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是欣赏电影,英文水平,圣经研究,哲学概念,计算机知识,我都只是知道一些皮毛罢了.因为是个程序员,唯一的优点就是能耐下性子慢慢码字,把很多大家早都知道的东西整理在一起发出来.自己知道自己真的不强,勤能补拙而已.
就像这部电影很多人看不懂一样,很多人误解了我的意思.我花了大量时间把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写出来,不是为了要出名,或者显什么,真正的动机在于看到大多数朋友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无法理解这部有史以来最强电影(对不起,个人看法)的表面故事情节和背后的深刻含义.sina有个调查,大概20%多的人说自己完全看懂了,可是我在国内碰到的大多数朋友一开口就是zion虚拟(MWAM:matrix within another matrix)理论,我始终坚持认为,这是你是否能够看懂这部电影的基本要点,如果你觉得zion是虚拟的,你理解的就不是这部电影.也许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论拍出另外一部电影,但深度和意义绝对不能和现在的matrix系列相提并论.
自己写了很多matrix的分析文字,很多是错误的推论,我承认自己有时想太多,有时又想太少,自己在哲学上也没看过几本书,连电影里说到老子时,还得google资料,言多有失,回头看自己的帖子就像个小丑,希望看了这些文字的朋友,多包容,网络本来就是个大垃圾场,希望能容得下这大裹脚布.
希望看了文章的朋友,就算很生气,完全不能同意我的看法,但如果你认真地去思考了,去琢磨了这电影了,我没有白写,本意如此.
老了,已经不能吵架了.欢迎讨论,骂街就没法接了.
1.看懂电影之前的准备
沐浴更衣,刷牙洗脸,焚香祭祖,关手机关电话关灯拉窗帘,嗯,对不起,请不要准备边吃零食边看电影.以上步骤都是看Matrix前不需要的.
强烈建议,家里准备一黑客1的DVD版本后,再看2,3的版本.片子的精彩之处在于绝大多数最精彩的东西都隐藏在你重看第二遍,或者看完后面回头看前面时的发现,恍然大悟,拍案叫绝.
下面是我觉得要看懂这部电影之前的心理准备
--注意你所看到的一切,仔细分析,但不要做“直接“的推理
也许应该从matrix的由来说起,龌龊司机兄弟在十多岁时就开始画这个故事的漫画了,那时不叫matrix,但现在animatrix里的不少故事就是那时来的.兄弟两拍第一集时,没想到还能拍续集,但当时他们想的是用一个长篇的动画片来讲述matrix的故事,或者说讲的是neo在matrix里的经历,这可能就和一休的故事一样,拍起来就没完,但是电影不允许他们这么做.所以他们决定用3集来讲述这个故事,因为3也是一个他们认为代表着“能够完成一件事“的数字.
片子的结构非常的严密,从1而3,是个完整的故事,在第一集开拍以前,龌龊司机兄弟已经写好故事了(也许后来为了电影剧本改了一些),但故事主线绝对是很早就完全做好并且没有改变的,所以你如果看过第一集的原始剧本,去对比我们看到的电影,就知道导演为什么那么改,他要更好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在后面的的“人物介绍“和“关键元素分析“两个章节里将详细说明matrix里丰富的镜头语言.
这里就举一个例子,如果你看到一把勺子第一集出现在matrix里,在第二集里又出现在zion里,使用推理:
第一集“这里没有勺子“-->matrix是虚拟的.
第二集勺子再次被送给neo看.
-->neo,你应该认识到zion也是虚拟的.
这就是看这部电影时最容易犯的一种错误.回头看第一家里neo和那个孩子关于勺子的对话.
Spoon boy: Do not try and bend the spoon. That’s impossible. Instead only try to realize the truth.
Neo: What truth?
Spoon boy: There is no spoon.
Neo: There is no spoon?
Spoon boy: Then you’ll see that it is not the spoon that bends, it is only yourself.
这个小朋友在这里想要告诉neo的是“there is no spoon“(matrix是虚拟的)吗?当然不是.
neo之前已经经过那么多折腾,训练,甚至在他去见oracle的路上讲到他经常去吃面的事,都在说他已经彻底明白matrix的虚拟性这个问题,那个男孩要说的重点在于最后一句,“...not the spoon that bends,it is only yourself.“,这里的典故来自中国古代的那个佛教故事,两个人在争论幡动还是风动,六祖惠能说,都不是,是你们的心动了.这也是后来oracle说的“know yourself“的意思,佛教的精髓说的是,外面的客观世界都是假的,真正真实的是你的心(mind),心变,客观的外部世界就变了,所以neo需要的了解自己的mind,提高自己的mind,而不是试图去改变他所处所看到的matrix世界.
第二集,勺子再次出现,一把完全不同的勺子,形状不同,而且破旧多了(第一集里的勺子特亮特新),这也是matrix和zion的区别,也是片子的一个主题:真实的世界是残酷而又破败的,虚拟的假象却是华丽而又精致的.这里勺子出现的意思,和第一集一样,同样是在提醒neo要再次认识自己的mind,他飞得越来越快,救活了崔妮蒂,在zion里杀死了电子章鱼,这都是他后来对自己mind的认识的提升.
--电影对话中的“一语双关“
matrix导演最喜欢的对话就是把对未来情节的暗示藏在对话里,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1.
在飞船里看neo训练的mouse说
Mouse: Jesus Christ, he’s fast. Take a look at his neural-kinetics, they’re way above normal.
这里的jesus christ,中文翻译可以直译耶稣,平常都是当“我的天“,“见鬼“来解,在这里除了这层意思,同时也是暗示说neo就是耶稣(他的生命历程,path就和耶稣一样).第一集里有大量类似的对话,用了jesus christ,jesus,god等等,都是类似的用法,只要注意后面跟的句子就明白了.这里有人会说我是不是神经质了,但请记住一件事,英文里表示吃惊的词很多,而电影里只用了和god和jesus有关的词.
2.
第二集,法国人在自己手下都被neo干掉后,说的:“....Damn it, woman, you will be the end of me. Mark my words,...“,这里的woman是他那个坏事的老婆,表面上看,是在说他老婆放走keymaker,“我会因你而倒霉的“,随便骂一句,可是如果你看了第三集,你就知道,他最后死在自己老婆手里,这就是对第三集剧情的暗示.
和这个部分有关的东西,都只有回头看第二甚至第三,四遍才能明白的.
--哲学准备
我的看法是,不要准备,因为这部电影是个大杂烩,matrix的概念来自佛教,neo的经历(path of the one)来自圣经,(这两个联系下面会详细解释).你如果是佛教徒,你无法接受neo的耶稣人生,你如果笃信上帝,你如何去接受片子里的佛教观念,更别提各种各样的哲学派系.
说是大杂烩,我并不认为导演在显露自己的知识,或者是为了把各种东西都装出来,才拍出这么个matrix,我相信这是他们在深入研究各个方面的前提下,博取众长,提出的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分析,或者说,片子代表的思想,是他们自己的看法,他们真的很厉害,这辈子第一次崇拜电影导演.
所以你可以在看完电影后,为了更好的理解电影,读一些相关的文章,补充自己的知识,来更好地理解电影.但讲起电影故事本身,要看懂它,不需要懂什么哲学和宗教.
--你是一个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吗?
活了有些年头了,牛人见过很多,但没有见过看一遍就看懂matrix的人,人都有错的时候,特别是当你想不明白的时候,所以,很需要有一颗谦虚的心,至少对自己得是.
