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0年春部编版教材前四个单元编写)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tè shū( ) nián líng( )
zhuì luò( ) duàn liàn ( )
dù jì( ) xiōnɡ tánɡ( )
nà hǎn( ) gēng yún ( )
二、选择题。(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咆哮(xiè) 点缀(zhuì) 村寨(zài)
B.霹雳(pī) 楷书(kǎi) 抽屉(tì)
C.银镯(zhuó) 俘虏(hú) 褂子(guà)
D.黯然(àn) 忌讳(wěi) 玷污(diān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多音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燕山(yàn) 血泊(pō) B.威吓(hè) 头晕(yūn)
C.招供(gòng) 和平(hé) D.吓唬(xià) 明晃晃(huǎng)
3.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榜文”的意思是告示、公告。
B.“拱伏无违”的意思是绝对服从,毫无抵抗。
C.“驿站”指供传递文书、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地方。
D.“请勿自误”的意思是请自己安慰自己。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看到战友走了,叔叔感到眷恋。
B.这几个狡猾的惯犯识破了的诡计,又侥幸逃脱了。
C.听了我们小组的计划,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中的漏洞。
D.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精神让周瑜佩服得五体投地。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读《草船借箭》的时候,可借助资料了解三国时代,这样更容易理解课文。
B.在讨论问题时,只要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行,不用听取他人的意见。
C.《军神》一课着力刻画了沃克医生的一系列变化,我们从中感受到他对刘伯承从冷漠到钦佩的心理变化。
D.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6.下列诗句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围绕“热”选择两个事物加以描写,注意将“热”写生动。(3分)
2.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6分)
(1)谁言寸草心, 。
(2) ,南望王师又一年。
(3) ,夜静春山空。
(4)黄沙百战穿金甲, 。
(5)白日放歌须纵酒, 。
(6)羌笛何须怨杨柳, 。
四、课内回顾。(4分)
1.下列作品与作者不对应的一项是( )。(2分)
A.《稚子弄冰》——杨万里 B.《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C.《祖父的园子》——萧红 D.《凉州词》——王维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读文章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这种角色转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B.在阅读中,如果遇到比较难理解的词,必须要弄清楚它的含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内容。
C.研究报告的形式有多种,但是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是不可缺少的。
D.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五、综合实践。(5分)
语文课上开展“走进名著”活动,请你概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在叙述中运用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例:《水浒传》中,疾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
六、阅读《井阳冈》选段,完成练习。(10分)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 ) 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 )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 )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 )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尽平生力气”可以用成语 或 来形容。(2分)
2.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2分)
提 按 扒 揪
3.“铁锤”在选段中指什么?这样比喻的好处是什么?(2分)
4.“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明武松拼尽全力与大虫搏斗。
B.说明武松在与大虫的搏斗中想取胜也很困难。
C.说明武松在搏斗中知道取胜的关键。
D.“乱踢”一词说明武松的回击没有目的性。
5.从选段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松 的特点。 (2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
零 分 之 约
曾经,我是一个让老师感到头疼的学生,调皮、厌学,每次考试,成绩都是雷打不动的“C”,教过我的老师都无计可施。直到卡尔森老师来教我们班后,这一切才发生了改变。
第一天上课,她冲我( )地笑了笑,说:“你就是整天梦想当个赛车手的斯蒂文弗吗?”“是的。”我感觉她的话里有一些鄙夷的成分,声音不禁高亢起来,富有挑衅地说:“舒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这么大还考过零分呢,现在不一样当了世界顶尖级赛车手?”卡尔森老师爽朗地笑了起来,说:“但你从来没有考过零分啊!”她竟然笑话我没考过零分!我控制住心头的怒火,气冲冲地说:“哼,下次我考零分给你看!”
她仿佛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小辫子”,说:“好啊,咱们做一个约定,你要是考了零分,在班级里一切自便;可你一天没考零分,就要好好学习!不过,考试时必须把试卷答完整。”这还不简单!我( )地答道:“没问题!”
很快迎来了考试。发下试卷后,我开始答卷,我故意把知道的写错,可在做后面的题时,由于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只得硬着头皮做,像以往那样乱蒙一通。
走出考场,我忽然发现,手心里竟然出了汗。我第一次感觉,考零分竟然跟考满分一样难!我的心情沮丧极了。考试成绩又是“C”,卡尔森老师走过来,狡黠(xiá)地提醒道:“加油!向零分冲刺!”我低下头,既羞愧,又暗骂自己不争气。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冲刺。我发奋学习,慢慢发现自己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换句话说, 。
一年后,我终于成功地考了第一个零分!卡尔森老师大声地宣布:“斯蒂文弗,祝贺你考到了零分!”我脸红如枣,羞愧难当。“按照我们的约定,你可以在班级内做你想做的事情了。”
泪水突然涌出我的眼眶,我哽咽着说:“谢谢您,老师,在我没有成为世界一流赛车手之前,我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学生……”
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文中括号里。(2分)
A.意味深长 B.郑重其事 C.不假思索 D.不慌不忙
2.联系上下文,分析“换句话说”后面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与零分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B.我必须要细心,唯有细心才能与零分无缘
C.有把握把题目全部做错,得零分就会有希望
D.我只有战胜自己的虚荣心,才会获得零分
3.“一年后,我终于成功地考了第一个零分!”从“终于”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
A.考零分真是太容易了!
B.考零分真是志在必得。
C.考零分极其艰难,付出的努力真多!
D.那一刻“我”的心里十分难受。
4.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你认为文中的卡尔森是一个怎样的老师?(3分)
八、口语交际。(5分)
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许许多多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写一写自己的想法或做法。
九、习作。(30分)
你在生活中肯定遇到过感动的事情吧!或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或是一个关切的眼神,或是一句暖心的话语……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你最感动的一件事情。注意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突出“感动”的过程。
参
一、特殊 年龄 坠落 锻炼
妒忌 胸膛 呐喊 耕耘
二、1.B 2.A 3.D 4.C 5.B 6.C
三、1.示例:天气太热了。小狗趴在地上,伸出红红的舌头。路边的小树无精打采地低着头。
2.(1)报得三春晖 (2)遗民泪尽胡尘里 (3)人闲桂花落 (4)不破楼兰终不还 (5)青春作伴好还乡
(6)春风不度玉门关
四、1.D 2.B
五、示例:《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去南阳卧龙岗拜访诸葛亮。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刘备求贤若渴的心理。
六、1.竭尽全力 不遗余力
2.扒 按 揪 提
3.指武松的拳头。写出了武松的拳头坚硬有力。
4.D
5.勇武、机敏
七、1.A C 2.C 3.C
4.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良苦用心的感谢和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5.卡尔森是一个循循善诱、教育方法得当的老师。
八、示例: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伟大富强,不辜负先辈的期望。
九、略
母亲的目光
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他泥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脯,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乐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妈,怎么了?”我很纳闷。
“不怎么。”她说。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
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是这么看我干吗?”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而到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
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对海浪的目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这种目光,只属于母亲。
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我的目光给他带来了美梦了吗?我忽然想,如果能够再次拥有母亲的这种目光,我该怎么做?是用笑的甜美来抚慰她的疲惫和劳累?是用泪的晶莹来诠释自己的呼应和感怀?还是始终维持着单纯的睡颜,去成全她欣赏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我知道,这种假设对我而言,只是想像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些人也许需要这种假设的提醒呢?如果,你还有幸拥有母亲;如果,你浅眠时的双睑偶然被母亲温暖的目光包裹,那么,千万不要像我当年一样无知和愚蠢。请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扰母亲。
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