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过氧化氢(双氧水)生产工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18:18
文档

过氧化氢(双氧水)生产工艺

过氧化氢(双氧水)工艺过氧化氢(双氧水)的生产方法 1.1 蒽醌法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世界上该行业最为成熟的生产方法之一,国外大型的生 产厂家都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在国内目前双氧水的制备也几乎都是蒽醌法。 20 世纪初,人们发明以 2-烷基蒽醌作为氢的载体循环使用生产双氧水的方法, 后经多次改进,使该技术日趋成熟。其工艺为 2-烷基蒽醌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 作溶液,在压力为 0.30MPa、温度 55℃~65℃、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入 H2 进行氢化,再在 40℃~44℃下与空气进行逆
推荐度:
导读过氧化氢(双氧水)工艺过氧化氢(双氧水)的生产方法 1.1 蒽醌法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世界上该行业最为成熟的生产方法之一,国外大型的生 产厂家都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在国内目前双氧水的制备也几乎都是蒽醌法。 20 世纪初,人们发明以 2-烷基蒽醌作为氢的载体循环使用生产双氧水的方法, 后经多次改进,使该技术日趋成熟。其工艺为 2-烷基蒽醌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 作溶液,在压力为 0.30MPa、温度 55℃~65℃、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入 H2 进行氢化,再在 40℃~44℃下与空气进行逆
过氧化氢(双氧水)工艺

过氧化氢(双氧水)的生产方法 1.1 蒽醌法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世界上该行业最为成熟的生产方法之一,国外大型的生 产厂家都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在国内目前双氧水的制备也几乎都是蒽醌法。 20 世纪初,人们发明以 2-烷基蒽醌作为氢的载体循环使用生产双氧水的方法, 后经多次改进,使该技术日趋成熟。其工艺为 2-烷基蒽醌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 作溶液,在压力为 0.30MPa、温度 55℃~65℃、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入 H2 进行氢化,再在 40℃~44℃下与空气进行逆流氧化,经萃取、再生、精制与 浓缩制得到 H2O2 水溶液成品,目 前我国市场上有质量分数分别为 27.5%、35.0%和 50.0%三种规格的产品。 国内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过氧化氢的生产主要以镍催化剂搅拌釜氢化蒽 醌法工艺为主,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与搅拌釜工艺相比,以钯为催化剂的 固定床工艺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氢化设备结构简单、装置生产能力大、生产过 程中不需经常补加催化剂、安全性能好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借助于计算机集散控 制技术,可大大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该工艺已成为过氧化氢生产发展的方向; 近期新建装置及老厂的工艺改造几乎都采用蒽醌法,多采用钯催化固定床,镍钯混合床。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出现氢化流化床的文献报道,只有上海阿托菲纳双 氧水公司和福建第一化工厂引进国外技术采用钯催化氢化流化床的专利工艺。双氧水用途及概况 1.1.1.1 物理性质: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分子量:34,无色、无 味透明无毒,但对皮肤有漂白及烧灼作用。皮肤受其侵蚀可引起皮炎、起泡或针 刺般疼痛,重者长期不痊愈。它能强烈刺激眼睛,危害眼粘膜,长期接触,可使 毛发变黄。双氧水蒸汽可引起眼睛流泪,刺激眼、鼻、喉的粘膜。双氧水蒸气在 空气中的最大浓度不应高于 0.03mg/L 1.1.2 化学性质: 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但遇到比它更强的氧化剂,比如高锰酸钾、氯气等, 则呈还原性质。 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参加分解、分子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 双氧水具有较弱的二元酸性质,与某些碱反应可能生成盐,由于它的内在结构关 系及杂质的存在,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当双氧水接触到光、热、粗糙表面或 混入重金属及其盐类、酵母菌、有机物、碱性物质、灰尘等杂质会引起分解。分 解成为氧和水,并放出大量热量,剧烈分解时可引起爆炸。相反,磷酸及其盐类、 硼酸盐、锡酸盐能使其分解缓慢,故双氧水产品中需加入一定数量的磷酸或其盐 类等作为稳定剂。 为防止阳光直射和落入污物引起分解,盛装双氧水的容器必须具有排气孔。用双 氧水浸渍过的纸张,织物容易引起自燃 1.1.3  用途:用于各种织物、纸张、木材、草制品的漂白。 1.1.4 用于有机物合成、做氧化剂、催化剂、引发剂、羟基化剂。 1.1.5 用于有机或无机过氧化物的制造(合成过氧乙酸、过氧化苯甲酰、二氧化硫脲、 过硼酸钠、过氧化钙等)。 1.1.6 用于电镀工业(电镀液的净化)、电子工业(金属表面处理)。高纯度产品用于 化学分析,医药(医药合成、消毒剂)、食品(消毒、保鲜)的加工和化妆品的 生产等方面。 1.1.7 用于建材工业(作为泡沫塑料、泡沫水泥的发泡剂)。 1.1 产品规格 指 标 名 称 浓度 (m/m)%≥ 酸度 (m/m)%≤ 不挥发物 (m/m)%≤ 稳定度 (m/m)%≥ 外观 指 标 35 0.05 0.1 97.0 无色透明液体  2 主要原材料技术指标 2.1 重芳烃 来自石油工业的铂重整装置,主要为 C9、C10 馏分,即三甲苯异构体。另外有 少量的二甲苯、四甲苯、萘及胶质物。不含有机物或无机硫化物。 纯度(主要是三甲苯的异构体):≥99% 密度:0.87—0.88g/ml 沸程:160—200℃ 碘值:≤2% 总硫含量:≤5ppm 2.2 2-乙基蒽醌 外观:浅黄色或米黄色粉末或晶体。 分子式:C16H12O2 分子量:236.27 结构式: 初熔点:≥107℃ 苯中不溶物含量:≤0.1% 纯度:≤98% 硫含量:≤10 ppm 铁含量:≤5ppm  氯含量:≤25ppm 2.3 磷酸三辛酯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基本无味 分子式:C24H51O4P 分子量:434.65 结构式:[C4H9CH(C2H5)CH2O]P=O 密度:0.923±0.003g/cm3 含量:≥99% 界面张力:≥18mN/m(与水的界面张力,20—25℃) 酸度:≤0.1mgKOH/g 色泽(Hazen 单位):≤50 硫含量:≤5ppm 2.4 活性氧化铝 外观:白色球形固体,直径 φ3—5mm 氧化铝活性:≥60% 

