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
1.根据青少年发展需要及青少年要求,制定青少年服务发展规划和相应的工作属于()。
A.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B.青少年社会工作行政C.青少年福利工作D.青少年教育工作
2.上题中,社会工作者为王女士和其他单亲母亲建立了一种社区社会支持网络。这种支持网络属于()。
A.妇女自助互助支持网络B.妇女志愿者支持C.社区紧急支援网络D.社区需求支持网络
3.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全天候救助的地点是()。
A.救助站B.救助车C.救助亭D.收容所
4.安置社会工作中,安置对象主要是指()。
A.儿童B.老年人C.退役士兵D.残疾人
5.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中的角色不包括()。
A.协调者B.权益保护者C.领导者D.牵线搭桥者
6.城市居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由户主向()提出书面申请。
A.派出所B.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C.事处D.物业委员会
7.社会工作者就是要发现和寻找、探索和利用优势与资源,协助工作对象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这是社会工作所持有的()。
A.劣势视角B.优势视角C.宏观视角D.微观视角
8.残疾人工作模式应该把残疾视为一种社会建构,干预的重点要考虑社会因素。残疾人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社会,取决于社会消除妨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态度和残疾,其所描述的是()。
A.残疾人工作的历史与文化视角
B.工作重点应有社会因素视角
C.确信残疾人有权掌控自己的生活
D.相信残疾人自身的幸福感
9.“不批判”原则是指()。
A.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错误行为不进行公开批判
B.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听之任之
C.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进行鼓励和表扬
D.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不进行指责,也不强迫他们接受其他价值观
10.服务对象的“自决权”意味着()。
A.社会工作者不对服务对象的行为进行任何干涉
B.服务对象在事关自身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
C.社会工作者完全可以出于善意代替服务对象进行重要决策
D.所有服务对象都必须自我决策
11.在矫正过程中,矫正对象往往表现的敏感、神经质、情绪不稳、反应过度、对人对事多疑、偏激等,这是指矫正对象()。
A.具有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B.具有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C.具有严重脱节的社会特征D.具有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
12.以结构导向的角度分析问题,则认为个人不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社区环境、制度、影响了人们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要从()的角度去调整各种关系。
A.社区环境B.社会制度C.社会结构D.社会
13.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间接方法是()。
A.个案工作方法B.社区工作方法C.小组工作方法D.监督工作方法
14.()不属于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
A.监管功能B.矫正功能C.服务功能D.教育功能
15.优抚社会工作与传统双拥工作最大的区别是()。
A.帮助优抚对象排解困难B.防止优抚对象“减能”的出现C.帮助优抚对象享受福利待遇D.生活照料
16.对流浪乞讨人员最重要的工作方式是()。
A.个案工作B.外展工作C.小组工作D.社区工作
17.预防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通过社会工作的各类服务,对一些潜在的、阻碍青少年社会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和情景进行()的过程。
A.咨询与服务B.预和治疗C.拓展与辅导D.早期发现和控制
18.少年在发展阶段对别人的评价特别敏感,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也是把()放在第一位。
A.尊重B.同理C.个别化D.接纳
19.将社区矫正的法规变成具体的针对矫正对象的社会服务,又将服务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以影响法规的修订,是指()。
A.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B.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C.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D.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20.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指的是(A)。
A.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B.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C.精神问题的解决D.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21.社会工作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是指()。
A.心理咨询B.心理治疗C.聚焦于人与环境互动的心理问题D.精神疾病的治疗
22.国家对无工作的伤残人员,发给其()。
A.伤残抚恤金B.定期抚恤金C.一次性抚恤金D.伤残保障金
23.下列不属于老年小组工作特点的是()。
A.在预估阶段要特别注意老人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特别是要注意老人的身心状况,因为这常常是老人能否参与介入行动的晴雨表
B.在制订计划阶段要充分吸收老人参与,即便是身体孱弱的老人,也希望能尽量掌控自己的事情
C.老人由于其身心健康状况,在小组中的表现可能比较被动,头脑中满是个人问题,这使老人小组工作的节奏要比年轻人的小组慢许多。对小组带领着来说,能看到成员点滴的进步十分重要,这样就不会迟迟看不到显著成效而气馁
D.在评估阶段要重视老人的主观评论。评估阶段的测量工具和指标要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老人的主观评价很重要。结案后的追踪对于开展老年人个案工作十分重要
24.由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构成的、在社区居民需要时能起到支持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是()。
A.社区支持网络B.社区组织网络C.家庭支持网络D.社区行政网络
25.矫正社会工作者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服务也称为()。
A.更生保护B.监督保护C.监管保护D.事后保护
二、多选题(20题)
26.学校社会工作者为学生家长提供的服务包括()。
A.推进家庭照顾服务B.鼓励家长改变态度C.同辈群体交往的技巧D.与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未来问题
