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内的构造问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27:32
文档

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内的构造问题

1.竖向梯子筋间距一般1500mm左右,每道墙不少于2道,直径大于墙体竖向分布钢筋一个规格,其作用是控制墙体水平分布钢筋位置的正确性(当然也便于施工),随墙体钢筋一同浇筑于砼中,为一次性使用(用量较大)。2、水平梯子筋一般采用直径12以上的钢筋焊接,置于墙体上口,其作用是控制墙体竖向分布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浇筑于砼中,可周转使用(用量较少)。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内的构造问题1、剪力墙包括剪力墙墙柱、剪力墙墙身、剪力墙墙梁,墙柱和墙梁都是剪力墙墙身的加强边,不是单独于墙身而存在的构件,因此剪力墙墙
推荐度:
导读1.竖向梯子筋间距一般1500mm左右,每道墙不少于2道,直径大于墙体竖向分布钢筋一个规格,其作用是控制墙体水平分布钢筋位置的正确性(当然也便于施工),随墙体钢筋一同浇筑于砼中,为一次性使用(用量较大)。2、水平梯子筋一般采用直径12以上的钢筋焊接,置于墙体上口,其作用是控制墙体竖向分布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浇筑于砼中,可周转使用(用量较少)。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内的构造问题1、剪力墙包括剪力墙墙柱、剪力墙墙身、剪力墙墙梁,墙柱和墙梁都是剪力墙墙身的加强边,不是单独于墙身而存在的构件,因此剪力墙墙
1.竖向梯子筋间距一般1500mm左右,每道墙不少于2道,直径大于墙体竖向分布钢筋一个规格,其作用是控制墙体水平分布钢筋 位置的正确性(当然也便于施工),随墙体钢筋一同浇筑于砼中,为一次性使用 (用量较大)。

    2、水平梯子筋一般采用直径12以上的钢筋焊接,置于墙体上口,其作用是控制墙体竖向分布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浇筑于砼中,可周 转使用(用量较少)。

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内的构造问题

1、剪力墙包括剪力墙墙柱、剪力墙墙身、剪力墙墙梁,墙柱和墙梁都是剪力墙墙身的加强边,不是单独于墙身而存在的构件,因此剪力墙墙身钢筋进入暗梁和暗柱不是构件之间的锚固关系(请注意:暗梁不是梁、暗柱不是柱)。无论暗梁与暗柱是否存在,剪力墙本身的钢筋都要伸至剪力墙尽头,下附图1为陈教授相关答疑。

2、另06G901-1《平法排布规则》剪力墙章节多处都有描述:水平钢筋设置节点外边(竖向钢筋内侧)弯折15d这样的描述(下附图2),这足以作为你对量的依据。

问:如你所说伸至柱边,那么是否还需要弯折呢?

答:可以这样理解,墙身水平钢筋封边的构造,就是伸至剪力墙尽头弯折15d(如附图2的图示),与是否存在暗柱没有关系(当然如果是与转角另一侧的钢筋连续通过的除外)。对于墙身进入端柱的,则要考虑直锚条件,满足直锚可取Lae,不足直锚仍取对边加15d(如下附图3,注意端柱和暗柱的区别)。

平法配筋之--剪力墙

( 平法配筋之--剪力墙

  数据调查:“陈青来教授钢筋平法全国巡回讲座”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针对“平法设计的抽钢筋中哪一部分构件计算困难”这一问题,我们对其中的432名来宾进行调研,结果选择“剪力墙”的比例为39.81%,高出第二“楼梯”19.91%,第三“梁”19.19%,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剪力墙钢筋计算是大家最头痛的问题,同时经过调查整理发现,全国中心城市剪力墙结构工程已经占至总工程比例的50%之多。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的学习并掌握剪力墙钢筋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结合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在平法图集中剪力墙的相关内容。

剪力墙编号规定:

  将剪力墙按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简称为墙柱、墙身、墙梁)三类构件分别编号,如:墙Q、暗柱AZ、连梁LL 、暗梁AL 、边框梁BKL等。

剪力墙中钢筋的计算

剪力墙身

(一)水平分布钢筋长度计算:

1.1当剪力墙端为暗柱时:

内侧水平分布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长度(15D),如下图所示。

外侧水平分布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1.2当剪力墙端为端柱时

  内侧水平分布钢筋长度分为直锚和弯锚两种情况,当水平分布钢筋伸至对边>Lae时可不设弯钩,采用直锚即可。

直锚时长度=墙净长+锚固(lae)

