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闻摄影教程期末复习材料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19:27
文档

新闻摄影教程期末复习材料

《新闻摄影教程》期末复习材料1.摄影术诞生:1839年8月19日,银版摄影术为法国购买并公布于世。发明人:巴黎舞台美术设计师达盖尔。2.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第一张新闻照片:1842年5月5日,比鸥乌、史特尔茨纳拍摄的《汉堡大火废墟》。3.1952年,法国画家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一书,提倡“抓拍”。4.世界新闻摄影比赛:1956年,荷兰3位摄影家发起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1957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每年举行一次。5.中国最早成立的新闻摄影机构:写真通讯社,由北京
推荐度:
导读《新闻摄影教程》期末复习材料1.摄影术诞生:1839年8月19日,银版摄影术为法国购买并公布于世。发明人:巴黎舞台美术设计师达盖尔。2.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第一张新闻照片:1842年5月5日,比鸥乌、史特尔茨纳拍摄的《汉堡大火废墟》。3.1952年,法国画家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一书,提倡“抓拍”。4.世界新闻摄影比赛:1956年,荷兰3位摄影家发起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1957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每年举行一次。5.中国最早成立的新闻摄影机构:写真通讯社,由北京
《新闻摄影教程》期末复习材料

1.摄影术诞生:1839年8月19日,银版摄影术为法国购买并公布于世。发明人:巴黎舞台美术设计师达盖尔。

2.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第一张新闻照片:1842年5月5日,比鸥乌、史特尔茨纳拍摄的《汉堡大火废墟》。 

3.1952年,法国画家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一书,提倡“抓拍”。

4.世界新闻摄影比赛:1956年,荷兰3位摄影家发起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1957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每年举行一次。 

5.中国最早成立的新闻摄影机构:写真通讯社,由北京大学学生发起。 

6.李少穆: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供职于上海《神州日报》。 

7.王小亭:著名照片有《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1937.8)。被认为是美国1855—1960年发表过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 

8.沙飞:中国人民摄影事业和新闻摄影事业的开创者,中国人民的第一位摄影记者,因拍摄鲁迅先生逝世前十天的活动及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的悼念活动而闻名。代表作品《战斗在古长城上》 ,创办《晋察冀画报》。

9.新闻摄影改革:确立了“幅大量多”的新闻图片刊用原则,确立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指导方针

10.新闻摄影的定义:作为一种视觉新闻,它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11.报纸

主要发布渠道之一。以党报和综合性都市报为主。

要求图片的时效性,简洁、明了、主体突出。

杂志

以深度报道为多,注重内容的全面性分析。

要求图片构成复杂,能够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12.新闻道德原则:新闻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的基本原则有两点: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原则。

13. 1.选择哪种拍摄题材

新闻摄影工作者要从诸多可能成为新闻摄影报道题材的事实中选择最符合自己的道德意志、最能体现报道的道德价值、最能达到自己道德目的的理想目标来加以报道。

2.选择哪种报道、表现的角度和时机

不同道德体系具有不同的道德要求。我们强调应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决地按照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来选择报道角度和时机。

3.选择哪些报道、表现的内容

出于不同的报道动机,在报道同一新闻题材时,人们必然要选择不同的新闻事实来加以报道。在同一道德体系中,也有不同道德要求之间的非对抗性的冲突。

4.选择哪种报道、表现的方法

美国学者罗恩.史密斯指出:“在决定是否刊登情绪激烈的照片时,编辑和新闻主任往往会权衡三个因素:第一,照片是否有助于说明报道内容;第二,公众是否有必要看到这些照片;第三,同情照片中所摄人物的必要以及同情公众的必要。”

5.选择哪种拍摄方法

采用抓拍,杜绝摆拍,慎用偷拍。

6.在特定的情境之下,摄影记者应当首先干什么

如果只有摄影记者在场而无其他救助人员,摄影记者就应当担当救助义务;在有救助人员而不干扰救助的前提下再拍摄照片。

14.新闻摄影的三大特性:新闻性、真实性、形象性。

15. 新闻摄影报道应当如何把握新闻性呢?

