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论中药资源保护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06:31
文档

论中药资源保护

《中药资源学》课程考试论文中医药学院2009中药学本科@@@@@2012年11月22日论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姓名学号)摘要随着人们对中药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以及不合理的开采利用,中药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特别是对于珍贵、稀有、濒危的药用动植物资源来说,形式尤其严峻。本文就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关键词中药资源保护可持续Somediscussionabou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ourcesprotectionandsustaina
推荐度:
导读《中药资源学》课程考试论文中医药学院2009中药学本科@@@@@2012年11月22日论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姓名学号)摘要随着人们对中药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以及不合理的开采利用,中药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特别是对于珍贵、稀有、濒危的药用动植物资源来说,形式尤其严峻。本文就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关键词中药资源保护可持续Somediscussionabou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ourcesprotectionandsustaina
《中药资源学》课程考试论文

中医药学院2009中药学本科

@@@@@

2012年11月22日

论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姓名 学号)

摘要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以及不合理的开采利用,中药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特别是对于珍贵、稀有、濒危的药用动植物资源来说,形式尤其严峻。本文就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中药  资源  保护  可持续

    Some discussion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Abstract  With an increasing demand to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some unreasonable exploit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test. Especially for precious, rare and endangered medicinal plant and animal resources, it is particularly acute form. In this text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will be discussed.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sources;protection;sustainable

    中药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防治疾病、保证身体健康的必备物质。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和人类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中药资源的社会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加势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中药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保障人类健康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已成为医药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我国中药资源现状[1]

1.1 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类型复杂,气候条件多样,具有丰富的生物物种。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拥有全球物种总数的10%~14%。从资源拥有量而言,我国也是一个资源大国,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三,草场面积排名第一,矿产资源排名第三,水资源排名第六,其中可开发水能资源排名第一,森林蓄积量排名第五。但以人均占有资源来说,我国确是一个资源贫国。

1.2 需求量不断增加蕴藏量迅速减少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医疗、保健、轻工、化工等行业对中药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随着人类对化学合成药物毒副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开发利用天然药物的趋势日益增强。长期以来,由于对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认识不足,致使多数药材种类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药用生物种类出现种群衰退甚至面临灭绝,有些种类的优良种质资源正面临消失的危险。

据统计,我国野生蕴藏量和产量近几十年来下降幅度较大的种类有100余种,主要有甘草、光果甘草、羌活、单叶蔓荆、黄皮树、银柴胡、肉苁蓉、半夏、紫草、阿魏、天麻、麻黄、刺五加、黄芩、苍术、知母、防风、七叶一枝花、大黄、秦艽、细辛、钩藤、锁阳、常山、龙胆、雷公藤、酸枣仁等。还有30余种因过度开发导致资源稀少,以至无法提供商品或只能提供少量商品,如八角莲、峨眉黄连、野山参、黑节草等。

1.3 开发利用无序危及可持续发展

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医疗保健事业及现代工业、农业、交通、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使中药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而且越来越多地侵占原来是野生动植物生活场所的山林土地。大面积的森林砍伐、农田垦殖、围湖造田、填湖建房等,破坏了自然环境和天然植被,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很多药用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场所。例如,我国海南岛、广西南部和云南西双版纳一带的热带森林大多毁于这种形式,从而使一些热带的药用动植物种类面临灭绝的威胁。草地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开垦,使许多地区的药用物种遭到破坏。工业化、矿山开发和城市化发展使大面积的山林土地改变了原来面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山林植被,而且工业污染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对中药资源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如杭州苋桥过去是著名的中药材栽培基地之一,现已成为工业区,当地许多著名的栽培药材,如麦冬、地黄等的优良种质也随之消失殆尽。

1.4 中药材规范生产尚存诸多问题

野生资源的匮乏只能以人工生产来满足社会需求,目前市场销售的中药材有70%源自人工培育。规范化、规模化生产中药材的历史较短,生产中还有诸多问题:种质不清,种植、加工技术不规范,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中药材质量问题可塑性不强,质量责任不明确;中药材质量低劣,粗检不合格率居高不下,野生资源破坏严重等。

2 中药资源保护的含义

中药资源保护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指如何保护野生资源的稳定,从而保证某种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中保持平衡,并使人类可持续利用。 

