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传染病登记本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04:13
文档

传染病登记本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科室:20年月日——20年月日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1.1专人管理持证上岗,报告疫情固定专用电脑用于网络直报工作。1.2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1.3报告病种:●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推荐度:
导读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科室:20年月日——20年月日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1.1专人管理持证上岗,报告疫情固定专用电脑用于网络直报工作。1.2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1.3报告病种:●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

科室:            

        20年月日——20年月日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1.1专人管理持证上岗,报告疫情固定专用电脑用于网络直报工作。

1.2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1.3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检痰)、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1.4院感部负责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1.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徐汇区)。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1.6临床科室、化验室、放射室等要按要求建立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1.7对报告客户诊断变更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1.8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或圆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1.9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谎报或授意他人瞒报、谎报疫情。

1.10临床科室、检验科、放射科等有关科室接诊传染病患者时,首先进行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然后做好处置工作。

1.11各科室院感专员每日一次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对卡片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

1.12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立即电话通知感染科,感染科接到报告后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当专家组确诊后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上报。?

1.13发现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以及其他传染病客户时,于24个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1.14进行网络直报时,经查错、查重、订正后上报。同时登记在《疫情直报登记本》上备查。

1.15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后,整理、装订、存档,保留三年。

1.16每月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情况汇总上报。染病机疫情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者,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传染病报告登记本

登 记

日 期患者姓名年龄性别

职业及

儿童机构

家长姓名

(14岁以下)

家庭住址

(应详细到门牌号)

发病日期就诊日期报告日期联系电话诊断诊疗报告人
初诊复诊
2016-1-11何宝华4岁

幼托机构

陈玉雯上海宁区水城南路16弄6号101室

2016-1-102016-1-112016-1-11手足口病

俞宏真
2016-1-19崔欣瑜

3岁2月

散居儿童

崔旭斌

上海市徐汇区龙瑞路77弄13号1801室

2016-1-182016-1-192016-1-19水痘俞宏真
传染病报告登记本

登 记

日 期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职业及

儿童机构

家长姓名

(14岁以下)

家庭住址

(应详细到门牌号)

发病日期就诊日期报告日期联系电话诊断诊疗报告人
初诊复诊

文档

传染病登记本

国家法定传染病登记本科室:20年月日——20年月日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1.1专人管理持证上岗,报告疫情固定专用电脑用于网络直报工作。1.2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1.3报告病种:●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