(一)重视重大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

(二)多拍独家新闻

(三)敢于攻难度大的题材

(四)注重报道的时效性

16.新闻摄影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具有几大优势:视觉直观性、现场可证性、瞬间永久性和便于浏览性。

17.新闻摄影的体裁大体分为:图片新闻、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专题新闻摄影报道和插图等几种。

18.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是指对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局部典型事物的“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或从富于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的摄影报道。

19.《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荒芜的西部》被公认为第一则专题新闻摄影报道。

20.图片编选原则有两方面的依据:表现主题  版式设计

21.图片新闻的文字说明主要用于交待新闻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为新闻图片作注脚。

22.新闻摄影的主题是指画面形象所揭示的新闻事实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对所拍新闻事实的认识与评价。

23. 新闻摄影主题的特点

新闻性、真实性、直接性、及时性、倾向性。

24.拍摄要求:

1.常备不懈、预见与应急

时刻保持职业警惕与敏感;通过综合分析与直觉判断形成预见。

2.深入事件中心

必须抓住有概括性的“决定性瞬间”,往往要深入事件发生的中心地带,抓住中心也就把握住了全局。

3.处惊不乱、沉着应变

突发现场常常一片混乱,情势变化快,摄影记者的心情常常既兴奋又急躁,失去最佳拍摄时机。有时事件会从一个小高潮发展到大高潮,而很多记者会抢拍小高潮而错过情势最高点。

4.侧面与外围的表现

侧面的、外围的拍摄,就是拍摄那些与突发事件有关联的事件,也许不是直接显示中心情景,但同样能表现该事件的主题,揭示该事件的意义。比较常见的手法是拍摄那些现场中人物对事件所产生的本能的、下意识的反应。 

5.及时深入地采访及跟踪报道

摄影记者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拍摄上,忽略了采访环节,而导致图片失真,没办法向读者做清晰的交待。

突发事件的采访提问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对于公众关心的重大事件还要有跟踪报道。

6.牢记摄影记者的职业使命与伦理道德

25.悲剧题材的拍摄处理,首先必须以“关怀人、尊重人”的人道主义道德原则为出发点。

26. 人物摄影的表现技巧

摄影记者可以通过以下环节来进行人物形象处理:

✓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的刻画

✓身体动作与姿势

✓情节与细节

✓环境气氛

27. 以内部形式为主的图片评价原则分为:

一、瞬间的张力

瞬间的划分:

1.瞬间的黄金点

2.高潮瞬间

3.高潮后的瞬间

4.情节瞬间

二、强烈的现场气氛

三、人物的情感与性格

28. 我国新闻摄影作品的评选标准

1.新闻性

2.真实性,并强调本质真实

3.瞬间精华

4.发表及时

5.文字说明中新闻要素齐全、准确、简洁,有标题

6.图像清晰,制作精良

国外新闻摄影的评选标准

1.题材重大

2.瞬间动人

3.技艺完美

4.拍摄艰难

5.社会效果显著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五条标准,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新闻价值。

29.把摄影记者所从事的新闻采访活动,即为拍摄新闻照片而进行的调查、寻访与拍摄活动,称为摄影采访。

30. 摄影采访的步骤

1.寻找新闻线索

2.采摄计划与准备

采摄计划的内容包括:

(1)主题考虑

(2)体裁考虑

(3)采摄方式的构想

(4)画面设想

3.调查与采访

包括“问、查、听、记、想、看”

4.摄取形象

5.文字资料的采集

31.不干涉对象摄影,又称抓拍,是指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对正在发生的事件不加以任何干预而进行选择记录的拍摄手段。

32. 不干涉对象摄影的方式

1.公开的不干涉对象摄影

2.隐蔽性的不干涉对象摄影

即“偷拍”。在摄影史上,这种拍摄手段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堪的摄影”(Candid photography),又称“堪的派”。

33. 新闻摄影记者的基本修养

一、熟练的摄影技术

二、审美判断能力

三、不畏艰难、深入现场的拼搏精神

34. 当代新闻摄影记者的特征

一、主体意识

如何培养主体意识?