对药用植物的栽培、对药用动物的养殖以及就地保护、迁地(迁移)保护,严格说是中药资源种质资源保护,它和野生资源保护没有直接联系。不能减少人类对野生中药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对于野生中

药资源的恢复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由于人们把中药资源保护在种质资源保护中药资源保护,因此过去有一些误区: 

2.1 中药资源保护就是禁止采挖和捕猎

2.2 中药资源保护就是就地保护、异地(迁移)保护、种质资源保护

    中药资源保护内涵是“在了解某种或某些种类生长发育规律、自然资源情况、更新规律基础上,制订相应年允收(猎)量,并根据其自然更新规律,制订自然更新和人工更新技术,从而使该物种资源得

到永续和可持续利用”。[2]

3 中药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长期以来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中药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与农业资源、植物资源、林业资源等相比,在能力

建设上有着巨大的差距,与当前中药产业的飞速发展极不适应。在近日召开的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药用植物保育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第一届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士林教授呼吁,要推动野生药用植物产业从以利用野外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培植资源为主转变,缓解野生资源保护压力。[3]

3.1 中药资源保护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每一种药用生物对其生存的生态环境都有特定要求,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适应和改变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中药资源分布和质量的主要决定因素,他一旦遭到破坏,药用动植物生存将会受到直接威胁。因此,协调好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换言之,重要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4]

3.2 中药资源保护是保障人民健康生活的要求 

中医药至今仍在我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中药原料消费需求的剧增与中药资源有限之间产生了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实施中药资源保护,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

3.3 是实现中药及天然药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药资源是中药及天然药物产业的源头,虽然建国以来很多品种先后开展了人工种植-养殖,但其规范化程度不高,其产量-质量-标准都不能满足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要求,特别是野生珍稀濒危品种。中药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中药资源的保障,同时,不仅仅是中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等也在消耗大量的中药原料。所有这些,都促使我们加大了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力度,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问题实际上已经在直接影响中药产业的发展,影响中药产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必须保护中药资源,从而保护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4 中药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何保护并合理利用中药资源,这就涉及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包括诸如组织培养-基因及转基因工程技术等的应用,因而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也就成了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

3.5 保护中药资源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需要

中药之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我国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中药资源是中药一切事业的根本保障,没有中药资源,中医药业将面临着“巧妇难傲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因此保护中药资源是当务之急。[6]

4 中药资源保护的策略 

4.1 宏观方面

4.1.1 制订国家药品标准

通过制订国家药品标准,使用濒危动植物药(如虎骨、犀角类),在标准中规定必须使用的代用品。如评价珍稀名贵中药冬虫夏草的功效时,可以选黄芪(与冬虫夏草功效相同或相似)作对照药,还可将其与冬虫夏草菌丝体(人工培养)、凉山虫草(近缘品种)、北虫草(近缘品种)等进行比较。如果黄芪的疗效与冬虫夏草相当。甚至优于冬虫夏草,则可以考虑以黄芪替代冬虫夏草,这样既可保护冬虫夏草的野生资源,也不需要国家再花巨资人工培育了。

4.1.2 借鉴特殊药品的管理模式

借鉴特殊药品的管理模式,控制加工名贵或稀缺药材的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总量。198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当时全的雪莲宜采量为5吨,而目前仅各大制药厂对雪莲的需求量每年就高达百余吨。巨大的需求量使雪莲价格大幅攀升,为牟取暴利,盗挖者屡禁不绝,目前分布于海拔3 500nl以下的雪莲已经被采完,照此下去,4年以后雪莲将在雪山上消失。

4.1.3 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中药种子库。建立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区,建立野生和半野生抚育保护区,对野生或逸为野生的药用动植物辅以适当的人工抚育和中耕、除草、施肥或喂养等管理,通过人工模拟野外群落,形成半野生状态的资源居群,探索野生药材的生产模式,为中药资源的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4.1.4 控制出口

    控制产能不足的中药材出口。目前药用动物林麝、黑熊、马鹿、大小灵猫、中国林蛙、蛤蚧等多个种类的资源显著减少,其中麝香资源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了70%,虎骨、犀角等物种濒危。中药资源的无序开发导致大面积植被被毁,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每到甘草