也许要花很长的时间去理解,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不断地推翻自己,看懂了电影,也就能看懂自己了.
自己刚看电影的头三天和老婆说,电影难看,并到处和朋友宣扬,现在想想实在是很丢人.
--对电影的基本认识
a.matrix不是港片,你想不明白的时候,得更仔细地去想,去分析,而不是用“都是幻觉,骗不了我的“这种态度去面对.如果说所有的东西都是假的,neo醒来居然还是一个梦,这绝对不是导演希望我们的思想所要行进的方向.
b.如果你第二集看不懂,第三集只会让你更看不懂,这是我所持的比“zion是真实的“更坚定的看法.导演在第一集里已经很克制了,没有布下大量的迷题,但是有了第一集的票房保证,他们放手拍出了2,3集,看了2,你的感觉肯定是天翻地覆,看了3,你脑袋里的天和地又得换位子了.
c.片子里程序是不会骗人的,它们只有不想说的话,但绝对没有假话.导演也没有骗人,所以你如果要看懂电影,得先去相信电影里看到的东西,一定是你看到的,或者你听到的,而不是去相信你马舷氲降?你的直觉.
如果你看到(听到)的东西和你之前的感觉(想法)完全相反时,你就得明白自己肯定错了(也许是现在,也许是过去),认真地去想.
电影的导演很聪明,他完全没有必要用“骗“这个最无聊的方式来讲故事.
--时间和精力
电影本身打斗和特技是很精彩的,所以如果你没有时间去研究电影的故事,其实看个舒服也是很容易的.
说实话,不觉得看懂matrix的人有啥厉害,他们只是闲功夫多了些,对本身这部电影又特别感兴趣,不搞明白誓不罢休.只是如果你想看懂,得和他们一样,多花一点点闲功夫.
2.人物介绍
//龌龊司机兄弟在2年前的一次在线采访中,说Matrix里所有的命名都有其含义,有的很多甚至有2,3层意思.我写出来的只是我自己现在那个看出来的,你如果有其他的解释,只要言之成理,肯定也是对的.
Neo:
尼奥,这部电影里的耶稣(son of god),关于他名字的说法,One的另外一种排列.这个词也是“新“的意思.
整个三部曲说的就是他的经历(the path of the one),包括了第一集的“出生“(birth),第二集的“经历“(life),和第三集的“死亡“(death).他最后牺牲自己来拯救整个世界,我没有说拯救人类,是因为这个世界饱含的已经不仅仅是人了,这个世界的主人是人和机器.
他天生并不是the one,因为崔妮蒂爱上他,才变成了the one.就像oracle说的,变成the one的过程就像落入爱河中,“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可爱,难怪她(崔妮蒂)喜欢你.“他就担负起这个任务了,换句话说,你如果在matrix里,崔妮蒂喜欢上你,你就会死一次,然后变成the one.这一切都是oracle(先知)设计的,可以说是规则,或者说是安排.更正一个我之前帖子里的看法,我说前面的the one可能也有经历爱情,我现在认为应该说neo变成the one的过程是由崔妮蒂的爱来引导的,这是之前的the one没有的(同样的,之前没有墨菲斯,没有崔妮蒂,没有neo),之前的the one经历都不会一样的.
Morpheus:
墨菲斯,古希腊和罗马传说中的梦之王,是管睡觉的王Hypnos的儿子,他给人类带来梦想.电影里他代表的是圣灵(spirit of god),看他经常出来发表演说就能说明这点了.
尼奥的the one之路在很多时候是墨菲斯给他指引的.
尼奥是1,崔妮蒂是3,他就是2,因为数字2在导演龌龊司机兄弟推崇的一本书里认为是用来连接男人和女人的,而且代表的是桥梁.说得简单一点,墨菲斯是来给尼奥和崔妮蒂拉皮条的.
Trinity:
崔妮迪, 教的基本教义, 就是“三位一体“, 说神可以看成3个方面, 先给出它在圣经里的定义, God the Father, God the son, God the spirit.
如果和上面尼奥和墨菲斯的解释结合起来说,她代表的是圣父(god the father)的角色(女的也可以是father,呵,脑子疼?),因为她赋予了尼奥the one的生命,是the one生命的开始,就像耶稣来到人世.
同时可以有另外一个解释来她同时有这三个功能,选the one(圣父),给他the one功能(圣子),她救活neo,neo也救活她,他们之间互相都有了那种为爱付出的精神(sacrifice),所以她也有了the one的精神(圣灵),第三集中她宁肯牺牲自己,也要从法国人手里救出neo,导致法国人被自己老婆干掉,也是the path of the one的很重要的一环.自我牺牲精神其实也是圣灵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Oracle:
那个女先知,程序.希腊宗教里负责把神的回答反馈给人类提问者.
片子中她的作用可以说是个向导,如果说法国人是在路边给你毒品诱你入的,她就是学校里谆谆善诱的好老师.the one的成长之路是她设计的,可是作为第六代的neo让她看到了自己一直所希望的,改变现在机器和人之间的关系,创造出一种新的更好的平衡.
我后面将详细讨论她的作用和她为什么做出片子中那样的行为.这里先一句话概括一下,她是个程序,和smith不一样的程序,她的目的(purpose)和设计师(architect)一样,她不是来帮助人的,只是帮助机器的时候发现只有人才能最后拯救机器.
Smith:
那个很cool的Agent,一天到晚缠着Neo打架.
他的名字好像是很普通的,能想到的只有铁匠(表示用来打造neo这个好兵器)的意思,其他还不知道.
当他却可以被看成neo在matrix中的一个拷贝,他们能力一样,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推翻机器统治,推翻matrix),不同的是当neo认识到推翻matrix,实际是在毁灭包括人类和机器的整个世界时.他的目的变了,而smith是个程序,他讨厌机器,也讨厌人,他也不怕死,他认死理的,大家一起完蛋最好.
他对matrix的破坏也是一步一步的,后面“故事梗概“部分里会讲解.
他的作用除了帮助neo提高自己的能力,其实也是让人类最后能够得以和机器谈判达到一个妥协结果的唯一,但却致命的筹码,机器如果不是被smith搞到天翻地覆,它们依然会毁灭zion,neo没有办法干掉机器,只能选择再次升级matrix.
所以说smith是电影里帮了人类的最重要角色之一,作用不亚于neo.
Merovingian:
那个控制KeyMaker,手下有一堆打手的家伙,程序.
这是以前法国一个叫Merovech的国王建立的王朝的名字, 他的背景非常复杂,甚至据说是耶稣的传人,这里只能简单地说电影里他的家就是那个年代的法国城堡,墙上的兵器还有那些雕塑布置,都在衬托他的这个背景.
第三集里说了,他是系统里比oracle还早的程序,他是第一代matrix失败后被引入的,第二代matrix失败后才引入oracle,他对于人类自由意愿的处理方式是,就是去找,哪个人的mind在matrix里不听话了,就把他干掉,可是他失败了,因为人的自由意识不可能用这种灭火的方式来处理.后来的oracle采用是“因势利导“的方法,她觉得人类根本就没自由过,他们等于被骗了,以为自己有自由,所以要骗,这也是oracle喜欢拿糖果出来,法国人喜欢动打手的原因.
他在architect最终采用oracle的解决方案后,躲入matrix中,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希望能够接着用自己的方式里管理matrix,他在matrix实践并改进自己的方法.
