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Excel 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
学 号:
班 级: 财管0901班
专 业: 财务管理
**** * *
2011 年 10 月
一、实验项目: | 实验一 Excel基础 |
二、实验目的: | 1、掌握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等基本概念,掌握工作表、单元格的常见操作如插入、删除等,掌握工作表打印、预览、打印标题等。 2、掌握不同类型数据的输入方法,掌握复制公式输入数据的方法,掌握大批量相同数据的输入方法,掌握通过自定义格式简少数据输入的方法,掌握用IF函数查找输入数据的方法。 |
三、实验平台: | Windows、Office |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 用Excel创建立班级基本信息表,写出实验步骤及结果 |
1.在实验一工作表里输入相关数据
2.选中A2:A36单元格 选择“格式/单元格”菜单项,单击“数字”标签,选中“自定义”列表项,在“类型”文本框中输入:"2009952501"00;选择“数据/有效性”菜单项,单击“设置”标签,其中输入如图所示值:
3.分别选中B列,F列,H列,I列,选择“格式/单元格”菜单项,单击“数字”标签,选中“文本”列表项;选中D列,选择“格式/单元格”菜单项,单击“数字”标签,选中“日期型” 列表项;分别选中E列,J列,选择“格式/单元格”菜单项,单击“数字”标签,选中“数字型” 列表项。
4.分别选中C列,G列,选择“数据/有效性”菜单项,单击“设置”标签,在“允许”下拉列表中,选中“序列”,在“来源”文本框中输入如图所示
5.选中A2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插入批注”菜单项,在编辑框中输入:“学号长度等于12,否则提示错误!”
6.在A,B,C,D,E,F,G,H,I,J列中输入相关数据
7.选中K3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如下公式“
=IF(J3>90,"优",IF(J3>80,"良",IF(J3>70,"中",IF(J3>=60,"及格",IF(J3<60,"不及格")))))”,依此拖至K38单元格。
8.选择“文件/页面设置”菜单项,单击“工作表”标签,在打印标题中的顶端标题行编辑框中,选中“$1:$2”,单击“确定”
9.选中J3:J38单元格,选择“格式/条件格式”菜单项,输入如图所示数值:
10.最后实验结果如下:
一、实验项目: | 实验二 运用Excel分析与处理财务数据基础知识 |
二、实验目的: | 1、掌握Excel公式的意义,理解引用的形式和用法。 2、掌握常用工作表函数、统计函数、条件函数的用法 3、掌握数据管理的方法 |
三、实验平台: | Windows、Office |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 完成实验指导书1~4题,并写出实验步骤及结果 |
实验一:
1.在实验二(1)工作表中输入相关数据
2.选中G3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函数公式“=SUM(C3:F3)”;在单元格G4中输入函数公式“=SUM(C4:F4)”; 在单元格G5中输入函数公式“=SUM(C5:F5)”; 在单元格G4中输入函数公式“=SUM(C4:F4)”;选中G3,G4单元格,将鼠标放在右下角,待鼠标变成黑十字型时拖动至G13单元格。
3.选中C11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函数公式“=AVERAGE(C3:C10)”;在单元格D11中输入函数公式“=AVERAGE(D3:D10)”; 在单元格E11中输入函数公式“=AVERAGE(E3:E10)”; 在单元格的F11中输入函数公式“=AVERAGE(F3:F10)”; 在单元格G11中输入函数公式“=AVERAGE(G3:G10)”。
4.选中H3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函数公式“=AVERAGE(C3:F3)”;在单元格H4中输入函数公式“=AVERAGE(C4:F4)”; 将鼠标放在右下角,待鼠标变成黑十字型时拖动至H10单元格。
5.选中I3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函数公式“=IF(H3>,"优",IF(H3>79,"良", IF(H3>69,"中",IF(H3>59,"及格不及格"))))”;在单元格I4中输入函数公式“=IF(H4>,"优",IF(H4>79,"良", IF(H4>69,"中",IF(H4>59,"及格不及格"))))”; 将鼠标放在右下角,待鼠标变成黑十字型时拖动至I10单元格。
6.选中J3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函数公式“=IF(OR(C3<60,D3<60,E3<60,F3<60),
"*", " "”;在J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公式“=IF(OR(C4<60,D4<60,E4<60,F4<60),
"*", " "”;将鼠标放在右下角,待鼠标变成黑十字型时拖动至I10单元格。
7.选中C12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函数公式“=MAX(C3:C10)”,在D12单元格中输入函数公式“=MAX(D3:D10)”将鼠标放在右下角,待鼠标变成黑十字型时拖动至G12单元格。
8.选中C13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函数公式“=MIN(C3:C10)”,在D12单元格中输入函数公式“=MIN(D3:D10)”将鼠标放在右下角,待鼠标变成黑十字型时拖动至G13单元格。
9.选中C14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函数公式“=COUNT(C3:C10)”,在D14单元格中输入函数公式“=COUNT(D3:D10)”将鼠标放在右下角,待鼠标变成黑十字型时拖动至G14单元格。
10. 选中C15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函数公式“=COUNTBLANK(C3:C10)”,在D15单元格中输入函数公式“=COUNTBLANK(D3:D10)”将鼠标放在右下角,待鼠标变成黑十字型时拖动至G15单元格。
11. 选中C16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函数公式“=COUNTIF(C3:C10, "<=80")-COUNTIF(C3:C10,"<70")”,将鼠标放在右下角,待鼠标变成黑十字型时拖动至G16单元格。
