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保与维持制造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及时发现制造过程中产品的质量问题,并采取有效改善对策,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后面的制造过程。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产品制造过程。
3 职责:
3.1生产组依照生产作业计划下达生产指令及进度控制,同时于每日工作前确认机械条件设定、工装等,作业中协助排除异常,并查核品质状况。
3.2作业员依照各项标准执行生产作业与自主检查,发生异常状况立即向主管反映。
3.3品技课对生产出不合格品提出处理意见。
3.4生产课主管负责检查本部人员按本办法执行的状况,并负责产品品质的维持与改善。
3.5品技课负责产品量产有关标准制定及发行至生产单位使用。
3.6品技课检验人员于每班正式量产前对作业员建立的首件进行确认,过程中巡回检查产品品质。
3.7品保部检验人员负责查核制造过程改善成效。
4 定义:
首件:
1.每日开机后产出之第一件
2.换模换线生产后产出之第一件
3.机器故障修护后产出之第一件
4.模治具修护或调整后产出之第一件
5.作业人员更换后产出之第一件
6.作业条件重新设定后产出之第一件
7.停电后产出之第一件
8.品质问题点对策后产出之第一件
9.中途休息后产出之第一件
5 工作流程图:
| 工作步骤 | 负责单位 | 重点说明 | 相关表单 | 
| 生产准备 | 生产组 | 1 按《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 
| 生产组 | 1 按《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 |
| N 调整改善 Y | 生产组 品保部 | 1 每班正式量产前,作业员依照“检查基准书”经自检判定合格后建立首件,品检人员按“检查基准书”对首件进行确认,并将判定结果记录于“制程检查记录表”,注明时间并在首检合格的零部件上面注明合格字样。 2 如需调整改善,由操作者通知主管。 | 制程检查记录表 | 
| 生  产 Y N 调整改善 检验? Y 处理 不合格品隔离放置/标识 N | 品技课 | 1 作业员将当班产品品质状况按图纸要求记录于《制程检查记录表》中。发现不合格(若是偶然性不合格将不合格品挑出隔离并标识即可)通知班长和检验员。 2过程内检员按“检查基准书”对产品进行巡检,将结果填入“制程检查记录表”。 3 巡检员发现不合格品,若是偶然性不合格,将不合格品挑出隔离并标识即可;若是批量性不合格应立即要求停止生产,开出“品质异常处理单”给生产单位,生产单位对不合格品隔离并标识。依据《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 4生产组负责对处理后的产品通知检验员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序。 5标识方式按《标识和可追溯管理办法》。 | 《检查基准书》 《制程检查记录表》 《品质异常处理单》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标识和可追溯管理办法》 | 
| 转序生产 | 品技课 | 1、本工序完成后,经品管检验合格后,并标识合格标签,方可进行下工序生产。 | |
| 各工序检验 | 1按上述流程进行 | ||
| 成品最终检验 | 品保部 | 1 按《成品检验管理办法》。 | 《成品检验管理办法》 | 
6.1 GLQP-02-01/A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6.2 GLWI-02-02/A 《标识和可追溯管理办法》
6.3 GLWI-03-03/A 《成品检验管理办法》
6.4 GLQP-03-02/A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7 使用表单:
7.1 03R-WI03-01/A 《制程检查记录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