Persephone:
前面那个法国人的老婆,程序,oracle用法国人的部分代码造出来的程序.
她的名字出处在这里:希腊传说里,是demeter(宙斯的姐妹)的女儿,demeter又和宙斯生了她,被地下城主绑架去当了老婆,她闹着要会地上城去,所以被送回地面时,被骗吃了石榴果,导致她每年都得在地下城呆4个月.
我想这个典故前半个比较符合她的情况,oracle是demeter,法国人是宙斯,oracle和法国人算是兄妹.她自然就是....
她既帮助了法国人把neo的mind困在matrix中(通过那一个可以反复回味的kiss),而且她和另外一个程序的那段奇怪感情也说明她是个有free will的程序.同时在最后又帮助了崔妮蒂,也就是帮助了系统一边.她算是和neo一样是个在matrix中觉醒的程序.
废话一句,她可真漂亮啊,相对崔妮蒂那个老帮菜来说....
Architect:
那个老头,写Matrix的....他也是程序,oracle是matrix老妈,他是老爸.这个词就是设计师的意思.大家在看他说的话的时候,要记住,他只是程序,他对所有选择都有准备,他不会因为neo的选择而高兴,或者难过,或者失望,程序就是这样.
Seraph:
Oracle的保镖(那个中国人),程序.六翼天使,他在天使里排行最高.负责保护高级的神.
电影里他的作用可以用他自己的那句话来概括,“I protect that which matters most“,(我保护最重要的东西),很多人开始猜测什么是系统最重要的,其实我的理解是他保护的对象具体来说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第二集中,neo非常需要oracle的心理咨询来继续正确地在the one的道路上走下去,所以保护被smith追杀的oracle就尤为重要,然后到了第三集中,当崔妮蒂需要去地狱俱乐部救neo时,崔妮蒂就比oracle来得重要,虽然smith仍然在追杀oracle.所以如果说墨菲斯一个人去救neo,他就会去保护墨菲斯.
不过,可以总的来说,他在保护未来,机器的能够继续生存的未来.
Niobe:
奈奥比,那个黑女人,孟菲斯以前的女朋友,现在也是一个战舰的船长. 希腊传说里,她的6个儿子和6个女儿都被阿波罗和阿特比斯杀死,因为她到处吹嘘自己很能生,说Leto只有两个小孩(阿波罗和阿特比斯), 后来宙斯把她变成了哭泣的石头像.她的故事在enter the matrix这个电脑游戏里讲的比较清楚.
她的角色作用不太明白,好像除了和墨菲斯谈三角恋就没啥作用,不解.思考中.......
Kid:
在animatrix里出现的一个角色,第三集中起到了neo人的作用,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二集中他帮neo拿包的时候说“Can I carry that for you, Neo?“,动画片里他在电脑里问neo,“am I alone?“,neo给了他否定的回答,他自杀时,镜头给了一只突然飞起的鸟一个特写,oracle(在游戏里说),有个小孩的父母为了保护小孩,出卖了oracle,当那个小孩对(机器和人类的)未来很重要.以上这都在暗示他的真实身份.
他的mind里原来躲了法国人老婆的女儿(第三集里火车上的小女孩,是个程序),他跑到zion,mind和body在一起了,那个小女孩没地呆了,就开始被追杀.在animatrix,崔妮蒂就说他非常特殊,自我觉醒的那种,因为所有zion的人,都是被之前来的人来“说服“出来的,这个小孩他自己来找zion了,所以他的特别之处应该说是他mind里带的那个3合1.
通俗地说,他是法国人,oracle,和一个负责管理人的繁殖的程序的3合一.
所以片子结尾选他来管理matrix,是一种进步,neo选了他来坐这个位子,并且交代他要保持机器和人的平衡性,算是一种的行为了.
3.关键元素分析
尼奥的“路“(path):
墨菲斯说了知道路和去走这条路是不一样的,他的意思是说自己只是知道路的人,而neo是这个要去走的人.
崔妮蒂在车里拦住要下车的尼奥说,你到过那里,你知道那条路,你知道它的尽头在那里,我知道你不想再走到那里去.
先知oracle说,她只能看到路的尽头,但更远的地方她就看不到了.
他们说的,neo要走的路(path)到底是什么?
这条路是每一代the one都要走的,路不尽相同,但终点都一样,返回源代码处,升级matrix.
路可以分成3个部分,出生,生活,死亡.
出生:那个被选中当the one的(原来插在matrix里的)人得死在matrix,重生时成为the one,变成the one前后的区别是什么,电影里没有说,也许是获得一些新的代码,能够在matrix里做一些特殊的事情.
生活:这个过程每个the one都不一样,目的就一个,让他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系统的大量异常信息,比如smith这种对系统非常有害的程序的代码.
死亡:说是死亡,也是the one程序的终结,它返回源代码,升级matrix,自己选出下一个zion里的23个人.然后就和其他对系统无用的程序一样,被删除.Oracle的话意思是,neo一定会走到the source,面对architect,可是neo做什么选择,她不知道(这也是在暗示neo将和以前的the one不一样,彻底改变这个世界).
影片里的the one的路的设计思想走的是圣经里耶稣来到世间的那个套路,如果你明白耶稣的事,你就知道neo最后是死定了,而且是牺牲自己来救全世界.耶稣是用自己的死来洗净世间的罪,neo是用死来纠正matrix系统的错误.
可以再详细地解释一下,the one的路不是在重播电视剧,以前几代的the one,几乎可以肯定没有墨菲斯和崔妮蒂,也没有neo,可能有一个叫neverwin的或者是你成了the one.可能上一代的the one的设计思路只是那个会在机器设计的一场大火里冲进去救人而死的英雄,谁冲进去救了谁就是the one.
史密斯:
他本来只是系统里的一个普通程序,普通的一个干探,但是他被the one干掉了,这个过程让他也有了the one的代码,有了the one的功能(在matrix里的超能力).可以把他将neo看成是同样一个程序的两个控制者,他们能力相同,目的相同,只是控制这个程序的载体不一样,neo是人的mind,smith是机器的AI,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不同,neo开始是要推翻机器的统治,然后他理解了oracle的想法,他就不再以干掉机器为目的了.而smith自始至终都是要彻底摧毁matrix,他也不喜欢人类.所以他就像一个厌世者,要毁掉所有的一切,包括自己.
史密斯和neo之间有一种联系,他们能互相感知对方感知的世界,这就是第二集里为什么oracle要跑到系统后门一个特别的地方去见neo,而同时她见奈奥比或者ghost都是在自己的那个厨房见的.因为她可以在smith赶来时,尽快离开,而且不会被smith发现自己的家,那个厨房(用计算机的思想来理解这个厨房,它不是一个房子,一个地方,而是系统的一个地方,可以看成一个ip地址).说一句题外话,第二集到第三集,只有smith在追杀她,法国人讨厌她,只是毁她容(这个情节完全是因为演oracle的演员突然挂了而加进来的),法国人没有追杀她.
那个被史密斯上身的Bane,可以说是另外一个smith,他脑子里只有史密斯的ai,而不是原来人类的mind了.
