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改稿)
二○○四年四月
目 录
编制说明 2
广东省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实验室及功能室使用面积和间数指标表 3
广东省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实验室及功能室设置分类表 4
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5
一、物理实验室 6
二、化学实验室 10
三、生物实验室 15
四、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 19
五、语言实验室 21
六、音乐室 22
七、美术室 25
八、历史室 27
九、地理室 28
十、综合电教室 29
十一、综合实践活动室 30
十二、软件制作室 31
十三、生物园 32
十四、地理园 33
编制说明
为贯彻落实《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适应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我省中学教育装备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广东省高级中学(完全中学)教育装备标准(试行)》。
一、指导方针:
1、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建设,应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
3、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的优良环境,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4、体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
5、突出环保,注重安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高级中学(完全中学)。
三、本标准含12个实验室(功能室)及两园的装备标准,它们分别是: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历史室、地理室、综合电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软件制作室及生物园、地理园。
四、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建设,必须坚持先规划设计后建设的原则。规划应有一定的前瞻性,设计方案应便于分步建设;改建、扩建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设备。
五、技术依据:
1、按教育部规定,中学一个班的生源配置为50人。
2、学校实验室及各功能室的内部设施与布局等均根据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发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建标[1996]0号)和原国家教委发布的《中小学教室设备规范图册》(教备厅[1990]037号)的要求,结合广东省实际作了部分调整。
3、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标准:按照国家最新颁发的Ⅰ类标准进行配备,学生分组实验按二人一组数量配备,演示实验仪器和分组实验仪器5~6个平行班配备一套。对易出故障的演示仪器应增加一套备用;学生分组实验仪器也应多配两组,以备随时添用。
4、信息技术教育:按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基[2000]34号)、《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基[2001]16号)、《关于印发广东省中小学校计算机场室建设标准及管理规范的通知》(粤教装备[2000]6号)等文件规定执行。
六、设备目录中带( )为选配。
七、图书馆(室)的建设及图书配备标准及校园网络系统建设标准另行发文。
八、我厅将根据教育部的新文件和要求,对《广东省高级中学(完全中学)教育装备标准(试行)》不断加以完善、补充,以适应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广东省教育厅
2004年4月20日
广东省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实验室及功能室使用面积和间数指标表
单位:㎡
| 名 称 | 每间 使用 面积 | 学 校 规 模 | 备注 | |||||||
| 18班900人 | 24班1200人 | 30班1500人 | 36班1800人 | |||||||
| 间 数 | 面积 小计 | 间 数 | 面积 小计 | 间 数 | 面积 小计 | 间 数 | 面积 小计 | |||
| 一、物理实验室 | 96 | 2 | 192 | 2~3 | 192~288 | 3 | 288 | 3~4 | 288~384 | |
| 物理探究实验室 | 96 | 1 | 96 | 1 | 96 | 1 | 96 | 2 | 192 | |
| 化学实验室 | 96 | 2 | 192 | 2~3 | 192~288 | 3 | 288 | 3~4 | 288~384 | |
| 化学探究实验室 | 96 | 1 | 96 | 1 | 96 | 1 | 96 | 2 | 192 | |
| 生物实验室 | 96 | 2 | 192 | 2~3 | 192~288 | 3 | 288 | 3~4 | 288~384 | |
| 生物探究实验室 | 96 | 1 | 96 | 1 | 96 | 1 | 96 | 2 | 192 | |
| 理化生仪器室 | 45 | 5 | 225 | 6 | 270 | 7 | 315 | 8 | 360 | |
| 理化生准备室(含实验员室) | 30 | 3 | 90 | 6 | 180 | 6 | 180 | 6 | 180 | |
| 二、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 | 96 | 1 | 96 | 2 | 192 | 2 | 192 | 3 | 288 | |
| 计算机辅房 | 30 | 1 | 30 | 2 | 60 | 2 | 60 | 3 | 90 | |
| 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 | 30 | 1 | 30 | 1 | 30 | 1 | 30 | 1 | 30 | |
| 三、语言实验室 | 96 | 1 | 96 | 2 | 192 | 3 | 288 | 3 | 288 | |
| 四、音乐室 | 96 | 1 | 96 | 2 | 192 | 2 | 192 | 2~3 | 192~288 | |
| 舞蹈室 | 150 | 1 | 150 | 1 | 150 | 2 | 300 | 2 | 300 | |
| 器乐排练室 | 96 | 1 | 96 | 1 | 96 | 1 | 96 | 1 | 96 | |
| 音乐器材室 | 30 | 1 | 30 | 1 | 30 | 1 | 30 | 1 | 30 | |
| 五、美术室(含书法室) | 96 | 2 | 192 | 2 | 192 | 2 | 192 | 2 | 192 | |
| 美术器材室 | 30 | 1 | 30 | 1 | 30 | 1 | 30 | 1 | 30 | |
| 六、历史室 | 96 | 1 | 96 | 1 | 96 | 1 | 96 | 1 | 96 | |
