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16:40
文档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单元围绕“秋天”为专题组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秋天里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在秋天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本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本单元还包含“习作”及“语文园地”,其中“语
推荐度:
导读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单元围绕“秋天”为专题组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秋天里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在秋天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本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本单元还包含“习作”及“语文园地”,其中“语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单元围绕“秋天”为专题组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秋天里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在秋天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本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本单元还包含“习作”及“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版块。

1.认识37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正确读写“水泥、亮晶晶、图案、排列、规则、迟到、颜料、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默写《山行》。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秋季景色的美好。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描写景色的句子的作用,从中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2.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3.体会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4.边读边想象作者是怎样运用自己的语言把秋天的美丽独特描写出来的。

课时安排

4.《古诗三首》………………………………………… 3课时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课时

6.《秋天的雨》………………………………………… 2课时

7*.《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

习作·语文园地………………………………………… 2课时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学习古诗,要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秀延学区教学设计

课   题

识字 1.场景歌

主备人陈莉
课   型

新   授

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 指导学生认识“滩”“艘”等7个认读字,会写“园“孔”等10个会写字。认识数量词描绘的场景。

    2.学习生字,写好“群、旗、铜”三个字。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滩”“艘”等7个认读字,会写“园“孔”等10个会写字。认识数量词描绘的场景。

学习难点    学习生字,写好“群、旗、铜”三个字。

学具教具课件、实物展台。 

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1、谈话导入

  (出示画面:小木屋、林荫道、小牧场)

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你会用数量词分别形容一下这些地方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更多的数量词,认识更多的场景。

    二、指导看图,认识场景

1.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谁能用一个词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地方的场景?每个小节有几个数量词?写了那几件事物?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分别出示场景图:海边的美景、田园风光山区美景、学生活动场景。让学生结合图画,结合生活积累,认识场景。每个小节介绍了四个数量词,四个事物。

海边的美景:数量词:一只、一片、一艘、一条

事物:海鸥、沙滩、军舰、帆船

    美丽的田园风光:数量词:一畦、一块、一方、一座

事物:秧苗、稻田、鱼塘、花园

山区美景:数量词:一道、一孔、一丛、一群

事物:小溪、石桥、翠竹、飞鸟

学生活动场景:数量词:一面、一把、一群、一片

事物: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

    三.图文对照,识字识词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么多生字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

1.分别出示,逐行认读。

滩、军、舰、帆、巾、铜、领、孔、园

    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行试读,教师指名读。

    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滩、军、舰、帆、巾”都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铜、领、孔、”的都是后鼻音;“园”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让学生借助图画认识词义。

可在图上认一认,说一说有关事物的特征。

     2.反复朗读,巩固读词。

     好了,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

     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请小朋友开火车读,好吗?

   四、写字指导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生字“群、旗、铜”。

2.出示“群、旗、铜”动画笔顺。

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4.教师巡视并进行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5.投影展评,进行写字修正。

    

分别出示场景图:海边的美景、田园风光山区美景、学生活动场景。让学生结合图画,结合生活积累,认识场景。每个小节介绍了四个数量词,四个事物。

教师范读或领读

学生自由读

指名领读

小组内开火车读

达标检测     1.你能写出带有下面偏旁部首的字吗?看谁写得多。

     写带有“钅”的字:(   )(   )(    )

     写带有“阝”的字:(   )(   )(    )

     2.查查词典,搜集带有数量词的词语,写在下面。

                                                        

                                                        

  

课后作业

   识字、写字。

板书设计

场景歌

群、旗、铜

秀延学区教学设计

课   题

识字 1.场景歌

主备人陈莉
课   型

新   授

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说出数量词并利用数量词说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学习重点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学习难点    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说出数量词并利用数量词说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 出示数量词语:一只、一片、一艘、一条、一畦、一块、一方、一座、一道、一孔、一丛、一群、一面、一把、一群、一片