收获季节,每天有数千人上阵挖采,每挖1 kg甘草就要破坏60平方米的植被,40多天就可破坏800万亩的草原,造成草原严重沙化,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4.1.5 中药现代化战略

    实施中药现代化战略。该战略为中药材种(养)殖与中药资源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特别是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得到了各级的高度重视、引导和扶持,一些名贵中药材的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部分中药材长期紧缺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如梅花鹿、马鹿、熊胆、蛤蚧、人参、三七、天麻、黄连、杜仲、厚朴、黄柏、茯苓、石斛、灵芝等。[7]

4.1.6 中药资源保律体系

    研究中药资源法律保护,离不开具体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分析,尤其需要把各种法律规范联系起来进行系统分析、综合研究,才能把中药资源法律保护的研究,建立在本国的立法实践的基础上,并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中药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8]

4.2 科技进步方面

4.2.1 药剂学研究

加强药剂学研究,促进中成药生产的发展,逐步减少中药饮片的使用。采用成熟的工业化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收率较高,而采用传统的煎煮方式,有效成分煎出不足,且个体差异较大,易造成中药材的浪费。

4.2.2 提取技术的发展

提取技术的发展使中药材的利用率提高。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仿生提取及膜分离、大孔树脂等高新提取技术的出现,为充分利用现有中药材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4.2.3 合成及筛选

化学合成结合药理筛选,使大规模生产代替中药材提取成为可能。紫杉醇已实现全合成,虽然成本昂贵,但经过新的合成路线及中间体的探索研究,降低成本代替药材提取的前景光明。又如珍稀动物药熊胆(粉),因其主要含有利胆活性成分熊去氧胆酸而备受关注,并引发了熊胆汁人工引流技术的滥用,有悖于动物伦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的要求和规范。事实上,熊胆(粉)利胆的临床疗效还不及熊去氧胆酸,并且价格较昂贵(熊胆粉胶囊每日用药费用为10~15元/人),而熊去氧胆酸早已实现人工合成,成本低廉(熊去氧胆酸片每日用药费用0.70~1.00元/人),疗效佳。

4.2.4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的进步为中药种质资源保护、选育优良品种,或进行品质改良、加快药用植物繁殖、加快中药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提供技术保障。生物技术的进步将使部分名贵、濒危、难于繁殖的药材从原始的、毁灭性的采挖式农业生产过渡到工业化生产,将使原始的中药农业生产步人现代经济农业产业化的轨道,使中药资源得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中药材质量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可行的方法。[9]

    

总之,我们必须对动、植物资源破坏的严重性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的迫切性有足够的认识,必须认真分析研究珍、稀、濒危动、植物受危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发展对策,明确保护是利用的基础,利用是保护的目的这一辨证关系,使自然资源中的中药资源永远为全人类造福。

中药资源保护涉及、企业和个人,涉及化学、农学、生物和环境规划等多学科。要保护好中药资源,需要各方面协调配合,以达到全面保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全文,沈连生. 中药资源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187—1

[2] 王良信,尹春梅. 略论中药资源保护新观点(C).中国药学会.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大会论文集.天津.[出版者不详].2010:[起止页不详]

[3] 杨朝晖.我国中药种质资源保护几乎处于空白(N).科技日报.2008-11-01(1)

[4] 郑燕.中药资源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57 

[5] 陈丹,王鑫彦. 中药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1):705

[6] 刘大有,张慧丽,王寅鹏.中药资源保护中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C).第三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论文集.广西.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424

[7] 王丽,郑峰.全面促进中药资源保护的思考(J).传统医药,2007,16(4):59

[8] 余承文.论我国中药资源的法律保护(D).江苏:[出版者不详],2007:18

[9] 王丽,郑峰.全面促进中药资源保护的思考(J).传统医药,2007,16(4):59

    

文档

论中药资源保护

《中药资源学》课程考试论文中医药学院2009中药学本科@@@@@2012年11月22日论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姓名学号)摘要随着人们对中药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以及不合理的开采利用,中药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特别是对于珍贵、稀有、濒危的药用动植物资源来说,形式尤其严峻。本文就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关键词中药资源保护可持续Somediscussionabou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ourcesprotectionandsustain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