| 七、地理室 | 96 | 1 | 96 | 1 | 96 | 1 | 96 | 1 | 96 | |
| 八、综合电教室 | 150 | 190 | 230 | 270 | ||||||
| 电教器材室 | 30 | 1 | 30 | 1 | 30 | 1 | 30 | 1 | 30 | |
| 九、综合实践活动室 | 96 | 1 | 96 | 2 | 192 | 2 | 192 | 2 | 192 | |
| 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 | 30 | 1 | 30 | 2 | 60 | 2 | 60 | 2 | 60 | |
| 十、软件制作室 | 30 | 1 | 30 | 1-2 | 30-60 | 2 | 60 | 2 | 60 | |
| 十一、生物园 | 1 | 1 | 1 | 1 | ||||||
| 十二、地理园 | 1 | 1 | 1 | 1 | ||||||
广东省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实验室及功能室设置分类表
| 序号 | 名 称 | 一类 | 二类 | ||
| 必配 | 选配 | 必配 | 选配 | ||
| 1 | 物理实验室 | √ | √ | ||
| 2 | 物理探究实验室 | √ | √ | ||
| 3 | 化学实验室 | √ | √ | ||
| 4 | 化学探究实验室 | √ | √ | ||
| 5 | 化学药品室 | √ | √ | ||
| 6 | 生物实验室 | √ | √ | ||
| 7 | 生物探究实验室 | √ | √ | ||
| 8 | 生物标本室 | √ | √ | ||
| 9 | 理化生仪器室 | √ | √ | ||
| 10 | 理化生准备室 | √ | √ | ||
| 11 |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 | √ | √ | ||
| 12 | 计算机辅房 | √ | √ | ||
| 13 | 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 | √ | √ | ||
| 14 | 语言实验室 | √ | √ | ||
| 15 | 音乐室 | √ | √ | ||
| 16 | 舞蹈室 | √ | √ | ||
| 17 | 器乐排练室 | √ | √ | ||
| 18 | 音乐器材室 | √ | √ | ||
| 19 | 美术室 | √ | √ | ||
| 20 | 美术器材室 | √ | √ | ||
| 21 | 历史室 | √ | √ | ||
| 22 | 地理室 | √ | √ | ||
| 23 | 综合电教室 | √ | √ | ||
| 24 | 电教器材室 | √ | √ | ||
| 25 | 综合实践活动室 | √ | √ | ||
| 26 | 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 | √ | √ | ||
| 27 | 软件制作室 | √ | √ | ||
| 28 | 生物园 | √ | √ | ||
| 29 | 地理园 | √ | √ | ||
2、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学按第二类要求设置。
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1、采光:应保证实验室(楼)的最佳建筑朝向,避免室内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
2、照明:
(1)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
(2)教师演示台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200 Lx,书写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 Lx,书写板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室内无可见眩光。
(3)实验室照明灯具的数量、功率、布置方式和悬挂高度必须满足平均照度的要求。灯具悬挂高度距实验台面不应低于1700mm,不得用裸灯。
3、遮光:窗户宜安装窗帘。
4、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或排气扇强制排风,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
5、噪声: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55分贝。
6、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室温过高宜采用器械降温。
7、供电指标:执行教育部《实验室设备 电源》标准。
8、供水:供水水压不低于2×105Pa。
9、安全:配备防火、防盗等安全设备。
10、环保: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应避免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
11、通讯:宜设网络接口。
一、物理实验室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向学生开放物理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良好条件;要重视对物理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物理实验室的管理;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物理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一)物理实验室的装备要求
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它包含物理实验室、物理探究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含实验员室)等配套设施 。
各室功能如下表:
| 名称 | 主要功能 | 配备要点 | 备 注 | 
| 物理实验室 | 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开放探究实验的场地。 | 配电到桌、配音视频设备、信息端口等。 | |
| 物理探究实验室 | 为课程内容提供探究性教学的场所,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提供方便。 | 配备水、电、视频等设备。 | |
| 仪器室 | 存放仪器设备。 | 通风、防火、防盗、防潮设备。 | 与相应实验室相邻。 | 
| 准备室 (含实验员 室) | 进行实验准备,实验员 办公及仪器设备维护。 | 水、电到桌,实验员办公设备、管理用计算机及修理用必备工具。 | 与实验室、仪器室相邻。 | 
(1)使用面积:96㎡/间。
(2)供水:至少设计一处水源。
(3)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1)做光学实验用的实验室宜设遮光通风帘。
(2)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书写板 | 4000×1000(mm) | 1 | 1 | 块 | |
| 2 | 演示讲台 | 2400×700×1050(mm) | 1 | 1 | 张 | |
| 3 | 中控系统 | 1 | 1 | 套 | ||
| 4 | 视频展示台 | 1 | 1 | 台 | ||