12.选中C17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函数公式“=COUNTIF(C3:C10, "<=60")”,将鼠标放在右下角,待鼠标变成黑十字型时拖动至G17单元格。
13.选择“格式/条件格式”菜单项,设置如图所示:
14.最后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二:
1.在实验二(2)—1工作表中输入相关数据
2.选择A2:E10的工作表区域,选择“数据/列表”菜单中的“创建列表”菜单项,单击“列表”工具栏中的“切换汇总行”选择添加“汇总行”
3. 在实验二(2)—2工作表中输入相关数据
4.选择“数据/分类汇总”菜单
5.最后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三:
1.在实验二(3)工作表中输入相关数据
2.单击数据表中的任一非空单元格,然后选择“菜单/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菜单项,系统弹出“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对话框,根据向导设置相应数据,在“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布局”对话框中,将“运动”拖到“行”图上,将“季度”拖到“列”图上,将“销售”拖到“数据”图上,单击“确定”
3.最后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四:
1.分别在实验二(4)—1,2,3,4,年度工作表中输入相关数据
2.在实验二(4)—年度的工作表中选取单元格区域B3:B9
3.在“数据”菜单中选择“合并计算”命令,弹出“合并计算”对话框
4.在“函数”栏中选择“求和”
5.在“引用位置”栏中选取“实验二(4)—1”工作表中的数据区域B3:B9,单击添加;依此将实验二(4)—2,3,4中的数据输入。
6.选取“创建连至源数据的链接”复选框,单击“确定”选项
7.最后实验结果如下:
一、实验项目: | 实验三 用Excel 数据分析工具和规划求解解决财务问题 |
二、实验目的: | 1、掌握数据分析工具和规划求解工具的应用 2、掌握自定义函数的创建与使用 3、掌握从Internet获取证券市场或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方法 |
三、实验平台: | Windows、Office |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 完成实验指导书1~4题,并写出实验步骤及结果 |
实验一:
1.在实验三(1)工作表中输入相关数据,设计如实验要求表格
2.选中单元格G7中输入总销售利润的计算公式“=SUMPRODUCT(B3:B5,1+G4:G6)-SUMPRODUCT
(C3:C5,1+H4:H6)”
3.选中G4单元格,然后单击位于编辑栏左侧的名称框,在名称框中输入“产品A销售额增长率”并按回车键。依此分别对G5;H6单元格命名。
4.选择“工具/方案”菜单项,在弹出“方案管理器”对话框中,单击“添加”按钮,弹出“添加方案”对话框,在“方案名”栏中输入“方案1 市场好”;在“可变单元格”栏中输入“$G$4:$H$6”,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方案变量值”对话框,在其中输入市场情况好的状态所对应的有关数据
5.单击“添加”按钮,按同样的方法输入“方案2 市场一般”和“方案3 市场差”的有关数据
6.选择想查看的方案,单击“显示”按钮,系统就会自动显示改方案的执行结果。分别选中方案1,方案2和方案3所得到的三个方案的执行结果依次如果所示:
实验二:
1.在实验三(2)工作表中输入相关数据
2.选择“工具/宏”菜单项,单击“visual basic 编辑器”命令,再单击visual basic编辑器窗口“插入”菜单,选择“模块”命令;系统弹出模块1的窗口,在模块1窗口中,单击“插入”菜单,选择“过程”命令;系统弹出“添加过程”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在“名称”栏中输入“经济订货批量”,在“类型”区域中选择“函数”,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出现编辑过程页面,将其中公式修改成如图所示:
3.选取单元格B6,单击工具栏上的“插入函数”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或选择类别”栏中选择“用户自定义”,在“选择函数”栏中选择“经济订货批量”,单击“确定”按钮,弹出经济订货批量的“函数参数”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输入相应的参数,如图所示:
4.最后实验结果如图:
实验三:
实验三:
1.在实验三(3)工作表中输入相关数据
2.选择“工具/加载宏”菜单项,勾选“分析工具库”选项,点击“确定”按钮,加载上分析工具库
3.单击“工具/数据分析”菜单项,系统弹出“数据分析”对话框,在该对话框“分析工具”列表框中单击“移动平均”选项,单击“确定”按钮
4.在弹出的“移动平均”对话框的“输入区域”框中输入“$B$3:$B$11”,在“间隔”框中输入“3”,在“输出区域”框中输入“$C$3”,单击“图表输出”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则运算结果显示在单元格区域C3:C11中,并自动输出图表,如图所示:
实验四:
1.在实验三(4)工作表中输入相关数据
2.单击“工具/数据分析”菜单项,系统弹出“数据分析”对话框,在该对话框“分析工具”列表框中单击“回归”选项,单击“确定”按钮
3.在“回归”对话框中,在“Y值输入区域”框中输入“$B$3:$B$14”,在“X值输入区域”框中输入“$A$3:$A$14”,勾选“置信度”选项,设置为95%,在“输出选项”中选“输出区域”,输入“$D$1”,单击“确定”按钮,回归分析的摘要就输出在该工作表上,如图所示:
4.有结果可以看出:相关系数R^2的值为0.9754283(单元格E5中的数据),说明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相关性很高;其他统计检测也达到相应的标准,所以可以使用回归方程Y=a+bX来进行预测。截距a的值在单元格E17中,斜率b的值在单元格E18中,在单元格B15中输入公式“=E17+E18*13”,即得到第13个月(即2009年1月份)的销售量预测值为2848.848485吨,最终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成绩评定
成绩等级:
指导教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