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四单元 单 元 备 课 | 主备人: 王建君 | |||||||||||
| 教材分析 | 本单元以“爱国情感”为单元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百花园》。这四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我站在祖国地图前》、《陈嘉庚办学》、《舞动的北京》和略读课文《大使馆妈妈》。四篇课文虽然是同一个主题,但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本单元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学习主题激发爱国情感。 | |||||||||||
|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语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感悟语言规律。 4.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发展语言能力。 5.随文认识26个字,会写27个字掌握常用词语。 | |||||||||||
|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
| 教学难点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
| 课时安排 | 总14课时: 13.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2课时 14. 陈嘉庚办学 3课时 15. 舞动的北京 2课时 16. 大使馆妈妈 1课时 语文百花园四 4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 2课时 | |||||||||||
| 课 题 | 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 主备人 | 王建君 | 课时 | 2 | |||||||
| 教学目标 |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学习本课8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 |||||||||||
| 教学重点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 |||||||||||
| 教学难点 | 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
| 教学策略 | 教学中,从读入手,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体现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感的设计理念,既读出山河的壮丽,感情的升华。 | |||||||||||
| 第一 课时 ( 新授课) 备:3月1日 上:月 日 总 43 课时 | ||||||||||||
| 教学流程 | ||||||||||||
| 安全教育 一、导入(出示地图) 师:看这是什么? 生:中国地图 师:出示课题,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朗读。 3、检查朗读。 沙漠 深褐 沼泽 湖泊 平原 三、深入学习,品词品句 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小节 (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五颜六色都是形象的语言) (2)我们一起来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山……) (4)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如此复杂多样,看到这些,你心中会感到—— (生:骄傲、自豪) (5)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 3、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划下来,想象着读一读。 (2)自主读书,边读边画 (3)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8848米,相当于我们442个教学楼那么高,为什么有的同学发出如此的惊叹声?你为什么惊叹? (生:高不可攀)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高?想想该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出示(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生:美、迷人、多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南沙群岛的句子。 师:出示(三峡奇景、泰山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物。 师:出示课件:(生填写) 我们的祖国有()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南沙群岛,有()的三峡,还有()的泰山以及()。 师:看到这些美景,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骄傲、自豪……) 4、学习第三小节 (1)看着妈妈的照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2)对于我们的妈妈你有担心吗?担心些什么? (3)作为妈妈的儿女,你又会为妈妈做些什么? 四、背诵总结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 第二 课时 ( 新授课) 备:3月1日 上:月 日 总 44 课时 | ||||||||||||
| 教学流程 | ||||||||||||
| 一、回顾全文 二、情境导入 三、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诗歌。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 四、学习诗歌 1.整体感知内容。 2、学习第一节 1)诗歌中写到了几种颜色? 2)为什么说“五颜六色”是形象的语言? 3)你知道祖国有多大,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学习第二节。 本节中作者用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 4、学习第三节。 蓝图是什么?祖国的蓝图是什么样子的? 5、学习第四节 问:为什么说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像依偎在妈妈身边? 激励学生上网查找祖国各种情况。 五、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首诗歌你知道了什么? 2、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3、谈谈你今后要为祖国做些什么?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收集有关祖国的资料和图片。 | ||||||||||||