| 5 | 多媒体计算机 | 1 | 1 | 台 | 注意防水, 防尘 | |
| 6 | 显示设备 | 134寸彩电 2大屏幕背投电视 3液晶投影仪、银幕、音响设备 | 1 | 1 | 套 | 选其一 | 
| 7 | 电源系统 | 1 | 1 | 套 | ||
| 8 | 水嘴及水槽 | 不锈钢水嘴、防堵、防臭、深水槽,方形,排水口要有过滤设置 | 1 | 1 | 套 | |
| 9 | 学生实验桌 | 双人桌: 1200×600×780(mm) | 25 | 25 | 张 | |
| 10 | 学生凳 | 钢塑结构,可升降 | 50 | 50 | 张 | |
| 11 | 教师座椅 | 1 | 1 | 张 | ||
| 12 | 网络信息口 | 2 | 2 | 个 | ||
2、实验室应考虑综合布线系统。
3、计算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
(二)物理探究实验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 96㎡/间。
(2)供水:至少设计一处水源。
(3)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书写板 | 4000×1000(mm) | 1 | 1 | 块 | |
| 2 | 演示讲台 | 2400×700×1050(mm) | 1 | 1 | 张 | |
| 3 | 电源系统 | 1 | 1 | 套 | ||
| 4 | 多媒体计算机 | 3~6 | (3) | 台 | 注意防水, 防尘 | |
| 5 | 水嘴及水槽 | 不锈钢水嘴、防堵、防臭、深水槽,方形,排水口要有过滤设置 | 1 | 1 | 套 | |
| 6 | 学生操作台 | 可拼装 | 8~12 | 8~12 | 组 | |
| 7 | 学生凳 | 钢塑结构,可升降 | 若干 | 若干 | 张 | |
| 8 | 实验工具 | 若干 | 若干 | 套 | ||
| 9 | 陈列柜 | 若干 | 若干 | 个 | ||
| 10 | 资料柜 | 若干 | 若干 | 个 | ||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45㎡/间。
2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仪器室宜与相应实验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仪器柜 | 1200×500×2400(mm) | 若干 | 若干 | 个 | 可变通结构设计、数量按实际需要确定 | 
| 2 | 常规教学 仪器设备 | 按国家一类标准配置 | 5~6个平行班配备一套 | |||
(四)物理准备室(含实验员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30㎡/间。
2水源:准备台有水源,室内有控制水源总开关。
3电源:准备台上设计各种电源插座,室内有控制电源总开关、漏电保护器等。
4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准备室宜与相应仪器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准备实验台 | 2400×1000×850(mm) | 1 | 1 | 张 | |
| 2 | 水嘴及水槽 | 不锈钢水嘴、防堵、防臭、深水槽,排水口要有过滤设置 | 1 | 1 | 套 | 置于准备台侧或室角 | 
| 3 | 网络信息口 | 2 | 2 | 个 | ||
| 4 | 电源 | 1 | 1 | 套 | ||
| 5 | 仪器小车 | 2 | 2 | 辆 | 运送仪器用 | |
| 6 | 储物柜 | 若干 | 若干 | 个 | 数量和规格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
| 7 | 办公桌椅 | 套 | 每人一套 | |||
| 8 | 管理用计算机 | 1 | 1 | 台 | ||
| 9 | 常用维修工具 | 金工、电工、木工等维修常用工具 | 1 | 1 | 套 | |
| 10 | 维修工作台 | 1 | 1 | 张 | 配二、三眼电源插座和学生实验电源一套 | |
二、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化学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向学生开放化学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良好条件;要重视对化学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化学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一)化学实验室的装备要求
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它包含化学实验室、化学探究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含实验员室)、药品室、危险药品室等配套设施。
| 名称 | 主要功能 | 配备要点 | 备注 | 
| 化学实验室 | 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开放探究实验的场地。 | 水源、排风设备到桌、配音视频设备等。 | 一个实验室电源到学生桌,其余室可选配。 | 
| 化学探究实验室 | 为课程内容提供探究性教学的场所,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提供方便。 | 配备水、电、视频设备等。 | |
| 仪器室 | 存放仪器、设备。 | 通风、防火、防盗设备。 | 与相应实验室相邻。 | 
| 准备室(含实验员室) | 进行实验准备,实验员办公及仪器设备维护。 | 水、电、通风设备到桌,实验员办公设备、管理用计算机及修理用必备工具。 | 与仪器室相邻,不能与药品室合并使用。 | 
| 药品室 | 存放药品试剂。 | 药品柜:应设计通风装置,隔板面材应耐酸、耐碱、耐热、阻燃。数量和规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 设1间,使用面积不小于30㎡。 | 
| 危险药品室 | 存放实验所用的危险药品、试剂。 | 设置危险药品柜,铁皮、加锁、防腐。 | 可与药品室合用。 | 
1使用面积:96㎡/间。
2通风:采用排气扇强制排风,其中一间实验室安装抽排气系统。
3水源:演示讲台和所有学生实验台均设给排水装置。
4实验废液应收集,并采用三级沉淀池处理,污水排入污水管道。
5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1实验室宜设在一层。
2实验室内的排气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排气扇的中心距地面不宜小于300mm。排气扇洞口靠 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的一面应设防护罩。
3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4实验室一侧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洗眼器)、急救箱,急救箱中的药品应注意及时更换。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书写板 | 4000×1010(mm) | 1 | 1 | 块 | |
| 2 | 演示讲台 | 2400×700×1050(mm) | 1 | 1 | 张 | 采用防酸碱、阻燃面板 | 