1.要能扬长避短

2.要主动出击

二、参与意识

三、竞争能力

四、发现能力

五、行动能力

六、创造能力

35. 现代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胶片照相机:镜头、快门、取景器、测距系统、卷片装置、暗箱和机身等。

数码照相机:镜头、快门、取景器、测距系统、图像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及处理芯片、存储系统、输入/输出接口等。

36.镜头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聚光成像的原理。

37.镜头的焦距

来自无限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过镜头的折射在镜头主轴上会聚成一个清晰的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由焦点到镜头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镜头焦距的长度单位一般为毫米(mm),用 f 来表示。

38.完整的光圈系数: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

数字越小,通光量越大;数字越大,通光量越小。每相邻两级光圈系数之间的通光量相差一倍。

39. 通常把焦距为50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

40. 物体成像的大小与镜头的焦距的长短成正比。镜头焦距增加一倍,物体成像也就增加41. 广角镜头:焦距短于标准镜头的摄影镜头

长焦镜头:焦距长于标准镜头的摄影镜头

42. 构成一幅画面的要素有: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等。

一、主体

主体是一幅画面中主题思想的重要体现者。是画面中起指导作用的、控制全局的焦点,是画面存在的基本条件。

※在画面上应该怎样安排主体呢?

  

  

  

二、陪体

陪体是在画面中陪衬、渲染、突出主体,并同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被摄对象。

三、前景

位于主体之前,靠镜头最近的景物为画面的前景。

四、背景

位于主体之后渲染、衬托主体的景物为画面的背景。

简化背景有哪些方法?

(1)注意拍摄角度的选择和变化,避开主体周围的一些杂乱线条。

(2)利用长焦距镜头拍摄。

(3)选用合适的光线。

以自然光为例,最佳的光线形式为逆光或侧逆光。

(4)利用合适的环境条件。

(5)利用“运动”产生的虚与实的变化,强化画面效果。

五、空白

画面中除了实体对象以外起衬托实体作用的其他部分,称为画面的空白。

43.画面的布局

一、平衡式构图

二、对称式构图

三、变化式构图

四、对角线构图

五、X形构图

六、斜线式构图

七、三角形构图

八、S形构图

44. 拍摄角度变化:拍摄方向的变化、拍摄高度的变化、拍摄距离的变化

45. 拍摄方向的变化分为:正面结构形式,侧面结构形式,斜侧面结构形式,背面结构形式。

46背面结构形式的优势(被摄体背向镜头)

1.具有很强的参与感

2.产生悬念效果

3.具有借实写意的效果

4.背影能够微妙含蓄地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47.拍摄高度的变化分为平角度拍摄、仰角度拍摄、俯角度拍摄和顶俯角度拍摄。

48.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49.景深可定义为摄影时,不论对任何物体调焦,在该物体的前后都会形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清晰区,这个清晰的范围叫做景深。 

50. 镜头焦距对景深的影响

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51. 一、正确曝光

正确曝光,就是要根据景物的亮度和记录、表现景物的需要,来选择适当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正确记录景物的影像于感光材料上。正确曝光能将原景物的亮度层次记录下来。

曝光不足时,拍出的照片过暗,影像偏黑。

曝光过度时,拍出的照片过亮,影像偏白。

正确曝光的方法就是根据景物的亮度来控制曝光量。

感光材料所受到的曝光的量与两个因素有关:光照度和一定量的光照度在感光材料上停留的时间。

E=I·t    E—曝光量(勒克司·秒)I—照度  t—时间

摄影时用相机的光圈来控制照度,用快门来控制一定数量的光照度在胶片上停留的时间。

52. 直射光在水平方向常分为:顺光、侧光、逆光三种形式。 

53. 直射光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水平方向分为:顺光、前侧光、侧光、侧逆光、逆光。

垂直方向还有:顶光、脚光。

54. 造型光分为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眼神光、修饰光等。

文档

新闻摄影教程期末复习材料

《新闻摄影教程》期末复习材料1.摄影术诞生:1839年8月19日,银版摄影术为法国购买并公布于世。发明人:巴黎舞台美术设计师达盖尔。2.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第一张新闻照片:1842年5月5日,比鸥乌、史特尔茨纳拍摄的《汉堡大火废墟》。3.1952年,法国画家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一书,提倡“抓拍”。4.世界新闻摄影比赛:1956年,荷兰3位摄影家发起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1957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每年举行一次。5.中国最早成立的新闻摄影机构:写真通讯社,由北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