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反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26:48
文档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反思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2)通过引导学生对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对唐诗共同进行赏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3)通过做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分析、辩论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
推荐度:
导读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2)通过引导学生对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对唐诗共同进行赏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3)通过做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分析、辩论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通过引导学生对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对唐诗共同进行赏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通过做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分析、辩论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角色扮演学会全面考虑问题,突破赵州桥难点。

(2)通过诗词解析分析三位诗人的特点,同时学会归纳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祖国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二、[重难点]

重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 

难点:1、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2、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特色

三、[教学资料]

1、多媒体展示平台。

2、自制课件;相关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及flash音乐动画。    

四、[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学生活动
导入:(播放flash音乐动画:河北民歌《小放牛》)

同学们,歌中唱到“赵州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那么,歌词中唱的赵州桥到底是什么人修造,什么时候修造的?它有什么特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这一课的内容。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多媒体展示赵州桥、苏州宝带桥、颐和园玉带桥、丽江黑龙潭桥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探讨各桥的区别。

那么赵州桥的设计有何巧妙之处?

(结合课本33页第二段及小字的介绍,学生自主阅读,举手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健康长寿、设计精巧、实用美观、国际品牌

2、唐都长安

在课本第15页我们已经全面介绍过唐都长安的繁盛情况,其中提到它当时的人口已上百万。当时欧洲最繁盛的城市之一巴黎仅有4万人口。

教师介绍:大明宫含元殿是唐朝皇帝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的地方。

(同时多媒体展示长安平面图、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和遗址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长安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是石头书的拓印技术和印章技术相结合而发明的。下面我们通过小组比赛,来认识印刷术的优点。

教师总结:雕版印刷术省时、省力、省工

2、欣赏:《金刚经》。

思考:考古学家是怎样鉴定《金刚经》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的。(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日期,分析出答案)

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广泛运用才使得大量的唐诗能够保留下来,唐诗内容丰富,我们今天也才能读到的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百万首诗歌。

下面我们学习辉煌的唐诗艺术。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1、接下来我们来从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位影响最大的诗人身上感受唐诗的魅力。

(利用flash动画和音乐,分别介绍三位诗人的生平,赏析他们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归纳出他们诗作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

李  白: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杜  甫: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白居易: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2、现在我们已经感受了三位诗人不同的风格,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他们的风格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教师总结归纳:这些差异都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亲身经历的不同而决定的。这也就验证了一个道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三位诗人的特点,并进行巡视指导。

(幻灯片展示表格并引导学生归纳完成)

四、小结

下面我们回顾本课书所学的知识,总结一下我们这一节可课学了些什么东西?(学生发言,利用表格总结)

五、课堂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复习解答问题。

1.以下关于赵州桥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桥; B.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C.由隋朝的李春设计; D.七百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2.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                  (  )

A.罗马  B.洛阳  C.长安  D.耶路撒冷

3.诗句“十二街如种菜畦,百千家似围旗局”是描写   (  )

A.唐都长安 B.隋朝赵州桥 C.扬州城 D.大明宫含元殿

4.唐朝时,长安城内最宏伟富丽的建筑是        (  )

A.大雁塔 B.含元殿 C.玄武门 D.大明宫

课后作业:隋唐时期还有哪些历史名人事迹呢?

六、板书设计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一桥一城一版领先世界

李白杜甫居易光耀千古

随着教师的提示思考问题。阅读课文,观看课件。

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讨论并分析出特点。

学生通过资料,认知长安的繁盛和大明宫含元殿的恢宏。

    

学生上台进行操作,(分手抄组和印刷组)比赛,进行2~3组,比赛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出雕版印刷的优点。

    学生自主观察图片,找到关键点,明确《金刚经》的地位。

学生利用语文学科所学的三位诗人的作品和收集的相关作品,在欣赏和朗诵中体会总结出三位诗人的写作风格。

学生小组讨论,组长总结发言。

    学生根据所学,抢答问题,填充表格。

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用表格进行归纳总结,完成知识梳理。

学生以抢答形式回答问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学生小学活动的形式进行课后收集资料。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要多种途径组合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达成目标。通过flash音乐动画:河北民歌《小放牛》,通过问题:赵州桥到底是什么人修造,什么时候修造的?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伏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展示图片,以直观的形式唤起学生的记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前面的复习,跟学生一起找出学习同类知识的方法,为学生学会学习打下基础。

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通过语文教学中对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诗人的介绍,学生在回答时就分外用心,注意力也特别集中。通过回答“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诗人作品风格迥异的原因?”这个问题,先解决基础知识,让学生先拥有基本的历史知识,形成一个基本的历史框架,为下一步的拓展提升打下基础。探究作品风格与社会背景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创新跟学习前人经验的关系,明白艺德对艺术的重要性,理解“没有艺德,就没有艺术家的艺术生命”的道理。

正堂课问题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又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进一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文档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反思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2)通过引导学生对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对唐诗共同进行赏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3)通过做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分析、辩论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