    2.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 

    二、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读法指导。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四个场景图,如果你想真正看到大自然的美,那还需要细心地看一看,用心地想一想。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

介绍边读边展开想象的读书方法。提示:

   你会用这些量词再来修饰什么事物?仿写一下。

    3. 逐行指导。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指导重点: 

    (1)第一行:这组是写海边的美景。

我还会仿写短语:一(只)小鸟   一(片)树叶      一(条)毛巾

   (2)第二行:这组是描写美丽的田园风光。我还会仿写短语:一(畦)菜苗     一(块)红布    一(方)山水     一(座)大山

   (3)第三行:美丽的山区风景。我还会仿写短语:一(道)数学题   一(孔)山洞   一(丛)青草    一(群)大雁

   (4)第三行:学生活动的场景。我还会仿写短语:一(面)镜子   一(把)小刀  一(群)山羊    一(片)树叶

    4.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5.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6.当堂背诵。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当堂背诵。

    三、开放课堂,语言实践

    采用多种途径,用描写四季的词语造句和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些场景,进行语言运用交流练习。

1.练习造句

   (1)自己从课文中找一个数量词短语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最好。 

   (2)指名造句,评议。 

   (3)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 

    2.看图说话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踊跃,但还觉得不过瘾,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 多媒体课件出示四幅场景图。 

   (1)同学们能不能按顺序说说,你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自说、同桌说、指名说。

   (2)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 

   (3)说了这么多的大自然的美景,你想发出什么赞叹?  就把这句赞叹句作为文章的结尾。 指名说,比赛说。

认读生字,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

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 

达标检测 

  1.搜集表示数量的词语。

   2.说一说,看谁说的多:

   一(  )鱼塘    一(  )稻田    一(  )石桥    一(  )翠竹

板书设计识字1

一只、一片、一艘、一条        海边美景

一畦、一块、一方、一座        田园风光

一道、一孔、一丛、一群        山区景象

           一面、一把、一群、一片           学生活动

秀延学区教学设计

课   题

识字 2.树之歌

主备人陈莉
课   型

新   授

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 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学习难点    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学具教具课件、实物展台。 

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冬天光着头 春夏长绿发, 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猜一植物)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填空:本课讲了       种树,分别是                      。

    三、认读生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

    (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2)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

(3)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

    (4)梧桐:“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

    (5)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

(6)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

    (7)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

(8)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à”一边生长在哪里?(耐寒长在北疆)

(9)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

(10)金桂:金桂树的特点是?(开花满园香)

2﹒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掌握偏旁。

   1.识记生字:

  (1)杨 壮 桐 枫 松 柏 棉 杉 化 桂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壮、杉”为翘舌音,“松”为平舌音,读 “sōng”。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

    (1)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注意:所有带“木”字的字,第四笔撇都变成点。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5)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壮”的右边是“士”,不是“土”;“化”的第三笔是撇,不是竖弯钩。)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所有含有“木”字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字音,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桐”是“木+同”,“化”是“亻+匕” 。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杨”是“扬”换掉“扌”加“木”。

达标检测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树,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杨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 木棉 水杉  桂树 榕树壮  活化石

课后作业

   识字、写字。

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 壮 桐 枫 松 柏 棉 杉 化 桂

壮、杉、化

杨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 木棉 水杉  桂树 榕树壮  活化石

秀延学区教学设计

课   题

识字 2.树之歌

主备人陈莉
课   型

新   授

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学习重点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学习难点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学具教具课件、实物展台。 

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树。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说说你知道的树还有哪些? 介绍自己知道的树。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树的一些趣事。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小组合作学习:儿歌中,哪些字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2.指导读读儿歌。

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3.说一说。

 这些树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就好了。

4.指导读儿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

(3)学习第一句:了解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教师重点讲榕树。 榕树:原产于热带亚洲。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榕树高达30米,可向四面无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

   (4)学习第二句:认识三种树:枫树、松柏。

①枫树是什么颜色的?从哪儿看出?