| 板书设计 | 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地域辽阔 山河壮观 ——祖国像妈妈 描绘蓝图 | |||||||||||
| 教后反思 | ||||||||||||
| 课 题 | 14、陈嘉庚办学 | 主备人 | 王建君 | 课时 | 3 | |||||||
| 教学目标 | 1.读懂课文,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5个生字,会写10个字以及课文中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 |||||||||||
| 教学重点 | 通过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
| 教学难点 | 通过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
| 教学策略 |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读书,在阅读实践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崇高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 |||||||||||
| 第 一 课时 (新授课) 备:3月1日 上:月 日 总 45 课时 | ||||||||||||
| 教学流程 | ||||||||||||
| 安全教育 一、导入课题,引疑激趣 1.板书课题,齐读。 2.围绕这个题目,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3.引导学生梳理问题,评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并在有关问题的内容旁边作记号。 2.说说课文讲述的主要内容。 三、识记生字,学习新词 1.同桌合作,互正字音,交流记字方法。 2.圈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想想词语的意思。 3.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 四、指导写生字,重点指导写好“涉、隆、蓄、赚”等字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陈嘉庚的生平事迹 | ||||||||||||
| 第二 课时 ( 新授课) 备:3月1日 上:月 日 总 46 课时 | ||||||||||||
| 教学流程 | ||||||||||||
|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新词。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上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二、细读课文,认真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里知道了些什么? 2.汇报交流。 3.指名读第1、2自然段。 ①说说陈嘉庚给你留下的印象; ②陈嘉庚的成功是怎样才得来的?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3—9自然段。 ①想一想: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②找出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然后把自己的体会与同桌或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 ③集体交流,指名汇报。老师相机出示有关句子,指导读出正确的语气和感情,互读互评。 ④文中的插图是对照课文的哪部分内容的?看插图,谈谈你看后的感受。 4.齐读第10自然段。 出示句子:“从此,陈嘉庚一边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一边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学校。” 读一读,认真体会带点的词,用一句话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三、朗读全文,感受陈嘉庚的爱国之情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外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隐姓埋名为两弹》和《理想在田野里实现》,并与同学交流读后的感想。 | ||||||||||||
| 第 三 课时 ( 新授课) 备:3月1日 上:月 日 总 47课时 | ||||||||||||
| 教学流程 | ||||||||||||
| 一、回顾全文,加深体会 1.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哪些内容最使你感动?为什么? 二、读书交流,深入感悟 1.围绕“课文中的哪些内容最使你感动?为什么?”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讨论,互听互补,加深理解和感悟。 2.全班集体交流,抓住体现陈嘉庚爱国情感的句子,反复赏读。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自由表述。) 三、把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用一段话写下来 四、课外延伸 搜集一些名人的爱国故事,用课外活动时间开个故事会。 | ||||||||||||
| 板书设计 | 14、陈嘉庚办学 辛勤劳作 有所积蓄 陈嘉庚 拼命赚钱 办学校 热爱家乡 诚信经营 源源不断 | |||||||||||
| 教后反思 | ||||||||||||
| 课 题 | 15、舞动的北京 | 主备人 | 王建君 | 课时 | 2 | |||||||
| 教学目标 | 1、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所蕴含的灿烂的中华文明,产生爱国情感。 2、读课文,了解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3、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人头攒动、会徽、揭晓、通讯、蕴含、韵味、协调、媒体、乃至、主旨”等词。 | |||||||||||
| 教学重点 | 熟读课文,了解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 |||||||||||
| 教学难点 | 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所蕴含的灿烂的中华文明,产生爱国情感。 | |||||||||||
| 教学策略 |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主体充分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重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 |||||||||||
| 第 一 课时 (新授课) 备:3月1日 上:月 日 总 48 课时 | ||||||||||||
