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1-2013质控活动记录本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04:21
文档

2011-2013质控活动记录本

质控小组活动及持续改进记录本急诊科质控小组职责一、急诊科科质控小组组成。组长冯登华副主任医师;副组长赵珺霞士长;成员刘敏山主治医师、谢解英护士。二、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三、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评优评先挂钩。四、定期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五、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六、科室质控工作小组活动内容详
推荐度:
导读质控小组活动及持续改进记录本急诊科质控小组职责一、急诊科科质控小组组成。组长冯登华副主任医师;副组长赵珺霞士长;成员刘敏山主治医师、谢解英护士。二、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三、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评优评先挂钩。四、定期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五、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六、科室质控工作小组活动内容详
质控小组活动及持续改进

记 录 本

急诊科质控小组职责

一、急诊科科质控小组组成。组长冯登华副主任医师;副组长赵珺霞士长;成员刘敏山主治医师、谢解英护士。

二、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三、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评优评先挂钩。

四、定期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五、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六、科室质控工作小组活动内容详见外科质控记录本。

科室质质控小组工作制度

    一、质控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质控、每月质控工作。

二、质控小组的活动每月至少一次,主要分析本科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质控记录。

三、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规范,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四、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护理文件),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2011年1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手消毒。

质控发现的问题:

1、医生在查房换药过程中未全程按手卫生消毒原则行手消毒。

2、护士执行得较好。

改进措施:

1、加强手卫生消毒认识;

2、对七步洗手法进行考核,人过关。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全体人员通过手卫生七步洗手法。

2011年2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1、部份病历现病史不清;

2、专科检查记录简单

3、辅助检查重要指标未在病历中即时反应。

改进措施:

1、重视现病史书写的真实性、条理性;

2、辅助检查要有结果分析。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按病历书写要求持续改进,提高下月的书写质量。

2011年3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1、部份主诉描述不清,与第一诊断不一致;

2、部份病历现病史记录简单,无重要的阴性和阳性体征描述;

3、因电子病历使用的原因,草率从事,缺乏认真修改,前后矛盾;

4、中医辨证格式化。

改进措施: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提高中医辨病辨证水平。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医生认识到位,进一步提高。

2011年4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本月存在问题与上月相同。

改进措施:

1、强化中医基础理论学习;

2、使病历书写规范常态化。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病历质量与上月比较无质的根本提高。

2011年5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本月病历书写即时认真,未发现特殊情况。

改进措施:继续提高病历书写的质量。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病历书写较上月明显改善。

2011年6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上月医务科行病历质量大检查,抽取我科归档病历5份,在架病历10份,通过检查,存在以下问题:

质控发现的问题:

1、病案首页填写不完整,存在漏记和错记;

2、部份日常病程记录缺少分析;

3、复制粘贴的内容有的字词未即时修改,前后矛盾;

4、护理体温单未写出院时间。

改进措施:

1、强化认真书写病历的重要性;

2、强调工作的态度和认真性;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本月病历质量与上月相同。

2011年7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1、部份病历现病史描述不清;

2、专科记录简单;

3、辅助检查无结果分析;

改进措施:

1、重视病历书写的真实性、条理性;

2、注意辅助检查的结果分析。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按病历书写要求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医护文书的书写工作。

2011年8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检查肛痈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

质控发现的问题:

1、有的病人符合路径标准但未进入路径;

2、有的病员在进入路径后有变异,但未按标准要求退出路径

改进措施:加强肛痈临床路径标准的再学习。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加强学习改进提高

2011年9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1、一份病历模板复制后未即时修改;

2、有一份病历病人出院体温单未标出院时间。

改进措施:继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医疗护理质量控制良好

2011年10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科内三个优势病种的执行情况。

质控发现的问题:

1、显示中医特色治疗不够;

2、中医辨证及选方不规范;

3、部份病例病历记录舌脉象与证型不相符。

改进措施:

1、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

2、熟悉常用中药的药性;

3、学习掌握肛肠方面的常用方剂。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三个优势病种的执行情况良好。

2011年11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1、有文字涂改现象;

2、部份病历现病史描述不清;

3诊断与现病史不含接;

