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1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26:06
文档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11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节日礼物》,教材56-57页。个性化修改教材分析本课为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材提供了一个小狗贝贝看礼物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有趣的情境中,根据观察点位置的高低,想像观察对象形状的变化,判断观察位置与变化图的对应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会了从两个方面观察物体,二年级下册学会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三年级上册学会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推荐度:
导读节日礼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节日礼物》,教材56-57页。个性化修改教材分析本课为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材提供了一个小狗贝贝看礼物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有趣的情境中,根据观察点位置的高低,想像观察对象形状的变化,判断观察位置与变化图的对应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会了从两个方面观察物体,二年级下册学会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三年级上册学会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节日礼物》,教材56-57页。

个性化修改
教材分析    本课为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材提供了一个小狗贝贝看礼物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有趣的情境中,根据观察点位置的高低,想像观察对象形状的变化,判断观察位置与变化图的对应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会了从两个方面观察物体,二年级下册学会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三年级上册学会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和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这需要展开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对学生具有挑战性,首先让学生自学观察,再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体验,丰富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

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观察物体的情况,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置了“贝贝看礼物”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设疑引趣到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归纳发现、形成知识、并应用归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根据观察事物的高低与远近的变化,让学生想象、观察、判断画面所发生的相应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观察中,体验随着高低与远近的变化,所看到的范围不一样,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善于与人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在自己位置上演示贝贝看礼物的四个过程较好。

也可以

小组交流

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加强指导。

古诗总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

    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事物,体会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教学

难点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距离观察物体形状的变化。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大字典、小盒子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电脑课件演示情境图: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

那么,你们在生活中,收到过礼物吗?在礼物中你能发现哪些和数学有关的知识呢?

今天就让我们当一个小小数学家,一起来探究一下。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一、从低到高观察物体

1、电脑课件演示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这幅图表达了什么意思。

2、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1)贝贝先是站在地面上看,可能会看到什么?什么看不到?

学生1:看到桌子的4条腿桌子面板的底面;

学生2;可能会看到“节日礼物”的上半部分;

学生3:看不到桌面上的水果等。

(2)贝贝抬起了前腿看,可能看到了什么?什么看不到?(课件演示:贝贝抬起了前腿,两只后腿撑地,身子升高)

学生1、跟前面看到的差不多;

学生2、可能会看到“节日礼物”的大部分;

(3)贝贝站到了凳子上看(课件演示:贝贝站到了凳子上,身子与桌子同样高),看到了什么?什么看不到?

学生1、看到了桌面上放着的礼物,水果等;

学生2、桌子面板的底面看不到了。

(4)贝贝爬上了桌子(课件演示:贝贝爬到了桌面上),看到了什么?什么看不到了?

学生1、看到了桌上上所有的物品;

学生2、看到了整个桌面;

学生3、看不到了桌子的四条腿等。

3.确定观察顺序。

电脑课件呈现以下4幅图:

要求:请你按贝贝四次看到礼物的顺序,在四个画面下的括号里标出①②③④的序号。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述,使学生体会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由于位置不同所看到的范围也不一样。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是否有过同样的经历?并与同伴时行交流。

电脑出示情境图:生活中的一些由远到近,由高到低,不同角度观察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

活动二、由远到近观察景物

1、实物投影呈现情境图。

小明沿小路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

2、提出问题:从A处往前方看到的景物与从B处往前方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室中模拟这一情境,探索由远到近观察景物的变化情况。

3、引导实验。

方法:在靠近房屋处在寻找一个点C如:

提问:比较从A处到C处往前方看到的景物情况。

学生:从A处可以看到前方和部分树林。

从C处往前看,只能看到房子,看不见树林,树林被房子完全遮住了。

4、呈现图形

教师:上面两幅图中,哪一幅是在A处看到的,哪一幅是在B处看到的,你有什么发现?

(1)学生通过以上引导实验,会很顺利得出:左边图形的图像是从A处看到的,右边的图象是在B处看到的。

(2)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越少。说明越接近物体(或景物),看到的范围就越小。

三、应用拓展

完成课文第57页的“试一试”。

1、教师示范:以A点为顶点,到房子的两侧各画一条射线,组成一个角。并说明在角的两边外的树木是站在A点可以看到的,在角的两边内的树木,被房子遮住视线,是看不到的。

 2、学生画一画,站在B处点所能看到的树的范围。

     ·      ·         房子 小树

     A        B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

说一说:你从远到近观察教室前面的景物有什么变化?

可以让学生把练习本卷成筒状,由远到近观察黑板上的某个事物。说说物体的变化及个人感受。

2、课外作业:

    和同伴一起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观察身边的某个事物,分析比较一下。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在经历了观察物体的过程之后,你有什么体会,什么收获?

6、作业布置

    成长资源第37页第一、二、三题。

板书设计

节日礼物

由低到高    范围扩大

由远到近    范围缩小

远    多    模糊

近    少    清晰

 

教    后    反    思

本节课设计了让学生模仿贝贝“蹲着看”,再“抬起前腿看”,“站在凳子上看”,“爬上桌子看”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从高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呈现的形状和大小是不一样的。也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学习数学知识能够用到实处,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课堂教学中,鼓励把知识与真实的事物联系起来,直观的教学,这样学生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到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这节课中,为学生设计了综合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与同伴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也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11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节日礼物》,教材56-57页。个性化修改教材分析本课为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材提供了一个小狗贝贝看礼物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有趣的情境中,根据观察点位置的高低,想像观察对象形状的变化,判断观察位置与变化图的对应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会了从两个方面观察物体,二年级下册学会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三年级上册学会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