(枫树是红色的,从“枫树秋天叶儿红”看出。)

②“松柏四季披绿装”说明了松柏的什么特点?

 (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特别是冬天不怕冷,依然苍翠挺拔。)

   (5)学习第三句:认识两种树:木棉、桦树。

 从这句话,我们得知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木棉喜欢生长在温暖的南方,桦树生长在寒冷的北疆。)

    学习第四句:认识三种树:银杏、水杉、桂花树。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能活到一千多岁,是树中的老寿星。

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这些树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就好了。

自己再轻声读

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达标检测 

  比一比,组词。

      桐(    )    柏(    )   桂(    ) 

      洞(    )    伯(    )   挂(    )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些树都是小朋友们比较熟悉的,我国的树木还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树,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

板书设计

2 树之歌

                    杨树    榕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

                        木棉    桦树

银杏 水杉  桂花

秀延学区教学设计

课   题

识字 3.拍手歌

主备人陈莉
课   型

新   授

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世、界”等 13个生字;正确书写“歌、深”等 10个字。

    2.正确认读“孔雀、锦鸡、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深处、熊猫、朋友”等词语。

学习重点正确认读“世、界”等 13个生字;正确书写“歌、深”等 10个字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读“孔雀、锦鸡、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深处、熊猫、朋友”等词语

学具教具课件、实物展台。 

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小动物,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精彩的动物世界去看一看。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1)欣赏各种动物在不同环境活动的场面,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说说自己看到了哪些动物。   

   导语:多么广阔、美丽的大自然啊!动物们有的在空中自由飞翔,有的在地上快活地奔跑,有的在水里无忧无虑地玩耍。他们生活的可真幸福啊!今天,老师从美丽的大自然中邀请了8位美丽的客人来咱们班做客,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美丽的客人吧!   

    二、看图、读词、识字   

1.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猛虎、黄鹂、百灵、熊猫。

看图片,认识动物: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猛虎、黄鹂、百灵、熊猫。  

2.出示词语,图文对照,认读词语,与动物打招呼如“孔雀,你好。”     

    导语:美丽的客人走了,它们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我们牢牢记住它们的名字吧!   

3.歌、丛、深、处、六、熊、猫、九、朋、友

出示生字,识记生字“歌、丛、深、处、六、熊、猫、九、朋、友”。   

   (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2)开火车读、齐读。

   (3)正音,指导:“深、处”为翘舌音,“丛”为平舌音,读 “cóng”。

   (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歌、深、九”

   (1)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2)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师点拨:“歌”的部首是“欠”,不是“攵”;“深”的右边不是穴宝盖,少了一点;“九” 的第二笔是竖折弯钩。)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三、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  

   3分小节展示朗读。   

    4.评价。   

    5.课件出示(拍手歌)练读。 

   (1)自由模仿练读。   

   (2)男女分小节接力读   

   (3)师生拍手加动作表演读。   

   (4)自由练读,说说读了拍手歌,你知道了什么?

课堂小结

大家说得太好了,大小动物都有家,人和动物是朋友,我们人人都应该关心动物,保护动物。

    

今天,老师从美丽的大自然中邀请了8位美丽的客人来咱们班做客,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美丽的客人吧!  

(1)自由认一认,读一读。   

   (2)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认读。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歌”是“哥+欠”,“熊”是“能+灬”,“猫”是“犭+苗”,“朋”是“月+月”。

还有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两个人走独木桥”就是“丛”。

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汉字。

     xiónɡ māo   shēn chù   pénɡ you 

(       ) (       )(       )

课后作业识字、写字。
板书设计                  

                        拍手歌

 歌、丛、深、处、六、熊、猫、九、朋、友

秀延学区教学设计

课   题

识字 3.拍手歌

主备人陈莉
课   型

新   授

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2.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学具教具课件、实物展台。 

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说说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动物就藏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

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 认识“拍手歌”。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拍手应和。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