史密斯的作用,也是符合了整部电影的思想,坏事变好事,坏人有时也发挥好作用,电影里的角色很难用好和坏来区分的.一开始他看起来是在追杀neo他们,是个反派,然后到了第二集,发现他在帮neo提高功能,阻止neo去源代码升级matrix,这时又变好人了,到了第三集,发现他已经威胁到matrix生存,即将杀死所有的人和机器了.smith这时又变坏人了,最后neo干掉他,升级matrix,新的机器和人的关系建立,回头一想,才发现,正是这个smith帮助完成了这次,他帮助了实际处在非常弱的地位的人类,人靠战争永远无法击败机器,只有靠smith这种只有人类方的neo才能解决的,机器内部的大麻烦才能让人到了能和机器平起平坐的谈判地位,才有最后新的秩序建立.
计算机知识和数字游戏:
龌龊司机兄弟是很懂电脑的,他们编剧的电影“刺客“(史泰龙演的,很不错的片子)里面的电脑场景就特别真实.有空讲讲这部电影,可以看到很多matrix的影子.
整个matrix系统就像一个计算机系统,最重要的是系统时间,谁有时间,谁就有了matrix的控制权,这是法国人的话.
片子里用电话线联入matrix的思想就像是早期的modem拨号上网.不过大家得注意一个事实,其实人和matrix的连接,一直都是通过无线的方式来建立的,比如说飞船得进入“通讯层“才能和matrix连接,在地心的zion可不行.而且飞船可没有线连着机器,所以一定走的是无线方式.
先知oracle给neo吃的是一个cookie,什么是cookie呢,IE里的cookie是用来记录你的个人信息的,比如你连mop时的用户名和密码,所以neo那时得到的实际是the one的一个身份标示,虽然他那时还不是.
数字游戏的问题,我之前的文章和上文了说了很多,就不重复了.
看懂matrix不需要知道太多计算机知识,但如果你懂的这方面的知识越多,你就能看懂越多的matrix的含义,体会到更多的乐趣.
Matrix:
对不起大家,现在得讲一段佛教的理论,这也是matrix的理论来历.事先声明:我本人不相信佛教,只是研究一下罢了.
佛告诉我们,“一切唯心造“.这个世界,这个地球,现在芸芸众生环绕这周边,都是人的自己心造的,佛经讲的“全真即妄“,真的就是心,妄是境界,整个的心变成了境界.“全妄即真“,整个梦境,就是你的心.梦境这个心能变自己,能变很多很多人,能变山河大地,能变虚空.
佛教里说的这个观点就是我们的世界不是上帝或者什么神造的,是你的心造的,你的心变,世界自然改变,所以那些matrix里的超能力,甚至简单到拧弯勺子,要改变的不是外面的世界,而是你的心.
睡在matrix梦里的人其实不会死在梦中,因为那只是他们的感觉,当他们给自己感觉说自己死了,自己心脏停止跳动了,所以在真实世界里他们死了,可是请注意那个kid的故事,他在matrix里自杀,死了,怎么会反而在zion里活了?所以,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在matrix里,可是你象kid一样坚信自己不是死,意识(mind)里认为自己未死,其实是不会死在matrix.反而是死在matrix成了kid在梦中醒来的途径.
因此,第二集最后neo只是改变了崔妮蒂的感觉部分,让她知道(或者相信)自己没有死,所以她又活过来,这也说明neo可以救活所有死在matrix里的人了,所以我相信第三集里不会有人死在matrix里面了,比如被干探一打死,因为neo可以救活所有的这些人.
雨:
影片中有很多“雨“,现实生活中的雨,代表的是清新的感觉,雨后的感觉就是“新生“的感觉.三集里多次出现了“雨“,这里我就指出几个地方,具体意义大家想想就知道了.
1.Neo在和他的老板说话时,窗外有2个擦窗户的,只看到窗户上水象下雨一样落下.
2.Neo被带去见墨菲斯时,外面也是倾盆大雨.
3.Neo去救墨菲斯时,关墨菲斯的地方突然喷出大量的水(自动消防系统),窗外直升飞机上neo端着机关扫射房间,子弹象下雨一样落下,片中还特地从下面取了一个大量弹壳象雨滴一样落下的镜头.
4.neo在第一集最后死去,崔妮蒂吻他,他们的背景中的电子火花如“雨“下.
5.第二集,neo吻法国人老婆时,看他们的背景,也是一个“雨“的意境.
6.neo和smith在第三集最后的决战,也是在大雨中进行的.
Zion:
圣经中,zion是耶路撒冷中的一座山,也被用来指整个耶路撒冷,以色列人,或者是天堂.
机器当年被人类逼到的最后一个城市叫01(zero one),连起来读就是zi...on了,表示说现在这是人类被逼到角落的城市.和当年的机器一样.
zion是个看起来很破败的地方,里面的人分成两种,从机器里出去的,他们带插头,但是他们生下来的后代却是没有插头的.所以机器只是在给人安装插头,机器培育的人的第二代应该也是没有插头,然后往上装插头,接入matrix.
zion里肯定装的是真人,因为如果机器就是没法用虚拟的东西来骗住人的“自由意愿“(free will),所以它们才用真实的zion来装这些带自由意愿的人(1%左右),说是控制,只是说在zion力量没有发展到足够强大时,就摧毁它里面的所有人,重新再往里丢人.有了完美的第一代matrix的人类会自己醒来,反而因为让他们有了一个虚拟的反抗机器控制的地方,他们就不会醒来了?那如果他们再发现zion是假的,难道还有第三个看起来象真实的,但却是虚拟的zionII在等待他们?那机器用的就是计算机的无限死循环来控制人了.
信仰和希望:
这其实就是neo和前面的the one不同的地方,而不是他和崔妮蒂的爱情.
信仰和希望从字面上理解的区别在于:但你要去做一件事情时,发现自己无法做到,但希望未来能够实现时,你实际持的是种信仰.而如果你相信自己能做到,自己去做了,那你持的就是希望.
具体来说neo的前任,虽然也想推翻机器统治,但他们发现自己不管怎么选择都得升级系统时,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完成推翻机器的目的了,所以他们放弃了,寄希望于未来的the one来做.这实际就是信仰,是机器希望人所持的.
墨菲斯坚信先知oracle的预言,相信要找来the one来推翻机器,这实际是种信仰,他相信未来,而不是相信自己能做到,掉进了机器的“信仰“圈套,那些zion的人,很多人把neo当作神,实际也是陷入了机器设计的“信仰“圈套.
neo是带着“希望“去选择崔妮蒂的,他希望自己能够完成前面the one没能完成的事情.
希望没有行动就变信仰了,有了行动才是真正的希望,人类最弱也是最强的特点.