4、重整医嘱于病程记录中无反应。

改进措施:

1、加强管理搞高认识;

2、规定若病历中出现三次以上,此病历重写。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本历书写较上月有明显改进。

2011年12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无不良问题。

改进措施:持续提高。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医疗护理质量控制良好。

急诊科质控小组职责

一、急诊科科质控小组组成。组长冯登华副主任医师;副组长赵珺霞士长;成员刘敏山主治医师、谢解英护士。

二、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三、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评优评先挂钩。

四、定期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五、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六、科室质控工作小组活动内容详见外科质控记录本。

急诊科质控小组工作制度

    一、质控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质控、每月质控工作。

二、质控小组的活动每月至少一次,主要分析本科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质控记录。

三、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规范,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四、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护理文件),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2012年1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刘新生

参加人员:邵春云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1、中医辨病辨证记录不充分;

2、病程记录未体现中医“理、法、方、药”的记录形式。

改进措施:

1、强化中医基础理论学习;

2、使病历书写规范常态化。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我科只有一位中医师,其余临床医师均为西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薄弱,在提高方面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2012年2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1、护理记录单中医术语不规范;

2、一份护量记录单静脉滴注未写滴速;

3、部份辅助检查结果无分析。

改进措施:

1、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

2、强强零缺陷管理。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按零缺陷管理要求施实施管理。

2012年3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1、护理一份病历体湿单漏填BP、出、入量;

2、记理中医记录不完善;

3、部份病例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如非严重感染病人多联应用抗生素4种;

4、活血化瘀药联合应用。

改进措施:

1、加强抗生素管控;

2、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抗生素管控不力。

2012年4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1、上级医师未鉴名;

2、药名书写剂量不标准;

3、中药服法不规范;

4、护理体温单有漏填现象;

5、检查报告单不在病程记录中反应;

6、鉴别诊断单纯提病名。

改进措施:

1、加强管理,提高认识;

2、鉴别诊断至少应提2个病并有分析;

3、完善病程记录的书内容。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病历书写质量较上月有明显反弹(下降)。

2012年5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病历处方书写制度的执行情况。

质控发现的问题:

1、部份药品剂量不清,如“甲硝唑100mlivgtt”应为0.5%甲硝唑100mlivgtt;

2、处方书写无剂量,发“氨必仙一盒”

3、部份检查报告单未在病程记录中反应。

4、护理有漏画体温现象。

改进措施:

1、熟悉药品规格剂量。

2、完善病历书写内容。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处方病历书写较上月明显改善。

2012年6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未发现不良问题。

改进措施:保持提高。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医疗护理质量控制良好。

2012年7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1、病记录中体现上级医师查房中的中医“理、法、方、药”记录不完善;

2、方药:“加减、加味、减味”书写概念不清,有的是加味写成“加减”,有的是加减写成“加味”。

改进措施:

1、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提高中医病历书写水评;

2、加强中医方剂学的学习;

3医生认识到位。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改进措施得以落实。

2012年8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电子化病历

质控发现的问题:

1、电子化病历熟练程度不够;

2、部份病历校对工作不认真,出现文不对题;

3、病历书写模块化,未按医务科指定执行,五花八门;

4、入院时间与病程记录时间与真实时间不相符。

改进措施:

与医教科加强沟通,随时解决电子化病历中存在的问题。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病历书写进入电子化熟练过程中。

2012年9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控感知识培训

质控发现的问题:

1、考核发现部份外科医生对消毒、灭菌的概念不清;

2、部份外科医师对卫生手的操作程序不清;

3、部份医护人员对传染病分级管理不清

4、部份医护人员对抗生素分级管理的内容不清。

改进措施:

1、加强控感知识的相关培训工作;

2、加强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加强控感知识和抗生素的相关培训工作,杜绝以上情况发生

2012年10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如何提高中医特色治疗。根据等级医院复审要求,我科应实施中医药特色治疗举措1,要求开展的项目多,任务坚巨。根据进一个月来检查的情况分析,如果按此进度无法完成,存在下列问题:

质控发现的问题:

1、主要是医生对实施中医特色治疗的认识不足;

2、二是医生对本科要求的实施内容不完全了解;