| 3 | 中控系统 | 1 | 1 | 套 | ||
| 4 | 视频展示台 | 1 | 1 | 台 | ||
| 5 | 多媒体计算机 | 1 | 1 | 台 | 注意防水,防尘 | |
| 6 | 显示设备 | 134寸彩电 2大屏幕背投电视 3液晶投影仪、银幕、音响设备 | 1 | 1 | 套 | 选其一 | 
| 7 | 电源系统 | 1 | 1 | 套 | ||
| 8 | 学生实验桌 | 双人桌: 1200×600×780(mm) | 25 | 25 | 张 | 采用防酸碱、阻燃面板 | 
| 9 | 学生凳 | 钢塑结构,可升降 | 50 | 50 | 张 | |
| 10 | 教师座椅 | 1 | 1 | 张 | ||
| 11 | 水嘴及水槽 | 不锈钢三联鹅颈管水嘴,防堵、防臭水槽,方形 | 26 | 26 | 套 | 到演示讲台和学生桌 | 
| 12 | 抽排气系统 | 1 | 1 | 套 | 风口到演示台和学生桌 | |
| 13 | 网络信息口 | 2 | 2 | 个 | ||
2、实验室应考虑综合布线系统。
3、计算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
(二)化学探究实验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96㎡/间。
2通风:采用排气扇强制排风,其中一间实验室安装抽排气系统。
3水源:设给排水装置。
4实验废液应收集,并采用三级沉淀池处理,污水排入污水管道。
5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1实验室宜设在一层。
2实验室内的排气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排气扇的中心距地面不宜小于300mm。排气扇洞口靠 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的一面应设防护罩。
3实验室一侧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洗眼器)、急救箱,急救箱中的药品应注意及时更换。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书写板 | 4000×1000(mm) | 1 | 1 | 块 | |
| 2 | 演示讲台 | 2400×700×1050(mm) | 1 | 1 | 张 | 防酸碱、阻燃面板 | 
| 3 | 电源系统 | 1 | 1 | 套 | ||
| 4 | 多媒体计算机 | 3~6 | (3) | 台 | 注意防水, 防尘 | |
| 5 | 水嘴及水槽 | 不锈钢水嘴、防堵、防臭、深水槽,方形,排水口要有过滤设置 | 若干 | 若干 | 套 | |
| 6 | 吸风装置 | 若干 | 若干 | 个 | 和桌配套 | |
| 7 | 学生操作台 | 可拼装 | 8~12 | 8~12 | 组 | 防酸碱、阻燃面板 | 
| 8 | 学生凳 | 钢塑结构,可升降 | 若干 | 若干 | 张 | |
| 9 | 实验工具 | 若干 | 若干 | 套 | ||
| 10 | 仪器、资料柜 | 若干 | 若干 | 个 | ||
| 11 | 抽排气系统 | 1 | 1 | 套 | ||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45㎡/间。
2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及排气扇强制排风。安装抽排气系统。
3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仪器室宜与相应实验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仪器柜 | 1200×500×2400(mm) | 若干 | 若干 | 个 | 可变通结构设计、数量按实际需要确定 | 
| 2 | 常规教学仪器设备 | 按国家一类标准配置 | 套 | 5~6个平行班配备一套 | ||
| 3 | 通风系统 | 1 | 套 | |||
(四)化学准备室(含实验员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30㎡/间。
2水源:准备台有水源,室内有控制水源总开关。
3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和急救箱。
4通风:安装抽排气系统。
5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准备室宜与相应仪器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准备实验台 | 2400×1000×850(mm) | 1 | 1 | 张 | 防酸碱、阻燃面板 | 
| 2 | 水嘴及水槽 | 不锈钢水嘴、防堵、防臭、深水槽,排水口要有过滤设置 | 1 | 1 | 套 | 置于准备台侧或室角 | 
| 3 | 网络信息口 | 2 | 2 | 个 | ||
| 4 | 电源 | 1 | 1 | 套 | ||
| 5 | 仪器小车 | 2 | 2 | 辆 | 运送仪器设备用 | |
| 6 | 烘干箱 | 1 | 1 | 台 | ||
| 7 | 通风柜 | 作有毒害气体实验用 | 1 | 1 | 个 | 与总排风管道相通 | 
| 8 | 抽排气系统 | 1 | 套 | |||
| 9 | 储物柜 | 若干 | 若干 | 个 | 数量和规格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
| 10 | 办公桌椅 | 套 | 每人一套 | |||
| 11 | 管理用计算机 | 1 | 1 | 台 | ||
| 12 | 常用维修工具 | 金工、电工、木工工具 | 1 | 1 | 套 | |
| 13 | 维修工作台 | 1 | 1 | 张 | 配二、三眼电源插座 | |
1.环境要求
4使用面积:30㎡/间。
5通排风:采用机械柜顶抽排气方式,安装抽排气系统。
6照明:防爆灯。
7安全:有消防和防盗措施。
2.设计要求
1药品室可单设1间,条件不允许的,可与仪器室合并设置。
2危险药品室宜设计在地下或半地下。若与药品室合并,应间隔成一个小间。除应符合防火规范外,还应采取防潮、防腐、通风等措施。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通风药品柜 | 1200×700×2100(mm) | 若干 | 若干 | 个 | 具体规格和数量可根据室内布局调整 | 
| 2 | 抽排气系统 | 1 | 1 | 套 | ||
| 3 | 危险药品柜 | 1200×500×1900(mm)铁皮、带锁,放置在危险药品室 | 若干 | 若干 | 个 | |
三、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生物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生物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向学生开放生物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良好条件;要重视对生物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生物实验室的管理;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生物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一)生物实验室的装备要求
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它包含生物实验室、生物探究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含实验员室)、生物标本室、培养室等配套设施。