比表面积:≥200m2/g 强度:≥50N/粒 2.5 碳酸钾 外观:白色粉末不含杂质 碳酸钾:≥92%(干基) 碳酸氢钾:≤8%(干基) 2.6 磷酸 含量:≥85% Fe:≤0.003% 氯化物:≤0.0003% 2.7 纯水 PH:6—7 电导率:≤1×10-6s/cm 2.8 氢气 纯度:≥99.5%(V/V) 氧气:〈0.3%(V/V) 硫:≤0.1ppm 一氧化碳:≤5ppm 氯气:≤1ppm 压力:0.45Mpa(G) 2.9 空气 无尘、无锈、无油  压力:0.55Mpa(G) 2.10 氮气 纯度:≥99.7% 压力:〉0.4Mpa(G) 2.11 惰性瓷球 2.12 催化剂 2.13 公用公程的品种及技术规格 3 生产方法 本装置采用固定床钯触媒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工艺,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产品质 量稳定、无污染。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以 2-乙基蒽醌和四氢 2-乙基蒽醌为载体(总有效蒽醌含 量为 130-140g/l) 重芳烃和磷酸三辛酯为混合溶剂 , (体积比为 C9:TOP=75:25) , 配制成工作液。该工作液与氢气一同进入装有钯触煤床内, 在 0.27-0.30Mpa (G)压力和 40-70℃下进行氢化反应,得到相应的氢蒽醌溶液(称氢化液)。 氢化液在氧化塔 0.22-0.3Mpa(G)压力和 45-55℃条件下用空气进行氧化,氢化 液中的蒽醌还原成原来的蒽醌,同时生成双氧水。由于双氧水在水和工作液中的 溶解度不同,用纯水萃取含有双氧水的工作液(称氧化液)得到 27.5%的双氧水 水溶液 (称萃取液) ,该萃取液经重芳烃净化除去可溶性有机物杂质即得到成品, 被萃取后的氧化液称为萃余液,萃余液先经萃余液分离器分离掉大部分水份,再 经碳酸钾溶液进行干燥除掉水份、分解双氧水和中和氧化过程中的酸,干燥后的 工作液经沉降、分离,除去夹带的碳酸钾溶液,再经后处理白土床使工作液再生 并除去碳酸钾和副产物,使之再生成为新鲜工作液循环使用。在氢化过程中,部 分 2-乙基蒽醌转化为四氢 2-乙基氢蒽醌,经氧化后得到四氢 2-乙基蒽醌, 可反复被氢化、氧化成双氧水,一定量的四氢 2-乙基蒽醌的存在,将有利于提 高氢化反应速度和抑制其它副产物的生成。 4、生产工序: 本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氢化、氧化、萃取、净化、后处理和配制工序。 

文档

过氧化氢(双氧水)生产工艺

过氧化氢(双氧水)工艺过氧化氢(双氧水)的生产方法 1.1 蒽醌法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世界上该行业最为成熟的生产方法之一,国外大型的生 产厂家都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在国内目前双氧水的制备也几乎都是蒽醌法。 20 世纪初,人们发明以 2-烷基蒽醌作为氢的载体循环使用生产双氧水的方法, 后经多次改进,使该技术日趋成熟。其工艺为 2-烷基蒽醌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 作溶液,在压力为 0.30MPa、温度 55℃~65℃、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入 H2 进行氢化,再在 40℃~44℃下与空气进行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