3、三是不结合病人病情认真开据医嘱。

改进措施: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关系到科室要求的1内容方面的理论技术操作学习。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

2012年11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

病历质量;反馈上月实施中医特色治疗的进展情况。

质控发现的问题:

医疗护理质量控制良好,实施中医特色治疗项目逐渐增加,但不显结合率不够。

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强改进提高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

医疗护理质量控制良好,实施中医特色治疗项目逐渐增加,但不显结合率不够

2012年12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优势病种的病历书写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1、病种证型模板不完全规范;

2、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不充分;

3、病程记录中舌脉书写混乱,证脉分离;

4、中医治疗举措特色不够。

改进措施:按等级医院要求加强整改。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一般病人病历书写质量良好,目前重点是加强优势病种的书写质量,使其

急诊科质控小组职责

一、急诊科科质控小组组成。组长冯登华副主任医师;副组长赵珺霞士长;成员刘敏山主治医师、谢解英护士。

二、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三、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评优评先挂钩。

四、定期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五、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六、科室质控工作小组活动内容详见外科质控记录本。

科室质质控小组工作制度

    一、质控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质控、每月质控工作。

二、质控小组的活动每月至少一次,主要分析本科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质控记录。

三、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规范,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四、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护理文件),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2013年1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优势病种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中医治疗举措特色仍然不够。

改进措施:

优势病种病历辨证模板已全面进行了修改整理,做到记录准确而规范,中医治疗举措特色督促加强。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

优势病种病历辨证模板已全面进行了修改整理,做到记录准确而规范,中医治疗举措特色督促加强。

2013年2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医院二次“等级医院”督查存在问题反馈。

质控发现的问题:

1、中医处方完成量及比例仍不符合要求;

2、个别科室中医治疗与参与治疗率不够;

3、各科中医综合治疗室建设还不完备;

4、优势病种制定后个别个室还不完全掌握;

5、中医文化建设要求记忆背诵的内容不能完全速答;

6、部份支撑材料还不完善。

改进措施:参照科室存在的问题,按等级医院要求持续整改。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迅速查找问题即时有效持续整改

2013年3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电子化病历

质控发现的问题:

1、病历书写核对工作仍然存在问题;

2、现病史书写简单,部份病历缺少重要的阴性及阳性体征描述;

3、日常病程记录不完善,有的缺少辅助助项目。

改进措施:

1、进一步熟悉电子化病历书写规范;

2、粘粘复制的内容应认真修改。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经多次强电子病历书定工作后较上月有明显改善。

2013年4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

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医疗护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1、住院病案首页填写不完整,存在漏记和错记;

2、上级医师未鉴名;

3、日常病程记录缺少分析;

4、复制粘贴的内容有的字词和文字未即时修正,前后矛盾;护理记录单描核定不准确,缺泛中医术语。

改进措施:

1、加强护理中医基础理论学习;

2、医疗方面继续加强书写质量的提高。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本月医疗护理质量无明显改善。

2013年5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

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1、使用复制粘贴的内容有的文字未即时修改;

2、住院病案一般项目错填、漏填;

3、护理方面无特殊。

改进措施: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病历书写质量明显提高。

2013年6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

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日常病程记录不详细,缺少病情与病因分析,辅助检查未即时反映,显示治疗无确切依据,未真实反映患者的病情与治疗经过。

改进措施:加强基础理论学习,不断加强改进。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措施有力,质量显著改善。

2013年7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

质控发现的问题:

改进措施: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

2013年8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

质控发现的问题:

改进措施: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

2013年9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

质控发现的问题:

改进措施: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

2013年10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

质控发现的问题:

改进措施: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

2013年11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

质控发现的问题:

改进措施: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

2013年12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冯登华

参加人员(签名):赵珺霞、刘敏山、解月英

活动内容:

质控发现的问题:

改进措施: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

文档

2011-2013质控活动记录本

质控小组活动及持续改进记录本急诊科质控小组职责一、急诊科科质控小组组成。组长冯登华副主任医师;副组长赵珺霞士长;成员刘敏山主治医师、谢解英护士。二、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三、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评优评先挂钩。四、定期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五、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六、科室质控工作小组活动内容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