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儿烧伤护理常规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16:30
文档

小儿烧伤护理常规

小儿烧伤的护理常规小儿最常见的是热液烧伤,其次为火焰烧伤、电烧伤或化学烧伤。一旦发生烧伤,不仅威胁小儿生命,而且影响其躯体成长和心理健康。【特点】1.小儿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轻微感染可引起高热。而且其皮下脂肪少,体温容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2.小儿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容易引起高热、惊厥和呕吐。3.小儿皮肤薄,同样热力致伤,程度要比成人严重。4.小儿呼吸功能较成人差,肺泡发育至2岁才健全。小儿气管管径小,易引起梗阻或通气障碍,对氧的耐受力较差。5.小儿相对血容量较小,容易发生休克。6.2
推荐度:
导读小儿烧伤的护理常规小儿最常见的是热液烧伤,其次为火焰烧伤、电烧伤或化学烧伤。一旦发生烧伤,不仅威胁小儿生命,而且影响其躯体成长和心理健康。【特点】1.小儿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轻微感染可引起高热。而且其皮下脂肪少,体温容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2.小儿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容易引起高热、惊厥和呕吐。3.小儿皮肤薄,同样热力致伤,程度要比成人严重。4.小儿呼吸功能较成人差,肺泡发育至2岁才健全。小儿气管管径小,易引起梗阻或通气障碍,对氧的耐受力较差。5.小儿相对血容量较小,容易发生休克。6.2
小儿烧伤的护理常规

小儿最常见的是热液烧伤,其次为火焰烧伤、电烧伤或化学烧伤。一旦发生烧伤,不仅威胁小儿生命,而且影响其躯体成长和心理健康。

【特点】

1.小儿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轻微感染可引起高热。而且其皮下脂肪少,体温容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

2.小儿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容易引起高热、惊厥和呕吐。

3.小儿皮肤薄,同样热力致伤,程度要比成人严重。

4.小儿呼吸功能较成人差,肺泡发育至2岁才健全。小儿气管管径小,易引起梗阻或通气障碍,对氧的耐受力较差。

5.小儿相对血容量较小,容易发生休克。

6.2岁以下小儿肾功能未发育完善,尿稀释和浓缩功能较差,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的紊乱。

7.小儿代谢快,营养需要比成人多,口服营养难以满足需要,且胃肠道功能容易发生紊乱,护理时尤其要注意。

8.小儿对药物耐受性差:如氨茶碱易引起中枢兴奋;吗啡对中枢有抑制作用,氯霉素易引起中毒;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易引起肾脏和听力损害。对巴比妥类耐受则比成人好。

【小儿烧伤面积、深度评估和严重程度分类】

1.小儿烧伤面积估计

(1) 中国新九分法

部位面积%

头面颈部9+(12-年龄)

双上肢上臂2个3.5

前臂2个3

手部2个2.5

躯干前躯干

13
后躯干

13
会阴1
双下肢(含臀部)46-(12-年龄)

(2) 手掌法:同成人。

2.小儿烧伤深度估计

深度分类损伤程度临床表现
I度(红斑性)

表皮浅层无水泡,轻度红、肿、热、痛
II度(水泡性)

浅II度

表皮及真皮乳头层大水泡,剧痛,基底潮红
深II度

真皮层小水泡,基底红白相间
III度(焦痂性)

皮肤全层,深达皮下组织

脂肪、肌肉、骨骼

无水泡,皮革样苍白或碳化

数日后可出现树枝状血管网

3.小儿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严重程度总面积%

或III度面积%

轻度<50
中度5-15<5
重度15-255-10
特重度>25>10
注:即使小儿烧伤面积未达到重度烧伤面积,但、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仍属重度烧伤:1、全身情况较重或已有休克;2、有严重创伤或合并有化学药物中毒;3、中、重度吸入性损伤;4、婴儿头面部烧伤超过5%。

【治疗原则】

1.维持气道通畅

2.液体复苏

3.创面处理:尽量包扎疗法,妥善固定

4.镇静止痛

5.控制感染

6.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

【护理措施】

1.环境

(1)注意环境温度,室温28~32℃,湿度50%~60%。

(2)保持安静,集中治疗,保证患儿休息。

(3)注意约束,拉好床栏,防止坠床。

2.休克期护理

(1)液体复苏监测和护理。

1 观察神志、尿量、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有力、肢端温度、血压等。

2 及时了解患儿情况,调整输液量和速度。

(2)输液护理

1 保证液体输入,及时正确补充血容量。如穿刺困难者立即静脉切开或深静脉穿刺,固定要牢靠,防止意外脱管。

2 按照输液计划,计算出每小时输液量及每分输入滴数,有条件应使用输液泵,保证液体均匀输入。

3 根据病情调整补液量,判断输液速度、种类是否适当,晶、胶体和水分必须交替输入,防止在短期内输入大量水溶液而发生脑水肿。

3.饮食护理

(1)根据年龄选择饮食,保证每日有一定蛋白质和热量摄入,同时适应小儿口味,品种丰富,经常更换。

(2)适当增加辅助食品,如牛奶,鸡蛋,小儿安素等,进食时间安排妥当,以免影响正常饮食。

(3)尽量口服,不能口服时,选用鼻饲或静脉营养。

4.保持创面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尤其双大腿根部及背臀部的创面,如有导尿管应保持通畅,做好尿管护理。

5.加强病情观察,每2~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可行床旁心电监护,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6.高热护理

(1)尽量使用肛表测量体温(最准确)。

(2)体温超过39.5°,应给予物理降温,可降低室温,松解盖被,头部或大血管处使用冰袋或酒精擦浴(四肢冰冷、畏寒者禁用冷疗),可使用温水擦浴。

(3)遵医嘱药物降温,每3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记录。

(4)降温时出汗多,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虚脱。

(5)注意擦干汗液,更换干净衣服被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7.惊厥护理

(1)立即松解衣服,取侧卧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及时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

(3)上下牙齿之间放牙垫,防止舌咬伤。

(4)吸氧,可用面罩或头罩吸氧,准备吸引、气管插管等抢救用物和药物。

(5)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如苯巴比妥钠等。

(6)专人看护,防止意外。

七.心理护理

采用语言及非语言的方式,加强与患儿的交流,了解他们住院之前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儿尽快适应医院生活,以利于早日痊愈。

文档

小儿烧伤护理常规

小儿烧伤的护理常规小儿最常见的是热液烧伤,其次为火焰烧伤、电烧伤或化学烧伤。一旦发生烧伤,不仅威胁小儿生命,而且影响其躯体成长和心理健康。【特点】1.小儿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轻微感染可引起高热。而且其皮下脂肪少,体温容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2.小儿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容易引起高热、惊厥和呕吐。3.小儿皮肤薄,同样热力致伤,程度要比成人严重。4.小儿呼吸功能较成人差,肺泡发育至2岁才健全。小儿气管管径小,易引起梗阻或通气障碍,对氧的耐受力较差。5.小儿相对血容量较小,容易发生休克。6.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