2.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

1. 画一画,找一找。

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一组词语: 

(1)认读后重点指导认识“隹”。让学生观察“雀、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

    (这三个字都有“隹”字。)

(2)你还还知道哪些字部首是“鸟”或“隹”的字。

    (鸟字部:鸭、鹅;隹字部:雕、难、雅等)

     四、拍手游戏,品读课文。

     1. 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

     2. 同桌拍手互读。

     3. 全班拍手对读;教师引读。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动物世界很新奇”,体会诗歌的节奏。

    五、整体把握,练习说话。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第 1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

     2.学生思考后交流。

     3.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

   (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2)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有美丽的大自然。

    

    认识“拍手歌”。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拍手应和。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

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

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与鸟类有关。

达标检测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隹:(    )(    )(    )

   鸟:(    )(    )(    )

课后作业词语,课文。
板书设计               

                        3 拍手歌

                      鸟   隹

                    我们要爱护动物。

秀延学区教学设计

课   题

识字 3.田家四季歌

主备人薛娜
课   型

新   授

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 17个生字;正确书写“季、吹”等 9个字。

    2.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词语;正确读写“播种、施肥、插秧”等8个词语。

学习重点正确认读“蝴、蝶、麦、苗”等 17个生字;正确书写“季、吹”等 9个字。

学习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具教具课件、实物展台。 

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大国。我国从南到北,种植农作物不一样,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也不一样。关于我们这儿四季的农事你又知道有哪些?

    学生讨论交流。

     2.告诉学生,本文就是介绍江南地方的农事活动。

    

    二、  检查预习

 1.图片中,江南的四季农民伯伯做什么农事活动?

 学生试说:春天里除草,夏天里采桑,插秧,秋天里收稻谷。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

四季  施肥   辛苦  农事忙   春风吹  归来  一年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出示:

蝴蝶  麦苗  蚕桑 打谷场  喜洋洋  虽然  戴月光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舌音“桑、虽”,后鼻音“场、洋”。

3. 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

(2)指名朗读课文

①指名读第1节,其他同学端好书,仔细听读对了吗?

 还要注意读好长句子“花开/草长/蝴蝶飞”的停顿节奏。

长句子“花开/草长/蝴蝶飞”读准停顿和节奏,加点的字重读。

②指名读第2节

这里的“勤耕作”能读准吗?出示长句子“采了/蚕桑/又插秧”能读通顺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

3指名读第3节,出示长句子:“谷/像/黄金/粒粒香”自由读,指名读。注意读通顺。

长句子:“谷/像/黄金/粒粒香”。读准停顿和节奏,加点的字重读。

4名读第4节。

这一节来看看多音字“了”在这里读“liǎo”是“完,结束”的意思,另外,还有一个读音“le”练一练,读给同桌听。

   (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4.指导书写生字。

(1)肥  辛 年仔细观察字形结构。“肥”字第五笔是横折,第八笔是竖弯钩。“辛”三横中最长的是第二横,最短的是第三横。“年”字第四笔与第五笔不要连在一起写。

(2)教师范写“肥  辛 年”,

(3)指导书写“辛、肥、年”,重点指导“肥”字第五笔是横折,第八笔是竖弯钩。“辛”三横中最长的是第二横,最短的是第三横。“年”字第四笔与第五笔不要连在一起写。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今天,我们来学习《田家四季歌》。

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翘舌音“吹”,后鼻音“农、忙、”,前鼻音“年”。

大家看这个字“嫩”是前鼻音“nèn”,不要读成“nèi”;注意儿化音“桑叶儿”谁来读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达标检测  

    麦苗   采桑  农事 打谷  辛苦     

1.农民伯伯一年四季都在(    )地忙(   )。

2.江南的农民,春天忙着给(   )除草,夏天忙着(   )、插秧,秋天忙着(     )

课后作业识字、写字。
板书设计                  

  4田家四季歌

除草 采桑 插秧 收稻谷

肥 辛 年

秀延学区教学设计

课   题

识字 4.田家四季歌

主备人陈莉
课   型

新   授

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能读出儿歌的节奏,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

学具教具课件、实物展台。 

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四季  春风吹  农事忙   辛苦    一年  归来   蝴蝶   麦苗  

 采桑   打谷场  虽然  喜洋洋

  

   3.齐读或背诵儿歌。

   4.继续学习《识字4  田家四季歌》。

    二.初读儿歌,领悟感知。

1.出示课文画面。

教师随机简介。这么有趣的儿歌,你想好好朗读一下吗?

