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职工培训工作,实现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结合我场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庆阳托管运营部全体员工。
三、内容
岗位培训是提高职工岗位技能,增强其履行岗位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各班组要按照岗位规范的要求,认真抓好各类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员工培训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和职工队伍建设的实际,为企业提供创新、实用、高效、超前的培训服务,为企业构建绿色和谐和推进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分级分类的原则。职工岗位练兵工作在厂教育培训委员会统一规划和领导下,按照管理权限,分级、分类、分层次组织实施。
2、坚持经常的原则。要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做到集中培训。
3、突出重点的原则。要突出抓好三高人才队伍的培训。
即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操作人才队伍。
4、注重实效的原则。要开发更具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和长远性的培训项目,在培训项目和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实用,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培训要为企业创造效益,追求培训投入的产出最大化。
5、保证质量的原则。培训计划的执行要严格遵循培训审批程序和有关文件规定,严肃培训质量记录和相关资料管理,严格把好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优选培训基地,优化培训内容,加强培训管理,严格考试和考核制度。
6、学用一致的原则。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和在职学习的各项制度,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特别是要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和必备条件,健全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
(二)员工教育培训的主要类别有
1、提高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政治理论培训;
2、提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的岗位职务培训;
3、更新知识和拓展技能的继续教育培训;
4、提高技术水平的操作技能培训和提高理论知识的学历培训。
(三)新上岗人员的岗位培训凡新招聘(录用)到场的职工须接受三个月至半年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待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对引进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实行为期一年的岗位见习制度。
(四)在岗无证人员的岗位培训
对在岗无证的人员,各单位要按照岗位规范的要求,限期进行岗位培训,使其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
(五)在岗有证人员的岗位培训
对已取得上岗证的在岗人员,各单位也要强化培训,按照“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培训管理,强化岗位培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1、公司培训:厂每年组织两次考试,由所属各单位负责提供考试题库,由培训中心命题组卷、组织考试,基层单位协助阅卷评分,试卷由基层单位存档。培训中心按考试情况对基层单位进行综合考核。
2、车间培训:每月组织一次考试,由车间统一组织命题、评卷、存档,基层单位建立奖惩台帐。
3、班组培训:班组设培训负责人,负责班组的常规培训和技能培训。具体工作由各基层单位培训负责人指导、督促、考核。
4、出题范围:安全规程、运行规程、检修规程、本岗位应知应会知识及其它相关专业知识。
(六)转岗人员的培训。
根据工作需要,变换岗位的人员,要按照新岗位的要求,制定新岗位学习计划,签订培训合同,期满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七)继续教育和适应性培训。
对各级管理人员,应结合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组织进行法律法规、财务金融、市场营销等知识的适应性培训。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每人每年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40学时。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要根据其专业、岗位特点,重点以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新方法为培训内容,拓展视野,更新知识。
(八)班组的常规培训
1、生产知识问答讲解记录。
(1)、检修人员每人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生产知识问答讲解。问答前培训负责人要提前拟定好题目,问答后有评价(优、良、差),培训负责人签字。
(2)、检修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一事一训,由班长负责安排记录在生产知识问答讲解记录中。
(九)班组的技能培训
1、制定周计划。根据车间培训要求,制定班组培训周计划,并将培训内容填写在培训记录本中。
2、实施周计划。班组培训负责人根据周计划,编写培训教案,组织职工技术学习。职工将学习内容、学习时间记录在职工学习笔记本中,时间和内容要与班组制定的培训周计划相符。
四、主要职责
1、根据本企业工作需要,制定本班组员工教育培训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定期组织本班组职工的技术考试、现场考评、岗位练兵的开展。
3、负责班组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考试与考核。
4、负责本单位的生产知识问答讲解、一事一训等活动的开展,做好培训记录,培训效果评价。
5、做好本班组员工教育培训的各项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