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0:56:31
文档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皖江高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荀子在《大略》中提到“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据此可知荀子主张A.以礼为本  B.隆礼重法  C.依法治国      D.君主集权2.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B.“兼爱”“非攻”“尚贤”“节用”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D.“吾以是明仁义而爱惠之不
推荐度:
导读皖江高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荀子在《大略》中提到“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据此可知荀子主张A.以礼为本  B.隆礼重法  C.依法治国      D.君主集权2.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B.“兼爱”“非攻”“尚贤”“节用”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D.“吾以是明仁义而爱惠之不
皖江高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荀子在《大略》中提到“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A.以礼为本     B.隆礼重法       C.依法治国      D.君主集权

2.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B.“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D.“吾以是明仁义而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3.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某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该描述所对应的思想应属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4.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佛教的因果循环  B.法家的严刑竣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

5.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求贤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  )

A.要尚实,要有助于国计民生      B.要接触世间万事万物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功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6.窦太后曾以“不尚贤,使民不争”为由,阻挠汉武帝任用赵绾、王臧等人,这说明窦太后崇信

A.仁者爱人         B.兼爱、非攻         C.王道之纲          D.无为而治

7.“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8.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9.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 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宗法制   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再到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这一时期思想界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B.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

C.君主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D.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

11.“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统治和作为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 ‘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A.朱熹            B.程颐           C.王阳明          D.黄宗羲

12.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具有民主色彩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是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封建社会走向衰落③社会阶级矛盾尖锐④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集权制    C.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

14.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普罗泰格拉

15.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就体育老师的行为议论起来:同学甲说:我们体育老师太狠了,一个动作不对,就罚我们跑20圈。同学乙说:你说的不对,老师这是负责任,不是太狠,是太好了。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A.普罗泰哥拉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6.“德性是人的本性,……(但)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下列主张与上述言论基本一致的是(   )

A.人性本善        B.人性本恶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

17.12、13世纪,以法国为主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出现“大翻译”运动,借助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13世纪后半期新文化萌发之际,意大利学者、诗人以及艺术家多赴法国学习观摩。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古典文化最早在西欧复兴           B.文学是文艺复兴反教会最初的工具

C.中世纪黑暗被东西方文化交流驱散   D.西方近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有承继关系

18.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世幸福

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美德即知识

19.1518年,马丁·路德将罗马教会称为“打着神圣教会与圣彼得旗帜的、人间最大的巨贼和强盗”。他认为: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信徒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相通而成为祭司,无需神父作中介。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

A.肯定了王权高于教权                 B.动摇了上帝的神圣地位 

C.使人们摆脱了宗教束缚               D.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20.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呐喊。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

A.普罗泰格拉——认得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B.薄伽丘——认识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习理性的自由

21.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他主要强调(   )

A.用法律保护人民的自由          B.人民自由不容践踏

C.自由和权利受制于法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2.“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23.人文主义是西方中世纪晚期以来人们的精神追求。启蒙运动高举理性旗帜,把人文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这时的人文主义的本质含义是(  )

A.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B.追求自由,强调平等

C.肯定人性,追求幸福             D.否定教会,信仰得救

24.下列中国古代科技著作中,成书于汉代的是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九章算术》       D.《石氏星表》

25.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变…(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管理

26.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下关于四大发明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孕育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 ③促进了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兴起 ④有助于世界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

A.①② 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这些作品有的描述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生动地反映出市镇平民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个性发展等价值观念的变迁,展现了这一时期广阔的社会风貌。下列文学作品属于这一风格的是(  )

A.《聊斋志异》    B.《红楼梦》    C.《三言二拍》    D.《水浒传》

28.明清之际,中国画一代宗师朱耷题画并赋诗一首:“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权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下列最体现此特点的绘画作品是(  )

A.《女史箴图》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牡丹礁石图》

29.丹皮尔指出“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运用与发明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运用与发明。”下列哪项发明不能印证这一观点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爱迪生发明电灯   C.贝尔发明电话    D.诺贝尔成功研制炸药

30.热播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有这样一个情景“通过太空中虫洞的时候,他们发现飞船上的一个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七年时间”,这一大胆的想象是基于谁的理论(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达尔文的进化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20分,第2题20分,共40分)

31.人文主义思潮注重人的个性,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对近代世界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言论
普罗泰戈拉 

至于神,我既不能知道他们是否存在,又不能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马丁·路德每一个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救罪或全部免罪。每个信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力。 
材料二、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得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出来。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三 

书名作者出版社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熊月之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加林三联书店
《法国论》柏克商务印书馆
材料四、(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和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文主义对近代科学和思想的影响。(6分)    

(3)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在上表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一部?说出你的理由。(2分)

(4)依据材料四,从宗教和政治方面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8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众民之所公举,即为公民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众民所归,乃举为民主,如美、法之总统。——康有为《孟子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董仲舒的建议与顾炎武的观点。(6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董仲舒建议的结果及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指出顾炎武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8分)

(3)概述材料所述三个历史时期儒家思想内涵的演变。(8分)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1-5  BDBDC        6-10 DDDCA           11-15    DBCAA 

16-20 DDBDD        21-25  BABCD        26-30   BCDAB

31.参(1)观点:普罗塔格拉:怀疑神,肯定人(2分)

马丁·路德:强调信仰的自由性,因信称义(2分)

(2)影响:人文主义肯定“人”;提倡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和教育的发展;

人文主义有助于摆脱神学的束缚,形成自由、平等、民主的进步思想,促进了启蒙运动(6分)

(3)选《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理由:启蒙运动是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理论来源

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理由: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选《法国论》;理由:启蒙运动为法国大做了思想准备。(2分,任选其一自圆其说即可)

(4)主要思想主张:

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2分)

政治上: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2分)

说明:冲击了封建主义和教条主义,天赋、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做了思想准备。(4分)

32.参:

(1)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顾炎武认为天子是天下大权的所有者,但应分君权于地方,以突出君权的尊贵。(6分)

(2)结果:董仲舒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影响: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治;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6分)

(3)内涵演变:汉武帝时期,传统的儒家思想得到改造,包含了法家等思想;明清时期的儒学批判地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并赋予时代新内容,使之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19世纪末,康有为把儒家思想与近代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诸观念相结合,使儒家思想近代化。(8分)

文档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皖江高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荀子在《大略》中提到“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据此可知荀子主张A.以礼为本  B.隆礼重法  C.依法治国      D.君主集权2.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B.“兼爱”“非攻”“尚贤”“节用”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D.“吾以是明仁义而爱惠之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