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应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04:21
文档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应用

附录A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应用A1确定土的物理性质A1.1粘性土N63.5与密度(r)、含水量(w)、液体指数(IL)的关系,见表A1、表A2。表A1N63.5与Y、W的经验关系N63.5123456710r(g/cm3)1.60~1.751.75~1.801.75~1.851.80~1.871.84~1.1.86~1.901.88~1.931.90~1.951.90~2.001.95~2.09w(%)60~4055~3745~3540~3238~3036~2934~2832~2730~
推荐度:
导读附录A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应用A1确定土的物理性质A1.1粘性土N63.5与密度(r)、含水量(w)、液体指数(IL)的关系,见表A1、表A2。表A1N63.5与Y、W的经验关系N63.5123456710r(g/cm3)1.60~1.751.75~1.801.75~1.851.80~1.871.84~1.1.86~1.901.88~1.931.90~1.951.90~2.001.95~2.09w(%)60~4055~3745~3540~3238~3036~2934~2832~2730~
附 录 A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应用

A1 确定土的物理性质

A1.1 粘性土N63.5与密度(r)、含水量(w)、液体指数(IL)的关系,见表A1、表A2。

表A1 N63.5与Y、W 的经验关系 

N63.5

12345678910
r(g/cm3)

1.60
1.75
1.75
1.80
1.75
1.85
1.80
1.87
1.84
1.
1.86
1.90
1.88
1.93
1.90
1.95
1.90
2.00
1.95
2.09
w(%)

60~4055~3745~3540~3238~3036~2934~2832~2730~25<25
注 资料取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表A2 N63.5与IL的经验关系

N63.5

<22~44~77~1818~35>35
IL

>11~0.750.75~0.50.5~0.250.25~0<0
状态流动软塑软可塑硬可塑硬塑坚硬
注 资料取自武汉冶金勘察公司资料。

A1.2 砂性土N63.5与相对密度(D)的关系见图A1及表A3。

表A3 砂的紧密程度

密实程度极松稍松中等密实
相对密度D<0.2

0.2≤D≤0.33

0.33≤D≤0.67

D<0.67

注 资料取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图A1 N63.5与D的相关图

A2  确定土的力学参数

A2.1 粘性土N63.5与凝聚力(C)、无侧限抗压强度(qu)的关系,见表A4、表A5。

表A4 粘性土N63.5与凝聚力C的经验关系

N63.5

3579111315171921252931
c(t/m2)

1.73.64.95.65.97.27.88.28.79.29.810.311.0
注 资料取自武汉冶金勘测公司资料。

对于φ≈0的软粘土,N63.5与C值的关系如下

C=1/1.6 N63.5 (t/m2)

表A5 N63.5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参数qu关系

N63.5

1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
qu

(kg/m2)

粘土0.250.350.40.61.21.41.72.02.32.52.83.13.33.63.94.2
壤土0.20.30.50.81.11.31.61.92.22.42.73.03.23.53.84.1
注 资料取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A2.2 砂性土N63.5与砂性土内摩擦角(φ)的关系见表A6、图A2。

表A6 N63.5 与φ 的经验关系

N63.5

内摩擦角φ(°)N63.5

内摩擦角φ(°)
粉砂、砂壤土细砂、极细砂粉砂、砂壤土细砂、极细砂
4
5
6
16
18
20
20
22
24
7
8
22
24
26
28
注 资料取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A3 确定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表A7、表A8) 

表A7 老粘土和一般粘性土的允许承载力[R]

N63.5

357911131517192123
[R](t/m2)

1216202428323642505866

图A2 φ=f(N63.5)关系图

表A8 砂土的允许承载力[R] 

N63.5

10~1515~3030~50
[R](t/m2)

14~1818~3434~50
    表A7、A8中的数据只适用于基础宽度小于3m,埋深为0.5~1.5m时使用。基础宽度大于3m,埋深大于1.5m时,需按有关规定进行修正(《工业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

根据梅耶霍夫公式,可初步估算砂土层打入桩的承载力 

gr=0.4ND/B≤4(t/m2)

fn= /50 t/m2

式中 gr——极限桩尖阻力,t/m2;

     fn——极限桩侧阻力,t/m2;

      D——桩进入砂层的厚度,m;

      N——桩尖处的平均贯入击数;

      ——桩埋深内的平均贯入击数;

      B——桩的宽度,m 。

A4 判定地震液化

A4.1 判定地震液化的可能性

    基础下1.5m 范围内有饱和砂土层时,可用下世判定砂土液化的可能性:

N63.5>N'     不易液化

N63.5≤N'     可能或容易液化

N'= [1+0.125(H-3)-0.05(h-2)]

式中 N'——砂土振动时的临界贯入击数;

          N'——砂土振动液化临界贯入数当H=3m,h=2m时,由表A9求出。

表A9 砂土振动液化临界 

地震烈度789
61016
注 H 为砂性土层的埋深,m;h 为地下水的埋深,m。

    当H<5m时,N'采用H=5m的计算值;当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地面高程与地下水位在建筑物建成运行有较大改变时,可按与(H+h+7.8)成正比关系换。 

   对于软粘土,当N63.5≤4击时,属一般情况常见的可能液化范围;当N63.5≤2时,属较常见的可能液化范围。

A4.2 判定液化时强度降低的可能性

    日本《土构筑物设计施工指南》根据日本新泻地震和其他地震灾害实例,认为设计水平加速度为0.2~0.3g时(g为重力加速度),地震时土的强度衰减按下式规定处理。

A4.2.1 砂性土

    N63.5〉20击时,砂土的强度不减

    N63.5=5~20击时,砂土的内摩擦角按下式减小:

    φ'=φ-Q; 

    Q=(20-N63.5/15)tg-1K

式中 φ'——地震是砂土的内摩擦角,(°)

             
    φ——平时砂土的内摩擦角,(°)

     Q——由于地震而减少的内摩擦角,(°)      

     K——水平地震加速度。

     当N63.5〈5击时,地震时会发生液化而丧失强度。

A4.2.2 粘性土

    对N63.5〈5击时的敏感度大的软粘土,地震时凝聚力减少70%。

文档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应用

附录A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应用A1确定土的物理性质A1.1粘性土N63.5与密度(r)、含水量(w)、液体指数(IL)的关系,见表A1、表A2。表A1N63.5与Y、W的经验关系N63.5123456710r(g/cm3)1.60~1.751.75~1.801.75~1.851.80~1.871.84~1.1.86~1.901.88~1.931.90~1.951.90~2.001.95~2.09w(%)60~4055~3745~3540~3238~3036~2934~2832~2730~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