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鉴赏诗歌形象课堂实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08:54
文档

鉴赏诗歌形象课堂实录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堂实录诸城市龙城中学师: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今天我们来一起复习《鉴赏诗歌形象》这一专题,通过此类题目的分类训练,归纳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解题技能。师:诗歌中的形象,既可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也可指诗中所描写的物与景,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下面我们按人象、物象、景象分类训练。首先来复习第一类——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板书: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请大家品读
推荐度:
导读《鉴赏诗歌的形象》课堂实录诸城市龙城中学师: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今天我们来一起复习《鉴赏诗歌形象》这一专题,通过此类题目的分类训练,归纳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解题技能。师:诗歌中的形象,既可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也可指诗中所描写的物与景,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下面我们按人象、物象、景象分类训练。首先来复习第一类——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板书: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请大家品读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堂实录

 诸城市龙城中学  

 

师: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今天我们来一起复习《鉴赏诗歌形象》这一专题,通过此类题目的分类训练,归纳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解题技能。

师:诗歌中的形象,既可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也可指诗中所描写的物与景,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下面我们按人象、物象、景象分类训练。首先来复习第一类——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板书: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请大家品读讲义上的例1、例2。《观猎》要求鉴赏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登幽州台歌》要求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同学们阅读这两道例题,完成这样几个问题:1、理解诗歌的内容,找出不理解的词句。2、根据讲义提供的答案概括答案的语言格式;3、人物形象是从哪些细节描写中表现出来的?能结合诗句略加分析。

学生自读思考。

师: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1:“细柳营”怎么理解?

师:“细柳营”是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处,这里用来表明这位将军具有名将风度。

……

师:请大家根据答案概括答题格式。

生2:“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概括了人物性格。

生3:“将军”“士大夫”概括了人物身份。

师:回答得很准确,两题答案的语言格式均为:身份+性格。大家把这点记在讲义相应的地方。

师:人物形象是从哪些细节描写中表现出来的?

生1:“鹰眼疾”“马蹄轻”,通过动作描写策马疾驰、奋力追击的情形,表现将军骑术高超、英姿飒爽的形象。

生2:“忽过”“还归”写返营驰骋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也属于动作描写。

师:对这首诗还有同学要补充吗?

……

师:我补充一下,尾联与开头的紧张气氛呼应,当初风起云涌,如今风定云平,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

哪位同学分析一下第二首诗?

生3:《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心理与神态描写。

师:请具体分析一下好吗?

生3:诗人登上幽州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已看不到,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想到这些不免感到自己生不逢时、孤单寂寞,所以感到悲伤,不禁流下泪来。

师:诗人登上幽州台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感伤心理?

生纷纷回答:与他身世、经历有关。

师:说得好。陈子昂是一位很有政治见地的知识分子,但忠诚直谏却屡不被采纳。写此诗时正跟随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做随军参谋。武出身高贵,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采纳,反遭贬斥。所以如此感伤应在情理之中。

从同学们的分析中,可以总结出鉴赏形象应从下面两点入手:一是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二是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板书)

生将要点记在讲义空白处。

师:请同学们做讲义的训练一,用我们刚总结的方法概括《从军行》中的人物形象。

生齐读《从军行》

师:有不明白的语句吗?

生1:“呼延将”如何理解?

师:呼延 ,是匈奴贵族四姓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生2:全诗刻画了一位身经百战、英勇无比的将军形象。

生3:全诗通过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刻画了一位勇武过人、奋勇突围的将领形象。

师:面临全军覆灭的绝境,这位将军是怎样率领士兵杀出重围的?

生4:先将敌将射杀,待敌人群龙无首、阵脚大乱之时,趁机率众杀出重围,夺路而出。

生5: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师:哪一名同学总结一下?

生6:全诗通过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刻画了一位身经百战、英勇无比、智勇双全的将领形象。

师:请同学们将答案整理到讲义上。

学生整理答案。

师:下面我们来复习第二类——鉴赏诗歌的物象。(板书:鉴赏诗歌的物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情、言心声。

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曾巩的《咏柳》,思考应如何把握柳这一物象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并通过分解答案来归纳解题步骤。

生齐读。思考。

生1:先把握住柳树的特点。

师: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

生1:倚,狂。

生2:蒙,不知。

师:表现了柳的什么特点?

生2:借势猖狂、蒙蔽日月、最终受到清霜的处罚。

师:第二步呢?