各室功能如下表:
| 名称 | 主要功能 | 配备要点 | 备 注 | 
| 生物实验室 | 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开放探究实验的场地。 | 配电到桌、配音视频设备、解剖室水源到讲台和学生桌等。 | 可分为解剖实验室和显微镜实验室。 | 
| 生物探究实验室 | 为课程内容提供探究性教学的场所,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提供方便。 | 配备水、电、视频设备等。 | |
| 仪器室 | 存放仪器设备、各种模型、标本。 | 通风、防火、防盗设备。 | 与相应实验室相邻,可与标本室合用。 | 
| 准备室(含实验员室) | 进行实验准备,实验员办公及仪器设备维护。 | 水、电到准备台,实验员办公设备、管理用计算机及修理用必备工具。 | 与仪器室相邻。 | 
| 生物(生态)标本室 | 存放动、植物模型、标本。 | 柜架或模拟生态场地。 | 做好防潮、隔热、降温、防鼠等措施。 | 
| 培养室 | 进行组织培养等。 | 宜设置超净工作台、培养架、高压灭菌锅、接种环等培养设备。 | 可单设1间,面积为43㎡,条件不允许可与准备室合用。 | 
1使用面积:96㎡/间。
2解剖室污水排入污水管道。
3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1实验室的窗宜为南向或东南布置。
2若配备的显微镜不带光源,学生实验桌要设局部照明。
3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书写板 | 4000×1000(mm) | 1 | 1 | 块 | |
| 2 | 演示讲台 | 2400×700×1050(mm) | 1 | 1 | 张 | |
| 3 | 中控系统 | 1 | 1 | 套 | ||
| 4 | 视频展示台 | 1 | 1 | 台 | ||
| 5 | 多媒体计算机 | 1 | 1 | 台 | ||
| 6 | 显示设备 | 134寸彩电 2大屏幕背投电视 3液晶投影仪、银幕、音响设备 | 1 | 1 | 套 | 选其一 | 
| 7 | 电源系统 | 1 | 1 | 套 | ||
| 8 | 网络信息口 | 2 | 2 | 个 | ||
| 9 | 学生实验桌 | 双人桌: 1200×600×780(mm) | 25 | 25 | 张 | |
| 10 | 学生凳 | 钢塑结构,可升降 | 50 | 50 | 张 | |
| 11 | 教师座椅 | 1 | 1 | 张 | ||
| 12 | 水嘴及水槽 | 不锈钢三联鹅颈管水嘴,防堵、防臭水槽、方形 | 26 | 26 | 套 | 到演示讲台和学生桌。 | 
2、实验室应考虑综合布线系统。
3、计算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
(二)生物探究实验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 96㎡/间。
2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书写板 | 1 | 1 | 块 | ||
| 2 | 演示台 | 1 | 1 | 张 | 防酸碱、阻燃面板 | |
| 3 | 水嘴及水槽 | 若干 | 若干 | 套 | ||
| 4 | 学生实验桌 | 若干 | 若干 | 张 | ||
| 5 | 学生实验凳 | 若干 | 若干 | 张 | ||
| 6 | 多媒体计算机 | 3-6 | (3) | 台 | ||
| 7 | 实验工具 | 若干 | 若干 | 套 | ||
| 8 | 仪器、资料柜 | 若干 | 若干 | 个 | ||
| 9 | 冰箱 | 1 | 1 | 台 | ||
| 10 | 恒温箱 | 1 | 1 | 台 | ||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45㎡/间。
2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仪器室宜与相应实验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仪器柜 | 1200×500×2400(mm) | 若干 | 若干 | 个 | 可变通结构设计、数量按实际需要确定 | 
| 2 | 常规教学仪器设备 | 按国家一类标准配置 | 5~6个平行班配备一套 | |||
(四)生物准备室(含实验员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30㎡/间。
2水源:准备台有水源,室内有控制水源总开关。
3电源:准备台上设计各种电源插座,室内有控制电源总开关,漏电保护器等。
4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1至少有一个向阳的窗户。
2准备室宜与相应仪器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准备实验台 | 2400×1000×850(mm) | 1 | 1 | 张 | |
| 2 | 水嘴及水槽 | 不锈钢水嘴、防堵防臭深水槽 | 1 | 1 | 套 | 污水排入污水管 | 
| 3 | 网络信息口 | 2 | 2 | 个 | ||
| 4 | 电源 | 1 | 1 | 套 | ||
| 5 | 仪器小车 | 2 | 2 | 辆 | 运送仪器设备用 | |
| 6 | 药品柜 | 1200×700×2100(mm) | 若干 | 若干 | 个 | 数量按实际需要确定 | 
| 7 | 恒温箱 | 1 | 1 | 台 | ||
| 8 | 电冰箱 | 1 | 1 | 台 | ||
| 9 | 储物柜 | 若干 | 若干 | 数量和规格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
| 10 | 办公桌椅 | 套 | 每人一套 | |||
| 11 | 管理用计算机 | 1 | 1 | 台 | ||
| 12 | 常用维修工具 | 金工、电工、木工工具 | 1 | 1 | 套 | |
| 13 | 维修工作台 | 1 | 1 | 张 | 配二、三眼电源插座 | |
| 14 | 各种饲养设备 | 1 | 1 | 套 | 根据教学要求配置 | |
四、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为信息技术教学和计算机应用和训练的场所,含计算机室、计算机辅房、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
(一)功能和要求
| 序号 | 名称 | 主要功能 | 要求 | 备注 | 
| 1 |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 | 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和计算机应用和训练 | 防静电地板;防雷、抗强磁场干扰;接地良好 | |
| 2 | 计算机辅房 | 进入机房前的缓冲地带 | 放置鞋柜、衣架、稳压电源、灭火器等 | 可作配电房 | 
| 3 | 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 | 教师、管理人员工作和维修场所,资料室 | 资料柜,工作台和储物架 | 
1使用面积:96㎡/间。
2湿度:20%~90%。
3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宜安装空调。
4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三)设计要求
