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热点解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04:23
文档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热点解读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热点解读6月2日,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暨高校培养与就业改进研讨会。据悉,2010年就业蓝皮书基础麦可思对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撰写,该研究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2万份。调查报告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权威报告,一个结果评价的研究系统。相比于2009年的报告,2010年的报告在专题调查了上新增了失业与专
推荐度:
导读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热点解读6月2日,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暨高校培养与就业改进研讨会。据悉,2010年就业蓝皮书基础麦可思对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撰写,该研究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2万份。调查报告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权威报告,一个结果评价的研究系统。相比于2009年的报告,2010年的报告在专题调查了上新增了失业与专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热点解读

6月2日,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暨高校培养与就业改进研讨会。

据悉,2010年就业蓝皮书基础麦可思对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撰写,该研究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2万份。调查报告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权威报告,一个结果评价的研究系统。相比于2009年的报告,2010年的报告在专题调查了上新增了失业与专业预警、就业弱视群体等模块。

  高职高专生工资涨得最猛

  该调查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但仍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增长,来源于读研而非就业。而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则与本科差距缩小,全国示范性高职就业率甚至高于普通本科院校。

  从薪资来看,2009届“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月薪分别为2756元、2241元,较上届均有明显增长,但还没超过2007届毕业生。相反,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薪虽为10元,但其增幅最大,比去年前年都高。

  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半年后的就业率和月薪增长上强于本科的表现,彰显了近年来国家对促进高职高专发展的战略决策的前瞻性,也肯定了高职高专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改革的成功定位,更凸显了中国高职高专教育建设的巨大进步。

  法学连续三年“失业”

  调查显示,8个本科专业、7个高职专业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90.2%),最低的是法学(82.3%);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5%),最低的是法律大类(73.2%)。

  2007—2009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有8个: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高职高专有7个: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

  麦可思指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解决此失业类型的核心是各专业的供应量。对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监测和预警,以个别专业的招生指标控制为主要杠杆,主动干预、专业结构,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下提高就业率的途径之一。

  调查还显示,就业绿牌发展(即就业率高)专业:本科为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其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

“漂族”多来自小城市或者农村

  大城市就业市场规模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职业能力成长机会多,因此往往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但毕业生实际就业城市类型主要集中在地级及以下城市。

  调查显示,55%的“漂族”集中于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在京、沪、深的最多。

  2009届“漂族”毕业半年后的月薪,其中低收入就业全漂族(即大学所在地和家乡都不在就业地)为1240元,低收入就业半漂族(是指家乡不在就业地但读书在就业地)为1129元,仅相当于同届毕业生全国平均月薪(2129元)的约一半,其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低收入就业全漂族为46%,低收入就业半漂族为51%,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

  “漂族”比较多地集中在销售类职业,较高比例受雇于民营企业和小企业。从背景来看,低收入就业漂族的大学毕业生更多来源于农民与农民工的家庭阶层。2009届“蚁族”较多地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其家乡基本来自地级及以下城市或农村。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文档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热点解读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热点解读6月2日,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暨高校培养与就业改进研讨会。据悉,2010年就业蓝皮书基础麦可思对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撰写,该研究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2万份。调查报告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权威报告,一个结果评价的研究系统。相比于2009年的报告,2010年的报告在专题调查了上新增了失业与专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