2.出示课文:

    三.精读儿歌,学习四个季节的主要农事活动。

    1.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探究第1小节:春天麦苗儿多嫩,桑叶儿多肥。    

(1)春天里庄稼怎么样了?(麦苗儿多嫩,桑叶儿多肥。)

(2)想一一下春天江南一带该有什么农事活动?(除草)

探究第2小节:采蚕桑、插秧。

(1)夏季里人们都忙着做什么农事活动?(采蚕桑、插秧)

(2)“早起”的反义词是什么?(晚睡)

(3)夏天里人们很忙碌,用“____”画出相应的词句。

 ①“又”字说明人们很忙碌,采蚕桑又忙着去插秧,一刻不得闲。

 你能不能用“又”写一句话?

 讨论交流,全班展示。

 ②“早起勤耕作”,“戴月光”,也说明人们起早贪黑地干活。

 ③在夏天里,人们还有什么农事活动?(割麦子)

 探究第3小节:谷像黄金粒粒香。

(1)秋天到了,庄稼怎么样了?

(稻子成熟了,谷子也成熟了。)

(2)找出本节的一个比喻句,找出本体和喻体。

“谷像黄金粒粒香。”这里把谷粒比作黄金。说明谷子的金黄美丽,还说明粮食的珍贵,来之不易。

(3)面对丰收,人们的心里怎么样?(高兴)从哪里看出?(心里喜洋洋)

 探究第4小节:新制棉衣暖又轻,大家笑盈盈。

(1)从哪里看出人们生活富足安乐?

(从“新制棉衣暖又轻”,看出人们吃得饱,穿得暖。“大家笑盈盈”看出人们又清闲、满足。)

 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安乐、闲适。

  

    四、开火车学新词。

1.词语: 播种  施肥  插秧  耕田  

         采桑  除草  割麦  打谷

    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读错了,火车火车请停下。修理员来帮着修一下。

   (1)横着开火车。

   (2)竖着开火车。

   (3)开双轨列车,看谁开得快。

   (4)开双轨列车,先读读字音,再说一句话。

    3.各种方式读。(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之间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1.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师范读,生自由读,指读本节,读出人们的忙碌和辛苦。

“喜洋洋”是ABB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乐呵呵、乐哈哈、美滋滋、气呼呼等)自由读,指读本节,读出人们的丰收的喜悦。

指导朗读全文:

    (1)范读儿歌,注意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

    (2)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老师和同学指点。 

(3)男女生赛读,齐读。

达标检测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春天             一年农事了

夏天             稻上场

秋天             花开草长

冬天             采桑插秧

课后作业词语,课文。
板书设计4 田家四季歌

除草 采蚕 插秧 割麦  打谷

播种  施肥   耕田

秀延学区教学设计

课   题

语文园地二主备人陈莉
课   型

新   授

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部首查字法,掌握查字步骤。 

学习重点学习部首查字法
学习难点    掌握查字步骤

学具教具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 

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二”的内容。二、查字典

板块一:查字典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呀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1.读一读,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读书时,没有拼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的读音。如以“狐”为例。

1.下面我们就来介绍怎么用部首查字法查出“狐”字的。

第一步:先确定“狐”字的部首是“犭”,再数数“犭”的笔画,共三画。

第二步:在“部首目录”里“三画”中找部首“犭”和所在的页码。

第三步:按页码,在“检字表”中找“犭”,再数“狐”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的位置找到“狐”字和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按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找到“狐”字了。