1计算机室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宜专线供电,地板防静电,并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
2计算机室单独接地电阻≤4Ω,接入楼体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1Ω。
3计算机室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地层和顶层。
4学生计算机台若采用纵向排列,列间的最近距离不小于1300mm;若采用传统的横向排列,桌间距离不小于600mm。
5计算机室的台凳摆设可采用环岛形组合平面布局。
6所有计算机联网,并与互联网相连。
(四)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讲台 | 2400×700×1050(mm) | 1 | 1 | 张 | |
| 2 | 服务器 | 1 | 1 | 台 | ||
| 3 | 教师用多媒体计算机 | 1 | 1 | 台 | ||
| 4 | 学生用多媒体计算机 | 60 | 60 | 台 | 配备带麦克风的耐用型耳机(每机一副) | |
| 5 | 交换机 | 10/100M自适应 | 配套 | |||
| 6 | 参数稳压电源 | 5KVA | 2 | 2 | 台 | |
| 7 | 网络信息口 | 2 | 2 | 个 | ||
| 8 | 学生计算机台 | 双人桌: 1200×600×780(mm) | 30 | 30 | 张 | 结构外形可自选 | 
| 9 | 学生凳 | 钢塑结构,可升降 | 60 | 60 | 张 | |
| 10 | 教师座椅 | 1 | 1 | 张 | ||
| 11 | UPS电源 | 1 | 1 | 台 | ||
| 12 | 无尘白板 | 1 | 1 | 块 | ||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30㎡/间。
2换气:自然通风或安装空调,控制环境温度,使稳压电源正常工作。
2、设计要求
计算机辅房宜紧靠计算机室,师生进入计算机室之前在此更衣、换鞋。应设置衣架、鞋柜,同时可兼作配电房,放置稳压器,灭火器材等,为方便监控,可用铝合金玻璃门窗与计算机室间隔。
(六)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
1、环境要求
1面积和个数:设1间,面积30㎡ 。
2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室内无阳光直射,宜安装窗帘。
3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宜安装空调。
4通风:采用自然通风。
2、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计算机设备 | 含计算机和外围设备 | 规格和数量按需要确定 | |||
| 2 | 办公桌椅 | 套 | 数量按需要确定 | |||
| 3 | 工作台 | 维修计算机用 | 1 | (1) | 张 | |
| 4 | 工具 | 维修计算机的常用工具 | 1 | (1) | 套 | |
| 5 | 资料柜 | 存放资料 | 若干 | 若干 | 个 | 规格和数量按需要确定 | 
| 6 | 网络信息口 | 2 | 2 | 个 | ||
五、语言实验室
(一)功能
为学校提供语言教学与训练的设备和场地。
(二)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96㎡/间。
2相对湿度:20%~90%。
3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宜安装空调。
4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三)设计要求
语言实验室宜设计在教学楼的上层,应相对远离运动场、音乐室、街道等声源较大的场所。
(四)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语言实验室成套设备 | 1 | 1 | 套 | 型号和规格可自选 | |
| 2 | 无尘白板 | 1 | 1 | 块 | ||
| 3 | 资料柜 | 若干 | 若干 | 个 | ||
六、音乐室
(一)音乐室的功能要求
音乐室是进行声乐、器乐的学习和欣赏,实践和彩排的场所。音乐室应给学生营造一个音乐的天地,给人以美的感受。学校可根据不同阶段教学要求的不同,在功能上有所侧重。它包含音乐室、舞蹈室、器乐排练室、音乐器材室等配套设施。
(二)音乐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96㎡/间。
2电源:电源电压220×(1±10%)V,电源频率50Hz。
3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1音乐室应设在离其他教室较远的地方,与舞蹈室、器乐排练室、音乐器材室自成一区,以方便教学和活动。
2音乐室的设计应兼顾教学和排练的功能要求。
3宜做音效、吸音处理。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五线谱示教板或五线谱黑板 | 1 | 1 | 块 | ||
| 2 | 钢琴 | 1 | 1 | 台 | ||
| 3 | 节拍器 | 1 | 1 | 台 | ||
| 4 | DVD机 | 1 | 1 | 台 | ||
| 5 | 音响系统 | 1 | 1 | 套 | ||
| 6 | 显示设备 | 134寸彩电 2大屏幕背投电视 | 1 | 1 | 套 | 选其一 | 
| 7 | 网络信息口 | 2 | 2 | 个 | ||
| 8 | 教师座椅 | 1 | 1 | 张 | ||
| 9 | 学生座椅 | 设计后背或一侧设可折叠式书写板,椅下设可放物品的筐架,座椅固定。 | 50 | 50 | 张 | |
| 10 | 合唱台 | 阶高不小于300mm,阶宽不小于400mm;形式:固定式或抽拉式 | 1 | 1 | 套 | 面积允许时可用固定式 | 
| 11 | 器具柜 | |||||
(三)舞蹈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不低于150㎡/间。
2照明:地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200 Lx,教室宜设计成吸顶灯,宜安装窗帘。
3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室温过高宜采用器械降温,宜安装空调。
4通风:采用自然通风。
5噪声: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55分贝。
6安全:配备防火、防盗等安全设备。
2、设计要求:
i.舞蹈室宜设计在一层。
ii.舞蹈室应设在离其他教室较远的地方,与音乐室、器乐排练室、音乐器材室自成一区,以方便教学和活动 。
iii.舞蹈室的设计应兼顾教学和排练的功能要求,教室内在与采光窗相垂直的一面横墙上,应设一面高度不小于2100㎜(包括镜座)的通长照身镜。其余三面内墙应设置高度不低于900㎜可升降的把杆,把杆距墙不宜小于400㎜。
iv.宜做音效、吸音处理。
v.地面设计应适合学生舞蹈。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钢琴 | 1 | (1) | 台 | ||
| 2 | 节拍器 | 1 | (1) | 台 | ||
| 3 | DVD机 | 1 | (1) | 台 | ||
| 4 | 音响系统 | 1 | (1) | 套 | ||
| 5 | 显示设备 | 134寸彩电 2大屏幕背投电视 3液晶投影仪、银幕 | 1 | (1) | 套 | 选其一 | 
| 6 | 灯光照明系统 | 1 | (1) | 套 | ||
| 7 | 摄录机 | 1 | (1) | 台 | ||
