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群构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20:58:40
文档

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群构建

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群构建一、二、专业群构建思路与基础近年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引发了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今年,先后颁发了《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同时,湖南省也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的发展战略,颁发了《湖南省关于鼓励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推荐度:
导读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群构建一、二、专业群构建思路与基础近年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引发了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今年,先后颁发了《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同时,湖南省也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的发展战略,颁发了《湖南省关于鼓励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群构建

一、

二、专业群构建思路与基础

近年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引发了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今年,先后颁发了《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同时,湖南省也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的发展战略,颁发了《湖南省关于鼓励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应用开发、大数据应用开发、智能设备嵌入式软件开发,工业应用软件等许多新的职业岗位,信息技术人才需求巨大。

群内专业分别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技术上有交叉性、连续性、耦合性,专业聚集,可提高资源的共享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群内专业集约、协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构建信息技术专业群势在必行,我们的专业群构建思路是:

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为导向,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从软件开发、软件运维、软件应用三个维度,集聚、共享、创新,构建软件技术专业为核心,移动应用开发等6个专业支撑的三维一体的信息技术专业群。

三维一体是指:

群内两个专业主要面向平台软件的部署、安装、运行、维护;

三个专业主要面向游戏软件、移动应用软件、嵌入式应用软件、通用应用软件开发;

另外两个专业主要面向大数据工具软件和行业软件的应用。

群内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同、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度高。

群内专业建设基础良好,软件技术专业,是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是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省级精品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有教师专业教学技能认证培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其它专业作为专业

二、专业群建设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

优化专业结构,全面对接湖南战略型新型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集聚、共享、创新,实现群内专业集约、协同发展,创建省内具有特色和示范作用的专业群;

提升服务能力,打造湖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推动湖南“信息化”和“数字湖南”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坚持“4+1+1”的教学组织模式,确保实践教学课时达60%;

推行“多证书”制,确保毕业生“双证书”获证率100%;

校企深度融合,建设科职软件园,构建“双园轮换,工学迭代”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目标是:

建设专业群基础平台共享课程10门,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名师课堂3门,省级慕课2门,建设11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扩充项目案例库,建立4+1+1实训教学体系,推行模块式教学模式,构建项目化模块式专业群课程体系。

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目标是:

加强“一专多能”教师培养,实现双专业教师100%;

跨专业组建7个应用技术研发团队,实现教师协同创新发展;

培养专业群带头人3名,专业带头人5名,正高职称教师6名,“双师素质”教师达100%,兼职教师比例达1:2,建设协同创新、双师结构国家级教学团队。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具体目标是:    

新建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室6个;新增共享型校外实训基地12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融入职业文化;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实训室项目开出率达100%。

专业群发展机制建设的具体目标是:

与6家企业深度融合,共建“移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研发中心”。校企共建“信息技术培训中心”,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力争年培训3000人次。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指标评价学生,以多元评价结果考核教师。

专业群建设思路

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立新技术、新岗位发现机制,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群;

校企深度合作,构建“双园轮换工学迭代”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模块式教学模式”,构建项目化模块式专业群课程体系;

通过“引、聘、送、下、带”等途径,建设协同创新、双师结构国家级教学团队;

按照“工作环境真实,工作压力真实,工作任务真实,工作管理真实”的原则,建设共享互补的专业群校内外实训基地。

三、专业群建设内容与措施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企共同成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类职业岗位的调研,分析群内专业的共性与差异性,设计专业群基础模块和专业核心模块。

加强与长沙高新区产业园合作,在“4+1+1”的教学组织模式下,构建“双园轮换,工学迭代”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双园”是指校园和产业园,“双园轮换,工学迭代”是指在校园和产业园间进行多次工作和学习的轮换。

推行“双证书”制度,建立多元质量评价体系

专业群毕业生“双证书”获证率达100%,“多证书”获证率达40%。

利用世界大学城等信息化平台,构建以用人单位为主,行业专家、第三方评价机构、校友参与的开放、多元的评价系统。

构建项目化模块式课程体系

成立由企业专家与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体系开发团队;

建立课程体系开发、反馈、更新机制;

建立项目案例库,将项目案例融入课程体系。

信息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

薇课程类别

肆课程

羃人文素质模块

螈思政、大学语文、大学数学、大学英语、互联网思维、信息检索与演讲

莆专业基础模块

肆计算机英语、计算机数学、操作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设计、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Web应用开发

莄专业模块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11门核心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将2门建成慕课,发布到世界大学城和网络学习平台;

遴选10个技术上跨专业的真实项目,通过解构重构,形成学期项目案例和综合实训案例。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构建“4+1+1”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课时比例达60%。

按照软件企业的文化与管理理念,校企共同制订和完善《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度》等7个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图2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到软件企业挂职锻炼、出国访学、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途径,培养专业群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

通过IT企业顶岗实践、技术兼职、境外学习、职业教育理论培训、应用技术研究等途径培养骨干教师,以骨干教师为主,组建应用技术研究团队。

加强兼职教师教学和教研能力培养;

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课时达50%;

兼职教师比例达1:2。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新建移动应用生产性实训室、大数据应用生产性实训室、云技术生产性实训室等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室6个。新增创博龙智等校外实训基地12个。科职软件园新引进业务领域至少涵盖3个专业的企业10家,新组建教师工作室、学生创业公司各10家。

专业群建设机制构建

措施:建立校企“互兼互聘”机制;校企共建“移动应用研发中心”、“云计算技术与大数据研发中心”;校企共建“信息技术培训中心”。

教学管理机制建设

严格执行三级督导制和教学文件检查制度;坚持考核绩效化。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学生以职业能力考核为核心,教师以学生学习效果考核为依据。

利用世界大学城等信息化平台,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社会、家长和毕业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动态调整专业教学。

四、预期效益

通过建设,将产生如下效益:

1、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87%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8%以上;

2、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年完成应用技术项目不少于10项,到款40万元以上,年培训各类人员3000人次。

3、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专业群建设成果,将为省内同类专业群建设提供范例。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工作小组,负责专业群建设工作的实施及考核工作。

(二)机制保障

根据学院有关管理办法,加强专业和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建设。

(三)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和社会对专业群建设的支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文档

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群构建

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群构建一、二、专业群构建思路与基础近年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引发了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今年,先后颁发了《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同时,湖南省也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的发展战略,颁发了《湖南省关于鼓励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