第10放映室是如此解读《黑客帝国》的
电影《黑客帝国》系列作为世界电影史上最著名的R级片(17岁以上观众才能观看)系列,不但在票房上创造了奇迹,同时也在电影的题材、制作方面作出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黑客帝国》电影系列是电影工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整个《黑客帝国》电影系列自1999年诞生以来,它在全球的总票房迄今已达到17亿美元,在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上名列第四位。对于《黑客帝国》电影系列来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在视觉技术上开创出多项惊人的成就外,它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故事创意更是吸引无数影迷沉迷在“黑学”当中,并激发了远远超出电影领域的探讨。而这些画面背后透露出来的深层信息,内涵并非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几乎每个人都会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宗教信仰、文化偏好等而作出完全不同的诠释,而这些诠释在各自的话语圈内又往往能自圆其说。
同时,《黑客帝国》系列通过将电影、动画片、电子游戏、网络社区集成化的营销模式,开创了全新的娱乐方式。从来没有人尝试在构造如此复杂的电影系列的同时,还要创造与能与电影融为一体、与电影系列一样散发独特气质的相关娱乐产品。单就这种挑战性的娱乐制作模式而言,整个《黑客帝国》足以成为研究今后商业电影发展方向人士的经典案例。
本期节目通过对以上内容的介绍和分析,必会使那些对《黑客帝国》电影系列感兴趣的电影观众能够重新认识这个电影系列,并从中得出全新的感受。
《解码黑客帝国》完整节目内容如下:
主持人:
《黑客帝国》系列已经结束了。 对于黑客迷来说,兴奋之余,恐怕更多的是些许惆怅。《黑客帝国》系列就像一位曾经热恋的情人一样,在过去的几年里,她时刻撩拨着你,让你牵挂,让你思索;如今这段感情结束了,而且结束得那么淡然,似乎并不是你期待的那么轰轰烈烈,于是你心里更加空空落落……
不过,在惆怅之余,黑客迷们至少还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回味。
下面,我们将带领大家重新回到《黑客帝国》的世界中,对这个庞杂的电影世界进行一番解读,也许能够从中寻找到观众过去从未注意过的一些有趣细节。现在,我们就要回到矩阵中去了。不要着急,故事,才刚刚开始。
字幕:《黑客帝国》的故事
黑客帝国
托马斯·安德森是一个貌似普通的年轻人,但他一直用两种方式生活着。一个身份是在一家体面的软件公司里做程序设计员,和所有普通人一样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而另一个身份则是电脑世界里的著名黑客,化名是尼奥。作为一个独自居住的人,他一直在做噩梦,就在这一天晚上,他遇到了改变他生活的事件。
在尼奥遇到崔尼蒂后,他的生活就开始变得诡异起来。当他上班时,他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并遇到莫名其妙的追杀。
尼奥和特工史密斯的遭遇就象是一个噩梦一样可怕,尼奥也愿意相信这一切不过只是场噩梦。而另一个著名黑客莫菲斯的电话让尼奥更加疑惑。为了解开这些疑团,他跟随崔尼蒂来到了莫菲斯的房间。
尼奥发现自己在一个无法想象的地方醒来,随后发生的一切都是他无法理解的。
当尼奥再次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在一艘名叫“尼布甲尼撒号”的飞船上。而莫菲斯等人的形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意识到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和以前不再相同。
尼奥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他就是莫菲斯口口声声所说的那个“救世主”。当尼奥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后,他开始接受自己的命运。
在“尼布甲尼撒号”的船员中,塞弗是一个特工们有联系的线人。因为塞弗对真实生活感到失望,他希望回到矩阵的虚拟生活中去。因此他出卖了莫菲斯等人。
当莫菲斯决定带尼奥去见先知时,塞弗终于找到了机会。他一进入矩阵,就将手机丢入垃圾桶,以便特工追踪他们的行踪。尼奥见到先知后,却没有得到答案,反而对更加疑惑。
作者: 一个玩魔术的 2007-5-2 18:57 回复此发言
--------------------------------------------------------------------------------
2 第10放映室是如此解读《黑客帝国》的
当尼奥他们回到接头处,因为他发现两只一模一样的黑猫连续走过,大家才发现特工已经设下了埋伏。最后因为塞弗的出卖,莫菲斯为了救出尼奥,毅然牺牲自己让尼奥逃走。
塞弗先回到了飞船,船上的同伴在毫无防备中被他用激光击中。于是尼奥的同伴们相继死去,正在千钧一发之机,重伤的坦克用激光击毙了塞弗,将尼奥和崔尼蒂从矩阵中救出。尼奥为了救出莫菲斯,决定去做一件以前从来没有人敢去尝试过的事情。
特工斯密斯正在对莫菲斯严刑拷问,正在这时,尼奥和崔尼蒂杀入特工的总部,经过一番恶斗救出了莫菲斯。
)
在地铁站内,尼奥为了掩护同伴,毅然留下和特工斯密斯展开恶斗。经过一番追逐后,尼奥还是被特工斯密斯乱打死。崔尼蒂和莫菲斯都不敢相信这一切。
尼奥再次复活,并真正开始了解矩阵的奥秘。面对可怕的特工,他不再象以前那样逃避,而是用自己的能力就将子弹阻挡在面前,并轻易地消灭了特工斯密斯。
而这一切并非结尾,故事只是刚刚开始。
“奥西里斯号”飞船在无意间发现成千上万的机器乌贼正在地面集结,并用巨大的机器向地下掘进。船长达里亚斯分析,它们的目的是毁灭位于地下的人类最后的城市——锡安。为了将这个消息送到锡安,“奥西里斯号”飞船展开了最后的绝命飞行。船长达里亚斯的情人乔自告奋勇进入矩阵传送这个紧急信息,同时“奥西里斯号”飞船为了给乔赢得送信的时间,也开始了最后的战斗。虽然最后“奥西里斯号”飞船全体壮烈牺牲,但这个消息终于送达了锡安。
黑客帝国——重装上阵
锡安的船长们正在秘密开会,讨论机器乌贼的进攻问题。控制中心确认有25万的机器乌贼将在72小时内攻入锡安,但许多船长并不相信这个情报。莫菲斯带着尼奥和崔尼蒂赶到会议现场,请求其中一个船长帮助他等待先知的消息。
会议被一个神秘客人的消息打断,原来尼奥的老朋友——特工斯密斯死而复生,不再受矩阵的控制,并具有了自我复制的能力。
莫菲斯等人回到人类最后的城市锡安,他们将在这里为飞船充电,以便很快返回矩阵寻找先知。莫菲斯和议长哈曼以及司令官洛克之间为如何防御机器乌贼的进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夜晚,成千上万的锡安居民赶到山洞中的圣殿,莫菲斯发表了震撼人心的演说。
狂欢之后,无法入睡的尼奥和议长哈曼就机器的哲学展开了发人深省的讨论。
尼奥赶到矩阵中和先知会面,而先知的守护者塞拉弗的代码居然闪烁着金光,和绿色的矩阵代码完全不同。经过一番打斗后,塞拉弗确信尼奥就是救世主,带他进入了程序员出入的后门程序。
当先知走后,特工斯密斯在群鸦中现身了。尼奥对此并不惊讶,由于此时的尼奥能力比以前更加强大,众多斯密斯都没有能够将他击败。
为了找到关键人物“钥匙匠”,尼奥他们来到了矩阵中另一个和先知一样古老的程序梅罗文加的地盘。梅罗文加并不愿意将“钥匙匠”拱手送出。
这时梅罗文加的妻子帕塞芬意外地表示愿意帮助莫非斯他们。由于有了帕塞芬的帮助,尼奥他们终于找到了神秘的关键人物“钥匙匠”。
