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造纸术的改进是在( )
A. 汉武帝时期 B. 汉元帝时期 C. 汉和帝时期 D. 汉文帝时期
2. 关于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 西汉前期就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C. 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D.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 以下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印刷术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B. 火药将欧洲的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C. 指南针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D. 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4. 下列有关汉字书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统一了文字②知识群体的形成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③天下第一行书的作者是东晋人④张旭是草书“圣手”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5.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最早在( )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代
6. 被马克思称为“变成新教的工具”的一项技术发明是( )
A. 造纸术 B. 火药 C. 印刷术 D. 指南针
7. 培根说:“(中国)有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培根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A. 印刷术 B. 造纸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8. “神舟”七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 )
A. 汉朝 B. 唐宋 C. 元朝 D. 明朝
9. 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 )
①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
③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下列哪一幅书法作品最有可能出自柳公权之手( )
11. 下列关于山水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水画顾名思义,就是以名山大川为描绘内容 B. 一般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C. 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讲究布局构图D. 写景是山水画的灵魂
12. 下列关于文人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是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形式 B. 在创作上强调群体表现
C. 反映传统中国画注重布局的特点 D. 追求抒情写意的风格
13. (2008·海南)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
A. 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 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 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 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14. 《诗经》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三部分,但不包括( )
A. 《风》 B. 《雅》 C. 《颂》 D. 《骚》
15. (2009·山东淄博)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称颂。下列名句相对应的文学体裁是( )
①“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 楚辞宋词唐诗汉赋 B. 汉赋唐诗宋词楚辞
C. 楚辞唐诗汉赋宋词 D. 楚辞唐诗宋词汉赋
16.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繁荣的时代,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 封建经济繁荣 B. 民族关系融洽
C. 科举制度发展 D. 宗教宽松
17. “诗仙”是对下列哪位诗人的美誉(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柳宗元
18.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发展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 集权不断加强 D. 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19. 宋词繁荣的原因有( )
①商业繁荣②市民数量的增加③长短句便于抒发感情④诗的衰落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0. (创新题)有一种中国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下面四幅作品中,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21. 两宋著名的词人中,风格相近的是( )
A. 柳永和李清照 B. 苏轼和柳永
C. 辛弃疾和柳永 D. 李清照和苏轼
22. 郭沫若先生为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历史名人是( )
A. 苏东坡 B. 李清照 C. 辛弃疾 D. 陆游
23. 科举制始于唐朝,但到了明清时期,却成为文化发展的障碍,清前期的一部小说就此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它是( )
A. 《红楼梦》 B. 《醒世恒言》 C. 《儒林外史》 D. 《聊斋志异》
24. 下列作品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史实的是( )
A. 《三国演义》 B. 《水浒》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25. 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 )
A. 古代散文的发展 B. 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
C. 描绘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出现 D. 明清小说的繁荣
二、 非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26.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里程碑,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1863年1月28日致恩格斯的信
材料三 与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的同时,明清时期在其他文化方面却有了许多新的发展。
——《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回答:
(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些杰出人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仔细观察材料中的图片,试以造纸术、印刷术说明。
(2)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并作了突出的贡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试以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为例说明。
(3)材料三中提到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时代特征,分析“新发展”的原因?
2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趋势。
请回答:
(1)在绘画、文学方面各举三例说明世俗化趋势的表现。
(2)简要分析文学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的原因。
专题测评二
13. D解析:本题考查京剧的形成。京剧是在融合多种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形成的。
14. D解析:《诗经》包括三部分内容:《风》、《雅》、《颂》,故选D。
15.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体裁及代表作品的掌握,依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可知分别为汉赋、唐诗、宋词、楚辞。
16. C解析:唐代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直接原因而言,应是科举制度的发展,尤其是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促进了诗歌的繁荣。A项为根本原因,B、D两项为推动因素。
17. A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诗仙”是指李白。
18. B解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是与商品经济发展分不开的,其形式不断创新也反映了城市经济的不断繁荣,文学艺术的发展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19. C解析:宋词的繁荣与诗的衰落没有关系,④应该排除。
20.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绘画特征的了解,根据材料所述应符合文人画的特点,对应图片,符合文人画的应为D项,A、B两项为民间风情画,C项为西方绘画作品。
21. A解析:柳永和李清照属于婉约派,苏轼和辛弃疾属于豪放派。
22. C解析:从材料“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句中可知是一位继苏东坡之后的豪放词人,“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体现了其生活在南宋却对北方故土沦丧非常伤感,由此判断这一历史名人是辛弃疾。
23.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小说内容的了解。
24. D解析:本题考查对明清小说的掌握情况。
25. A解析:B、C、D三项都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有关。
26. (1)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最早的纸,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扩大了原料来源,节约了成本,促进了纸的应用和传播;唐朝开始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期毕升创制了泥活字,将印刷术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提高了效率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①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开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②火药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推动了资产阶级的进行,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③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推动了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开拓,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总之,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
(3)新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为文学主流;西学东渐。
原因:君主统治日趋腐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业城市繁荣与发展;市民阶层的增加。西方科技领先于中国;西方传教士以科技、教学手段进行传教。
27. (1)绘画方面:《清明上河图》专门描绘市井生活;木刻版画使小说、剧本更加有趣;出现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年画、剪纸画等。文学方面:北宋柳永长期混迹于市井下层,其词作体现了太平气象下繁华多彩的都市风情;宋代“话本”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三言”“二拍”等作品对市民商人阶层作了形象、深刻的描述。
(2)原因: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文化逐渐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