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 工程项目管理试题(A卷) (适用年级、专业:) 工程02
一、名词解释(5题×3分=15分)
1.建设项目:
2.流水步距:
3.总时差:
4.施工平面图:
5.因果分析图法:
二、填空(25空×1分=25分)
1. 施工组织设计所依据的原始自然条件资料包括: 、
、 、 。
2. 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的排列方法主要有: 、 。
3.项目经理应具备的素质包括: 、 、
、 等几方面。
4.单位工程施工应遵循的顺序有: 、 、
、 等。
5.工程项目直接成本包括 、 、 、
。
6.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是 、 、 、
。
7.工程项目宏观的安全管理包括: 、 、 等方面。
三、判断题(8题×1分=8分)
1.对于分包的建筑物的主体工程应视为一个单位工程( )
2.流水步距是组织流水施工的一个重要的时间参数( )
3.线性组织形式适用于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或多个同时进行的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
组织( )
4.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第一步是首先考虑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 )
5.香蕉曲线是由两条S型曲线组成的描述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界限的曲线( )
6.计划成本是将根据施工图纸计算的工程量乘以预算单价而得到的整个工程成本费
用的总和( )
7.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相关图是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 )
8.劳动保护侧重于对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管理( )
四、简答题(4题×4分=16分)
1.简述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2.简述组织流水施工时,划分施工段的原则:
3.简述确定施工顺序时,应考虑的因素:
4.简述工程项目质量特点:
五、计算题(4题×9分=36分)
1.某现浇钢筋砼工程包括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筑三项施工过程,其流水节拍分别为
t模=4天,t筋=4天,t砼=2天,支模板与绑扎钢筋在每一施工段上要有1天的搭接
时间。试按流水施工原理组织施工,绘出横道进度计划表。
2.
2.采用六时标注法在图上计算如下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并指出关键线路和工期。
3.某分项工程材料成本统计数据如下表。试将表中数据填写完整,并采用因素差异分
析法对该分项工程材料成本进行分析。
| 项 目 | 单 位 | 计 划 | 实 际 | 增 减 | 增减率(%) | 
| 工程量 | M3 | 200 | 210 | ||
| 单位材料耗量 | kg | 340 | 320 | ||
| 材料单价 | 元/kg | 40 | 44 | ||
| 材料成本 | 元 | 
| 序号 | 实测项目 | 允许偏差(mm) | 超差点 | ||
| 1 | 轴线位移 | 3[6] | 46 | ||
| 2 | 标 高 | +2, -5 | 28 | ||
| 3 | 截面尺寸 | +2, -5 | 22 | ||
| 4 | 每层垂直度 | 3[10] | 12 | ||
| 5 | 表面平整度 | 5 | 7 | ||
| 6 | 相邻板面高低差 | ±5 | 3 | ||
| 7 | 预留孔位移 | 3 | 2 | ||
工程02 工程项目管理试题(A卷)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建设项目:指按着一个总体设计组织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即:基本建设项目。
2.流水步距:是指相邻两个专业施工队在保证施工顺序、满足连续施工、最大限度地搭接和保证工程质量要求的条件下,相继投入施工的最小时间间隔。
3.总时差:在不影响网络计划总工期的前提下,某项工作所具有的最大机动时间。
4.施工平面图:对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施工现场的平面规划和空间布置图。
5.因果分析图:用于表达某种质量问题和造成这种问题的所有可能因素及其关系的图形。
二、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 施工组织设计所依据的原始自然条件资料包括:地形资料、工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气象资料。
2. 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的排列方法主要有:按组织逻辑关系排列 、按工艺逻辑关系排列 。
3.项目经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品德素质、能力素质、知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几方面。
4.单位工程施工应遵循的顺序有: 先地下后地上 、 先主体后围护 、
先结构后装修 、 先土建后设备 等。
5.工程项目直接成本包括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械费 、 其它直接费 。
6.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是 计划 、 实施 、 检查 、 处理 。
7.工程项目宏观的安全管理包括: 劳动保护 、 安全技术 、 工业卫生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
1、× 2、√ 3、× 4、√ 5、√ 6、× 7、√ 8、×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1、简述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1)组织项目施工招标;(2)做好建设准备;
(3)施工监督与控制;(4)生产准备。
2、简述组织流水施工时,划分施工段的原则:
(1)专业施工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大致相等;
对多层或高层建筑物,施工段数目要满足合理流水施工组织的要求,即;
(2)每个施工段要有足够的工作面,能满足合理施工组织的要求;
(3)有利于保证施工项目结构整体的完整性;
(4)对于多层项目施工,既要分施工段,又要分施工层,以便于组织有节奏、连续、均衡地流水施工。
3、简述确定施工顺序时,应考虑的因素:
(1)遵循施工程序;(2)符合施工工艺;(3)按照施工组织的要求;(4)考虑施工安全和质量;(5)考虑当地气候的影响。
4、简述工程项目质量特点:
(1)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复杂;(2)影响工程项目质量因素多;(3)工程项目质量水平波动性大;(4)影响工程质量隐患多;(5)工程项目质量评定难度大。
五、计算题(每题9分,共36分)
1. 解:(1)确定流水不距
(2)确定各施工过程的专业队组数和总队组数1
;;
1=
(3)确定施工段数1=5(段)
(4)计算工期(5+5-1)×2-1=17(天)
(5)绘制进度计划表
施 工 进 度 计 划 表
2.解:
关键线路为图中双重箭线所示,工期为13天 。
3.解:
(1)计算各项因素增减和累增减率,见表所示。
| 项 目 | 单 位 | 计 划 | 实 际 | 增 减 | 增减率(%) | 
| 工程量 | M3 | 200 | 210 | +10 | +5 | 
| 单位材料耗量 | kg | 340 | 320 | -20 | 5.9 | 
| 材料单价 | 元/kg | 40 | 44 | +4 | +10 | 
| 材料成本 | 元 | 2720000 | 2956800 | +236800 | +8.7 | 
第一次替代,由于工程量增加造成的成本变化:
(210-200)×340×40= 136000元
第二次替代,由于单位材料消耗量减少造成的成本变化:
210×(320-340)×40= -168000元
第三次替代,由于材料单价提高造成的成本变化:
210×320×(44-40)= 268800元
综合成本差异为: 136000-168000+268800=236800元
4. 解:
(1)计算质量超差点频率和累计频率,见表所示。
| 序号 | 实测项目 | 允许偏差(mm) | 超差点 | 频率(%) | 累计频率(%) | 
| 1 | 轴线位移 | 3[6] | 46 | 38.33 | 38.33 | 
| 2 | 标 高 | +2, -5 | 28 | 23.33 | 61.66 | 
| 3 | 截面尺寸 | +2, -5 | 22 | 18.33 | 79.99 | 
| 4 | 每层垂直度 | 3[10] | 12 | 10 | .99 | 
| 5 | 表面平整度 | 5 | 7 | 5.83 | 95.82 | 
| 6 | 相邻板面高低差 | ±5 | 3 | 4.17 | 99.99 | 
| 7 | 预留孔位移 | 3 | 2 | ||
| 合 计: | 120 | ||||
A类:轴线位移、标高、截面尺寸
B类:每层垂直度
C类:表面平整度、相邻板面高低差、
预留孔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