| 教学流程 | ||||||||||||
| 安全教育 一、导入 1、看到北京你能联想到什么? 2、看到“舞动的北京”你又会想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通过读课文你都了解了什么? 2、你有哪些读不懂的问题? (为什么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什么说会徽充满动感和活力?) 三、深入学习,指导朗读 让我们一起走进2003年8月3日傍晚的北京天坛公园,一起去感受北京的动感与活力。 1、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边读边想想一走入天坛公园,你感受到怎样的气氛? (紧张、隆重) (2)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1)出示会徽(投影) 看到这个奥运会的会徽,谁能说出它的含义,默读课文2—3自然段。 (2)边读边画,画出相关的语言。如果你是北京的奥运使者,你能否清楚明白地向大家介绍这枚会徽的含义吗?(学生练说,内化语言) (3)想想刚才我们在介绍徽会时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总—分—总) (4)为什么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5)出示“国徽” 你能像刚才介绍奥运会会徽那样,介绍国徽吗?(学生练说,读写结合) 3、学习第三段 (1)轻声读,读懂了什么? (2)默读思考:为什么说这个会徽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3)对比读,哪句话好为什么? (4)看到我们自己民族的设计,得到别人的赞许,你的心中有什么想法?(自豪、骄傲)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2、巩固生字、新词。 五、布置作业:查阅有关奥运会的资料。 | ||||||||||||
| 第 二 课时 ( 新授课) 备:3月1日 上:月 日 总49课时 | ||||||||||||
| 教学流程 | ||||||||||||
| 一、回顾全文 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对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有哪些了解? 二、巩固词语 1、出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 2、形近字组词。 三、语文综合实践 1、教师出示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图片,看谁知道他们是谁? 2、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外貌有什么不同? 3、同学讨论,交流,描绘福娃的外形。 4、通过你们手中的资料,谁来说说这五个福娃代表的含义。 5、学生介绍手中的资料,要求抓住重点。 6、除了这五个福娃之外,你对奥运会还有哪些了解? 7、学生讨论交流。 四、作业: 自主动手出一张有关“奥运”的宣传小报。要求内容突出主题、语言生动、图文并茂。 | ||||||||||||
| 板书设计 | 15、舞动的北京 上部 传统印章 奥运会徽 成功 下部 北京2008 | |||||||||||
| 教学反思 | ||||||||||||
| 课 题 | 16、大使馆妈妈 | 主备人 | 王建君 | 课时 | 1 | |||||||
| 教学目标 | 1、默读课文,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产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 2、通过角色转换,感受陈小龙在孤助无源的情况下内心的急切和中国大使馆帮助他之后的感激祖国的情感。 3、会认6个生字。 | |||||||||||
| 教学重点 | 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 |||||||||||
| 教学难点 | 默读课文,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产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 | |||||||||||
| 教学策略 | 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 |||||||||||
| 第 一 课时 (新授课) 备:3月1日 上:月 日 总 50 课时 | ||||||||||||
| 教学流程 | ||||||||||||
| 安全教育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大使馆吗?(简单介绍大使馆)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出示课题) (为什么管大使馆叫妈妈?文章写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理解:爱戴安顿安慰举目无亲 2、指名分段朗读,纠正字音 三、初读课文,自读自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内容我们了解了,下面你们自己试着解答刚才的问题,想一想陈小龙为什么管大使馆叫妈妈? 3、学生读文,做批注。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在机场,陈小龙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他是什么心情? 2、身在异乡的陈小龙举目无亲,和当地的外国人语言也不通,就在此时他得到了大使馆的帮助,读读课文,想一想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小龙的?当时陈小龙又是怎样的心情 3、在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陈小龙顺利地登上了寻亲的飞机,当他见到了远在荷兰的舅舅并讲述这段经历时,他们的眼眶都湿润了,所以陈小龙写了这封信,感谢使馆的工作人员,但为什么陈小龙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呢? 4、结合课文内容小组讨论。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2、作为中国人,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只有祖国强盛了,我们才会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幸福生活。 六、作业 给父母将这个故事 | ||||||||||||
| 板书设计 | 16、大使馆妈妈吗 大使馆——像妈妈一样关心 陈小龙——感激、热爱祖国 | |||||||||||
| 课 题 | 语文百花园四 | 主备人 | 王建君 | 课时 | 4 | |||||||
| 教学目标 | 1通过本百花园的训练,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锤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激发学生从小养成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2、通过能说会道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 |||||||||||