2.查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第几页。

艹(    )   糸(     )

⺮  (     )   酉(    )

以“艹”为例,先数数“艹”的笔画,共三画。

再在“部首目录”里“三画”中找部首“艹”和所在的页码33页。

同样的方法查出“糸”所在的页码是“93页”,“⺮ ”所在的页码是“页”,“酉”所在的页码是“96页”。

3.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有几画。

“葡”去掉部首“艹”后,还剩下9画,“紫”去部首“糸”后还剩6画,“狸”去部首后还剩下7画,“笨”去部首后还剩下5画,“酸”去部首后还剩下7画。

4.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就按照部首查字法的步骤,依次查出:这个字的部首,除去部首多少画,该字所在的页码,查到后找到读音是什么就可。

用部首查字法查出儿歌中的不认识的字“葡、萄、紫、狐、狸、笨、酸”。

   

1.读一读,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读书时,没有拼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同样的方法查出“糸”所在的页码是“93页”,“⺮ ”所在的页码是“页”,“酉”所在的页码是“96页”。

达标检测

用部首查字法查出儿歌中的不认识的字“葡、萄、紫、狐、狸、笨、酸”。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会了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认识的字,并能够熟练使用。
课后作业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不认识的字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部首查字法

秀延学区教学设计

课   题

语文园地二主备人陈莉
课   型

新   授

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名言佳句,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2.阅读短文,认识十二个月花名。 

学习重点

通过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名言佳句。

学习难点    阅读短文,认识十二个月花名。

学具教具    教学课件

学习活动学法指导备注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二”的内容。

二、读一读,记一记

板块二:日积月累

诵读名言佳句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1)自己借助拼音把诗句读通顺。重点指导读准“皆、畦、韭、忠、济”。

(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读读想想

再读佳句,想一想这些对联是写的什么意思?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是说山水的美丽,以及对书法、绘画、写作的重要性。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说一畦韭菜已经绿了,连绵十里的稻子花开正香。出处是清代曹雪芹的《菱荇鹅儿水》。

“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将忠诚,厚道的道德品质世世代代传下去。或具有忠诚,厚道的道德品质的家庭,能够长久地绵延下去。

读出韵味

这些名言佳句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

①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②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③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熟读成诵。

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三、我爱阅读

板块三:我爱阅读

1.读通顺儿歌《十二月花名歌》(见教材P27)

注意注音的字,读准确;再把儿歌读通顺。

2.思考问题

(1)自己借助拼音把儿歌读通顺。

(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3)儿歌中分别介绍了1——12月每个月的什么代表花名?

读儿歌,从文中找出答案:

一月山茶花,二月迎春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花,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七月茉莉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花,十一月水仙花,十二月梅花。

3.读出节奏

重点读好:“牡丹、榴、茉莉、芙蓉”等。

正月/山茶/满盆开。二月/迎春/初开放。 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茉莉/花如雪,八月/桂花/满枝香,九月/菊花/姿百态,十月/芙蓉/正上妆。冬月/水仙/案头供,腊月/寒梅/斗冰霜。

4.读出韵味

(1)可以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读。还可以两人合作读。

(2)重点读好:“牡丹、榴、茉莉、芙蓉”等。

(3)还可以两人或小组表演读。

(1)自己借助拼音把诗句读通顺。重点指导读准“皆、畦、韭、忠、济”。

(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1)自己借助拼音把儿歌读通顺。

(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3)儿歌中分别介绍了1——12月每个月的什么代表花名?

达标检测学生读熟练儿歌
课堂小结时间过的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我们这节课学会了认识了古诗,积累了很多的名言佳句,学会了读和演儿歌。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
课后作业背诵儿歌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对联  《十二月花名歌》 

文档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单元围绕“秋天”为专题组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秋天里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在秋天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本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本单元还包含“习作”及“语文园地”,其中“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