(四)器乐排练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96㎡/间。
2照明:谱架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200 Lx。
3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1器乐排练室应设在离其他教室较远的地方,与音乐室、舞蹈室、音乐器材室自成一区,以方便教学和活动。
2器乐排练室应兼顾教学和器乐、合唱排练的功能要求,座椅可设计成活动式。
3宜做音响效果和吸音处理。
4宜采用阶梯式地面,设计视点应定在教师指挥台的中心,每排座椅的视线升高值宜为120mm。
5宜采用固定座椅,每个座椅前宜设计固定谱架。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乐器 | 若干 | (若干) | 根据学校特色配备民乐、管弦乐、电子乐器等种类 | ||
| 2 | 座椅 | 规格和排布宜参照专业要求 | 若干 | (若干) | 张 | 可升降 | 
| 3 | 谱架 | 参照专业要求设计 | 若干 | (若干) | 个 | |
| 4 | 指挥台 | 参照专业要求设计 | 1 | (1) | 个 | |
| 5 | 器具柜 | 1200×500×2400(mm) | 若干 | (若干) | 个 | 可选择其它规格,内部格局根据乐器的存放要求设计 | 
(五)音乐器材室
1、环境要求:保持通风干燥。
2、配备若干仪器柜,放置音乐器材。
3、器材配备:根据课程设置要求,按教育部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进行配备。
七、美术室(含书法室)
(一)美术室的功能要求
美术室是学生进行绘画、书法练习、工艺制作等实践活动的场所。美术室应给学生营造一个美的世界,从感性上吸引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在功能上有所侧重。
(二)美术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96㎡/间。
2电源:电源电压220×(1±10%)V,电源频率50Hz。教室四周墙上应各设二眼和三眼的电源插座。
3水源:宜设水槽若干。
4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1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
2宜采用高显色性光源。
3教室两侧墙壁1.5米以下宜贴瓷砖处理,便于学生涂画和擦拭。
4教室后墙宜设计学生作品展示园地,顶部宜设置射灯,便于观赏作品。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书写板 | 1 | 1 | 块 | ||
| 2 | 演示讲台 | 1800× 700× 1050(mm) | 1 | 1 | 张 | |
| 3 | 中控系统 | 1 | 1 | 套 | ||
| 4 | 视频展示台 | 1 | 1 | 台 | ||
| 5 | 多媒体计算机 | 1 | 1 | 台 | ||
| 6 | 显示设备 | 液晶投影仪、银幕 | 1 | 1 | 套 | |
| 7 | 静物灯 | 1 | 1 | 套 | 光线方向和亮度可调 | |
| 8 | 网络信息口 | 2 | 2 | 个 | ||
| 9 | 静物台 | 可升降 | 1 | 1 | 套 | |
| 10 | 写生架 | 木制或钢制,能调整和升降写生板面 | 50 | 50 | 个 | |
| 11 | 写生板 | 50 | 50 | 块 | 非课时可置于教具柜中 | |
| 12 | 写生椅 | 50 | 50 | 张 | ||
| 13 | 教师座椅 | 1 | 1 | 张 | ||
| 14 | 教具柜 | 若干 | 若干 | 个 | 存放教具 | |
| 15 | 衬布 | 32 | 32 | 块 | ||
| 16 | 遮光窗帘 | 1 | 1 | 套 | ||
| 17 | 水嘴及水槽 | 若干 | 若干 | 套 | ||
(三)美术器材室
1、环境要求:保持通风干燥。
2、配备若干仪器柜,放置美术器材。
3、器材配备:根据课程设置要求,按教育部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进行配备。
八、历史室
(一)历史室的功能要求
为课程内容提供教学演示、学科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教学提供方便。
(二)历史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96㎡/间。各学校可根据历史文物、模型、教具陈列多少的实际而增加面积。
2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要体现历史特点,外形、内景、色调、氛围等方面都要考虑有历史特色。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书写板 | 1 | (1) | 块 | ||
| 2 | 演示讲台 | 1800× 700× 1050(mm) | 1 | (1) | 张 | |
| 3 | 中控系统 | 1 | (1) | 套 | ||
| 4 | 视频展示台 | 1 | (1) | 台 | ||
| 5 | 多媒体计算机 | 1 | (1) | 台 | ||
| 6 | DVD机 | 1 | (1) | 台 | ||
| 7 | 音响系统 | 1 | (1) | 套 | ||
| 8 | 显示设备 | 134寸彩电 2大屏幕背投电视 3液晶投影仪、银幕、音响设备 | 1 | (1) | 套 | 选其一 | 
| 9 | 静物灯 | 1 | (1) | 套 | 光线方向和亮度可调 | |
| 10 | 学生桌 | 双人桌 | 25 | (25) | 张 | |
| 11 | 学生凳 | 50 | (50) | 张 | 高度可调 | |
| 12 | 教师座椅 | 1 | (1) | 张 | ||
| 13 | 陈列柜 | 结构尺寸按实际情况定 | 若干 | (若干) | 个 | 存放文物或模型,展示学生作品 | 
| 14 | 网络信息口 | 2 | (2) | 个 | ||
九、地理室
(一)地理教室的功能要求
为课程内容提供教学演示、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教学提供方便。
(二)地理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96㎡/间。各学校可根据历史文物、模型、教具陈列多少的实际而增加面积。
2.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要体现地理特点,外形、内景、色调、氛围等方面都要考虑有地理特色。
3、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书写板 | 1 | (1) | 块 | ||
| 2 | 演示讲台 | 1800× 700× 1050(mm) | 1 | (1) | 张 | |
| 3 | 静物灯 | 1 | (1) | 套 | 光线方向和亮度可调 | |
| 4 | 学生桌 | 双人桌 | 25 | (25) | 张 | 可附设看图辅助光源 | 
| 5 | 学生凳 | 50 | (50) | 张 | 高度可调 | |
| 6 | 教师座椅 | 1 | (1) | 张 | ||
| 7 | 陈列柜 | 结构尺寸按实际情况定 | 若干 | (若干) | 个 | 存放仪器或模型 | 
| 8 | 网络信息口 | 2 | (2) | 个 | ||
| 9 | 星空显示模型 | 1 | (1) | 个 | 可装在天花板 | |
| 10 | 地球仪 | 50 | (50) | 个 | ||
| 11 | 卫星定位系统(GPS) | 1 | (1) | 套 | 选配 | |