27.社区矫正工作是矫正社会工作者最主要的工作领域,主要包括()。
A.对缓刑、假释人员、监外执行人员的观护B.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C.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D.矫治对象的再教育
28.社会工作行政内部管理的程序和内容包括()。
A.规划、组织、人事管理B.新项目推广C.预算、公共关系D.报告、评估和研究
29.社会转型期的婚姻家庭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A.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比例相应增加
B.婚姻冲突、家庭暴力问题
C.亲子代际间的隔阂与冲突
D.家庭养老问题
E.教育发展不平衡
30.下列哪些机构属于优抚机构?()
A.荣军医院B.社区医院C.光荣院D.养老院
31.面向失业女工提供的服务有(ACDE)。
A.帮助失业女工度过失业初期的心理调适阶段
B.家庭病床服务和家务服务
C.为失业女工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整合资源
D.引导失业女工调整就业观念,参加职业培训
E.帮助失业女工解决家庭、婚姻以及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
32.下列属于健康服务内容的是()。
A.健康风险评估、例行体检、营养咨询与教育
B.有关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推广活动、处理酗酒和滥用药物问题
C.协助进行压力管理、开展锻炼身体方案
D.紧急呼叫系统安装等技术支持
33.老年社会工作的根本目标包括()。
A.老有所养,老有所医B.老有所教,老有所学C.老有所为,老有所乐D.幼有所长,幼有所依
34.小组工作的实施模式有多种分类,从对小组成员的影响和作用的角度看,可以分为()。
A.治疗模式B.发展模式C.社区模式D.监管模式
35.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是()
A.帮助妇女解决遇到的现实问题,并预防出现新的问题
B.帮助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C.进一步推进建立健全保障男女平等的法律和法规与的出台
D.帮助社会成员建立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
E.建立有利于促进妇女发展、推进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
36.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安排灾民基本生活的内容包括()。
A.评估灾民的应急生活物资需要
B.领导民间募捐,筹集应急生活物资
C.编制救助方案,组织开展生活物资发放工作
D.组织开展医疗救助服务
37.下列哪些人员属于优抚对象?()。
A.因公出差受伤的公务员B.执行公务受伤的C.抗美援朝战争中负伤的军人D.现役军人家属
38.社区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的功能表现在()。
A.社会问题的解决
B.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C.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D.提高经济增长率
39.家庭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及不良的家庭结构都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其中包括)。
A.家庭关系疏离B.学校学习环境不良C.家庭结构不完整D.父母与青少年互动不良
40.下列哪些人员符合一定条件后就可成为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
A.老年人B.残疾人C.未成年人D.军人
41.下列对组织受灾群众转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准确评估受灾群众紧急转移需求,确定需紧急转移的受灾对象
B.根据应急预案,制订具体的紧急转移工作方案
C.组织人员转移受灾对象,搭建临时避难所
D.安置之后结合工作
42.学生厌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与家庭相关的原因有()。
A.对老师的反感
B.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
C.学习上缺乏自信心
D.母的教养方式不当
E.来自家庭的压力
43.矫治服务也包括矫治社会工作,指的是社会工作者和志愿人员动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对罪犯或有犯罪危险的违法人员提供(),使之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其行为模式,以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服务。
A.生活照顾B.技能培训C.思想教育D.行为纠正E.心理辅导
44.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直接方法包括()。
A.个案工作方法B.小组工作方法C.社区工作方法D.社会行政方法
45.下列属于老年人的需要的是()。
A.健康维护B.经济保障C.职业培训D.社会参与
三、简答题(5题)
46.社区有哪些基本权利?
47.参加社区委员会选举的条件是什么?什么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8.社区设立的依据是什么?
49.社区选举委员会应当如何监票、计票?
50.社区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如何提名推荐?
参
1.B
2.A
3.A
4.C
5.C
6.C
7.B
8.B
9.D
10.B
11.B
12.C
13.B
14.D
15.B
16.B
17.D
18.A
19.B
20.A
21.C
22.A
23.C
24.A
25.A
26.ABD
27.ABC
28.ABC
29.ABCD
30.AC
31.ACDE
32.ABC
33.ABC
34.ABC
35.ACDE
36.ACD
37.BCD
38.ABC
39.ACD
40.ABC
41.ABC
42.DE
43.CDE
44.ACD
45.ABD
46.一是社区自治权。主要包括:民主选举权、社务决策权、日常管理权、财务自主权、摊派拒绝权、内部监督权。二是社区协管权。具有协助城建、、房产、卫生、、劳动、民政、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管理与社区有关事务的权力。三是社区监督权。维护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代表社区成员对煤气、环卫、供水、供电、供暖等公用事业单位的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对物业公司的工作进行监督,组织业主对物业公司进行评议。
47.年满18周岁本社区居民,除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社区单位可派代表作为社区成员参加选举。
48.社区设立的依据是坚持以地缘为基础,以适度的管辖人口和半径为条件,以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为前提,按照有利于管理、自治、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划分社区。
49.投票结束后,社区选举委员会应当将所有投票箱集中到中心投票站,当众开箱,由监票人、计票人认真核对选票,计算票数。
50.社区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由居民小组或有选举权的居民10人以上联名提名;也可以由事处向社区公开招选后向社区选举委员会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