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现代测试技术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0:57:28
文档

现代测试技术

SchoolofEconomy&technologyFirstTwoYearsofthe2+2Program(Studentsof2010)COURSEDETAILEDSTRUCTURECourseNo.:202052Course:ModerntestingtechnologyCredithour:4.0TeachingHours:40hoursTerm:SpringTerm2013Lecturer:CourseTextbooks: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2版)熊诗波、黄长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推荐度:
导读SchoolofEconomy&technologyFirstTwoYearsofthe2+2Program(Studentsof2010)COURSEDETAILEDSTRUCTURECourseNo.:202052Course:ModerntestingtechnologyCredithour:4.0TeachingHours:40hoursTerm:SpringTerm2013Lecturer:CourseTextbooks: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2版)熊诗波、黄长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School of Economy & technology

First Two Years of the 2+2 Program

(Students of 2010)

COURSE DETAILED STRUCTURE

Course No.:   202052    

Course: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Credit hour:    4.0      

Teaching Hours: 40 hours    

Term:   Spring Term 2013     

Lecturer:                    

Course Textbooks: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2版)  熊诗波、黄长艺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

Course Syllabus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 课程的性质:现代测试技术是研究静态和动态信号的测试方法、系统组成和测试结果分析的一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2.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传感器及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掌握静、动态信号测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进行一些常用静、动态量的测试,和对试验数据的处理,采集及误差分析, 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工程参量测试的基本能力并掌握ATS51单片机相关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一种科学实验的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科研和生产工作的需要。

(一) 理论知识方面:

   1.掌握以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为主体的非电量电测系统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         及机械标定(静态标定)的概念和方法。

          2.理解差动变压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偶,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主要用途。

3.掌握数据及误差处理(在幅值域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掌握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及实际组成机械参量测试系统的能力。

  5.掌握测试信号的分析方法及调理电路,处理电路。

6.掌握测试信号的转化及与计算机的接口技术。

(二) 能力与技能方面:

            掌握应变片的性能,应变片的热输出及桥路补偿的方法;掌握应变测量电桥的特  性及组桥方法,以及用应变片式传感器测量振幅的方法;掌握几种传感器静态标定的方法及在测量振幅中的应用;掌握试验数据及试验误差的计算与分析方法,能组织试验。

三、学时分配计划:

   本课程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10(单独设课):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讲传感器时,一定要讲清其变换原理,要指出不同的传感器其用的测量系统是不同的,但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即信息传递的过程相同。

2.讲非电量电测系统时,要抓住信息传递这个纲,以电阻应变测试系统为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交代清楚,其理论、特点以及测得值的求取方法。

3.每章安排作业题2~3题。

4. 课程结束后安排2~3次集中答疑。

五、课程教学内容:

第1章      绪 论

基本内容:

        机械工程测试工作的重要性、主要内容、测试系统的组成框图及功能。

(二)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测试的基本概念,了解测试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掌握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非电量电测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四)关于本章教学的建议:

         结合实际机械工程的技术要求讲解测试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必要性。

第2章     测试系统分析

基本内容:

     测试信号的基本概念、类型、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

 (二)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系统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概念、明确测试系统通常要同时满足这两种特性。

2.掌握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静、动态特性的概念。

     难点: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

  (四)关于本章的教学建议:

     结合具体的参量测试系统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3章    传感器原理

基本内容:

        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光电式、热电式、磁电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结构与类型、应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传感器的概念、组成。

 2.掌握电阻应变片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光电式、热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种类、应用。

  3.了解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类型。

  4.了解新型传感器的类型、用途。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阻应变片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光电式、热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四)关于本章的教学建议:

         采用传感器的实物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4章   非电量基本参数的测试方法

(一)基本内容:

         机械力参量、转矩的测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测量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

 1.掌握电阻应变片测量力参量的布片和接桥方式。

  2.掌握位移的测量用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

  3.理解速度、加速度的测量用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阻应变片测量系统的标定、多种载荷时的布片与接桥。

     难点:根据非电参量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构成测量系统。

(四)关于本章的教学建议:

      通过合适的实验项目使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动手能力。

第5章   测试信号的处理与采集

(一)基本内容:

          测量电桥的原理及特性、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滤波器的原理及应用、A/D和D/A转换器的原理。

数据采集接口板卡

PC-6319光电隔离模入接口卡、编程举例。数字信号的采集8255A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

PS-2304数字量I/O接口板简介、BCD码并行数字信号的采集、车速脉冲信号的采集计数。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电桥的平衡条件、类型、电桥的加减特性与应用。

     2.掌握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方法。

     3.掌握一阶低通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4.掌握A/D和D/A转换器的原理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电桥的加减特性及应用。

             2.相敏检波器的原理。

       3.A/D和D/A转换器的原理及应用。

       难点:一阶低通滤波器的特性分析。

第6章    测试信号的记录

(一)基本内容:

 笔式记录仪、光线示波器、磁带记录仪、计算机记录仪器、虚拟仪器。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笔式记录仪的类型及原理。

2.掌握光线示波器的结构、组成、原理及光振子的选择。

3.理解磁带记录仪的记录方式、原理。

4.掌握计算机记录仪的记录方式、原理。

5.了解虚拟仪器的概念、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光线示波器的原理、阻尼方式。

     2.计算机的接口技术。

     难点:振动子的选择、数据的输入及转换。

(四)关于本章的教学建议:

      结合具体的仪器实例讲解、拟做演示实验。

第7章   测试中干扰的控制

(一)基本内容:

          测试中的干扰产生及消除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干扰产生的原因及类型。

     2.理解干扰的输入方式。

     3.掌握一些常用的干扰消除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干扰的输入方式。

     难点:一些常用的硬件消除方法。

第8章  测试结果的处理及分析

 (一)基本内容: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及理论、确定性信号的处理方法、随机信号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类型。

2.掌握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分布规律。

3.掌握确定性信号的分析方法。

4.理解随机信号的处理方法。

第9章  单片机概述

(一) 基本内容

MCS-51系列与ATS5x系列单片机,MCS-51系列单片机,AT系列单片机,AT系列单片机的型号说明,各种衍生品种的51单片机,嵌入式DSP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以下内容

ATS51单片机硬件结构 ATS51片内并行端口的原理及编程 AT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ATS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  ATS51单片机的串行口 ATS51单片机外部存储器的扩展 ATS51单片机的I/O扩展 ATS51单片机与输入/输出外设的接口  ATS51单片机与D/A、A/D转换器的接口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一)教材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2版)  熊诗波、黄长艺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

(二)参考资料

1.现代测试技术     李成华主编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陈杰、黄鸿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3. 测试技术             尤丽华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

4.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4版) 费业泰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年

5. 期刊: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传感器学报      测控技术      传感器世界

6. 网站:中国传感器专业网     中国传感器在线   中国传感器知识网    中国测

试研究院   http://www.ieee.org     http://www.emiinc.com    

七、课程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成绩评定综合以下几个方面: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课程作业、课堂提问等)  占30%

      2.课程考试     占70%

八、适用对象    

适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学生。

文档

现代测试技术

SchoolofEconomy&technologyFirstTwoYearsofthe2+2Program(Studentsof2010)COURSEDETAILEDSTRUCTURECourseNo.:202052Course:ModerntestingtechnologyCredithour:4.0TeachingHours:40hoursTerm:SpringTerm2013Lecturer:CourseTextbooks: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2版)熊诗波、黄长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