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保护环境》教学设计
昆明市第二十一中 宋菲
一、设计理念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
生存教育部分以“了解生存环境,学习生存技能,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质量”为主线,其中第6、7课讲的是人生存的条件,第6课“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外部条件,即和谐美好的环境对生存的重要性,在生存环境教育方面,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除了强调人的生存要依赖自然环境外,还强调了人的生存也离不开和平、安宁、有序的社会环境,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白,自然环境为人的生存提供了可能,而社会环境则为人的价值实现提供保证。所以我们要珍惜当前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二、认知目标:
1、知道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生存环境是生命发展的基础。
2、了解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人类的生存,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了解公平、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发展。树立建立美好家园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的意识。
三、情感目标:
1、能在生活中自觉表现出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
2、不做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事,课后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劝阻别人不要污染环境。
四、课前准备:
1、了解我国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及事件。
2、 师生了解自己生活地区的环境状况。
3、 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 教学设计 | 学生活动 | |
课前准备 | 1、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我国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及事件。 2、了解自己生活地区的环境状况。 | 布置学生课前调查, 了解环境污染及人们忧虑的程度。
| |
课 中 实 践 | 1、 激发情感,导入话题 | (1)向同学们介绍美丽的家园——地球 (2)展示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及各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 | 教师演示课件,展示从宇宙中拍摄到得地球的照片,师生对话,感受地球母亲带给我们的温暖。 |
2、展开遐想,情感发展 | (1)展开想象,了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取之于大自然。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 ——郭沫若 《地球 我的母亲》 (2)同桌讨论 (3)老师小结 | 学生从诗歌入手,展开想象,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 |
3、了解现状,情感体验 | (1)学生汇报课前调查情况 (2)教师投影有关图片 (3)师生谈感受 | 学生出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照片、实物(污水、一次性碗筷、废旧电池等)汇报调查结果。教师帮助展示相关图片。 | |
4、设计方案,情感升华 | (1)学生设计环境保护方案 (2)交流汇报 | 学生自由组合选择环境污染的某一方面设计一份环保方案,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 |
5、提出希望,情感延伸 | 教师提出希望
| 课后实践 | |
课后实践 | 教师提出希望: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 学生实施环保方案 |
注:第一课时可以围绕课文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思想,学文明理。同时,完成课后讨论题。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来思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讨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了解我们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思考我们如何保护环境。
第二课时是进行“思考与练习”部分的“实践调查活动结果交流”“环保行动方案设计”和“自我反省”活动。特别要指出的是教师在第一课时教学时,要布置学生课后完成“思考与练习”的第二题,准备第三题和第四题从而保证第二课时的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
反思: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要通过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目的是达到指导人们的行为,做好宣传工作是教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