免可惜。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说说你的观点并做简要分析,字数在100-120字之间。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春萌青草,夏沐芬芳,秋染落叶,冬凝雪花。四季的轮回中,我们常常慨叹时光匆匆,世事易变。

然而,细数指尖微漏的时光,总有一种凝望让你动情感怀:父母无言的注视,凝望是一种不变的关爱;师长深长的目光,凝望是一种不变的关怀;朋友亲切的眼神,凝望是一种不变的关注……渐变的时光里,你可曾感受到那不变的凝望?  

请以 “时光里,那不变的凝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九年级语文 答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10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2.(3分)(     )          3.(3分)(     )   

4.(3分)(     )          5.(3分)(     )

6.(3分)                                                          

二、阅读与赏析(共39分)

(一)(12分)

7.(2分)(     )    8.(2分)(     )

9.(4分) ①                                 ②                         

③                                 ④                         

10.(4分)①                                                                       

②                                                                            

(二)(4分)

11.(1)(2分)                                                                                 

                                                                                            

(2)(2分)                                                                        

                                                                                          

(三)(4分)

12.(2分)                                                                           

                                                                             13.(2分)                                                              

                                                                         

(四)(5分)

14.(2分)                                                              

                                                                          

15.(3分)                                                               

                                                                          

(五)(14分)

16.(4分)                                                               

                                                                          

                                                                         

17.(4分)                                                               

                                                                        

                                                                         

18.(3分)                                                                                          

                                                                        

                                                                         

19.(3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20.(6分) 

21.作文(60分)

题目:时光里,那不变的凝望

200
400

600

800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10分)每空1分 内容略

    2.(3分) B      3.(3分) C   4.(3分) D   5.(3分) A

6.(3分)例:急功近利青面兽误失生辰纲。(人物的性格、事件、句式各1分)

二、阅读与赏析(共39分)

(一)(12分)

7.(2分)B      8.(2分)D

9.(4分)①有时   ② 停止  ③放在手臂上、用手臂架着   ④如同,好像

10.(4分)

(1)(2分)魏征上奏朝政大事故意久久不停,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得分点:固,竟)

(2)(2分)我和你们应该同心合力地互相帮助,希望能够避免被他人所讥笑啊!(得分点:宜  庶)

(二)(4分)

11.(1)(2分)前两句借助于“荒阶”、“日曛”、“静”表现了友人故居因少有人来而荒芜(1分),寂静的特点。(1分)

(2)(2分)三四两句中的“鸟啼”、“花发”、“白云”写出了故居外花事灿烂,鸟儿欢叫的一派欢快景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1分),表达了作者孤寂惆怅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感叹(1)。

(三)(4分)

12.(2分)第①自然段用自拍杆在“”上大放异彩的情况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自拍杆(1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3.(2分)打比方(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自拍杆在使用时应注意伸缩杆的长度(1分)。

(四)(5分)

14. (2分)长期而自觉的阅读会使我们拥有高贵的见解,高贵的谈吐,高贵的举止,高贵的容仪,成为底蕴厚重的高雅君子。(意思相近,句子通畅即可)

15.(3分)正反对比论证(1分);先正面阐述“高贵的低头”(阅读)的好处,后从反面指出缺少“高贵的低头”(阅读)的危害(1分),从而突出强调“高贵的低头”对人生的意义(1分)。

(五)(14分)

16.(4分)①黑发底下是父亲这个人物形象②黑发底下是白发,是发的脱落③黑发底下是父亲对孩子的呵护和家庭的责任④黑发底下是父亲生命的流逝和孩子的成长。(答对一点得一分,答对三点得4分)

17.(4分)渲染了山区冬夜冷寂无聊的氛围(1分),为下文兄弟俩替父亲拔白发一事作铺垫(1分);同时用自然环境的冷寂恶劣反衬(衬托,对比)(1分),突出了家庭的温馨(1分)。

18.(3分)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父亲浓密的黑发中开始长出白发的情景(1分),暗示了父亲逐渐衰老,不再年轻(或暗示父亲生命的流逝)(1分)。

19.(3分)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1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却又无法将其留住的遗憾(1分),以及作者对父亲生命终将逝去的悲痛(1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一)(6分)

20.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语言流畅得满分;达不到以上要求,酌情扣分。

例如:观点一:我对纳瓦罗拒绝超越对手的行为表示赞同。理由围绕“真正的体育精神”等阐述。观点二:我对纳瓦罗拒绝超越对手的行为表示遗憾。理由围绕“刻苦训练为了最终胜利,机会不可再来”等阐述。

(二)(60分)

21.作文评分标准:

  类别

标准一类

60-55分

二类

54-48分

三类

47-42分

四类

41-36分

五类

36分以下

内容

占50%

主题鲜明

感情真挚

内容新颖

观点鲜明

分析充分

论证严密

主题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观点鲜明

分析较充分

论证较严密

主体基本明确

感情基本真实

内容比较具体

观点较正确

分析尚充分

论证较严密

主题不够明确

感情不够真实

内容空泛

观点不够正确

分析不够充分

论证不够严密

文不对题
表达

占50%

语言流畅

表现力强

说理透彻

语言通顺

条理清楚

偶有语语

说理较透彻

语言基本通顺

条理较清楚

有少量语病

说理较清楚

语言不够通顺

层次不清

语病较多

说理不清楚

文理不通
评分注意事项:

  (1)每少 50字扣 1分。

  (2)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扣满5分为止。重复不累计。

  (3)偶有语病指有个别句子有语病;有少量语病指有2—3个句子有语病。

  (4)内容和表达可分开考虑。但内容评为五类的,表达不得在三类以上打分。

(5)严重抄袭的文章(指有证据可以证实的)在20分以下打分,其中如与被抄袭文章雷同达85%以上的可在10分以下打分。

文档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苏教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根据课文默写(10分)①蒌蒿满地芦芽短,。(苏轼《惠崇》)②,在河之洲。(《诗经·关雎》)③,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⑤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⑦,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⑧,在乎山水之间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