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某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博物馆方案设计说明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15:25
文档

某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博物馆方案设计说明

1、建筑专业建筑用途(性质)公共建筑建设用地面积8.42ha建筑面积(m2)7996其中:地上7056.9m2;地下939.1m2建筑高度(m)14.02层数地上3层;地下1层机动车泊位(辆)230其中:地上辆;地下辆自行车泊位(辆)其中:地上辆;地下辆建筑专业设计主要特点:(限在800-1500字)一、设计指导思想:本方案构思源于道学环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重要设计内涵是天人一体。天地之物皆三:元气有三——太阴、太阳、中和形体有三——天、地、人天上有三——日、月、星地面
推荐度:
导读1、建筑专业建筑用途(性质)公共建筑建设用地面积8.42ha建筑面积(m2)7996其中:地上7056.9m2;地下939.1m2建筑高度(m)14.02层数地上3层;地下1层机动车泊位(辆)230其中:地上辆;地下辆自行车泊位(辆)其中:地上辆;地下辆建筑专业设计主要特点:(限在800-1500字)一、设计指导思想:本方案构思源于道学环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重要设计内涵是天人一体。天地之物皆三:元气有三——太阴、太阳、中和形体有三——天、地、人天上有三——日、月、星地面
1、建筑专业

建筑用途(性质)

公共建筑建设用地面积8.42ha
建筑面积(m2)

7996其中:地上7056.9m2 ;地下939.1m2

建筑高度(m)

14.02层数地上 3   层 ;地下 1   层

机动车泊位(辆)

230其中:地上     辆 ;地下     辆

自行车泊位(辆)

其中:地上     辆 ;地下     辆

建筑专业设计主要特点:(限在800-1500字)

一、设计指导思想:

本方案构思源于道学环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重要设计内涵是天人一体。

天地之物皆三:

   元气有三——太阴、太阳、中和

   形体有三——天、地、人

   天上有三——日、月、星

   地面有三——山、川、土

   人间有三——君、臣、民

在此构思下,以期建筑能在“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合一”中领悟和谐、自然的道学精髓。

二、总体布局:

结合主体建筑与现状路网之间的空间关系,把主体建筑布置在基地西侧,阶梯下沉的露天音乐广场置于东侧,在保证主景观面视廊通畅的同时,还确保原规划中轴线视觉上的畅通,最大限度提升景区的开阔感。

在入口设置绿荫停车场,丰富周边景观层次,同时在入口处设计标识,使之成为景区入口提示。

将原有水系改造扩大,结合音乐广场增加临水面。形态改造后的水面、建筑和路网融合形成抽象太极图案,在其间布置道文化风光园,通过层层叠水、潺潺溪流和曲折的建筑群把环绕主体建筑的水池与主水面相通,体现道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在进山大道入口的山门广场旁,左右分别布置人工雕琢、神似龙虎的山门龙和山门虎,与其后的“龙湖春光”、“虎潭秋月”一起 ,正所谓“道教圣地龙蟠虎距千古胜;人间仙境鬼斧神工十分奇”。

在山门人流集中处设置大型绿荫停车场,结合其他小型停车场,保证景区使用车位的数量,在尊重原始地形、地貌,保护性开发景区资源的基础上,安排电瓶车换乘站,营造环保、幽静的生态景区文化。

三、建筑造型:

以方圆为母体,以阴阳为元素,以建筑的刚和水的柔为辅助。简洁的太极广场结合龙蟠虎距图腾柱与新法水井,以最简洁和理性的手法,将三大不同功能合为一体,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合中有分,分中有合,形成丰富多变的外部空间,为游客提供最便捷的参观路线和最佳的视觉享受。既有强烈的现代建筑震撼力,又有深层地域文化内涵,使之成为龙虎山旅游区标志性建筑。

采用金属构件网罩与红砂岩外墙涂料组成复合式形体外观造型,寓意建筑坐落在林木生态之中。塑造新颖、个性鲜明的建筑外观,极富视觉冲击力。用简洁的设计手法创造出层叠的立面肌理效果,抽象表达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墙体设计不规则排列的带状洞口,结合独特红砂岩涂料,突显山体的独特之美。身临其间,犹如进入了一个现代山石雕塑园。

四、平面设计

1、地质博物馆:

以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展示地壳运动的时光隧道,做为自然博物馆的序曲,由高大超常规空间进入常规空间,在参观过程中不知不觉抵达以现代科技和模型、标本、图片展示地球的演变和地质现象的世界地质展厅。地质展厅设置多媒体视频墙,滚动播放世界各地地质变化,寓教于乐。由世界地质展厅可下到龙虎山地质展览厅,内墙面以丹霞墙面为主,主要展示当地独特的地质景观、崖墓文化和生物多样性。多媒体演示厅用影视方式全面介绍丹霞成因、地貌形态和景观特征,做为地质博物馆的结束。

2、道家博物馆:

一层展示道教在龙虎山1900余年的传承和发展,以图片、实物、语音讲解、视频演示的方式让游客体会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二层是宣讲道学文化的道学会堂,除每年可举办道教礼仪盛会外,平时亦可举行多种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传播龙虎山文化历史,丰富旅游夜生活。

3、游客服务中心:

一层营造生态大厅,采取多媒体电视墙的查询方式,提供全方位讯息。点心、咖啡厅有最佳的观景面,可直接远眺排衙峰景观,提供高档次服务。二层为整个旅游区智能化管理办公用房、旅游商务等。三层为会议区,可承办各种高端会议,100座国际会议厅设有多种语言同声传译。

文档

某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博物馆方案设计说明

1、建筑专业建筑用途(性质)公共建筑建设用地面积8.42ha建筑面积(m2)7996其中:地上7056.9m2;地下939.1m2建筑高度(m)14.02层数地上3层;地下1层机动车泊位(辆)230其中:地上辆;地下辆自行车泊位(辆)其中:地上辆;地下辆建筑专业设计主要特点:(限在800-1500字)一、设计指导思想:本方案构思源于道学环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重要设计内涵是天人一体。天地之物皆三:元气有三——太阴、太阳、中和形体有三——天、地、人天上有三——日、月、星地面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