| 教学重点 | 1、能说会道----家乡的变化 2、笔下生辉----写“家乡” | |||||||||||
| 教学难点 | 1、能说会道----家乡的变化 2、笔下生辉----写“家乡” | |||||||||||
| 教学策略 | 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积累语言,讨论与练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 |||||||||||
| 第 一 课时 ( 练习 课) 备:3月1日 上:月 日 总 51课时 | ||||||||||||
| 教学流程 | ||||||||||||
| 安全教育 教学内容:学习“语海畅游”,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平台”。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海畅游”。 1、 出示文字幻灯:板书有课本中的形近字。 2、 认真读读以下字,你发现了什么? 3、 小组内讨论,交流字的注意点。 4、 出示词语,学生自由朗读。 5、 你发现了这些词的规律了吗? 6、 你能找出这些词语吗?(学生自由交流,小组反馈。) 7、 出示幻灯:流离、工整、长短、黑白、真假、是非 8、 出示课本重的病句。 (1) 指导朗读句子。 (2) 学生修改病句,教师巡视,实时反馈: 第一句:把“宽阔”改为“辽阔”。 第二句:在:和“的后面添上”收听“ 第三句:把“云南孔雀“删掉。 9、 教师准备一些课外的病句,让学生加深印象。 二、积少成多 1、出示古诗 2、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3、各个小组内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4、各个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5、展示我的采集本 6、全班互相评价,看谁手机的资料多,教师适时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收集材料的积极性,以及对体育的爱好。 三、阅读平台-----《我是中国人》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我是中国人》,要求读得流利、连贯。 你读懂了什么? 2、 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 自渎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4、 当外国人嘲笑和侮辱中国时,吉鸿昌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5、 说说你敬佩他的原因是什么? 6、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 四、作业:背诵《凉州词》 | ||||||||||||
| 第 二 、三 课时 (练习 课) 备:3月1日 上:月 日 总52、 53 课时 | ||||||||||||
| 教学流程 | ||||||||||||
|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笔下生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新课 1、 背诵、默写《凉州词》 2、 展示收集的奥运会徽 二、 能说会道-----家乡的变化 三、 教师读题目要求。 四、 本次的联系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五、 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图片、照片、资料等,并先在小组内进行归类,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 六、 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七、 笔下生辉------写“家乡” 1、 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 反馈思考情况。 3、 幻灯出示要求: (1) 观察家乡的变化,抓住麽一方面,写一片赞美家乡的文章。 (2) 如果你认为家乡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设想一下未来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写一篇想象作文。 (3) 写的时候要之一观察身边的变化,如小河、街道、绿地、楼群,人们的吃、住、行、,及商店、超市等,还要了解一下它们的过去。 (4)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八、 总结 进行了刚才的讨论交流,大家对自己的家乡又有了深入的了解,大家一定会更加爱护自己的家乡,老师希望大家能够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 九、 作业 1、 制定家乡的发展蓝图 2、 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 3、 写一写你为家乡生态环境做的一件事。 | ||||||||||||
| 板书设计 | 语文百花园四 语海畅游 积少成多 阅读平台:我是中国人 能说会道 笔下生辉 | |||||||||||
| 第四课时 ( 讲评课) 备:3月1日 上:月 日 总 54 课时 | ||||||||||||
| 教学流程 | ||||||||||||
| 一、指出存在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 缺点: 二、优秀作品赏: 三、改进措施: | ||||||||||||
| 第一课时 (考查课) 备:3月1日 上:月 日 总55 课时 | ||||||||||||
| 课 题 | 第四单元检测 | 主备人 | 王建君 | |||||||||
| 测试内容 | ||||||||||||
| 测试目标 
 | 了解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检查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有效地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 |||||||||||
| 教学流程 | 一、提出测试要求; 二、发放试卷; 三、学生答卷; 四、收卷,对考试情况进行总结。 | |||||||||||
| 第 二 课时(评析课) 备:3月1日 上:月 日 总 56课时 | ||||||||||||
| 课 题 | 第四单元评析 | 主备人 | 王建君 | |||||||||
| 评析内容 | ||||||||||||
| 评析目标 | 通过讲评,使学生明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缺补漏,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 |||||||||||
| 评析过程 | 一、试题分析 二、总结考试情况。 分数段 | 90—100分 | 60—分 | 不及格 | ||||||||
| 人数 | ||||||||||||
| 四、改进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