梅罗文加带人赶到,尼奥为了掩护莫非斯和崔尼蒂他们,留下和他们展开了一场恶斗。而梅罗文加手下最的双子幽灵也追踪莫非斯他们来到了高速公路。在这里,莫非斯、双子幽灵和特工三方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尼奥赶到救出了莫非斯和钥匙匠。
钥匙匠向船长们讲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原来他手里的钥匙可以打开通往矩阵源程序的大门。莫非斯相信这将终结人类和机器之间的战争。
当行动开始后,因为有一艘飞船被机器乌贼击毁,崔尼蒂为了挽救任务,不顾尼奥事前的警告而进入矩阵,切断了电源。
当钥匙匠带领尼奥和莫非斯进入到程序员通道后,阴魂不散而又无处不在的斯密斯出现了。最后钥匙匠牺牲了自己,终于打开了通往源程序的大门。尼奥进入到了这个神秘的地方,见到了矩阵的设计师。
作者: 一个玩魔术的 2007-5-2 18:57 回复此发言
--------------------------------------------------------------------------------
3 第10放映室是如此解读《黑客帝国》的
崔尼蒂果然如尼奥梦中一般被特工的子弹击中。但尼奥以神奇的速度飞过矩阵,在半空中接住受伤的崔尼蒂,并用手取出了子弹,以他自身的神奇力量让崔尼蒂复活。
在现实世界中,“尼布甲尼撒号”飞船被机器乌贼击毁,尼奥他们在机器乌贼的追击下仓皇逃命。正在这个时候,尼奥忽然感到事情有些不一样,他在现实世界中也具有了矩阵虚拟世界中的超能力,仅仅用手就阻止了机器乌贼。然后他就昏了过去,留给观众们一个巨大的悬念。
黑客帝国——矩阵
本集故事紧接着上一集的剧情开始了。尼奥在一个虚拟环境中苏醒过来,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而一个小女孩萨蒂告诉他,这是一个归“火车人”管的地方,是于矩阵的一个世界。而这个“火车人”则是梅罗文加的手下。
崔尼蒂和莫非斯赶到先知那里,发现先知的外貌已经改变了。先知告诉他们,她为了帮助尼奥,必须要以毁容为代价。先知告诉他们,尼奥现在被困在一个位于矩阵和真实世界中间的地方不能脱身。这个地方归梅罗文加管,如果要救尼奥,就必须要去找他。
尼奥发现自己被困在了地铁站,只能在原地绕圈,根本跑不出这个地方。
莫非斯他们和火车人展开追逐,但火车人很快就摆脱了莫非斯他们。于是莫非斯他们来到了地狱俱乐部找梅罗文加,照例又是一番激烈的战后,他们来到了梅罗文加的面前。
尼奥被救出后,发现自己有很多的困惑,于是又找到先知,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斯密斯也赶到了先知家中,他感染了所有的人,开始得意地大笑。如果没有人阻止他,斯密斯就将毁灭整个矩阵世界。
所有的人都在为战争做着准备,而一直闭门思考的尼奥终于走了出来。他要一条船前往机器之城,和机器谈判彻底终结战争。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主意很疯狂,因为从来没有人能够到达机器之城。但莫非斯的情人尼俄柏相信尼奥,把自己的船交给了尼奥和崔尼蒂。
在尼奥和崔尼蒂主准备出发时,被特工斯密斯附体的人类拜恩突然袭击了尼奥,将他的眼睛弄瞎了。但这时尼奥忽然发现自己可以不用眼睛就能够看见拜恩,发现了他被斯密斯附体的,最后终于杀死了拜恩。
这时机器乌贼已经攻到了锡安,人类和机器在空港展开了残酷的殊死搏斗。人类依靠巨大的机甲战士和乌贼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战斗,所有的人类都在为自身的生存而战斗着。在最紧急的关头,莫非斯和尼俄柏驾驶飞船及时赶到,用电磁挽救了即将失败的战局。但是随后更多的机器乌贼赶到,锡安一片混乱,大家都在准备最后的战斗,没有人认为还有幸存的机会。
同时,尼奥和崔尼蒂也在向着机器之城进发。尼奥利用自己的超能力打开了一条血路,在激烈的战斗中,飞船穿越遮蔽了天空的云层,他们第一次见到了光明温暖的太阳。最后他们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终于达到了机器之城,崔尼蒂也为此付出了生命。尼奥终于和机器开始了谈判,最后以消灭斯密斯为代价达成了和平协议。
在暴雨中的矩阵,尼奥和斯密斯展开了惊天动地的最后决战。他们上天入地,最后终于来到了一切完结的时刻。
机器乌贼从锡安撤离了,战争终于结束了。在矩阵中,先知和建筑师进行了最后的对话,这些悬而又悬的对话似乎为我们揭开了最后的谜底。
(对话)
主持人:
《黑客帝国》系列电影创造了一个票房奇迹,三步曲的票房收入在全球已经超过了十七亿美元。而比票房更说明问题的,是《黑客帝国》激发了远远超出电影领域的探讨,并最终成为新世纪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直到今天,《黑客帝国》的影像仍然是“酷”的代名词。不过,对于真正的黑客迷们而言,比影像更酷的,是画面背后透露出来的深层信息。更为神奇的是,这些深层内涵并非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几乎每个人都会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宗教信仰、文化偏好等而作出完全不同的诠释,而这些诠释在各自的话语圈内又往往能自圆其说。
作者: 一个玩魔术的 2007-5-2 18:57 回复此发言
--------------------------------------------------------------------------------
4 第10放映室是如此解读《黑客帝国》的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像《黑客帝国》这样激发如此多类型、长时期的思考。这些思考不仅影迷们乐此不疲地在做,专家学者们最后也参与了进来,形成了二十二世纪初一道独特的“黑客文化浪潮”。
字幕:解码《黑客帝国》
字幕:什么是Matrix(矩阵)?
Matrix的本意是子宫、母体、孕育生命的地方,同时,在数学名词中,矩阵用来表示统计数据等方面的各种有关联的数据。这个定义很好地解释了Matrix代码制造世界的数学逻辑基础。在电影中,Matrix不仅是一个虚拟程序,也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地方。在这里,人类的身体被放在一个盛满营养液的器皿中,身上插满了各种插头以接受电脑系统的感官刺激信号。人类就依靠这些信号,生活在一个完全虚拟的电脑幻景中。机器用这样的方式占领了人类的思维空间,用人类的身体作为电池以维持自己的运行。
在电影中,Matrix是一套复杂的模拟系统程序,它是由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建立的,模拟了人类以前的世界,用以控制人类。在Matrix中出现的人物,都可以看做是具有人类意识特征的程序。这些程序根据所附着的载体不同有三类:一类是附着在生物载体上的,就是在矩阵中生活的普通人;一类是附着在电脑芯片上的,就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这些载体通过硬件与Matrix连接。而另一类则是自由程序,它没有载体,诸如再特工、先知、建筑师、梅罗文加、火车人等。
Matrix是一个巨大的网络,连接着无数人的意识,系统分配给他们不同的角色,就象电脑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游戏一样,只是他们没有选择角色的权利和意识。人类通过这种联网的虚拟生活来维持自身的生存需要,但Matrix中的智能程序,也就是先知的角色,发现在系统中有1%的人由于自主意识过强,不能兼容系统分配的角色,如果对他们不进行控制就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进而导致系统崩溃。因此编写Matrix的智能程序,也就是建筑师就制造了“救世主”,让他有部分自主意识,并成为觉醒人类的领袖,带领他们建造了锡安。
字幕:什么是Zion(锡安)?