生3:分析物与人之间的相同点。用柳的这些特点来喻指小人仗势欺人、欺上瞒下、最终受到正义的惩罚。

生4: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得势小人的憎恶和讽刺之情。

师:大家归纳得非常好。大家把这三个步骤总结到讲义上。

(板书:1、概括物象特征

2、分析物与人之间的相同点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整理解题步骤。

师:请同学们做讲义上的训练二《白云泉》。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在苏州刺史任上,每天政务繁忙冗杂。他曾用这样一首小诗来形容自己的生活:“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消在两衙中。”在这种生存状态下,看到白云泉自然触动他的心弦。请同学们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自己做好答案之后,小组之间交流一下。然后将每个小组形成统一意见的答案展示出来。

学生做题,讨论。

组1:白云随风飘荡、无牵无挂,泉水自由流淌,从容自得,比喻人的闲适淡泊,展现了一位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组2:本诗托物言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境,表现了诗人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好。白居易自元和十年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而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思想则逐步增加。在苏州刺史任上时,繁杂的公务让他颇感烦恼和疲惫,渴望能够早日摆脱。结尾两句问清清的白云泉水,何必向山下奔腾飞泻而去,给纷扰多事的人世推波助澜,集中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表现了诗人后期人生观的一个侧面。

师:大家把答案补充一下。

学生整理补充答案。

师:下面我们来复习第三类——鉴赏诗歌的景象。(板书:鉴赏诗歌的景象)

鉴赏景象,包括对意象、意境的鉴赏。所谓意象,就是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的景象,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马致远《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的,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下面我们通过例4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共同探讨一下这类题型的具体操作过程。

师:此诗问题是,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可分解为几步?

生1:“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第一步骤。“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这是第二步。“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这是第三步。

师:能不能将每一步的要点概括一下?

生2:第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概括得很完美。如果此诗换一个题目,“请赏析此诗的意境”,答案还须如何完善?

生3:再概括表现手法。

师:这样我们就把此类题的解答分为四步。请大家整理到讲义上。(板书:1、概括表现手法。2、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3、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我补充说明一下, 描绘画面时,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学生整理记录,巩固记忆。

师:请同学们做讲义上的训练三07年福建卷 《武夷山中》的两道训练题。自己做答后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做题,交流。

师:请同学们回答第一个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组1:表达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

师:这是一个3分题,通常要分解成两个给分点,还有要补充的吗?

组2:誓死不向元朝统治者妥协的精神。

师:从哪里分析出来的?

组2:注解。

师:诗中有无体现?

组2:有,从“青峰野水涯”可以看出,表示他不臣服新朝政权,隐居守节。

师:分析得很好。还有补充的吗?

……

师:同学们还忽略了一点,诗的末句中“梅花”这一意象有什么意义?请结合诗句分析一下。

生1:在这山雨过后一片寂寥的天地间,梅花世外,傲霜吐艳,用梅花的清艳孤高表现诗人的孤傲清高、坚贞自励的情怀。

师:好!请大家回答第二个问题

组1:这句诗借景抒情,描写了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渲染了寂寥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师:答题的思路非常清晰,表述也很准确。这句既是写景,实写沉寂的山中气象,也是在叹息人间的万马齐喑。南宋亡国后,各地的抗元武装都被,整个社会一片沉寂。已国破家亡、成为绝世孤臣的诗人只能在此借景抒怀,徒生感慨。

师:讲义后面附着《常见艺术形象类举》和《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供同学课后做拓展阅读。如果对常见艺术形象心中有数,对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了然于心,做起题来必然得心应手。

师:这节课就进行到这儿。下课! 

教后反思:

1、专题复习课选题是关键。因准备时间的仓促,因而在选题上还不够理想。如果四道例题均能选用高考题,那么典型性、示范性会更强些。

2、在解题前应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做更深一层的分析理解,只有读懂了、读透了,答题才能避免偏差和浅薄,也才能够培养学生古典诗词的素养,激发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

3、在答案展示时,学生的参与面小,学生答题中暴露的问题没得到充分的展示,答题指导的针对性相对弱了。

4、教师要参与小组讨论,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能及时获取学生信息,了解学生思维状况。

 2008年4月30日

文档

鉴赏诗歌形象课堂实录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堂实录诸城市龙城中学师: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今天我们来一起复习《鉴赏诗歌形象》这一专题,通过此类题目的分类训练,归纳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解题技能。师:诗歌中的形象,既可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也可指诗中所描写的物与景,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下面我们按人象、物象、景象分类训练。首先来复习第一类——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板书: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请大家品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