十、综合电教室
(一)功能和要求:是学校教育教学、小型会议和文艺排演场所。应具有较为良好的通风、调光和音、视频效果。
(二)环境要求
1使用面积:见“广东省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实验室及功能室使用面积和间数指标表”。
2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室温过高宜采用器械降温,宜安装空调器。
3供电指标:讲台设功能控制中心,集中控制电源,信号传输和调光调温等。
4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三)设计要求
宜设计成前面摆放学生上课桌椅,后面是固定排椅的方式。
(四)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书写板 | 1 | 1 | 块 | ||
| 2 | 讲台 | 2400×700×1050(mm) | 1 | 1 | 张 | |
| 3 | 电源 | 教师讲台电源及功能控制器 | 1 | 1 | 套 | |
| 4 | 中控系统 | 1 | 1 | 套 | ||
| 5 | 视频展示台 | 1 | 1 | 台 | ||
| 6 | 多媒体计算机 | 1 | 1 | 台 | ||
| 7 | 网络信息口 | 2 | 2 | 个 | ||
| 8 | 音响设备 | 信号源(VCD/DVD录放像机、卡座网络信号、有线电视等) | 1 | 1 | 套 | 含信号源、功放和音箱等 | 
| 9 | 显示设备 | 液晶投影仪、银幕 | 1 | 1 | 套 | |
| 10 | 教师座椅 | 1 | 1 | 张 | ||
| 11 | 座椅 | 若干 | 若干 | 位 | 结构、材料自选 | |
| 12 | 有线、无线麦克风 | 1 | 1 | 套 | ||
(五)电教器材室
1、环境要求:保持通风干燥。
2、配备若干仪器柜,放置教学器材。
十一、综合实践活动室
(一).功能
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能训练、科技小制作和探索实践活动的场所,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基地。
(二).环境及平面设计要求
1使用面积:96㎡/间。
2水源:设水槽若干。
3噪声: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55分贝,机械运作时可适当超标。
4配备小型的外伤急救箱。
5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三)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演示讲台 | 1 | 1 | 张 | 根据需要设计 | |
| 2 | 设备、工具 | 金工、钳工、电工、木工、烹饪等 | 若干 | 若干 | 套 | 建议使用学生多功能组合机床 | 
| 3 | 陈列柜 | 展示作品用 | 若干 | 若干 | 个 | 可设置顶灯 | 
| 4 | 工具车 | 推送工具、作品用 | 1 | 1 | 辆 | |
| 5 | 学生工作台 | 带电源插座 | 若干 | 若干 | 张 | |
| 6 | 学生凳 | 可升降 | 若干 | 若干 | 张 | |
| 7 | 教师座椅 | 1 | 1 | 张 | ||
| 8 | 网络信息口 | 2 | 2 | 个 | ||
| 9 | 水嘴及水槽 | 若干 | 若干 | 套 | ||
2、可配备部分有科技含量的设备和工具。
(四)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
1、环境要求:保持通风干燥。
2、配备若干仪器柜,放置教学器材。
十二、软件制作室
(一)环境要求
1每间软件制作室的使用面积:30㎡/间。
2照明:自然光及辅助照明,工作台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200 Lx;台面无阳光直射,室内无眩光,宜安装窗帘。
3通风:采用自然通风。
4噪声: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55分贝。
5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宜安装空调。
6供电指标:宜配UPS电源。
7安全:配备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设备。
(二)设计要求
1.软件制作室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防静电地板,并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
2.软件制作室单独接地电阻≤4 Ω,接入楼体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1 Ω。
3.湿度适宜,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地层和顶层。
4.计算机台可采用条案式设计。
5.所有计算机联网,并与校园网相连。
6.附设计算机软件资料室
(三)设备目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配备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
| 一类 | 二类 | |||||
| 1 | 计算机台 | 若干 | 若干 | 张 | 结构外形可自选 | |
| 2 | 教师座椅 | 若干 | 若干 | 张 | ||
| 3 | 多媒体计算机 | 教师用 | 若干 | 若干 | 台 | |
| 4 | 网络信息口 | 2 | (2) | 个 | ||
| 5 | 网络 | 10/100M | 1 | (1) | ||
| 6 | 打印机 | 1 | (1) | 台 | ||
| 7 | 扫描仪 | 若干 | (若干) | 台 | ||
| 8 | 耳机 | 1 | (1) | 副 | ||
| 9 | UPS电源 | 1 | (1) | 台 | ||
| 10 | 刻录机 | 1 | (1) | 台 | ||
| 11 | 录像机或DVD/VCD | 1 | (1) | 台 | ||
| 12 | 卡座 | 1 | (1) | 台 | ||
| 13 | 工作台 | 维修计算机用 | 1 | (1) | 张 | |
| 14 | 工具 | 维修计算机常用工具 | 1 | (1) | 套 | |
| 15 | 资料柜 | 存放资料 | 若干 | (若干) | 个 | |
十三、生物园
(一)环境要求
1面积: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的实际条件确定。
2温度和湿度:应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
3光照:日光。
(二)设计要求
1生物园包括植物区、动物区和实验区。可设计在校园空地或楼顶。
2植物区含:植物形态区、植物分类区、植物群落区、植物类群区;要按分类标准对园内植物都挂上说明标签。
3动物区含笼、池、箱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物。
4要设置植物进化系统树模型。
5实验区可根据学校实际进行设置。
十四、地理园
(一)环境要求
面积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
(二)设计要求
一般设置气象观测站、天文观测、地形模型、岩石矿物土壤化学标本、乡土地理概貌、水土保持模型、工农业布局与资源利用等,可根据本地特点设置环境保护和地震测报等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