“Zion(锡安)”一词在《圣经》中,是所罗门王建造圣殿所坐落的山,位于圣城耶路撒冷。而在犹太教中,“锡安”代表着上帝的荣耀,是神的救赎来临的标志。当大地被毁灭后,人类将在锡安接受最后的审判。
在电影中,“锡安”是指那些从Matrix中被的人类所栖居的家园,位于地球深处,依靠地热作为能源,成为人类对抗Matrix和机器之城的最后基地。电影用这个名字来命名人类的最后家园,象征着这里是正义得到彰显的地方,是对抗机器的圣地。
锡安的议会结构很象古罗马的元老院,是兼有立法和管理权的国家机构,制定一切法律和制度,通过执行官进行管理。
锡安是由占据Matrix 人口总数的1%的觉醒者构成的,其中主要是以有色人种为主,尤其是议会里的议员和战舰的船长等高层人员,都是黑人。而电影中之所以这样设置锡安的人口,主要是为了体现多民族的融合与宽容,因为这是一个讲述人类对抗共同敌人的故事,人类自己首先要团结,要实现大同的理想。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在西方主流科幻电影中,破败的未来以及非白人的世界,一直是最重要的两个视觉元素。沃卓斯基兄弟作为科幻片导演,自然会在电影中加入这两个西方电影观众耳熟能详的视觉元素。
字幕:Matrix中的救世主
Matrix是一个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严整系统,一切都是有规律的,包括特工们和尼奥的超能力在内,都是包含在这个系统中的。而尼奥这个“救世主”的产生,则和数学中的哥德尔命题有关。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在1931年发表了题为《论<数学原理>及有关系统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的论文,其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在任何数学系统中,只要其能包含整数的算术,这个系统的相容性就不可能通过几个基础学派所采用的逻辑原理建立。简单地说,就是在任何系统中,总有些真理是游离于逻辑之外的,这些真理就叫做歌德尔命题。
作者: 一个玩魔术的 2007-5-2 18:57 回复此发言
--------------------------------------------------------------------------------
5 第10放映室是如此解读《黑客帝国》的
在Matrix中,尼奥就是在Matrix这个严整系统中不能被数学推得的歌德尔命题,不符合系统的规律。(建筑师对尼奥的谈话中涉及部分)当尼奥重生后,他就担负起系统所有的扰动,所有的规则在他面前都变得透明,因此他能够看到系统中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先知叫尼奥回到源头去终止灾难,在数学逻辑中就是将歌德尔命题变成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当作系统的一个变量,从而消除整个系统的不确定性。如果尼奥当初选择了毁灭锡安的门,他所携带的代码将反馈给系统,将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而这个选择的前提则是系统中没有斯密斯这个狂人。但从数学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稳定也是暂时的,不是对系统的彻底修正,新的系统还是会产生自己的歌德尔命题,从而继续这个轮回。这就是为什么在尼奥之前会有六任救世主的原因。
按照建筑师最初编写救世主时的任务,救世主的使命就是在锡安运行一段时间后,将锡安的代码带回到Matrix的源程序进行重装,同时机器摧毁锡安,完成Matrix系统的升级。之后救世主将按照初始设置,带领16女7男返回真实世界,再开始重建锡安,等待下一代的救世主。而尼奥与前任们不同的是,建筑师在他的意识中编写了关于爱的编码,这本来是系统处于不断升级的需要,也是考察人类反应的新实验。但这个关于爱的编码,不但导致了尼奥在第二集中做出违背程序设置的选择,而且在第三集中将“爱情”升华为“博爱”,从而最后终结了战争,终止了矩阵和锡安之间的循环。
字幕:特工史密斯
电影中的特工史密斯实际上就是矩阵这个程序世界中的杀毒程序,他们在矩阵中是没有身体的,由于他们是杀毒程序,所以他们被矩阵赋予了超越常人的能力。在矩阵中他们具有改写人类角色程序的能力,所以可以不断借用他人身体。
(史密斯和尼奥、莫非斯打斗场景)
尼奥最后可以战胜特工,实际上是因为他复活后具有了识别矩阵代码的能力,并可以轻松改写这些代码,所以特工就不能再利用超能力战胜他了。
(尼奥复活后场景)
特工史密斯被尼奥消灭后,因为在他被尼奥消灭前明明是他先杀死了尼奥,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个逻辑错误。因为这种程序上的逻辑运算错误,导致了特工史密斯不但拒绝被系统删除,而且由杀毒程序变成了病毒,最后危害到了整个矩阵世界。
因为这个逻辑错误是由尼奥导致的,所以特工史密斯就变成了和尼奥相对的负极。最后尼奥选择了让史密斯感染自己,在复制过程中矩阵掌握了史密斯的代码,最后才得以将他们两个同时删除,使矩阵回到了平衡。
字幕:Matrix中的神话
《黑客帝国》作为一部超越了传统科幻电影的划时代经典作品,它的卓越之处还体现在无穷无尽的链接感上。正是这些意义的延伸,才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观看乐趣。
字幕:尼奥(Neo)/托马斯·安德森(Thomas Anderson)
在希伯来语中,托马斯的意思是双生。这象征着尼奥平时的双重身份:一个是程序员托马斯·安德森,一个是黑客尼奥。而安德森在希伯来语中的含义是“人之子”,这正是耶稣的身份。
组成Neo(尼奥)的这三个字母掉转顺序后就可以组成“one”,表示他就是那个拯救人类的救世主“The One”。而“”一词在希伯来语中的本意就是“被指定的那个人”——The One。
字幕:墨菲斯(Morpheus)
在希腊神话中,墨菲斯是梦神,拥有改变梦境的能力。在电影中,墨菲斯是把人们从梦境般的虚幻世界中唤醒的指路人。
墨菲斯指挥的飞船是“尼布甲尼撒”号,这是用巴比伦的智慧之神的名字命名的。而在《圣经》中,尼布甲尼撒是巴比伦的国王,曾找人解梦。而在电影中,墨菲斯等人乘坐“尼布甲尼撒”号飞船去找先知诠释什么是真实。
字幕:崔尼蒂(Trinity)
Trinity的意思是“三位一体”,在教中,“三位一体”指得是圣父、圣子、圣灵。而在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之作《梦的解析》一书中,“三位一体”指代了女性意识,她能够进入神秘的领地和完美的境界。
作者: 一个玩魔术的 2007-5-2 18:57 回复此发言
--------------------------------------------------------------------------------
6 第10放映室是如此解读《黑客帝国》的
字幕:先知(Oracle)
Oracle的希腊语本意是解惑、传递解释神的预言,可以是人、地方,也可以是物品。这些预言通常是模糊的,是现实的一种扭曲,所以能解释的人一定要很有智慧,但即使是他们也不一定能保证预言正确。先知的目的是用自己看到的模糊景象指导信徒,但不能帮他们做决定,决定本身完全取决于人们主观的意愿。
(电影中墨菲斯指导尼奥段落)
字幕:史密斯(Smith)
英文中的Smith意思就是铁匠,而他的车牌号是IS 5416,这都暗含着宗教含义。在《圣经·以塞亚书》第54章16节里说到:吹嘘炭火,打造合用的器械的铁匠是我所造;残害人、行毁灭的也是我所造。这正暗指特工史密斯在矩阵系统中的作用——消灭一切危害矩阵运行的异常程序。
字幕:梅罗纹加(Merovingian)
梅罗纹加是法国封建社会中六个王朝的第一个,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历史正是从梅罗纹加王朝开始的,经历六朝,正符合电影中矩阵曾经有六代版本的故事。在电影中,梅罗纹加是一个曾经很有力量的人,而且他喜欢说法语,居住在法国式的城堡中。
法国的梅罗纹加王朝也是欧洲浪漫神话的发源时期,而这些神话的核心人物则是“堕落天使”,他们因为背叛上帝被赶出天堂,撒旦正是这些堕落天使的首领。这也正符合电影中梅罗纹加在矩阵中的身份——他是所有背叛矩阵的程序人的首领,利用自己的能力来对抗矩阵。
字幕:塞拉夫(Seraph)
塞拉夫是先知的守卫者,这个名字在欧洲中世纪神话中是天使9个等级里级别最高的六翼天使。当尼奥在矩阵中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的代码呈现了与众不同的金色。塞拉夫在矩阵中的作用相当于保护先知不受侵害的防火墙,非常有力量,曾经打败过史密斯。
字幕:卡玛拉(Kamala)
卡玛拉在梵语中的意思是“莲华”,代表的是清净。在佛教中有句真言就叫做“卡玛拉”。在影片中,卡玛拉是一个由程序自行产生出的新程序,是矩阵世界中第一个由人工智能培养出来的智能程序。在影片结尾暗示了她具有改变矩阵世界代码的能力。
主持人:
欢迎回到真实的世界。正如片中所讲到的那样,万物有始必有终。现在当我们真实的世界中回想影片里那些惊人而绚目的特效镜头时,一定会对它幕后的故事产生兴趣。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电影史上的传奇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
字幕:什么是子弹时间?