弯锚时长度=伸至柱对边-保护层+弯折长度(15D)

外侧水平分布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二)水平分布钢筋根数计算:

2.1基础层:

  基础内的水平分布钢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防止钢筋在砼浇捣时受到扰动,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水平分布筋,详见04G101-3第32页。

  在钢筋抽样软件中,剪力墙在基础锚固区内的水平分布钢筋排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设置中进行调整。

2.2中间层及顶层:

根数=ceil((墙高(一般为层高)- S/2)/间距)+1

注:其中S 表示水平分布钢筋间距,ceil()表示直接进位,如ceil(3.2)=4。

(三)竖向分布钢筋长度计算:

3.1基础层

基础插筋=基础高-保护层+弯折长度+伸出基础顶面的高度+搭接长度

其中伸出基础顶面的高度:

当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搭接构造时,伸出基础顶面的长度≥0;

当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采用机械连接,伸出基础顶面的长度≥500。

  弯折长度,钢筋软件严格按照平法图集04G101-3 规定设置(参见计算设置),当工程图纸设计中与图集不一致时可以自行修改。

3.2中间层

竖向分布钢筋长度=墙高(一般为层高)-下层纵筋伸出楼板顶面的高度+伸入上层楼板顶面的高度+搭接长度

  当中间层剪力墙发生变截面时,钢筋软件将根据03G101-1第48页的规定自动判断并计算插筋,同时软件中亦可对节点进行设置。

插筋长度= 插筋锚固长度(1.5*lae)+伸出楼板顶面的高度+搭接长度,当为绑扎连接时搭接长度为1.2*lae。

其中插筋锚固长度亦可在计算设置中进行调整。

3.3顶层

竖向分布钢筋长度=墙高(一般为层高)-下层纵筋伸出楼板顶面的高度-屋面板厚+lae(la)

      注: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剪力墙顶有暗梁时,剪力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四 )竖向分布钢筋根数计算:

根数=∑(ceil((墙净长- S)/间距)+1)

其中墙净长=墙长-墙上暗柱(端柱)所占长度

剪力墙柱

暗柱

  暗柱纵筋长度的计算同墙竖向分布钢筋长度的计算,在钢筋软件中可单独对“暗柱纵筋露出长度”等项进行计算设置。

  暗柱样式复杂多样,常见的有L型、T型、一字型、Z型、AZ型、DZ型等,为此钢筋软件中提供了大量的暗柱箍筋组合样式可供选择。

端柱

  端柱的竖向钢筋和箍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其中抗震竖向钢筋构造详见03G101-1 第36至38页,非抗震纵向钢筋构造详见03G101-1第42至44页;抗震箍筋构造详见03G101-1第40页,非抗震箍筋构造详见03G101-1第45页。剪力墙梁

(一)暗梁

  暗梁是剪力墙的一部分,所以暗梁不存在“锚固”问题,只有“收边”问题,暗梁的长度是整个墙肢,暗梁的作用不是抗剪,而是阻止剪力墙开裂,暗梁纵筋构造见03G101-1第47页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

             纵筋长度=梁长-保护层+弯折长度(15D)

             箍筋根数=ceil(暗梁长度/间距)+1

注:暗梁侧面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

(二)连梁

2.1. 中间层

纵筋长度=洞口宽度+2*max(lae,600)

箍筋根数=ceil((洞口宽度-100)/间距)+1

2.2. 顶层

纵筋长度=洞口宽度+2*max(lae,600)

箍筋根数=ceil((洞口宽度-100)/间距)+ceil((max(lae,600)-100)/150)*2+3

注:连梁的侧面筋,即为剪力墙配置的水平分布筋。

文档

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内的构造问题

1.竖向梯子筋间距一般1500mm左右,每道墙不少于2道,直径大于墙体竖向分布钢筋一个规格,其作用是控制墙体水平分布钢筋位置的正确性(当然也便于施工),随墙体钢筋一同浇筑于砼中,为一次性使用(用量较大)。2、水平梯子筋一般采用直径12以上的钢筋焊接,置于墙体上口,其作用是控制墙体竖向分布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浇筑于砼中,可周转使用(用量较少)。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内的构造问题1、剪力墙包括剪力墙墙柱、剪力墙墙身、剪力墙墙梁,墙柱和墙梁都是剪力墙墙身的加强边,不是单独于墙身而存在的构件,因此剪力墙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