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万以上数的认识
一、1、十个一万是( ),十个百万是( ),十个千万是( )。
2、个、十、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 )单位。
3、一般情况下,成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1000个人的头发约有( )根。
4、5603849182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834009000改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
5、1950204650若“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
6、省略190844321中万位后面的尾数时结果,约为( )万。
7、(1) 用2、4、5、6、0、9组成最大的六位数是( ),组成最小的六位数是( )。用2、4、5、0、0组成读出1个0的数是( )。
8、如果“百万、百万”的数,数( )次就是一亿,用相同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不同大小的计数方法就是( ),简单来说“满几进一”就是( )。每相邻的两个计时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法。
9、写出下列个数:四千零九万 写作( ),二亿三千三百写作:( ),209874030 读作 ( ),98007629000 读作 ( )。
10、比较大小
38732( )37832 92360( )100360
627万( )5372000 40503000克( )40503
11、600040是6个()和()个是十组成的,有一个数,他的千万位和万位上都是1,百位上位3,其余各位上都是0,那么这个数应该是( ),9040300000是由9个( ),4个( )和( )组成的。一个数是有106个万和7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 )。
12、一个九位数,他的最高位是( )位,一个十二位它的最高位是( ),最小的十位数和最大的九位数的差是( ),最大的八位数与最小的九位数的差是( )。最小的十位数减去一是( )位数。
13、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60600 600600 66000 60006
14、省略下面各数万卫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397840 8739200 65270 270 8300 8733200
15、【】里面可以填哪些数字?
20【】710≈21万 20【】710≈20万
【】53≈10万 【】38888000≈3亿
第二章计算器
1、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计算工具的认识:
(1)算盘:发明算盘的是中国。算盘有上下两档,上档每颗珠子代表5,下档每颗珠子代表1,每根杆相当于一个数位,如“万位上的一颗上珠”表示“5个万”。我国最早使用的计算工具是( ),后来发明了( )。
(2)计算器:C是“清除键”,ON/C是“开关及清屏键”。
(3)用计算器计算1235000÷7的步骤:开机按( )键,然后依次按( )键,再按( )键和( )键,最后按( )键显示出结果。如果要清屏按( )键,要关机按( )键。
第三章 三位数乘两位数
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3,把16分成( )和( ),先算( ),再( ),最后算( ),所以16×3=( )。
2(1) 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0×3,把( )先不看,看成( ),口算出得48,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所有去掉的( ),160末尾有1个( ),所以添上1个( )得480,所以160×3=( )。(2) 400×30的积是( )位数,积的末尾有( )个0。
(2)200个18是( ),125个40是( )。
3、110+120+130+140+150=( )×( )
220+230+240+250=( )×( )
4、笔算乘法的方法:
(1)观察横式列竖式:如145×12= 列出竖式,把位数小的写在下面,数位对齐
(2)个位算起依次乘:先算145×2得290,因为这里的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所以290从个位写起。再算145×1得145,因为这里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所以145从十位写起。
(3)对齐数位再相加:把前面两步得出的结果按照数位对齐再进行相加,就得到正确的结果啦!
5、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如160×30=
(1)先将末尾的0的部分和“非0”部分分别对齐
(2)用虚线隔开,虚线要往下延长到得数的地方
(3)把“非0”部分按照原来的方法算出得数
(4)把末尾的0的部分的0添在得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
6、 速度关系及“复合单位表示法”:
(1)每小时行60千米 也可以说成是 速度为60千米/时
每分钟行225米 也可以说成是 速度为225米/分
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所以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做应用题时应特别注意速度的单位,例如: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120千米外的王庄乡送化肥,用了2小时,问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问题是“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问的是速度,所以要知道路程和时间。
120÷2=60(千米/时) 求的是速度,单位也要是速度!
7相遇问题 :课本第47页,第4题,第5题,第10题。
8、笔算乘法应该注意的要点和步骤:
(1)估算:先估算出大概的答案
(2)计算:在草稿本或试卷上计算,要注意 “数位对齐”、“满十进一”
(3)验算:如果和估算差距大,或者有时间,一定要用不同的方法验算一下!
(4)检查:看看横式有没有把得数写上,看看末尾的0有没有添够
9、(1)对下列各式估算 223 ×18 190× 39 121×15 199×20 课本50页4题
(2)实验小学有学生832人,大约是( )人,共有20个班,平均每个班大约( )人。
10、应用题(估算)课本第50页 3题 8题。区分是否估算。
11、积的变化规律:
(1)两个因数的积是250,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为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现在的积是( )。
(2)已知A×B=210,如果A乘2,B除以2,积是( );如果A、B这两个因数都乘3,积是( )。如果A扩大5倍,积是( ),如果A缩小3,积是( )。
(3)根据85×32=27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85×= 85×16= 85×8= 85×320=
(4)估算下面各题
① 小张身高171厘米,大约是( )厘米。
② 小军爸爸的工资是每月1980元,大约是( )元。
③ 某足球场可以容纳观众19800人,大约是( )人。
(5)一个长方形公园的面积为12公顷,要将这个公园扩建,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宽不变,扩建后公园的面积是( )。
12、要将一个面积为36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坛改造,长缩小为原来的9倍,宽扩大为原来的3倍,面积变为多少平方米?
13、下面是欣欣体育商品店2006年上半年部分体育用品销售情况:
体育用品 种类 | |||
单价 | 78元 | 36元 | 24元 |
卖出数量 | 113个 | 126副 | 256副 |
⑵一共卖了多少钱?
(3)体育老师带着5000元钱去买体育用品,他买了120个羽毛球拍跟15个乒乓球拍,钱够用吗?
第四章 平行与相交
1、把线段( ),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 ),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 )和( )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和( )两种。
3、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 )。
4、两条直线相交成( )时,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5、过A点B点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与垂直线。
6、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 )最短,它的长度叫做( )。
7、测出A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课本62页,4、5题)实际问题。
第五章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口算
÷4= 90÷6= 72÷3= 980÷7= 96÷8=
0÷40= 900÷6= 720÷3= 980÷70= 960÷80=
2、笔算
180÷60= 324÷50= 360÷70= 520÷30=
368÷16= 850÷17= 171÷57= 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