(第一集中的子弹时间画面展示)
自从《黑客帝国》上映后,“子弹时间”特技似乎成了它的一块招牌,无数影迷只要提起《黑客帝国》,就一定会说到“子弹时间”。而且,该特技后来也是被模仿得最多的银幕特技之一,无数的广告和电影、电视中都对它进行了模仿,其中比较有名的有《霹雳娇娃》、《怪物史莱克》、《恐怖电影》等,除了《怪物史莱克》中学得比较有意思外,其他的多为东施效颦之作。
他们拍摄“子弹时间”镜头时,是以120架照相机精确地摆放在一条由电脑追踪系统设定的路线上,然后让这些相机的快门按照电脑预先编程好的顺序和时间间隔开始拍照,然后把各个角度拍得的照片全部扫描进电脑,由电脑对相邻两张照片之间的差异进行虚拟修补,这样就能获得360度镜头下拍摄对象的连贯、顺滑的动作,最后再由电脑将该连贯的动态图象与背景融合,才有了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令人拍案叫绝的新奇镜头。
(子弹时间镜头展示)
字幕:什么是虚拟拍摄?
当子弹时间被无数电影进行拙劣的抄袭后,沃卓斯基兄弟和《黑客帝国》系列的特效总监约翰·盖特对那些粗制滥造的模仿很是不满,他们决心在续集中创造出绝对让人模仿不了的性电脑特技来。因此,当他们在拍摄《黑客帝国》续集时,联合了全球六大顶尖视觉特效公司,共同完成了两部续集中多达2500个的特效镜头,是第1集中412个特效镜头的6倍多,同时也完成了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的心愿:创造出了不能被模仿的视觉特效。
作者: 一个玩魔术的 2007-5-2 18:57 回复此发言
--------------------------------------------------------------------------------
7 第10放映室是如此解读《黑客帝国》的
(尼奥大战一百个史密斯段落)
所谓“虚拟拍摄”,就是根据导演所要求的拍摄动作,全部镜头都在电脑里的虚拟场景中进行。拍摄这个镜头所需的各种元素,包括场景、人物、灯光等,全部被整合进了电脑,然后,导演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在计算机上“指挥”角色的表演和动作,从任意角度运动他的镜头,简而言之,就是拍摄出导演想拍摄的任何场景来。但是,所有那些输入到电脑里的数据又是完整无误地来源于真实世界,也就是说,输入电脑中的虚拟场景和虚拟人物必须是真实世界和演员的“全息”复制,等于是把一个真实的世界克隆到电脑里的虚幻世界,从而在物理意义上打通“虚拟”与“真实”的界限。
在拍摄这个尼奥大战一百个史密斯的段落时,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取得交战角色的全息复制数据,也就是如何真实地创造“虚拟人”。一百个史密斯的虚拟人形象是从扮演史密斯的雨果·维文和他的12个替身演员身上提取数据的。为了做到这一步,首先把那些替身进行了为时数月的训练,主要是模仿雨果·维文的一言一行,包括他的各种神情和动作习惯。当替身们对雨果的模仿达到导演满意的阶段后,动作指导袁和平的小组和基努·里维斯加入了进来,开始动作戏的排练,在这过程中,用“动作捕捉器”将所有尼奥和一百个“史密斯”该完成的动作全部输入电脑。单单这一工作就持续了整整4个月,创造了电影历史上使用“动作捕捉器”的新记录,事实上,这一记录也超越了所有大型三维游戏曾使用过的动作捕捉数目。“动作捕捉器”的使用也使袁和平的动作设计更加得心应手,他可以设计出许多常人难以做到的动作,并能通过电脑修饰,使武术动作看起来更加有力而舒展。
在所有设计动作被记录、输入进电脑之后,特效小组又利用高清摄像机拍摄下演员脸部的每一个精细反应,就可以得到演员表演时脸部的三维精确数据。最后,另外“复制”好的虚拟场景、道具,和一些影片需要的特殊效果被加了进来,完美地组合成和真实世界一样的虚拟世界。盖特他们称之为“虚拟制片厂”,这使得无地多样化镜头运用和剪辑成为可能。沃卓斯基正是利用“虚拟拍摄”这一性技术,在尼奥大战一百个史密斯一战中,用以前不可能的角度拍摄出了几乎是不可能的镜头运动。
字幕:什么是视觉预览?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中的另一场重头戏,就是长达14分钟的高速公路追逐战,共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拍摄完成,这也是影史上最刺激最好看的追车戏之一,为了拍摄这个追车场面,剧组甚至专门耗费三百万美员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黑客帝国系列的总制片人乔·西佛声称这场追车戏将“终结其他一切追车场面”。导演兄弟和特效制作人员采用了“视觉预览”(Pre-Visualization)系统来编排这场最复杂的追车戏。简而言之,“视觉预览”就是在电脑上模拟出一个实际场景来,然后在这个模型当中进行摄影机位、镜头角度的试验,找到最能表达导演意图的方式,最后用动画运行所有已经决定的流程。通过“视觉预览”,特技小组为每一位特技驾驶员制定出了详细操作流程,使得这场看似不可能编排的超级大追车得以完全按计划进行,同时又看不出编排的痕迹来。
字幕:MTV电影奖颁奖典礼上的搞笑黑客短片
主持人:
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电影系列的终结,既是让人万分期待,也是让人万分不舍的。
《黑客帝国》电影系列终结了,但它所引发的各个层次的讨论并没有终结;《黑客帝国》系列在电影史上的地位,需要时间来证明;但该系列所凸显的电影、动画片、电子游戏、网络社区集成化营销模式,必将开创全新的娱乐纪元。
而引发所有这一切的灵魂人物,沃卓斯基兄弟他们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就,可能并不能令所有人满意,但在开创全新娱乐体验方面的胆识着实令人钦佩。从来没有人尝试在构造如此复杂的电影系列的同时,还要创造与能与电影融为一体、与电影系列一样散发独特气质的相关娱乐产品。单就这种挑战性的娱乐制作模式而言,整个《黑客帝国》足以成为研究今后商业电影发展方向人士的经典案例。
在《黑客帝国》系列带来的思维冲击之后,它带给人娱乐制作观念上的冲击将逐步显现出来。《黑客帝国3》落下帷幕并不代表着结束,相反,它是新的传奇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